2010年9月17日

音樂時代劇場:渭水春風

時間:2010.9.11  7:45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名稱:音樂時代劇場   渭水春風

音樂時代劇場一路從《四月望雨》《隔壁親家》,到《渭水春風》,講的內容都是台灣的故事,也冠上了系列名稱:「台灣音樂劇三部曲」。早從音時製作《隔壁親家》時就聽說將會製作蔣渭水的故事,2010年正式登上國家劇院,成為臺北藝術節的重點節目。只是,身為音時的忠實觀眾,《渭水春風》的表現不如前兩部來得出色。

戲名《渭水春風》取自蔣渭水的名字與他所營業的「春風得意樓」。蔣渭水從學生時期就是學校的風流人物,長相英挺帥氣,成績也優秀。身為醫生的蔣渭水,除了開設「大安醫院」外,還經營「春風得意樓」(小酒樓性質,會有藝旦唱歌)。生意很好,文人志士常群聚在此討論台灣現狀,生活過得是相當優渥愜意。或許是自身的熱血因子,蔣渭水後來與一幫有抱負的青年決定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發表著名的「臨床講義」,以醫生的角度針砭時事,認為台灣患了文化與教育不良症,需要從根本治起。

此外,在其身邊跟隨蔣渭水腳步的紅粉知己陳甜 (最後納為蔣渭水側室),一路扶持蔣渭水從事改革活動。即便蔣後期錢財散盡,陳甜依舊不離不棄。蔣渭水在青壯之年辭世 (41歲),當時年僅32歲的陳甜選擇帶髮修行,遁入空門,從此沒有再改嫁,因為她認為沒有人能比蔣渭水更偉大。

好,歷史課結束。回到音樂時代這齣音樂劇《渭水春風》。此次的卡司多為音時的老班底:洪瑞襄、江翊睿、程伯仁、張世珮等,還找來金曲歌王殷正洋飾演蔣渭水,演唱實力與陣容無庸置疑。另外,此劇的角色人物眾多 (蔣渭水的好友們),即便是配角的演員們也都是劇場的一時之選。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合作,現場Live作音樂呈現,可說是氣勢恢弘!

(接下來,要講不好聽的話了 :p)

我認為,音樂劇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一定要有讓觀眾可以印象深刻的歌曲。舉例來說,講到Cats就會想到那隻老貓哀嘆激動的Memory、提到Phantom of the Opera就會響起同名歌曲,魅影帶著小克穿越歌劇院底層的合唱,其他如Rent的Seasons of Love、Wicked的Defying Gravity等。但看完《渭水春風》後,我看著節目單的歌詞,試圖想要哼出方才聽到的樂曲,卻發現我的腦袋塞住了,完全想不起來任何音符。即便是主打的「世界恬靜落來的時」,以及出現多次的「台灣文化協會會歌」(就是唱著台灣人的那首),我都拼湊的支支吾吾。

「世界恬靜落來的時」是首好聽的歌曲,但歌曲強度不強,再加上《渭水春風》很貪心,企圖將蔣渭水的各個事件都放進戲裡,導致每件事都只提到一點點。這首講述陳甜與蔣渭水的動人定情歌曲,就在焦點過多的劇情中被掩蓋掉了,實在是難以讓人印象深刻。或許是受到劇情影響 (蔣渭水忙著到處熱血 XD),整齣音樂劇的音樂感覺雷同,再加上歌詞較不口語,一樣落入讓觀眾想不起旋律的問題,甚至有種在聽現場軍歌選輯的錯覺。至於下半場唯一的搞笑歌曲「喇叭是我老大」,終讓平淡的劇情稍稍有了情緒起伏,但不得不說,在一路走嚴肅平穩路線的音樂劇裡,突然插進這類歌曲,感覺真的很跳Tone。

