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

The Royal Court Theatre: The Children

時間:2016.11.17 19:30PM
名稱:The Children
地點:The Royal Court Theatre, London

要記得,The Royal Court 附近沒什麼餐廳啊...

《The Children》是 Lucy Kirkwood 在一鳴驚人的《Chimerica》之後的新作。《Chimerica》是個非常優秀迷人的作品,劇作家 Lucy Kirkwood 以敏銳且獨到的觀點寫中美關係與六四。台灣的劇場導演黃郁晴在看過倫敦演出後,自己著手翻譯,並與同黨劇團合作,將《Chimerica》以讀劇的方式呈現。因為2015年看了讀劇,進而知道了Lucy Kirkwood,發現有新作當然就下手買票了。

相較於《Chimerica》,《The Children》依舊著眼於沉重且未定論的議題,但批判力道輕了些。《The Children》藉由案發人物的日常對話、生活方式、以及個人隱藏著的秘密揭露,提醒著我們該重新省思這代人該如何負起核能之責。Rose、Hazel、Robin曾是一起工作的核能專家,在核災發生後,Hazel 與 Robin 這對夫妻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與研究,申請退休並舉家搬移到人煙稀少的海邊,以最低限度使用能源的方式生活。一天,Rose 來訪,本以為只是老朋友相聚,聊聊生活、談談孩子、連過往 Robin 與 Rose 的一段情都給拿來揶揄。然而,Rose 的真正目的是要召集一批專家志勇軍,前往核災現場,讓那些正在清理殘局卻還有著大好人生的孩子們離開。因為,是時候該要「我們」負起責任了。

Hazel 與 Rose 是兩個個性與際遇都有點對立的女人,除了愛著同一個男人外,前者兒孫滿堂、後者沒有子嗣;前者個性活潑不修邊幅、後者安靜溫和不帶威脅;前者用心經營家庭,後者獨善其身。兩人的對話直來直往,不時造成笑點,卻也總能激發令人思考兩者差異的想法。

作品裡提到的海嘯警報、洪水來襲、自願拯救家鄉的年輕生命等,在在都讓人想起日本東北海嘯造成的福島核災;Robin 災後還時常進到禁區探望自家的牲畜,也吻合核災數年後常傳出的動物攝影印象。當不可逆的錯誤發生時,人類該如何面對與彌補?是像 Hazel 與 Robin 消極式猶如清教徒的自律?還是像 Rose 一樣用自己的人生贖罪,拋棄了幸福的權利與可能?躲起來自我苛責就夠了嗎?Lucy Kirkwood 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他讓主角三人,跳過了一次學生時期的舞會排舞,跟著外頭的海浪聲緩緩做起每天都要做的瑜珈,然後逐漸燈暗...

日常的一天,日常的完成該做的事情,我想 Robin 最後是跟著 Rose 走了,為了在災區現場努力的孩子們。有一段話是 Hazel 對著 Rose 說:"If you're not going to grow, don't live." 所以,我們該長大了吧...






2016年12月16日

King's Cross Theatre: In The Heights

時間:2016.11.13 18:00PM
名稱:In the heights
地點:King's Cross Theatre, London

由於《Lazarus》和《In The Heights》同在 King's Cross Theatre 演出,11/12晚上看《Lazarus》前就已經先行詢問是否有當日券 (網站上沒有寫)。可愛的票亭小姐說,有喔,當日券是用15鎊買25鎊的票!喔耶~ 這場演出我看得非常開心,回家時笑容滿面,還順道去拍了裝模作樣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哈利波特照。

應該可稱得上是2016百老匯關鍵字的 Lin-Manuel Miranda,憑藉著《Hamilton》一劇,以秋風掃落葉之姿,拿遍各大獎項,並將於2017年前進倫敦西區 (我好期待 King George組曲,踩在英國的土地上,唱著傲嬌的跟美國分手的歌曲,惡趣味十足阿~)。雖然短時間還看不到10美元紙鈔上的人物故事,總得要把握機會看同樣拿了不少獎的舊作《In The Heights》。

《In The Heights》在2008年的東尼獎拿了最佳音樂劇 (Best Musical)、最佳作詞曲 (Best Score)、最佳編舞 (Best Choreography) 等獎項,也是從這部作品開始,Lin-Manuel Miranda 試圖把嘻哈與饒舌放進音樂劇裡頭。第一首歌曲〈In The Heights〉便展現企圖,由主角 Usnavi 邊唱邊跳邊rap的介紹人物與背景。《高地人生》是《In The Heights》常見的中文劇名,但這只是字面直譯,並沒有翻出真正的涵義:Heights 是繁華都會區 Downtown 的對比。故事裡的人物是來自多明尼加的移民,經濟上較為困頓,也多居住在同一區域好互相照應,《In The Heights》說的就是這群移民的故事。

