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日

綠光劇團:台灣文學二部曲 單身溫度

時間:2013.06.23 2:30PM
地點:城市舞台
名稱:綠光劇團  單身溫度

看完《單身溫度》,除了臉上多了濕潤的眼淚,還很想聽聽大提琴的樂曲。感覺華弟的人生就如同大提琴的琴音一般,底蘊醇厚的基調,卻有著無法抹去的哀鬱繚繞。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老兵的故事,不提國族歷史與認同,著重在華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其心裡散不去的鄉愁與牽掛,讓他總是抱持著不強求、不奢望的態度,用一貫內斂的含蓄保守,面對之後所碰到的人物各景。

故事拉了老年華弟 (羅北安飾) 與青中年華弟 (梁正群飾) 兩條時間線:老年華弟在幾近彌留之際,重新遊歷了一次他的人生,並再次探訪每個來到他人生的過客。華弟的話不多,但所遇著的身邊人事,卻都有著千頭萬緒。隨著影像打出的各個階段的黑白照片,觀眾一路從30年代,走到了90年代。這中間的60年,家鄉與異鄉的定義顛倒了、思念的壁如與雪如重疊了、脆弱心靈下索取的溫暖記不清了。內心濃重的情感矛盾無處宣洩又小心翼翼的保護著自己的華弟,最終仍是孓然一身,隨著翩翩落下的櫻吹雪,離開人世。

由於上半場談論的都是缺憾 (離開小護士心蘭、一個人在宿舍的年夜飯、與隔壁養女的一床幽夢、和雪如不歡而散),結構較為鬆散,下半場才慢慢地一個個圓回來 (和雪如盡釋前嫌、與美莉的一夜溫存、重返大陸探親而得知那副一直保留的團圓碗筷、與老年心蘭的重逢),讓演出有如倒吃甘蔗,故事的張力也逐漸打開。層層累積的情緒終是在老年華弟與老年心蘭 (姚坤君飾) 擁抱的那一刻,正式潰堤。

垂暮之年的重逢,是幸也是不幸。苦的是來日無多,沒得好好牽手;喜的是總算見上那一面,了卻心中遺憾。我私心的想,在櫻花樹下沉沉睡去的華弟,這次總算可以放心無憂的笑了吧!

我真的好愛北安老師,回憶過往的無奈、詢問老家近況的試探、再遇心蘭的釋然、以及最後迎接落下不再回的生命,每一個段落都令我揪心不已 (下次我去綠光拿票,要是有再碰到北安老師,我一定要很不害羞的跟他要個擁抱)!姚坤君老師靈活地詮釋了菲菲、美莉與老年心蘭這三個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特別是美莉滿心歡喜的探訪親生家庭,卻只落得一身失望,語氣中故作鎮定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堅強,讓人好是心疼。年輕一輩的梁正群與張靜之,雖然在激動處會破功出戲 (華弟病房大鬧、聽聞親人死訊的大哭),又或是演員質地依舊清純可人 (50~60時期的摩登雪如)、口條刻意本土 (年輕版的心蘭) 而有格格不入之感,但演出真摯,僅差打磨出細膩感,未來依舊可期。

此次的影像設計 (王奕盛,作品有我很愛的《安平追想曲》),在寂寞飄零的主幹下,隨著故事發展與華弟的心境,作出了相當精緻的投影:窗外風吹飄動的暈黃枝葉、期待再次與誰重逢的兩張空蕩木椅等,讓演出加分不少啊!

延伸閱讀:
◎ 綠光劇團台灣文學首部曲《清明時節》
◎ 同樣書寫老兵的兩部劇場作品:表演工作坊的《寶島一村》、屏風表演班的《西出陽關》


2013年6月18日

看什麼好戲:2013年6月底7月

我這篇文章竟然寫了五次才寫好,一直按錯快捷鍵導致整篇文章不見,中邪了我!
六月份的時候得了懶惰病,所以文章到現在才寫 (遮臉)。亡羊補牢猶未晚,來看看六月底七月有啥演出吧!