誠如上段所說,《渭水春風》的重點太分散,平鋪直敘的順著蔣渭水的生平走過:開了春風得意樓、遇見陳甜、碰到林獻堂、搞政治運動、坐牢、再搞政治運動、再坐牢、霧社事件、引起日本總督府關切、還是坐牢,最後染上傷寒過世。這整段流程跑下來,弄得蔣渭水好像是個熱血的暴走青年,不停的辦活動,卻不懂得理財與以退為進,最後淪得晚景淒涼,理想未竟就離開了人世。劇情的最後雖然弄了個大眾葬,說明民眾對他的感念與愛戴,但表現的太刻意,在之前就應該要鋪陳蔣渭水的偉大,將重點放在他啟蒙了台灣人民對於自身文化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不該用「蔣渭水到處演講與辦政治活動」表現,而該著墨於台灣人對於蔣渭水的想法與受到的影響。畢竟一個人的偉大,不是你一直說「他很偉大」,他就真的很偉大,而是要有其他周圍的事件來佐證。

我必須很老實的說,整齣《渭水春風》裡,最令我感動、也是唯二感動的部份竟是霧社事件 (另一個是家僕林寶財的那一跪)。 由張世珮領唱的歌曲,搭配上賽德克勇士的英勇奮戰,是戲裡情感最滿的部份。舞蹈上還設計勇士們倒下再爬起射箭,接著,槍聲的音效響起,側舞臺的日本軍隊進入,勇士們接連倒下,一氣呵成的難過頓時攀升到最高。

這次的舞台設計概念簡單,呈現出來的成果卻很大氣。將一座大型的佈景放在旋轉舞台上,佈景的四面分別是慈雲寺、春風得意樓、大安醫院、貧民窟。當掛上不同的招牌與字帖,自然就會轉換成不同的場景。整體來說,換景是自然流暢的,各個事件也能各適其所。對了,在《四月望雨》時出現的古倫美亞唱片董事 (陳何家飾演),因為是日本人,所以在角色設定上,故意讓他臺日語混雜,加上演員本身講話的喜感,形成獨一無二的笑點。這個笑點也沿用到《渭水春風》上,由陳何家出演的日本軍官,逗趣說話的方式,逗得觀眾是開心大笑。

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對音樂時代的期望很高,所以要求也越多。《渭水春風》保有一貫音時堅強的製作群與演員群,在提升台灣音樂劇的水準上,絕對有一定的地位與正面的影響。只是能否將這樣的優質延續,步步高升,並突破自我,在此次的《渭水春風》上,很可惜我沒有看到。但對於音樂時代劇場,我依舊是保有信心的!

2010年9月16日

【預報】劇織造:漫遊者旗艦版

時間:2010.9.12  8:00PM
地點:鬼娃株式會社排練場
名稱:劇織造  漫遊者旗艦版 (整排)
(註:劇織造為製作單位,非劇團名稱)

《漫遊者旗艦版》的故事概念跟今年火紅的電影《全面啟動 Inception》非常類似,主角都在虛實夢境間徘徊,一樣都有個團隊跟在主角身邊一同漫遊。只是《漫遊者旗艦版》的走向沒有《全面啟動》這麼嚴肅,也沒有一層糾結一層。因此,可以放心進劇場,不用擔心看不懂。

這戲的第一個版本《漫遊者》,出現在2009年的臺北藝穗節 (所以是在全面啟動之前,沒有抄襲問題啦~)。2010重新製作,增加了演出人員,也重新調整劇本內容。不變的是,延續了奇幻KUSO的風格,在100分鐘內,快節奏的拋出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想像,讓觀眾跟著劇中人物一同瘋狂漫遊在神奇的異世界。

故事的主人翁言文凱,抽中旅行社有史以來的最大獎「漫遊者計畫」,可在計畫裡構築的不 同世界冒險。從本能寺之役的織田信長、驅魔作法的神父、到住在深海的海綿寶寶,言文凱在這些世界裡扮演著不同的人物,同時尋找追殺他的漫遊者的真相。這些似真似假的場景,讓他陷入混亂,分不清現實與幻境。跟著一同漫遊的旅行社人員們,因為主角混沌,自己也被困住。所以,一干人必須想辦法用言文凱自身的回憶,將主角拉回真實,也拯救自己逃離瘋狂情境。

至於戲中人物最後逃出了嗎?陀螺是繼續旋轉著,或是不一會兒就倒下了,在這裡先賣個關子,留待觀眾進場一探究竟囉!

