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2019臺北藝穗節 劇場人培育計畫:凶手瑪莉

時間:2019.08.31 07:30PM
名稱:臺北藝穗節 劇場人培育計畫 - 凶手瑪莉
地點:信誼好好生活廣場 - 知新劇場

演出發想自1916年發生在美國田納西的真實事件,一頭名為瑪莉的大象因為不堪長期在馬戲團受虐,於一次遊行中失控踩死了馴獸師。群情激憤、輿論鼓譟下,瑪莉被送上起重機絞刑台,以極為殘忍的方式吊死。《凶手瑪莉》分成上下半場,上半場重現了當時的事件經過,並從中提點出幾個重要腳色:團長查理、團長夫人、飛人女伶、報童號號、馴獸師雷德與在一旁觀看的小瑪莉。中場休息時請觀眾投票,選出「誰是殺死瑪莉的凶手」,票選結果會在演出結束後公布於劇院外牆。下半場的時間拉回現代,但將上半場的腳色特性沿用到下半場,感覺時間雖然已經過了百年,但腳色人物只換了皮囊,各自立場的人依舊各自存在。

演出總共分成十個段落,整體來說節奏稍嫌拖沓了些,再加上腳色的性格設定刻板:摳門但怕太太的團長、自我感覺良好的夫人、只想著怎麼賺錢發大財的報童、顧自己而不管其他死活的雷德,與一個柔弱註定沒有能力的女孩,導致看的過程很容易疲乏。下半場承襲上半場的故事結果,保留腳色的個性 - 勢利眼的、總是不聽人講話的、不停提醒著的微弱正義等,以同學在學校上課的方式,在語言學課、歷史課與哲學課討論大象瑪莉的事件。這樣的安排倒是別出心裁,透過對話與討論,進而引出現代人看待新聞的態度:人類是健忘的,新聞浪潮一過就沒了;鍵盤柯南就只會肉搜,說要號召響應,卻永遠只有個位數到場。還記得2013年陶維均所做的新點子劇展《本能》提到:「現代人每天上午都先選擇更新別人的人生,然後才是自己的!」我們藉此感受與他人有所連結,卻也因為太多連結而失去了真正的需要,成了一座毫無溫度的孤島。

值得一提的是,劇組非常用心地在處理細節:一致的服裝視覺、彷彿紀錄片的章節開頭投影與聲響、穿插其中充滿詩意的動作設計等,雖然第十場於我來說是畫蛇添足的存在 -- 停在第九場多好,歌詞與旋律與場上演員的肢體,就足以讓觀眾離開劇場時,帶走一絲微酸的哀傷 -- 但依舊無法抹煞這場演出的認真與執著。

由Be劇團發起的劇場人培訓計畫,提供課程與訓練給對劇場表演有興趣的朋友。從今晚的演出看來,這個計畫做得非常扎實與成功啊!台上的演員們表現大方自在,穩定專注,不說還真不知道他們其實只接受過兩年的訓練,很棒呢!

後記...

中場休息投票時間,雖然沒有人是局外人,我還是將凶手票投給了代表媒體的號號。走出劇場看投票結果,嗯...號號的確拔得頭籌。好奇其他場次的投票結果捏!




2019臺北藝穗節 跳海的人 - 2020-1☆去看五寶寶的本事,撿到槍ㄅㄧㄤˋㄅㄧㄤˋ!

時間:2019.08.30 08:00PM
名稱:臺北藝穗節 跳海的人 - 2020-1☆去看五寶寶的本事,撿到槍ㄅㄧㄤˋㄅㄧㄤˋ!
地點:濕地venue 5F

五個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本創作組105級的同學,各寫了一個劇本,帶到藝穗節做讀劇演出。在提內容之前,我想先來提提讓我困惑的形式。我可以理解藝穗報名時一定要選個類別,但讀劇是否適合報在戲劇類,其實還有待討論;再者,此檔演出選在濕地5F,分開的A、B區同時演出不同劇本。也就是說,劇本一跟二同時在A/B兩地上演,然後是劇本三,最後是劇本四/五繼續在A/B兩地上演。因此,觀眾至少會看不到兩個劇本,又劇本三開始時,劇本二還沒結束,沒看到的部份就更多了。雖然演出進行時,觀眾可以在整個濕地5F自由走動,但中途才進到一個完全不熟悉的劇本,我很懷疑觀眾有辦法迅速進入狀況?