常有人問我:「最近有什麼戲好看?」又問:「你是怎麼選擇想看的戲呀?」之所以會知道最近有啥戲可看,是因為我平常都把售票系統當百貨公司逛 XD 至於選戲的標準,很多時候都是憑感覺亂選亂看,其實,可以從劇團、劇本、演員、導演等等等各個層面下去挑戲。

底下列出演出資訊,標註「首演/再演」的訊息,並寫出這作品吸引我的原因。由於看戲這東西很主觀,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所以,就請各位看倌自行拿捏分寸啦 ^+++++^

此篇文章會固定放置連結在blog右側,不定時更新唷!
[2013.06.18] 台南人Re/Turn、臺師大山海經、金枝浮浪貢、2013鈕扣計畫、三缺一大宅門月光光、臺北兒童藝術節

底下列出演出資訊,標註「首演/再演」的訊息,並寫出這作品吸引我的原因。由於看戲這東西很主觀,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所以,就請各位看倌自行拿捏分寸啦 ^+++++^


 台南人劇團:Re/Turn (再演)

◎ 時間:6/28~7/6
◎ 地點:台北新舞台
◎ 購票網址:http://goo.gl/sEVh2
◎ 官方臉書:台南人
◎ 演出片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1H22PbzARf8&list=UUYmSwC99w7WTV2_zHtkMh1w

前幾天有同事問我:「最近有沒有那種看了會開心滿足,但不是喜劇的戲啊?」「有,台南人的《Re/Turn》。」挾著2011年的強勁口碑、多結局的話題性、還有蔡柏超好聽的歌聲,《Re/Turn》回來啦!

這次的演出地點從2011年誠品六樓展演廳的
雙面台,改成鏡框的新舞台。所以,2013的演出幾乎是全新製作。絕大部分的演員都回歸了,甚至還加入了呂曼茵的媽媽 (原黃怡琳) 與李易修的湯競澤 (原林斌),以及宣傳照帥得我快認不出來的呂名堯 (好,最後這點我自己私心加的XD),台南人的《Re/Turn》絕對是年中最值得注目的焦點之一。 

是說,我明明看了很多謝盈萱的演出,為啥一篇心得都沒寫啦 Q__Q 



 國立灣師範大學:華麗搖滾 山海經傳 (首演)
◎ 時間:6/28~6/30
◎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 購票網址:http://goo.gl/hlwpq

一樣是前幾天輾轉得知,這檔演出投入了非常多的$$,所以決定來好好關注他一下 :p

先不討論演員,光從幕後製作就知道這檔演出很大咖:導演梁志民、音樂鮑比達、劇本/作詞陳樂融、舞蹈吳義芳、舞台王世信、燈光簡立人、服裝林恆正,個個都是業界前輩,陣容堅強。改編自高行健的山海經,裡頭有著眾多遠古時期的人物:后羿、女媧、夸父等等,就看要怎麼把這群半神話又半人類的故事做成搖滾音樂劇啦!

至於演員,嗯,這是很令人玩味的地方!雖說它是音樂劇,但主打的演員卻不是音樂劇底的:朱陸豪、劉亮佐等,真是神奇了~ 


金枝演社:浮浪貢開花 首部曲(再演)
◎ 時間/地點:
7/5~7/6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7/26~7/28 台北市城市舞台
8/17 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 購票網址:http://goo.gl/vhFnW
◎ 官方Blog:http://gbt-happiness.blogspot.tw
◎ 演出片段:http://youtu.be/obyNjN0hP9E