由於劇中主角會到處漫遊,漫遊的幻境取材自六七年級生所熟悉的動漫、影集、文學與電影,當中甚至還有混血兒:將兩個故事混合成一個新的故事 (Ex. A故事的人物,演出B故事的情節),每個演員都同時飾演好幾個角色,需在短時間內快速變換 (所以演員玩得很瘋呀!)。

此外,為了突顯故事的流暢節奏感,以及讓觀眾可以立即感受到演員人格的變換,服裝的設計將會是此劇的一大關注焦點。光看此次的先發宣傳照,呈現出來的末日超現實感讓人相當驚艷,再加上劇組已研究出一套演員換裝的方式來配合戲劇的緊湊,完整的正式演出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演出資訊:
§
2010/10/1~2010/10/10 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 (共12場) 購票請按我 
§ 購票優惠:加入FB漫遊者粉絲團七折優惠!雙人手牽手一次購票兩張七折優惠!
§ 編導:鄭智文

§ 演員:黃弘欽、吳心愛張仰瑄陳家揚連俞涵Titan師妹
§ 漫遊者旗艦版臉書:http://0rz.tw/7qvyB

2010年9月15日

【預報】大開劇團:男人幫之異想世界

時間:2010.9.13  7:00PM
地點:台中大開劇團排演場
名稱:大開劇團   男人幫之異想世界 (整排)

繼2009年的《陪你唱首歌》,大開劇團再次推出歌舞劇。延續之前男人幫系列的Men's Talk,《男人幫之異想世界》裡有三種男人,除了職業、個性大不同外,還用了婚姻作為切割點:即將結婚的男人、已經結婚的男人、早已離婚的男人,同時加入男人們群聚在一起會講的話題 (唷)、會看的片子 (誤)、會害怕的關係 (抖)、會擔心的情感責任 (抓頭),讓整齣戲的情節可說是熱鬧非凡!

即將結婚的男人,熬得過籌備婚禮與前女友的雙重考驗嗎?
已經結婚的男人,真的會循規蹈矩到盡頭變外遇出軌嗎?
早已離婚的男人,有沒有可能遊戲人間後又倦鳥歸巢呢?

人的腦袋在接收某項訊息後,會開始拼湊出各式各樣的可能,然後腦袋裡的小人就開始動作,腦內劇場即刻上演。既然已經說到這是男人幫的「異想世界」,自然將許多情景做「異想」的轉換。例如:拜見岳父母就跟接受審判一樣,會質問你的身家背景,確定你符合資格。這樣變換的場景在戲裡經常出現,燈光一打、音樂一下,路人變成跑龍套的,原本熟悉的人物轉成另一種腳色 (法官、被害人、陪審團等),藉此誇張逗趣的方式來詮釋男人們看待事物的另一種想法。

看似調性輕鬆的戲裡,其實穿插了許多現代社會議題。短短兩個多小時的戲,只見編劇與導演,將近兩個月來的十大熱門話題 (Ex.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補教人生),用好笑且自我解嘲的方式,炒成一桌滿漢全席,讓觀眾不但能笑得超飽,同時也隱隱地刺著觀眾,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這些看似社會亂象與道德不當的嚴肅話題。

除了戲本身是有趣的之外,此次大開還將首度挑戰多個旋轉舞台,增添場景變化的可看性。而這個轉轉轉的設計,更讓人有「人生就是轉阿七彩霓虹燈」的奇異KUSO感。在音樂的選擇上,雖然歌曲數目不多,但曲風活潑多元,有一般的情歌,也有Rap與Disco來助陣。若是喜歡李明澤的戲友,在這個作品可以強烈感受到李明澤的風格:Local + 有力。並非是鄉土劇的Local,而是那種腳色自然流露出來的市井生活感,非常貼近人心。

在《男人幫之異想世界》裡:
男人看見自己的生活上演,心中不自覺浮起認同感,默默握拳Say Yes!
女人發現男人的真實臉孔,原來他們是脆弱又單純,很好取悅的可愛生物!

