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Be劇團:90X90

時間:2009.12.6 2:30PM
地點:再現劇團B1
名稱:Be劇團 90X90

90X90,我想到的是日本電視冠軍,像是蛋糕職人王、剪紙模型王之類的,不是都有個正方形的區域限制,要在上頭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爭取冠軍寶座。實際上的90X90,是等到看了節目單後才知道。90X90講的是90cmX90cm,是室內設計中一個都市人的空間,也就是當空間小於90X90時,人就會感到擁擠。所以,一人使用的電話亭、洗手間都至少大於90X90。不過,是誰丈量出這個大小,有人試過80X80,或是100X100嗎?瘦子胖子高腳的短腿的,感受擁擠的程度是一樣的嗎?

表演開始前,前台人員要我們填寫張投票單,上頭有6個演員表情誇張的大頭照,投票內容則是「請選出你最想阿魯巴的人」。我左顧右盼,試著想偷看到其他觀眾的勾選結果,腦袋想著:
「上頭的人我一個都不認識,戲也還沒開始,要用什麼標準選呀?」

「最高票的人真的會被阿魯巴嗎?那不太舒服耶!」

「女生被阿魯巴好像很醜,選男生好了?」

「還是說,這是代表受歡迎的投票方式,只是用阿魯巴包裝?」

「啊,要開場了,要收投票單了啦,隨便勾一個好了!」


請記得這些疑問與曾經冒出的想法,他們很重要!

90X90共有6名演員,6個人都白白的,頭髮用保鮮膜包起,臉上塗白粉,身上穿白衣白褲,唯一有顏色的地方是眼周的紅色。演員好似被上了某種發條,每個人都會輕微的晃或抖動,再加上6個人的唯一台詞就是自己感覺痛所發出的發語詞,更加深了我在看魔法公主裡的小精靈演戲的錯覺。

戲的一開始,有個拿著充氣槌、不苟言笑的傢伙站在中央,舞台地板上還擺著根香蕉。這名嚴肅的執法者,進到後台,拎著A走上來。A肚子餓了想吃香蕉,但只要A有所動作,就會被執法者的槌子重重一擊。重覆試過幾次,A放棄了,一個人窩到舞台邊邊去。接著,執法者又進到後台拎了B上台。B一樣想吃香蕉,但照常被槌子K,還害得A也被連坐處罰。就這樣,等到執法者拎了C上來,只要C有任何靠近香蕉的行為,不待執法者動作,A和B就會直接上前制止C的妄想。因此,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大家不言可喻的默契,或是說,對槌子害怕的預期心理。

有道是「暴政必亡」,不遵循民意的執法者最終是會被民怨給趕下台的,在這裡也不例外:A/B/C/D/E群起合力推倒執法者,槌子的權力易主。

不過,擁有槌子的主該是誰,6個人進行了最原始的比較:體型與能力。6張椅子、6根香蕉,所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體型最壯碩的人搶到了所有的香蕉,將香蕉一一綁在高處,手持著槌子,進入下一個權力時代。這個權力主突發奇想,無理的要求下位者做事:擺出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做單腳跳躍、穿上Size相同的亞麻色制服等。和前一個權力主相同,群眾力量是不可小覷的,再度揭竿起義,推翻愚政,解放食物給所有的人。負責帶頭的領導者,拿到了榮耀的香蕉英雄獎章,暴政者則被掛上類階下囚的不名譽吊牌。

朝代更迭,權力轉手。劇走到中間段落,不管是革命起義或是愚民政策,這些行為都起自於無形的獨權與群眾暴力。明明就是恣意而行的行為,卻隱約變成另一種順勢必然發展的制度。正當還在思考之際,中場Show Time!開場前的投票結果出來了,活潑歡躍的音樂聲和著唱票聲,台上六個人歡欣鼓舞的吆喝跳躍,氣氛有種說不出來的詭異:
「瞎咪,還真的有阿魯巴唷!可我是亂勾的耶,並沒有真的想看人被整。」

「不對呀,這阿魯巴應該不是件好事,大家怎麼這麼開心?」

「被阿魯巴的人會不會下半場就沒力演出了?」


原來,在被告知但不被解釋的狀況下,我和所有的觀眾都參與了一場群眾暴力,而且完全不明就理。為什麼有阿魯巴?為什麼會有人被阿魯巴?為什麼是透過我的手去選出被阿魯巴的人?我有什麼權力去決定另一個人被傷害的可能?