音樂非常的活潑,大量的嘻哈、騷莎與靈魂樂,以及英文西文交錯的語韻感,充滿濃厚的拉丁風味;視覺上也目不暇給,鮮豔亮麗的服裝色彩,漂亮飽滿的舞者肢體,還有好看到不行的舞蹈編排 (啊嘶~~~),哎呀,只能乖乖坐著看《In The Heights》真是種折磨,好想跟著一起扭啊跳的!


倫敦版本的舞台是雙面台,觀眾坐在長方形的兩個長邊,短邊則是小鎮裡頭的店家,包含 Usnavi 的雜貨店、Nina 家裡的租車行、Daniela 的美容院等。宣傳影片裡的黑帽人是飾演 Usnavi 的 Sam Mackay,似乎是從倫敦首演就一路到現在的演員,我看的 Usnavi 也是他,其他角色倒是有不少已經換過一輪了。雖然我沒有其他版的 Usnavi 可比較,但 Sam Mackay 的版本很得我愛,完全表現出這角色純然的善良與真心,不管是對沒有血緣的 Abuela Claudia (Abuela是西文的奶奶的意思),還是遇到暗戀的美甲師 Vanessa 就會當機的可愛 (特別是 Usnavi 聽到 Vanessa 要跟他約會的呆臉,超經典啊~),Sam Mackay 非常盡責地推動著情節進行,讓觀眾跟著他一起擔心又開心城鎮的未來。

《The Club/Back Out》

《Hamilton》裡,我最喜歡的歌曲是上半場結束前的〈Yorktown〉,《In The Heights》也不例外,大夥兒在狂歡的〈The Club〉與〈Black Out〉是我的最愛。舞者傾巢而出,還有一堆劇情發生,包含 Nina 與 Benny 的激烈爭吵而後又激吻 (喔呵呵);阿呆 Usnavi 一直約不到心目中的女神,只能看著 Vanessa 像花蝴蝶一樣在舞池閃耀;當然最重要的,是帶起下半場發展的停電事件,以及累積到這時間點的:We're Powerless。不只是真的沒電,而是眾人對於親情、愛情和未來的無力感。大家長 Abuela Claudia 在此時交代 Usnavi 要好好守護家園 (歌詞:Usnavi, please promise me. You'll guard this with your life),並給了好大一袋因為樂透贏來的錢,串起了之後的 Light up the sky 與因為錢而帶來的希望。

演出中有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Black Out〉的後半段有好幾次歌詞唱到"Look at the fireworks",強烈的鼓聲喇叭聲與人聲,加上跟著旋律在舞台上朝著四周旋轉打亮的燈光,我看到了角色徬徨的臉龐,還有原本隱身在黑暗中的觀眾的臉龐,頓時間群體的連結感與羈絆加深了。我不只是坐在觀眾席的一個人,而是跟著這群人同樣住在Washington Heights,思考著種種人生好難的問題啊!(我發誓,我絕對不是因為看了文章中最下面的影片才寫到群體連結感,而是寫了之後才發現影片的 XD)


看完《In The Heights》後,最大的後遺症就是會一直 repeat 原聲帶,然後情不自禁的跟著音樂扭啊扭,中毒中很深。


Lin-Manuel Miranda 今年9月到 King's Cross Theatre 看了這檔製作,雖然我覺得他應該是來做《Hamilton》場勘的,哈哈!原來這傢伙19歲就在寫這齣音樂劇,真是哎呀我的媽!他還稱讚了 Sam Mackay 的 Usnavi 很優秀唷唷唷~



2016年12月11日

A劇團:有問題嗎,愛麗絲?