好,不要這樣二分法。如果你不想特別站在男人或女人的觀點看戲,只是想進劇場有場開心的體驗,我想這是部你值得投資的作品。

演出資訊:
§
購票請按我 
2010/9/30~2010/10/3   台北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2010/11/27~2010/11/28   台中中興堂
2010/12/4~2010/12/5 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 
§ 編劇:王敬聰

§ 導演:李明澤
§ 演員:林聖加、吳秉威、郭陽山、蔡侑倫、蔡心彤等
§ 官方Blog:http://opentheatergroup.pixnet.net/blog

2010年9月13日

【臺北藝穗節】創劇團:崖上風景

時間:2010.9.11  2:30PM
地點:倉庫藝文空間
名稱:創劇團  崖上風景

此為發想自英國真實社會案件:一對英國夫婦因承受不了喪子之痛,帶著生病身故的兒子一同跳崖自盡。在《崖上風景》裡,加入了一對正準備迎接新生生命的台灣夫妻,卻因為胎兒生長不全,只好人工流產。兩者都是喪子,藉此遙相呼應。

戲的步調非常的緩慢,說話內容盡是瑣碎常見的日常對話。特別是丈夫,台詞相當貧乏,永遠都問「需要喝水嗎?」「去躺一下吧?」讓我懷疑這個角色是否沒有發展完全嗎?怎麼可以這麼無趣?。節目單上說明,這是編劇的刻意安排,為的是表現出這對夫婦的平庸與無奈。只是,這樣的訊息我沒有在看戲當下意會過來,只覺它是過於漫長的流水帳。

戲用了90%的時間去鋪陳這段漫長的沉默,為的就是後面10%,因墮胎而造成兩人情緒的爆發。這段反差像是平地一聲雷,打醒觀眾,提醒這戲的高潮終於來了。前面較無情緒起伏的劇情,並沒有「凝聚」抑鬱的情緒,集中一次宣洩,一起將觀眾拉上高點。而是冷靜平穩的,感受不到什麼生命力的,然後按照時間走到了生氣的故事點而已。

演出還有另外兩個瑕疵,一是音量問題,表演場地是空曠的,即使演員都已戴上耳麥,還是有很多台詞聽不清楚。另一則是暗燈後的作業,我一直以為地板鋪設的日光燈長燈管會有什麼特別用途 (因為數量頗多,還鋪了兩條),但實際上並沒有 (又再一次證明我想太多 :p)。反而讓觀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換景時「演員」的進場,影響了觀眾看戲的情緒連貫。

【臺北藝穗節】土星人:非關捻火

時間:2010.9.10  8:00PM
地點:田園城市藝文空間
名稱:土星人  非關捻火


上下半場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經典劇本改編,角色 (母親、兒子、作家、兒子的戀人) 與劇情銜接的相當順暢。以一個完全不熟原劇本的觀眾來說,整個作品呈現出來的玩法與表現方式是有趣的。彷彿上半場的故事發生在真實的現代,四名角色的情感與衝突,在下半場用兒子寫的復古劇本,詮釋其心理狀態。作品玩弄著兩個劇本,將其對話成功的錯位交置。

觀眾的聽覺獲得滿足。

空間的分配調度很成功,以這麼受限的地下室場地,上半場利用了原本就存在的樓梯與投樓題小平台,自然架出舞台的高低。演出時還運用了觀眾的視覺死角,只見演員腿部的動作,去推測劇情的走向 (奔上擁吻、停住思考等),還會有「只聞樓梯響」的情況發生,增加了戲劇的可看性,也拉高了觀眾的想像力。

下半場則使用了黑色壓克力片、捲筒衛生紙、燈光,營造出迷離異色的氣氛。觀眾隔著壓克力片觀看演員演出,就好像在看現代裝置藝術展般,很疏離,卻帶著偷窺的意象 (剛好這段演出是在詮釋人暗黑的心理狀態)

觀眾的視覺獲得滿足。

唯一可惜的是,當聽覺與視覺都獲得滿足後,看下來卻有點輕飄飄的浮空。除了精彩的把玩兩個劇本,達到水準的演員表現與製作,我卻抓不著這戲的真實。我好想再知道妮娜與兒子間的掙扎、兒子與母親間再深一層的(不正常)羈絆啊……

