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

刺點創作工坊:家‧書

時間:2016.1.23 2:30PM
名稱:刺點創作工坊  家‧書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知音劇場

近幾年小型音樂劇的發展越來越蓬勃,許多小而美的表演團體,嘗試在製作上保持音樂與劇兩部份都不偏廢的平衡。隨著時間的磨練,演出也愈趨穩定成熟,甚至還有專門整理音樂劇演出的網站出現 (Studio P 台灣音樂劇情報站),實在是很令人開心!還記得2014年第一次看只是嚷嚷的《不讀書俱樂部》,劇組在親密的場地做了一齣親密的小戲,證明了音樂劇的夢可以從小小的做起,然後慢慢地讓越來越多人看見,甚至出國比賽 (註:只是嚷嚷於2015年到韓國參加大邱國際音樂劇節)。我想,不會只有只是嚷嚷,刺點創作工坊的未來也很令人期待。

有別於前一周著重戲劇表演的《怪物》,《家‧書》是一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音樂劇。短短的70分鐘裡,放進了10首完整的歌曲創作。雖然歌曲的類型偏抒情安全,風格較為一致,但詞與曲的搭配是經過思考的,中文的韻律貼著旋律而走,好聽好懂好理解,觀眾好上手。

《家‧書》的背景橫跨外婆秀雲 (王意萱飾)、母親彩珠 (鄭帆婷)、女兒曉妮 (廖子萱飾) 三個世代,三個女人在不同的情況下都成了單親媽媽 (外公因公殉職、父親家暴、女兒未婚生子),因而影響了對待與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外公早逝,外婆逼著母親非得要選填未來比較好找工作的科系;正因自己的爸爸早早離世,母親即使遭受丈夫家暴,卻是說什麼都不願意離婚,強調一定要有「爸爸」跟「媽媽」才算是完整的家等。這些世代背景差異而引發的衝突,看起來有些讓人不可置信,卻依舊存在於今日理應相對開放的社會。

有趣的是,這也是我覺得《家‧書》的故事說得不那麼漂亮的原因。家庭的紛爭,每個人都懂,也多少曾經面對過,但將實際爭執的內容搬上舞台,是否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我是為你好」與「其實你是不尊重也無法溝通」的互相拉扯、「為了這個家我要忍」與「不要再用孩子當藉口」彼此撕裂,雖然沒到鄉土劇的灑狗血與爆橘子,但劇情已經可以預測,觀看當下的不耐與抽離感就會不自覺浮出。

另外,故事還放入了家人間拿來溝通分享的交換日記,並設定母親因為壓力過大而誘發失智症,藉此在作品裡加進失智症病患與家人間相處的情形。前者的交換日記是個很可愛且特別的元素,只可惜在《家‧書》裡仍停留在一個三代都會使用的「工具」(三個女人都會寫日記),對於世代之間如何化解心結,進而站在不同立場去體諒家人所做的決定,日記似乎沒有發揮功效,又或者是並無著墨更深;後者的失智症母親,成為了重建這個家的契機。劇情走向好似太過順水推舟,但也合情合理。

或許是我向來不那麼愛正面溫情的故事,在雞蛋裡挑骨頭挑得細了些。不過,我很喜歡結尾對家庭的再定義:家庭的成員不是必然;同時也再次形塑女性在社會與家庭不同面向的堅強、柔軟與可能。

後記:
我願意買票聽鄭帆婷唱歌!!!第一次聽他唱歌就印象深刻了,是在玩勮工廠x李俊樫的《超完美彩排》裡~~




2016年1月22日

刺點創作工坊:原創音樂劇場 - 怪物

時間:2016.1.17 2:30PM
名稱:刺點創作工坊  怪物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知音劇場

刺點創作工坊是一個以原創中文音樂劇為目標的劇團。自2011年成立至今,每年以穩健的腳步推出新作。記得11年再現劇團的地下劇會,裡頭有齣小戲《黑暗中的小cc》笑倒了我,似乎就是後來刺點的第四號作品《幕後傳奇-苦魯人生》的前身 (註:苦魯=crew=劇場裡的黑衣人)