我這晚的順序是:A區邱沛禛、中間周品嘉、B區戴華旭 (只看了幾分鐘就先轉台)、A區劉宥均 (中間插入)、B區戴華旭 (因為A區結束了)。

讀劇有很多可能,可以排成一列或一圈,很簡單的讀過一次劇本;也可以有讀劇導演,簡單依據劇本內容作走位安排與動作設計。讀劇看似簡單,卻是製作戲劇必經的前哨站。此外,少了燈光布景道具協助,讀劇演員就只剩下聲音可以帶領觀眾走進劇本世界,挑戰其實更高 (這裡有一篇王琄寫的:讀劇,一場演員必修的冒險!)。雖然這場讀劇總匯大多由劇作家自己擔綱演出,理應是最熟悉劇本的人讀劇,我卻看得有些難熬。除了周品嘉的《這些都(不)是真的》偶爾會將我拉進又拉出現實與舞台,領著觀眾跟著狀況而有情緒起伏,邱沛禎的《遊、樂園》與劉宥均的《那裡的海不是灰色》都很可惜的少引起我共鳴。不過,回家看了劇本,反而讀出點興致:《遊、樂園》需要再多些篇幅描寫背景,以及阿ㄒ與ㄑㄑ的關係。目前給我目前的解讀是投胎前的一刻,一個人像是搭上一台不會回頭的單程火車,思索著前一段人生的經歷與踩踏過的地點。重讀《那裡的海不是灰色》,覺得這劇本若再琢磨一些,或許是不錯的政治諷刺劇 - 以近未來的概念,充滿自嘲與荒謬的描寫一個島嶼的可能沉沒。

《這些都(不)是真的》是一段死神與路人的對話。當下看演出的時候沒發現,回頭看劇本時才驚覺,原來死神與路人在一開始 - 也就是劇本一與二演出時 - 就已經有互動。我不確定到底這兩名演員有沒有做到這些劇本指示,又或者劇組希望觀眾發現有這些劇本指示正在進行嗎?但一樣回到令我困惑的形式,在這樣的一個場地,以一個允許觀眾跳接的觀賞方式,真的適合嗎?這作品時不時打破舞台的界線,試圖營造「路人」是剛好到濕地5F看戲的觀眾,而「死神」也正巧前來同一個場地傳達死訊。因此,「路人」可能是在場的任何一個人:觀眾究竟是在看「路人」與「死神」演戲?又或者是這「路人」跟「死神」都是真的存在與發生?在這跳進去又被拉出來的過程中,作品試圖想要在不出故事主脈絡的情況下玩疏離的效果,雖然有部分達到目的,但大多時都讓觀眾覺得茫然,不確定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行動:我該跟著「路人」走嗎?我該聽從「死神」的指示嗎?

我真的很想要認真看過五個劇本啊,為什麼不讓我看 (哭)!

2019年8月29日

2019臺北藝穗節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 拆除中:數、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

時間:2019.08.28 08:00PM
名稱:臺北藝穗節 巧克力與玫瑰工作室 - 拆除中:數、黃絲帶、菩薩與撿骨師
地點:寶藏巖過繼藝術村 - 山城53號

與其說這是戲劇類節目,不如說是數個行為、表演藝術與展覽的總和。

作品以南鐵地下化為題,但不將重點放在抗爭,而是從其他角度切入,結合靜態展品、錄像與動態演出,發展出九個別具特色的獨立作品,試圖在寶藏巖移地重現南鐵事件的樣貌,讓觀眾產生共感。演出一開始,(應該是) 策展人便提到選擇寶藏巖這場地的目的 (同樣跟南鐵有著拆除抗爭的歷史),看完演出後也的確覺得團隊選對場地,特別是在走出山城53那一刻,看著遠方高速公路的車流霓虹,對比寶藏巖的過往與腳踩著粗糙的、層層疊疊的水泥階梯建築,不禁感慨我當下所處的場域還在,但南鐵旁的屋瓦已不復存在。