2010年9月9日

【臺北藝穗節】Be劇團:我的華麗日記

時間:2010.9.5  8:00PM
地點:華山果酒禮堂2F
名稱:Be劇團  我的華麗日記

本來想用「奇怪」來形容這個作品,但後來想想,「奇怪」這兩個字好像不夠強烈。《我的華麗日記》用了崩壞敗裂的遊戲,來架構這場儀式性的宣示:「人看待理想原型的黑暗面」。整場戲像是有個撕牙咧嘴的小丑在暗處訕笑,操縱且觀看劇情的走向從開心到毀滅,劇裡的人物也從真實變虛假。所以,我決定用「變態」來形容它。

三個女孩住在一起, 可做的事情多了:一起敷臉、一起幻想是Model走秀、一起在瑜珈墊上呼吸,一起談論當初那個美麗的女孩 - Fiona。從三人的對話中可以知道,Fiona是個完美的存在,擁有人人稱羨的外表與內在,所以大家都愛她。只是,大家真的了解她嗎?三個人開始思考,Fiona是什麼時候轉來班上的?Fiona喜歡吃什麼?Fiona的品味又為何?以及,Fiona為什麼會離開?

在一次又一次的三人遊戲中,真相慢慢浮現。原來Fiona還在的時候,遊戲都是四個人參與的。但在某一次上吊遊戲中,Fiona死了。兇手是誰?「我是想救Fiona的」、「我是被迫挪開椅子的」、「我看到XX把繩結打得很緊」。彼此對當初所看到的遊戲結果,各有自己的一套解讀。這三個人一直維持著表面的和平,然後像跳針一樣,從愛玩的遊戲中,不停重複著對於Fiona (與Fiona死法) 的辯證。

為什麼你愛我 ?「因為我恨你」、「因為我需要你」、「因為我只有你」。因為這種強烈的情感依靠,想要保存現在你對我的美好,所以我要將你停留在這一刻,讓我往後可以時時刻刻去溫習與閱讀。(講得越來越像會重返案發現場的殺人魔了 XD)

回到最初提到的:人對於理想的原型,除了光明面的羨慕與自我期許外,其實都是帶著黑暗的嫉妒與恨意。情感絕對是一體兩面的,純粹的好與壞是不存在的。這提醒了我常在腦內上演的黑暗劇場,Oops,不寒而慄。

相較其他幾場藝穗的節目,《我的華麗日記》用了非直接的方式來說故事,有許多象徵性的橋段與安排很值得玩味,例如: 場上多出的第四張椅子、懸掛在空中的日記,還有演員用後腦勺帶著面具似笑非笑的客套對話。不過,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有可能是演員的表現方式),即便想講的主題明確,三個女孩的生活也很貼近現實,但整場戲看下來卻有種「假假的」違和感。我不太會形容這種感覺,就是有著不太真實的疙瘩,難以言喻。(媽呀,我的中文用詞怎麼這麼貧乏  <囧>)

此外,華山果酒禮堂的場地對這戲來說偏大,聲音會在場內擴散,再加上空調又轟隆隆的叫,有很多台詞聽不清楚,雖說不影響劇情,但實在是聽得不舒服。扣除掉場上隨意擺放的道具讓人抓不到重點外,大致上的場地運用是有巧思的。像是利用背面的舞台作為劇中的頂樓、垂吊下來的孤單鞦韆,搭配上打出去的燈光,光影正好和故事情節連成一氣,異色的氣氛算是營造成功。

這齣戲的風格特殊 ,喜歡的會很喜歡,不喜歡的很有可能從此就掰掰了 (特別是對於剛接觸劇場的新生觀眾 :p)。我自己私心希望,劇團/導演/編劇能夠繼續延續這類獨特的戲劇調性,這樣看戲才有趣,也才能激發我的想像力與推理能力。不過,如果能讓它再親民一點、好進入一點,不要將這麼多想要告訴觀眾的啟發埋得這麼深,我想這作品會更加可愛!