《怪物》以一則奇幻傳說為主線,將背景設在終年冰凍的寒山鎮上。吟遊詩人流浪到村莊,結識了鎮上熱情的人們,卻也在無意間發現了傳說的真相,藉此討論幸福的定義。從劇組口中得知,這次的版本與2014年在國際烏鎮青年戲劇節的編制不同,演員縮編成只有張稜一人 (並非成本考量,而是刻意設定),但仍保有皮影戲支援情節進行。張稜的表現十分亮眼,開始的前20分鐘,只見她利用紅色的披肩與各式小道具變換造型,再搭配不同的腔調與動作,快速在多個角色中變換:敘事的詩人、天真的女孩冬青、和善的鄰居大媽、風騷的熟女羅蘭、充滿智慧的長者等,角色與角色間分野清楚、俐落明白,幾個轉身翻滾的動作設計也協助了角色切換,是非常成功的表演 (演出結束後才知道張稜在烏鎮有拿到最佳個人表現獎)。此外,《怪物》的燈光音效也做得細膩,如火爐的燈光先行,柴火的劈帕聲再出,最後是整間屋子被慢慢照亮。

由於故事發生在一個被白雪覆蓋的城鎮,舞台上鋪滿了棉花之類的材料是為白雪。除了主場的房屋,L型的舞台還將一部分深入觀眾區,做為戶外的場景。只是在邏輯與運用上我有兩個疑惑:首先是雪。即便是再冷的地方,屋內的地板都不應該有積雪,積水還比較有可能,更何況是個有火爐的屋子;其次是酒館的設計。由於場上的桌椅量不多,不像是做生意的,牆壁上也無酒吧相關裝飾 (可能是為了要清出牆壁作為皮影戲表演區),因此我本以為這是一般住家,一開始還納悶著這戶人家裡的閒雜人等也太多太熱鬧,是開趴嗎?(笑)

之前提到,《怪物》的最後揭露了傳說的真相,希望藉此討論幸福的定義。可惜的是,即使演員的表現多少救回不夠緊湊的劇情發展,上半場鋪陳的暗示 (不常見到哥哥,但哥哥感覺又曾是出外打獵的好手) 仍不足以撐起下半場急轉直下的結局 (女主角冬青有精神疾病,怪物與哥哥都是幻想出來的人物),僅能利用隔壁大媽做後續的解釋與圓場,斧鑿痕跡明顯。再延伸到節目單上所說的:「幸福的價值觀...我們自身所感覺到的幸福,如果社會、家人、愛人不認同,就不能算數嗎?」從作品的疾病元素出發,會讓我聯想到安樂死與放棄急救同意等仍在討論的真實社會議題,發揮空間是很大的。不過,《怪物》裡並沒有強化女主角冬青對於自身選擇的論述:她知道愛的人跟傷害她的人都只是腦袋裡幻想出的人物嗎?知道與否,對於選擇的生活方式的意義將會截然不同。又村莊裡的人們為何會願意選擇陪她一起扮演?「選擇」,是我覺得在《怪物》裡很重要卻欠缺的部分。

作品先講到這兒,我想來提提刺點創作工坊給我的感覺:小巧精緻,留心細節。從導演高天恒說話的神情與肢體動作,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對劇場的熱情與積極能量。這也是我覺得劇場最迷人的地方,而我總是能在這兒找到驚喜與正面的存在!


2016年1月3日

非常林奕華:恨嫁家族

時間:2016.1.1 7:30PM
名稱:非常林奕華  恨嫁家族
地點:國家戲劇院

2014年底《紅樓夢》的驚嚇還在,卻還是因著謝盈萱買了《恨嫁家族》的票。很直白膚淺的說,《恨嫁家族》其實還算好看,畢竟這一鍋演員是真的能看:許久不見的王世緯,即便她是第一次站上國家劇院,開場時一段母親說著原生家族的過去 (說的還是靈媒的故事),邊走邊靈活切換角色,頓時讓我覺得劇場有世緯真好 (而且世緯在舞台上好瘦好正);四妹葉麗嘉的假性美滿婚姻,總在被催眠後一股腦兒的托出。演員在天真與邪惡的光譜之間猶疑徘徊,收放自如,很難讓人不喜歡;這是第幾次在林奕華的作品裡看到時一修扮女裝?我很喜歡管家的角色,還是個高大有九頭身的管家,俐落且認真地守護著破碎的家庭,如數家珍卻又百般無奈的照料著根本就是自個兒心頭肉的小姐們。雖然劇裡沒有單獨給管家的段落,但每一個管家和四姐妹的互動都很讓人溫暖。放蕩卻脆弱的二妹 (朱家儀飾)、找不到方向的老三 (鄧九雲飾)、憤恨前來復仇的前度 (朱宏章飾)、三八又貼心的閨蜜 (戴旻學飾)、讓人心癢難耐的勾引者 (黃健瑋飾),以及背負著工作、家庭與情感壓力的大姐 (謝盈萱飾) 等,這台演員真是好。