〈後照鏡〉是第一個演,也是唯一一個在戶外演出的作品,其他部分都在山城53裡頭進行。觀眾一開始從戶外進到室內時有些不知所措,因為不確定是否可以四處移動,團隊或許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引導。接下來的演出就蠻順利了,觀眾可以自行在屋內走動,動態演出也是一個接一個:〈我鋼筋過這裡〉,講述到拆除現場撿拾鋼筋販售的人,像是熱帶魚一樣,在破碎哀傷的瓦礫堆中尋找養分;〈永晝的房〉非常聰明地利用冰塊自然的消融製造聲響,提點著觀眾時間的流逝,燈依舊斷電不亮,人還是留守不走;〈鱗片〉是間暗房,特別準備兩支手電筒,讓觀眾模擬夜間用車燈照著「拆除中」的標誌,以及被四周「拆除中」相片給包圍的、被晃動著的不明燈光所壟罩的,等待被拆解的疊疊樂。此外,靜態如〈河道上的夢〉、〈我們在生長,這個城市也是〉等等,都是用心且別出心裁的展品。

雖然山城53偏小,但團隊充分運用空間,讓相異其趣的各個小品能夠有所發揮,特別是燈光與聲響設計、道具運用、場地布置都可以看得出團隊的巧思,如整面2017的日曆牆、廟宇拆除後剩下的破碎磚瓦、刻意在地板貼上反光紙、土壤裡有著時代感的錄音帶物件等,是非常精緻且有企圖心的策展。

比較可惜的是南鐵地下化的議題討論性比較出不來,可能是選擇切入的角度弱化了南鐵的衝突,也可能是移地重現本來就困難。再明白一點說,展區給觀眾一種非常安全的感覺,也就是觀眾幾乎是完全置身事外在看待整個作品,心頭少起漣漪而有同理心去感同身受。如果團隊的想望是藉由作品激起對話的話,敘事或形式或許是需要重新思考與爬梳的。


2019年8月26日

2019臺北藝穗節 H-TOA:moving

時間:2019.08.26 07:30PM
名稱:臺北藝穗節 H-TOA - moving
地點:藝‧風巷 2F

我的想像是這樣的:台上的三名演員其實都代表同一個人。這個人在百無聊賴的盛夏下午,懶洋洋地癱坐在椅子上,完全的放空,完全的走存在only路線,炎熱的天氣只有風鈴偶爾被打亂的聲音,以及叫得活像有冤屈的蟬聲。他的腦袋以最低轉速運轉,毫無邏輯、東抓西扯的從雞蛋、荷蘭醬、咖啡、烏龜(肉)、WiFi等,彷彿看到什麼就將思緒倏地的拉向什麼,沒有章法與脈絡可言。所以,時間沒有前進,依舊沒有意義,只有空洞的存在。

好,這單純是我試圖賦予演出的樣貌,或許是我腦補太多了。實際上三名女演員在台上鮮少動作,偶爾出現的移動與動作雖然看得出來是有設計過,卻意味不明,讓人困惑。長達80分鐘的演出,劇本內容讓人抓不著頭緒:沒有背景與因果,更沒有線索可循,說是純粹的意識流動嘛,卻又覺得偏向無意義的夢囈。團隊介紹寫著:「以舞台上空間的重要性、和觀眾的想像具現為創作主題。將觀眾與舞台空間融合,超越原有的舞台概念,創造出一個能引發新的思考方向之舞台空間。」然而,貧乏的語言、幾乎死水的空間運用,觀眾不僅無法跟著團隊一起徜徉想像世界,不得其門而入卻又困住的窘境,非常難堪(看)!

提及生命的作品有很多:汲取生活的吉光片羽、細碎的規律的生活經驗,佐以創作者獨特的眼光,這才能引領觀眾一同飛翔。創作者不能只絮絮叨叨說著自己,卻沒起心動念想要敞開大門牽引觀眾入門,那作品永遠都會有缺失、找不到共鳴啊!不妨先想想到底想要說些怎樣的故事:哲學一點的生命的起源、軌跡、輪迴;人每天都在經歷的,生命的喜怒哀樂貪嗔癡狂;從科學的角度看待身心靈的神祕等,然後再來決定如何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