Note: 我真是貪心,想要戲有曖曖內含光的氣質,又想要它好懂。究竟魚與熊掌能否兼得呢?嗯...We'll See~

2010年9月5日

【臺北藝穗節】三合院劇社:紙飛機 (感動再航版)

時間:2010.9.5  2:30PM
地點:西門紅樓
名稱:三合院劇社  紙飛機 (感動再航版)

以演員的自身經驗改編而成,思念早逝的父親,並將其轉化為戲劇。願意這樣赤裸地分享和面對自己,勇氣十足。

整齣戲的走向是緩慢古老的,帶著淳樸的鄉村氣息。從父親對牽手伴侶的虧欠、與女兒失約的諾言,用淺顯好懂的對白,自然的國台語交雜,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親和力十足呀 (因為我跟我爸就是這樣講話的)!兩名主要演員的口條佳又富感情,實是騙走在場觀眾不少眼淚!

不過,從頭到尾的情緒都籠罩在失親的悲傷裡,人也好似浸在滿缸子的眼淚中,除了難過哭泣的感情外,好似就沒有其他東西,少了點的空間可做情緒的反彈。情緒都是有正有反,出來的效果與張力才大。《紙飛機》的氣氛都集中在反向的難過,導致看戲當下「哇~」的大哭,但戲落幕後的後座力不足,少了可細細品味的餘味。

此外,前半段的戲有部分安排意味不明。像是女主角佳佳身著白衣,氣氛詭譎的進場;接著提到,她想不起父親的樣子,夢境中轉過頭來的父親竟是張面具白臉;然後,就有群戴著相同面具的人員出現,環繞著佳佳並抓住她不放,這個畫面甚至還停格閃了燈!最後佳佳還自顧自的坐在地上,不理會男友,只抱著父親的相片不放 (男友還烙狠話說:「我不是你父親的代替品」)。這一整段安排讓我以為,佳佳其實精神狀況不穩,或許是因為父親的離去使她打擊太大,所以她是長期住在精神病院裡的。好,後來證明這一切都是我想太多......囧  可是就真的讓我誤會了咩~

我很喜歡父親死時的氣氛營造,戴著白面具的黑衣人,提著燈籠圍繞在病床旁 (其實就是舞台旁),然後一盞一盞的燈籠滅掉,除了象徵父親生命的慢慢消失,也表示父女之間的真實互動再也回不來,從此不存在了。

西門紅樓的觀眾席是全平面的,若演出人員是在舞台上演出,我的視線就不會有影響。但《紙飛機》有很多部分的場景安排都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舞台下、觀眾席旁、甚至在觀眾席左手邊,等於是跟觀眾齊高,表示我必須要在前方的觀眾大頭間尋找空隙,看得實在是有點辛苦呀!

你累了嗎?聽首歌好嗎?(偽張爸亂入 XD) 請點我,有好聽的紙飛機主題曲唷!

【臺北藝穗節】迷火佛朗明哥舞團:秘密 El Secreto

時間:2010.9.5  10:30AM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1F幽竹廳
名稱:迷火佛朗明哥舞團  秘密 El Secreto

本以為佛朗明哥就是大紅艷麗的蓬裙與強烈濃郁的情感,在迷火的《秘密》中,看到眾多可能。以女生/女人的心情為題,三名舞者化為六段感情,舞出各式多嬌。即使是鮮少觀看舞蹈作品的我,仍可以直覺且真切感受到舞者用舞蹈動作進行對談,青春的、貪懶的、調皮的、壓抑的,情感層次多變且豐富,令人目不轉睛。

有輕盈的花漾年華、辛勤愉悅的工作少女、掙扎痛苦的第三者之戀等,在每一首舞之前,都有段簡短的文字敘述,引領觀眾進到接下來的舞作內容。再加上舞者投入的神情、流暢動人的肢體、變化眾多的華麗道具 (飄逸閃亮的舞衣、扇子、流蘇批巾、響板),搭配現場Live演奏 (不知名字為何的敲擊用具、鍵盤、單簧管、大提琴與人聲吟唱),是場相當引人入勝的演出。

其中有兩段西班牙文的吟唱,由於語言不通,觀眾情緒找不到進入點,硬生被抽離。若能有多點指引 (字幕或其他的表現方式),讓觀眾知道唱的大意為何就好了。

【臺北藝穗節】黑門山上的劇團:男人不能

時間:2010.9.4  6:00PM
地點:We2-Square髮廊
名稱:黑門山上的劇團  男人不能

這戲好看又好玩,兩名主要演員的表現精采有趣,娛樂性十足,紓壓效果相當好。

兩名警官,兩個人類英雄的命案現場 (發胖的龐德與縱慾過度的鋼鐵人)。從陳屍現場去發想可能的死法,追查到命案關係人。當警官與命案關係人對話時,另外兩名演員則用誇張的方式去重返被害者人生。