場景換到捷運車廂。起先,只有A和B兩個人在車廂裡。因為B會時不時大笑,A不喜歡,所以刻意選擇離B最遠的座位。接著,C進來了,C是個色狼,對B伸出鹹豬手,所以B也會刻意選擇遠離C的座位。最後,D、E也都來了,整個情況與排列組合變得更複雜。就好像在玩缺一角的滑動拼圖,東撞西撞的,動了其中一塊,另一塊的位置就又要重新考慮了。畫面的流動很動畫,要是能搭上刻意的叮、咚聲響,我想會更趣味。

有沒有發現少了一個人?F是最後進來的,不過車廂裡早已沒有空位了。F大聲說:「請讓坐」,A~E歪著頭不解的問「為什麼」,原因有很多:肚子痛、只有一隻手一隻腳、腦性麻痺等。只是,不管F說啥理由,其他人都會跟著學習,假裝自己也有相同的毛病,然後在一片混亂中依舊佔著座位不放。佔著一方之地不肯移動,這一方之地有多大,每個人都拿出了捲尺出來測量,量手臂、小腿、三圍,讓從中得到的數據圈住自己。

最後所有的人都找到自己的一方之地,坐下。從A開始,走向B問「你愛我嗎」,B回答「為什麼」。啪,一記清脆的巴掌聲落下。A轉向C問「你問我嗎」,C依舊不解的回答「為什麼」,另一記巴掌聲出現。然後是AD/AE/AF/BA/BC......,一路問到最後:

「你愛我嗎?」
「為什麼?」

「因為我是你。」


這最後的對話讓我思考許久,它是個自己對自己問的問題,刻意重複多次,不停的問,不停的問,似乎要打破沙鍋問到底。我為我自己的私領域劃下90X90的界線 (制度),或許不讓人親近,但偶爾會開扇窗讓陽光與微風進來,但不被(制度/規範)侵犯。我愛我的私領域,我愛我,自己。

2009年12月29日

【預報】動見体劇團:戰 Fight Me Now

時間:2009.12.26 2:00PM
地點:台北市立社教館文山分館11F排練場
名稱:動見体劇團 戰 Fight Me Now

雖說是2PM看排,但實際到達排練場時,演員們還在認真暖身。光看劇名「戰」與主打的「運動劇場」概念,不難想像接下來的演出勢必是場硬仗。除了基本的發聲練習、瑜珈暖筋骨、倒立外,還有顆擁有籃球外表,但實際上應該是海灘球之類的充氣球加入暖身。演員群與導演像是在玩遊戲般,約定好只能使用手以外的身體將球傳來傳去。這週末剛好有寒流來襲,看得我超想下去跟著玩呀!

導演符宏征提到,今年他做的多是文本,如達爾文之後 (喔~ 我愛死達爾文之後了)與哥本哈根,這次的新作「戰」則回歸到肢體。法國演出時的版本約1小時,拉回台灣的版本預計會延長至80分鐘,劇的橋段則加入了台灣觀眾所熟悉的棒球運動。

生活是場無止盡的戰爭,只要還醒著,就繼續揮汗吧!

「戰」的演員共5男2女,每個人各代表著一種運動項目。藉由運動的進行去隱喻人生會碰到的狀況:投捕間曖昧不明的暗號 (愛情)、被強迫接受不合理規則的女性選手 (性別)、像是機器般只能重複口訣執行命令的教練 (工作)、被圍剿亟欲上壘的跑者 (人際關係)等。可悲的是,這些感覺不是太令人舒服的情形每天都在發生,就像背景那平緩行進的音樂與心電圖聲響一樣,「滴滴、滴滴」,日子就流水般的過。隔日起來,又要面對一連串的戰爭(生活的困難)再次上演。

如同導演提到的,「戰」試圖回歸到肢體。在演出過程中,演員身體的伸展程度是很大的。例如:「跑步後,跳起接球」這個動作,切割成好幾段速度,透過時慢時快的動作呈現,放大拉長了整個行進的過程,同時也擴張動作所帶起的氛圍與張力,讓觀眾心情隨之上下起伏。

此外,導演一直強調,要演員去「感覺」音樂與節奏,很抽象,但卻不可或缺。這樣說好了,我覺得「戰」有股很特別的氣質:眼睛看到的是活潑不停的運動方式,耳朵聽到的是舒爽平穩的古典弦樂,這兩種幾乎是完全相反的元素,相乘起來的結果,卻可以自然而然的譜成另一種和諧的存在,也難怪我一直想在筆記本記下劇的行進曲線,因為「戰」的順暢程度就像是首擁有美好和聲的樂曲一般!

為了應付每天緊張的各式戰爭,平常西裝筆挺的人們,其實跟超人一樣,身上都穿著戰鬥服,隨時可以退去外衣,進行生死格鬥。只是最終誰將獲得勝利,是否輸了就失去一切?甚至失去所愛與信仰?在這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存戰場,能否再有一次機會重來?或是說,真的只有Fight or Die這兩種選擇嗎?

等你到劇場裡,一探究竟!!

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2009/12/30~2009/1/10
§ 演出地點: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
§ 購票去:請點我購票
§ 動見体劇團 戰 官方Blog
§ 拍得超棒的預告片:

今年7月的文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呢?