雖然每一個章節的對手戲都有張力與爆點,但看完上半場卻覺得好累好疲倦:角色的恨真的這麼深,真的其來有自嗎?非得要用毀滅性的方式來說故事,才能說得深、說得透嗎?的確,每一個章節的對手戲都看得過癮,但仔細想想,那些用力的立足點究竟在哪裡?

從家族的根本看起,母親只認第一個女兒,後來的都不認。是生不出兒子而自責,還是男方家族不認這個嫁進來的女人?設定上,因為母親精神狀況的不穩定,連帶使得家中的女兒們都不快樂。然而,從角色上的書寫,我只能感受到母親與大姐之間的連結。至於二妹的浪蕩、三妹的傻勁、四妹的自殘,某種程度上似乎有要將禍首歸因於大姐的控制慾與母親的忽略,但著墨處很少。如:我還是搞不清楚為何二妹要睡了大姐的前男友,出於嫉妒還憤怒?三妹跟個中提琴手 (王宏元飾) 聊個天就要私奔人家是樂器潤飾樂曲,不是要你人去當別人人生的點綴。至於四妹怎麼嫁的,又為什麼最早嫁、嫁到不開心殺夫還要隱瞞?這些個性格的偏激,好似突然間就冒出來,然後潑辣地灑給觀眾,卻沒個鋪陳與起點。

節目單裡頭寫到:「恨嫁是廣東話,廣東人用恨代表強烈的渴望。恨嫁做為俚語,暗示的是渴望結婚的女性,連對象也沒有......恨嫁一語所以包含諷刺意味,正是因為他指涉更實際的問題:個人條件。而在什麼都講條件的文化裡,欠缺條件,就很難獲得認同。恨嫁在戲中是個比喻,它標示這種焦慮 (個人條件) 背後的元兇:被認同,而且是被很多很多不認識、不關心、不愛自己的人所認同。在這份渴望背後,則是害怕被別人拒絕。」

若《恨嫁家族》的重點在於認同二字,認同了自己,成熟了自己,進而學著去愛與包容 (尾聲的標題正好是〈戀愛開始了〉),那我真是不解為何大姐最後還是嫁了?從家人來看,除了大姐幫四妹處理兇殺案一事,我並沒有看到姊妹間的理解與和解;和她的眾多男人們,不管是和前度還是勾引者,甚至是象徵父親形象的避雨的人 (王捷仟飾),也並無放下釋放之意 (我不認同母親褪下戒指是種解放,因為那只是行為上的脫去,而非精神上的原諒)。至於跟父親的兒子 (趙逸嵐飾) 聯盟一段,抱歉,雖然小八很帥很可愛,我只覺得這角色可有可無......

至於生不出兒子就被冷凍、大女兒哭著「對不起我不是男生」、愛不到就跑來婚禮放話的前男友、無法當上董事長就上董事長也好的勾引者、不小心把老公打得頭破血流就慌了的潛逃出境、還有把處女當成可以給與不給的禮物與懲罰等,好的,這家人真的是奇葩的亂七八糟,集所有不可能的情節於一身啊!

回到很膚淺的一開始的提問,《恨嫁家族》到底好不好看?是一齣好看煽情的肥皂劇就是!

後記...
1. 這首《外面的世界》選得很好...「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在等的不一定是個特別的人,可能是還在外頭流浪的自己的野性與不羈,還有欠缺的,自我認同。

2. 演員在序的〈我沒結婚〉一段,最後分成了兩小批。其中有一批人數比較少的是王世緯+劉嘉騏+黃健瑋,應該是指這三個演員在現實生活中已為人妻人夫吧!世緯還默默的從大群走到小群去,笑倒我~~

3. 王世緯曾在獨腳戲《鬼扯》裡飾演過靈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