整齣戲的走向天馬行空,呈現的方式也很新鮮,放了許多時下流行元素與人物進來 (Ex. Neo、黑武士、Harry Porter等),有種在看KUSO Youtube影片的感覺:刻意加強的Slow Motion、自行加油添醋的H級幻想、快速往返的對話丟接等,喜劇的節奏抓得剛好,逗趣十足。

至於後來男人自我的告解,嗯,我倒是沒有感受到,因為都在前面笑光光啦! :p

(OS: 我好像有心得越寫越短的趨勢...哈)

2010年9月4日

【臺北藝穗節】綠果實劇團:不見?不散!

時間:2010.9.4  2:30PM
地點:皇冠小劇場
名稱:綠果實劇團  不見?不散!

一年前原本要舉行的一場婚禮,因為一次意外,新娘霜霜車禍身亡。在一周年忌日當天,剩下的五個朋友 (含新郎邵祈)重新聚集在一起,為的是拿回大學時期值得紀念的物品 (獎狀、T-Shirt、啦啦隊獎盃、煙灰缸)。然而,一條多出來的金項鍊揭開了意外的起因:原來這幾個朋友為了錢出賣了霜霜,讓她在婚禮的單身派對上失了身,因而有了自殺式的車禍。

三男三女共六名演員,不管在口條或肢體上都還是偏生硬,不同情緒的表現沒有區別得很開,所以常讓人覺得場上很乾,甚至有點悶。所以我一直在內心大叫:應該要再用力一點,再來一點、再來一點,只可惜一直等到最後,高潮都沒有來。

本以為故事會停留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沒想到後面卻出現四段霜霜與幾個朋友的回憶片段,說明了那四件紀念物品的由來,最後還來個四人個別對霜霜的大告解!這段的用意是良好的,為的是要加深霜霜存在的善良與美好印象,但感覺卻放錯位置。我是這樣猜想的,這幾個回憶段落應是原本就存在的,但排戲排到後來,似乎找不到該在哪些地方安插這些橋段,或是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呈現,所以只好把它們通通放在劇的尾巴。收得粗糙不漂亮,相當可惜。

不過還好,這戲的配樂與燈光大力拉抬了戲的氣氛,再加上完整的道具佈景,算得上是誠意十足的作品。

Note1: 話說我碰到了可遇不可求的劇場求婚耶:團長的未婚夫補求婚,所以填寫問卷的小禮物是兩人的喜糖 XD

Note2: 戲與演員有三顆星星,但我喜歡這劇團在很多小細節都很用心,包含劇照、節目單、工作人員名牌等,所以多半顆星星,總計3.5顆!

【臺北藝穗節】新加坡赤店當代劇場:同輩

時間:2010.8.29  2:30PM
地點:再現劇團藝術工場
名稱:新加坡赤店當代劇場  同輩

這篇心得寫得有點晚了 (人家演出都結束了才寫 :p)

節目介紹提到,這是講佔有慾強的母親與同性戀兒子的故事,相當衝突聳動的主題!不過從頭到尾的情慾流轉,在言語上雖然直接 (Ex. 拜託,抱我),但基本是壓抑不顯於市的。《同輩》拿了週遭的小物 (紅白紙、剪刀、連在一起的人形剪紙),用簡單的行為暗示兩者關係的潛在可能 (親情或愛情)。帶過的動作雖輕,留白的空間卻剛好留予觀眾想像,是齣詩意的小品。

以羅茱為引,說明愛情無關姓氏,拋棄掉你的姓名,因為那一點都不重要;這世上有很多種愛,我只要有個愛我的人、能照顧我的人就好;不要被標籤限制住,我會愛護你的,我要你的。 這些看似情人間的對談,是導演刻意模糊焦點而拋出的「假象」,為的是當兩人的真正關係 (母子) 被導出時,可以讓觀眾再回去思考這些場景的合理性,甚至是更重要的合情性。