時間:2016.12.10 14:30PM
名稱:A劇團  有問題嗎,愛麗絲?
地點:文山劇場

首先,賀,A劇團跳出藝穗做大戲!鼓掌!!!(謎之音:明明人家之前就有在誠品表演廳演出過了。布蘭卡:我沒看到咩...) 從A House發跡的A劇團,是台灣唯一僅有、截至目前為止也尚未有分號的,用A Cappella方式創作音樂劇的團隊。這天下午的《有問題嗎,愛麗絲?》是2012年《愛麗絲奇遇記》的重新製作版。演出地點從親密的A House,改到觀眾席很長的鏡框文山劇場。

劇名都說是愛麗絲,理所當然的就跟愛麗絲夢遊仙境有關。編劇成功地引用了童話故事的人物背景,把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的職場不適應和對未來的迷惑,一一與原有情節相呼應:天真無邪愛玩耍的愛麗(絲)是個職場新鮮人,懵懵懂懂地從最基層的小兵幹起,試圖了解客戶需要、摸順老闆脾性;然而,一菜還有一菜菜,即便自己都還沒搞懂工作究竟是什麼,就已經變成新人們的導師與Buddy;面對同儕的升遷壓力、公司的官僚文化與風氣、還有真得一階階向上爬的迷惘,走了一圈的愛麗(絲)終於搞清楚自己的想望,決定追求更自在的天空。

姑且不論現實有沒有這麼簡單,就劇情來說,有不少設定勢必會讓上班族觀眾會心一笑且心有戚戚焉:說話刻意中英交雜的紅心皇后,其起伏不定的情緒就跟老是搞不清楚方向的公司高層一樣,政策朝令夕改 (一人之down,萬人之up真是笑翻我了);茶會三人組整天喝茶開趴,碰到不合理的規定依舊是唯唯諾諾、醉生夢死,絲毫不圖改變,過一天是一天;一直往前衝的小兔與一直追著兔子跑的愛麗(絲),儼然就是許多現代人「跟著前人跑準沒錯」的汲汲營營等;企業與公司行號裡頭那些心照不宣、大家都知道的小秘密,在愛麗(絲)的探險裡通通有啊!

看了幾場A劇團的阿卡貝拉音樂劇,今年的《有問題嗎,愛麗絲?》在音樂上的表現頗優秀。筆拙的我說不出和聲編寫還詞曲創作的大道理,但耳朵不會騙人:清楚好懂的中文詞,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及reprise,甚至是演員聲音的穩定表現,在在都顯示團隊於音樂上的努力。可惜的是,或許是剛從小空間換到大空間演出,表演方式尚未調整,演員的肢體明顯薄弱。特別是文山劇場的鏡框窄小,卻有個超長的觀眾席,即便已經是坐在偏前段的第八排,依舊是接收不到演員的能量。

此外,肢體問題在容易暴露缺點的舞蹈動作上會更加明顯。一般來說,不論是簡單或複雜的舞蹈,通常會根據歌曲主旋律的節拍設計,比如說:一起在拍子上做動作,或是一起在拍間移動等。然而,為了讓音樂更豐富,A Cappella 會有幾個聲部恰巧與主旋律唱反調,或是多些花俏的聲音襯底。若仔細觀察唱低音部的演員,嘴巴唱的跟腳上踩的,彷彿上身跟下身要各自往不同的地方走,怎樣都覺得有點兒彆扭啊!因此,或許阿卡音樂劇的編舞方式和一般音樂劇還是有所區分,需要考慮到 A Cappella 獨特的音樂性。

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對台灣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天:25萬人,不分異同 (異性戀與同性戀),走上街頭爭取婚姻平權。雖然A劇團無法親上凱道,但這天開場前月兔拿的彩虹旗、謝幕時團員們穿的彩虹衣、以及散場所播放的音樂〈I'll Cover You〉〈Raise You Up / Just Be〉,已然用實際行動支持平權正義 (聽說彩虹衣跟歌曲都是One Day Only,當天才生出來的,就連工作人員的識別證也是彩色的大寫A)。啊~ 劇場就該是這樣,捍衛愛與和平,傳達美好的普世價值給觀眾!

《在劇院長出彩虹的A劇團》


2016年12月4日

Wyndham's Theatre: No Man's Land

時間:2016.11.15 07:30PM
名稱:No Man's Land
地點:Wyndham's Theatre, London

懷抱著見上帝的敬畏之心來看《No Man's Land》啊!