如果你是食尚玩家的粉絲,應該會知道浮浪貢是啥,不然點進去售票頁面也有說明啦 XD

好,離題了!金枝演社的演出類型獨樹一格,總是充滿濃濃的親切台味。利用逗趣的手法,歡樂的歌舞,講述可愛得人疼的小人物故事。浮浪貢系列是金枝的招牌,不在一般正規劇場演出時,會到處下鄉巡迴,把歡笑帶給大家。另外,這檔演出正好懷的是50年代的舊 (有這種中文講法嗎?),很適合帶爸媽進劇場開心一下唷 ^__^


MeimageDance:2013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 (一年一次)
◎ 時間/地點:
7/19~7/21 台北誠品信義店6F展演廳
7/27 台南涴莎古典音樂沙龍永華館 
◎ 購票網址:http://goo.gl/D4Q1y
◎ 演出宣傳片:http://youtu.be/xhM3faz4bAs

拜託你,請你好好的看看演出宣傳!

這是一年一次的舞蹈計畫,為的是讓旅外的舞者回家!台灣藝文圈辛苦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每年有非常非常多優秀的舞者產出,卻因著不成熟與受限的體制與環境,讓這些舞者不得不向外發展,也就是「在外流浪」。

這個計劃的負責人何曉玫,本身曾經是流浪舞者。幾年前發起了鈕扣計畫,讓舞者帶著自己的作品與身體,站在台灣這塊土地,為台灣的觀眾演出。回家,需要勇氣,也需要大家的支持!


三缺一劇團:大宅門  月光光 (首演)
◎ 時間:7/19~7/21
◎ 地點:台北國光劇場
◎ 購票網址: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14609
◎ 官方臉書:三缺一劇團
◎ 演出宣傳:
1) 大宅門:http://youtu.be/_1hODtOGUBM
2) 月光光:http://youtu.be/n05tyB3Sl5c

今年國光劇團有三檔特別的合作,其中一檔的合作對象就是三缺一!妙的是,國光是傳統戲曲,三缺一則走現代戲劇路線,是要怎麼混在一起呀?

這檔《大宅門、月光光》由兩齣小戲組成:一個是用傳統戲曲的身段,講述家庭的故事;另一個則是將道具化到簡,再讓它由簡變繁。講到由簡變繁這件事,這星期天剛看完三缺一預計明年演出的土地呈現,裡頭便成功的將物件的使用豐富化,所以這檔演出是挺令人期待的。


第十四屆臺北兒童藝術節 (一年一次)
◎ 時間:7/1~8/11
◎ 官方網站:http://www.taipeicaf.org/

從7月開始,台北市一連有三個節要跑,首先登場的是小朋友最愛的兒童藝術節!今年如往常一樣,有非常多優秀的演出,並都以佛心的票價販售,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進劇場看戲!另外,還有影展、工作坊與免費的戶外演出唷!

孩子的美學不能等,趕快進官網幫自己跟寶貝規劃一個超棒的暑假吧!





2013年6月8日

烏犬劇場:你用不上那玩意

時間:2013.06.07 7: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名稱:烏犬劇場  你用不上那玩意

徒勞無功的(男)人們!

時間是2006年,四個年紀、身分、體型都不同的男人:老婆兒子都不理睬的退休報社記者 (何曰昌飾)、中年失業又外遇被抓包的裁員上班族 (張吉米飾)、有著理想卻對人生絕望的學生 (黃煒翔飾) 以及滿是秘密的青年遊民 (陳彥斌飾),因為一場在中正紀念堂的學運而聚在一起。奇怪的是,雖說四個人都是為了關注學運發展而來,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在這場子感到舒適。天天來報到的四個人,表面上看似與場域息息相關,實際上卻非常疏離:對話間充滿著尷尬的空白、肢體動作也有著不安定的錯位感。