母親想要得到兒子全部的愛,兒子無法給予,除了本身的性向因素外,嚮往未來卻又放不下的尷尬情景束縛了他。一方面可以看到兒子一直望向窗外,等待那個說好會來救贖他的人;另一方面母親幾近臨界點的瘋狂,時而跋扈的尖銳言語,時而嬌羞的清純少女,像根勾子一樣,勾呀勾的弄得兒子身上滿是傷,卻又忍不住深受吸引。(OS: 這是嘴巴上說不要,但身體卻很誠實的表示嗎 XD)

我很喜歡其中的一項隱喻手法:用紅色象徵母親,白色象徵兒子,牆上滿滿的A4白紙表示兒子的整體。起先只有一點點的紅侵襲白 (用蠟將白紙染紅),最後當兒子了解自己的使命 (或是屈服於自己的命運?情慾?這部分我不清楚),本是抗拒的心理,決定代替父親,自願穿上全紅大衣,讓母親濃烈的愛包覆自己,自己也接受母親。

是我平常被影集的重口味慣壞了嗎?總覺這類爭議性的主題可以再說得用力一點,深刻一點。不然真的就是輕輕的帶過,看完戲的當下,的確有在心裡劃過小小的一道痕跡,但很快就又雲淡風輕了。

【臺北藝穗節】54劇團:你個爛人 Negelect

時間:2010.9.3 7:30PM
地點:米倉咖啡
名稱:54劇團  你個爛人 (Neglect)

整體來說,這個作品發展的並不完全。

故事從一紙訃聞開始,收到訃聞的Angel回憶起大學生活時的點滴。主要腳色為大學時期的兩男兩女:資工系的夏天與好人,以及美術系的Angel與怡鈞。起頭是四人的聯誼,後來轉變成Angel與怡鈞同時愛上夏天,導致兩人感情破裂,怡鈞因此而離開台灣(或是本來就計畫好,不得而知),到外地求學。即便後來回國,也沒有再與Angel連絡。

基本上這個劇本是很有發展空間的,四人的青澀大學物語,不管是友情、愛情、或是後來面對夏天死亡的心態轉變,可以深究討論的點有很多。但在我看來,這四個腳色都只長了輪廓,肉與骨都沒有長全。再加上劇情走得太快,一段情緒跟一段情緒間少了鋪陳,讓觀眾看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使得這個故事變得平面。

比如說,為何夏天會吸引兩個女生的愛慕?為何兩個女生會同時愛上夏天?看得出來Angel對夏天有好感,但怡鈞的部份卻沒有任何蹤跡可循。接著,原本感情很好的Angel與怡鈞,又為何會突然大吵一架,除了明講的「愛上同一個男人」外,是Angel天生的公主病?還是怡鈞表面跟Angel很好,背地裡卻講Angel壞話?這些都是故事該講而沒有講明的部份,也是腳色該長肉卻沒有長好的地方。

至於後來怡鈞所提到的:「認為自己的生活繞著Angel轉,但自己卻恨Angel,甚至攻擊Angel,使得自我迷失了。」何謂真正的自我?這是個很大的問題,當發現自己反而厭惡起原本支持的生活重心, 中間的情緒轉折該是要用力發揮的。就如同悲慘世界裡,賈維發現尚萬強其實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內心的掙扎與痛苦讓他難以承受,最終走上毀滅之路。在這裡,不一定非得要痛苦到自殺,但基本上的失望與難過應該要再多著墨,只用輕輕的「我好想好想飛,逃離這個瘋狂世界」的方式帶過,力道實是不足。

此外,演員的表現過於「小圈圈」,當這段情節講的是「四個人開心的在陽明山上聊天」,可以演得投入,但不能完全將觀眾屏除在外。劇場畢竟是演給觀眾看的,要讓觀眾有進入點,才能感同身受,不然觀眾就會落入「我在看一群人聊天」的尷尬。
 
看得出來導演企圖將故事結束在一個淡淡的憂傷上:「過去的傷害已經造成,即便我想要說抱歉,卻仍舊再也回不去那當初。」但前段鋪陳不足,故事的網織得不夠綿密,後段收尾的力道不夠,導致在整篇故事裡,觀眾找不著著眼落腳之處,自然難以入戲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