萬磁王Ian McKellen與X教授Patrick Stewart是多年的好朋友了,兩人也一起搭檔演出舞台劇,如Ian McKellen因為身著戲服在劇院外頭休息而被誤認為遊民的《Waiting for Godot》(新聞報導在此)。印象中去年就有看到《No Man's Land》的演出消息,感覺2016年是好評加演。

當我說要看這檔演出時,算算有3個還4個人跟我說他們看到睡著,害我非常緊張。身為一個 (自以為) 認真的觀眾,出國前先請學妹幫我借了中文劇本,演出當天的白天在家認真啃劇本,還找了對岸許多評論來看 (台灣少有 Harold Pinter 的製作)。什麼「威脅喜劇」、「荒謬劇」等等的說法,看得我黏在沙發上起不來,因為我完全不覺得這是部喜劇啊,我根本搞不清楚對話為什麼有趣,以及數不清有多少個「(停頓)」的舞台指示!哎呀我的媽,到底是為什麼第一檔 Harold Pinter 就看英文版呢?自作孽不可活...但想說這晚買的是10鎊站票,再怎樣我都不會睡著的,要振作!

由於剩下的票都非常貴 (一張要130~150鎊之類的),演出前幾天跟朋友對票的時候發現有站票,雖然已經不年輕了,但想著可以看到神級的兩個老伯伯演員,還是給他衝了。不過,Wyndham's Theatre的站票挺值得投資的。站的位子是1樓某個壁紙區的後面,有牆壁可以靠,離舞台也不遠。雖然多少還是有些視線遮蔽,但跟 Old Vic 看到脖子腰背要斷成兩截的2樓相比,Wyndham's Theatre 簡直是天堂啊!非常幸運地,這天晚場的1樓前方靠側邊有四個位子沒有人坐,一對跟我一樣買站票的夫婦幫忙詢問劇場工作人員,對方很nice又很有戲的回答:「演出10分鐘之後我就會當作沒看見了...」還做出看不見跟聽不見的手勢,甚至是在演出開始後打pass讓我們好移動 >////< 所以,這天我花10鎊的票錢,坐到150鎊的位子吧!

《No Man's Land》是我印象很深刻的演出!之前提到,我不了解這麼多的停頓究竟要做什麼,也不覺得這是個喜劇。然而,這一切的疑惑都在我看到 Ian McKellen 與 Patrick Stewart 的詮釋後,豁然開朗!那些停頓太美好了啊啊啊啊,老爺爺們讓所有的停頓都有了意義啊啊啊啊啊,喔天啊啊啊啊啊啊,那些個雲啊霧啊迷惑啊,都散開了,都消失無蹤了啊啊啊!已經很久沒有看戲看得如此激動跟興奮,絲毫不做作、游刃有餘、自在又舒服的在舞台上讓角色活過來,同時也讓我了解到 Pinter 文字裡高來高去的威脅感是如何自然而然的存在。劇本是死的,演員與導演的詮釋是活的啊!

中場休息時跟夫妻檔裡的太太聊天:我說,雖然我讀過劇本,但鑑於有限的語言能力,我沒有辦法完全聽懂所有台詞。但是,那些停頓所產生的笑點我卻都能接收到耶!這位有著三個孩子的媽說:正因為你無法完全聽懂,卻依舊能感受到劇本的能量,可見這劇本是可以一演再演的,同時演員的能量也令人激賞。然後,我跟這位媽媽兩個人變同聲讚嘆 (與花癡) Ian McKellen 有多棒多棒多棒 (哈哈哈哈~)

相較於 Patrick Stewart 所飾演的 Hirst,Ian McKellen 的角色 Spooner 是比較有發揮的。這角色博學多聞、幽默風趣,但事業上卻沒有 Hirst 來得成功。他會開心地在台上拿著酒晃來晃去、自娛娛人,還會跟 Hirst 的兩個管家 Foster 與 Briggs 在言語和動作上假掰的禮尚往來,實質上卻是彼此角力的針鋒相對。最有趣的一場戲是下半場的早餐一段,Briggs (Owen Teale 飾) 帶著早餐來「服務」Spooner。Briggs 想說 Spooner 是個窮酸老粗,服務老是有意無意的帶刺,像是故意用力地把餐巾甩開後再鋪上 Spooner 的腿;Spooner 也不甘示弱,依舊故我且很有禮貌的享受與指使 Briggs 做東做西的 (香檳謝謝);兩個演員的默契十足,搭配的很好,一段應該是 Briggs 說到什麼跟肚子有關的台詞,本來展現肚子鼓鼓給觀眾看的 Spooner 頓時將凸肚肚給收了進去,演員臉上可愛又驚訝的表情很讓人難忘呀!



這裡有一段兩個人的對談,他們真的好可愛好可愛好可愛喔~~
Ian 77歲,Patrick 76歲,啊~ 能看到他們演出真是太好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