從對話中我們知道,日子一天天過去,學運的訴求卻從未講明。原是抗議焦點、白紙黑字寫著的「藍綠兩黨停止惡鬥」,在學運領袖絕食抗議、政論節目嬉笑嘲弄、以及各個政治人物的摸頭行為下,逐漸模糊。男人們依舊是在學運裡激戰,穿過了神秘的通道,築起了高聳的堡壘,拿出了精良的武器,用力發狠地殺他個片甲不留。只是這通道、堡壘還武器,乃至於敵人威脅與危險,全都只存在於男人們的想像。到頭來,四個男人排排坐,面對的僅是一片狼藉的學運塑膠椅。

劇名的《你用不上那玩意》,究竟用不上的那「玩意」是哪「玩意」?雞巴用不上?腦子用不上?學運用不上?憤怒用不上?實際上,當做什麼都無用,就什麼都用不上了。若從單一個體來看,每個男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工作經濟學業問題,這些問題讓個體成了失敗者。所以,他們來到了學運,成為了一組有共同目標的軍隊,並以學運作為幻想的戰爭場景,自衛也是自慰性的,挺起胸膛,團結合作,讓槍桿子一致對外。小蝦米終究是敵不過大鯨魚,體制內的弱勢族群永遠是被犧牲的一群。對這社會與世界的怒吼,也不過是不公結構下,被強暴後而反應的些許呻吟罷了。

諷刺的是,牯嶺街小劇場內有2006發生在中正紀念堂的學運,當下的中正紀念堂廣場有2013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而戲中提到的關廠工人、產業肆無忌憚西進問題,至今依舊無解!也難怪男人們最後只能嘆氣:你說,這7年來到底用上了些什麼?

《你用不上那玩意》使用了大量的紅色塑膠椅:現實生活中,椅子是學運的必需品;想像空間裡,椅子則被形塑成高聳的威權與用來抵禦外侮的圍牆與槍砲等攻防設備。相較於較無起伏的上半場來說,椅子物件的使用,讓戲的後半段頓時變得豐富熱鬧。不過,戲的上下半段卻銜接的不夠順暢,甚至有「攔腰截斷」的突兀感。大概是上半場的浮動氛圍醞釀許久,下半場的爆發卻來得有點不明不白,甚至想不太起來真正觸發衝突的重點是什麼。

近些年的社會運動熱絡,常常一個月內就有好幾場遊行,主題更是包羅萬象:核電、勞工、樂生、都更、媒體壟斷等 (台灣果然亂源不少)。有著多樣的民間活動固然是好事,也代表民眾參與公眾事務的意願提高,然而,這些前來參與遊行、連署、抗議的朋友,有多少是真的知道自己是為何而走?有多少不是跟著一起吆喝湊熱鬧來證明自己真是個知識份子還知性文青?只希望這各方之聲,真能集結成束力量,認清問題與訴求,不再只是徒勞無功。

延伸閱讀:
若對這類社會結構掙扎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差事劇團與台灣海筆子的帳篷劇,相信收穫會不少!
◎ 台灣海筆子企劃 流民寨製作的《孤島效應─過客滑倒傳說》
◎ 戲裡唱著的勞動者戰歌:








2013年6月2日

風格涉:Rest In Peace

時間:2013.06.02  2:30PM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 烏梅酒廠
名稱:風格涉 Rest In Peace

看完《R.I.P.》後,人雖然沒有R.I.P.,腦袋倒是掛了半顆。散場時遇見煒翔 (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麻煩夫人),提到張吉米人在外頭,想說去問問想法好了。結果吉米說,他也還在思考演出的邏輯,並把一開始「閃警示燈的汽車與倒下的機車」的場景,想像成是車禍現場,以此去做延伸。我說我對車的部分無感,整齣作品大概只能抓到一半,但能抓到的、且能自行賦予意義的部分我很喜歡。

這齣作品的評價兩極,跟我一同前往看戲的Leticia就是屬於完全不愛的極端代表。一齣作品能夠同時存在於天秤的兩端,有褒有貶,還真是不簡單!我不會用「看懂」或「看不懂」的二分法來解釋這個作品,而是著重在我看到了什麼?我又放進去了哪些我的想像?

有沒有很像在看舞?是的,我覺得《R.I.P.》很像舞,而且是很粗糙的那種。不過,就是因為這種粗糙,讓它顯得真實。在和張吉米的對話裡中,我問了個問題:「李銘宸看起來總是很開心的樣子,怎麼作品這麼悲觀?」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烏梅酒廠是個獨立封閉的空間,和艷陽高照的外頭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酒廠裡,一群不停跳動的粒子,遵循著永遠成立的方程式,規律的彼此推擠碰撞。他們看似不同 (10多名演員穿著各異,站一排),實際上褪下外衣後,差別就只剩下形狀,本質的組成還是相同的。

他們有著固定的一動又一動,舞動身體、吞雲吐霧、坐著洗澡、搬動椅子、數拍亂舞等,偶爾會有些不合群的、又或者是撞擊後出現的變異種,不顧一切的發了瘋的胡亂動作、又或者在一旁慢步華爾滋。我不太明白究竟這穿插的獨舞與男女共舞有什麼關係,只是男子出了聲音:

「為什麼有個瘋子一上飛機就把馬桶拆了,然後把馬桶從窗戶扔出去?」「因為他是瘋子。」
「為什麼跑步世界第一的小明會跑輸給烏龜?」「因為烏龜真的跑得比小明快。」
「為什麼去菜市場的老奶奶過馬路後死了?」「因為她被天上掉下來的馬桶砸死了。」

男子半嘲弄式的自問自答,搭配一旁列隊整齊、正經八百的多人群浴,我突然有種「這剛剛在一旁亂跳亂動的男的才是正常人耶,雖然他問的問題都很蠢,但其實問答都挺有道理的。」所以,鐵門開了,他走出去了...

繼續是一動又一動,但這次的進展有點走火入魔了,速度越來越快、動作越來越隨性、聲音越來越大聲。不過,好像又撞擊出了個怪咖,不停地拖著一個又一個失去自我意識的個體,試圖以身體的碰觸與意味不明的聲音來喚醒他們,又或者是,獲取連結?!不確定他的真正意圖究竟是什麼,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徒勞無功,讓人看得好是心疼。

這裡出現了兩個形體:一個是到處蒐集手電筒的男子、一個是隨意撿拾物品的瓦力小姐 (因為她一直在撿大家一開始遺留下來的物品,所以我把她取名為瓦力小姐)。這兩個形體似乎是這個烏梅酒廠空間裡唯一變異成功、且存活下來的生物 (OK,我還是用「生物」這詞好了)。不同於方才在群體中付出勞力、入世的搬運工,手電筒男子靜靜的以僅存的燈光 (此時場燈幾乎是全暗的),不隨群眾起舞,走繞過場內空間一圈。然後,鐵門開了,他也走出去了...

僅存的瓦力小姐,斷斷續續、甚至是有點哭腔的,用力哼著歌曲《君をのせて》。接著便忙碌的撿拾一件件物品,並將這些物品全數抱在手中。她很忙碌,嘴裡念念有詞,看起來是在忙著聯絡交際,很一般的那種。所有人緩步回到舞台深處,一旁的鐵門又開了,瓦力小姐捧著比她高的物品,在門口站了幾秒鐘,然後又繼續忙碌的念念有詞,循著大夥兒之前的腳步,走回舞台深處。

若回到我一開始為這作品套上的世界觀,外頭的艷陽高照,相較於內部的陰沉灰暗,顯然是比較充滿希望的 (是天堂嗎?)。瓦力小姐沒有特別選擇,也沒有探頭觀望,就只是佇足了一下,轉頭像是沒事一樣,回到這渾沌爆炸出自己的地方。她是不懂得去選擇,盲目的安於現狀,還是真能呼應她一開始所哼的歌曲,依舊相信著些什麼呢?

差不多是我們這一輩吧,20、30世代的年輕人,處在一個失落的世界。更悲慘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天理不彰、世道不明的鬼島台灣。《R.I.P》是場對死亡與絕望的讚頌與狂歡,也是哀戚的一紙訃聞。我們都跟瓦力小姐一樣,矛盾地繼續撿拾生存的意義、找尋自我的價值,只是找不找得著,唉,先休息一下再繼續吧!

Rest In Peace,給所有還活著的人。


2013年6月1日

末路小花劇團:小壞物

時間:2013.05.31  7: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名稱:末路小花劇團  小壞物

在談論《小壞物》前,要先來說說希臘悲劇《米蒂亞》。米蒂亞是個美麗又危險的島國公主,她愛上了來自希臘的傑森王子,並為了他要取島上神物金羊毛一事,和父親作對,並殺害自己的兄弟。嫁到希臘後,又不惜一切殘殺希臘國王,好讓傑森可以順利攀上王位。後來因為傑森有了外遇,米蒂亞無法忍受愛人的背叛,將沾滿毒藥的禮服送給外遇小三,讓小三在婚宴上中毒痛苦而死。最後,為了報復負心漢,親手殺死了自己和傑森的兩名孩子,然後揚長而去...

呼,好個敢愛敢恨的女人。

《小壞物》演的就是《米蒂亞》,只是在這個版本裡,沒有固定的演員演固定的角色。林曉函與張棉棉像是不停被「附身」的載體,既是說、聽故事的外人,也是劇中來去的眾多人物,甚至是同一角色內心裡的兩種面向。這樣的演出方式不僅能讓故事流動的更快速,也可以使焦點集中在角色的情緒轉折,而非制式的跟著情節走。劇中利用最直接、最明顯的「食慾」,以及滿佈場內的大紅色 (酒色、肉色、鍋爐水的顏色、以及最後濃稠被視為血的紅色顏料),代表控制慾強烈且外放的米蒂亞的瘋狂魔性與詭譎行徑。演員無所畏懼的神情與全然豁出的姿態,的確表現了這故事的驚世駭俗:癡戀到要把愛人啃入喉、憤怒得以孩子的血肉生祭等等。

此外,大量使用的白布,也和場內的大紅形成強烈對比,強化了血腥暴力的過程:它可以是說床邊故事用的皮影戲擋布;也可以在後來慢慢印上了血腥顏料,預告死亡來臨;甚至被整塊扔進血水裡,成了什麼都不留下的屍體皮囊。場邊適時加入的豐富音效,除了有小提琴如泣如訴的弦音,手風琴的獨特琴音,更讓整段故事多了吟遊的飄忽韻味。(若樂聲不要蓋住演員台詞聲會更好)

只不過,我一直很冷靜的看著台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即便是演員生吃內臟的橋段也讓我心靜如水 (絕對不是我平常看血噴很大的影集看太多 XD)。畫面與燈光殘酷得很美、音樂也漂亮地襯著故事行進,但演出卻讓人搔不到癢處的感覺。我看得出來米蒂亞是個毅力驚人且不擇手段的魔女,也知道她的悔恨與不甘,但這些情感都僅止於牆的另一面 (雖然我在黑盒子劇場),無法如強大的黑魔法,滲透到觀眾席。

想來想去,或許僅能用這句話做解釋:「不瘋魔,不成活。」米蒂亞那令人費解、近乎病態的心理層面,即便演出的周遭環境已盡量營造出那腥紅的邪惡空間,但對於兩位年輕演員來說,能完全嚼入口且消化的部分,可能還是少了點。不過,能以這樣的形式去翻新古老的希臘悲劇,已然值得掌聲!

後記...
這齣《小壞物》讓我想起了同樣是只有兩名女演員所演出的《JUMEL孿生姊妹》,演出地點也是一樣的牯嶺街小劇場1F,不過這檔演出給觀眾的不適與衝擊感是非常強烈且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