底下這篇文章是當初PO在時光之硯的批兔個版,當時對他寫的「關於書寫部落格」的想法很有感覺 (時光之硯是我的前同事 + 影評寫得很棒的寫手),所以不由自主的按下Reply。剛好2009年快要結束了,將這篇文章貼上來,讓自己在倒數計時的同時,記得想想自己當初鍵入文字的心情。

2009.7.20

看得我忍不住想來回文,因為真的講到我心坎裡去了。 :p

我碰到類似的問題:我究竟是因為現在的工作足以應付我龐大的看戲需求?抑或是我真的愛劇場所以我去看戲?碰過不少人告訴我,要我嘗試著往劇場走,但我總是害怕。然而,每次看著跟我差不多年齡的人已經踏上我(似乎)想走的路線,又會覺得自己現在到底在這裡作什麼?

只是,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走,但我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聽多寫多接觸。什麼都去看,劇本、舞台、燈光,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去接觸劇場的一切。也正好碰上Plurk最近很熱,認識了一群真正在劇場工作的人,讓我不光只停留在觀眾的階段,而是從這群人身上逐漸找到可能的答案。

還記得今年3月是我的瘋狂看戲月,正好碰上兩廳院的國際藝術節,常常每週末上台北,星期六日各一場表演要看。看完表演之後我就患了躁症,每天在煩惱什麼時候要將腦袋裡的想法整理好,寫成文章紀錄。如果再不寫,我下週又有戲要看,就又要堆一週了,我的腦袋會爆炸!(然後我妹就會說:看戲是娛樂,幹麻把自己搞得這麼嚴肅 :p)

不過,我就是沒有辦法將這件事情當成簡單的娛樂。我是用很嚴肅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的,它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我有對它負責的義務。甚至有人說,我看表演的態度是要作研究寫論文嗎?(我果然認真過了頭 :p)

就像之前說的,我知道現在能做的就是多去接觸,吸收之後,吐出心得與人交流,希望能夠從中慢慢闢出屬於自己未來方向的道路。說要真的有一番成就,誰知道呢?路還在鋪呢!

2009年12月21日

【預報】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螞蟻洞中的原型記號

時間:2009.12.20 7:00PM
地點: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名稱: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螞蟻洞中的原型記號

今年兩廳院新點子劇展的主題是「湯顯祖在台北」,「螞蟻洞中的原型記號」是其中一場,而這裡的螞蟻洞指的就是湯顯祖的作品「南柯夢」裡的那個槐安國螞蟻洞。等等等等,等一下,有沒有一種在看俄羅斯文、摸不著頭緒的感覺,待我來解釋一下。

高中歷史課本都背過,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明代的小說又名傳奇,走的是帶著醒世意味的奇異神怪風格 (Ex. 拍案驚奇)。湯顯祖是明代的劇作家,作品包含「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等。他的作品以夢境寫人生、以虛幻寫現實,藉著劇中主人翁的幻想,說的雖是虛渺的成佛成仙、成妖成精的,背底暗藏的是對於現世生活的慾念體悟。(OS: 其實我覺得他可能是中國最初的意識流,哈!)

此次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以「南柯記」為主軸,佐以多樣的劇場元素,京劇、崑曲、說書、百老匯等,解構這南柯一夢原有的既定模樣,延伸發展成21世紀的故事片段,並用現代多變的方式詮釋。看排的時間很短,排的片段也很隨性,但已經勾起我看這齣戲的好奇心。

排練場旁有塊小白板,寫著劇的概念架構。從序 --> 說書 --> 玩月等,旁邊還岔出來對話123與宏微觀,讓我不禁在心中盤算,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之前提到,此齣戲以「南柯記」為出發點。所以,在故事的開始,會有兩個說書的帶著大家順過整個內容。只見很東方傳統的盛鑑,搭上很西方現代的梁菲倚,一個正經一個逗,這兩者搭在一起,不但不覺突兀,反是增添衝突的趣味。

這樣的衝突一樣從說書帶到了一對新居落成的現代夫妻,這對夫婦非常互補:老公喜中醫、老婆愛西醫;老公輕聲碎步、老婆大剌剌跑步。看似平和甜蜜的兩人世界,即便對視而笑,卻隱藏不了早已入侵新屋的螞蟻大兵,和平在一聲「我要搬家」的怒吼中,頓時匡啷碎裂。

講到衝突:「前衛劇團演繹傳統文本」,這劇跟劇團本身就是個大衝突。光單就視覺看到的,有古色古香的方形木椅與斜切低矮擺放的原木,舞台背景卻是即時連線的「Live Show之顯微鏡下的世界」。對了,還沒提到那讓人一定會豎耳細聽的音樂,明明鋪陳的就是迷幻樂風,卻用二胡拉出主旋律。(請至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Blog,背景音樂就是了!)

褪去傳統給人的又重又硬包袱,留住元神,且看四名演員如何在舞台上領著觀眾,真、假、虛、實,進入這似醉半醒的現代南柯夢。

Note: 在西方的聖誕佳節看東方絕世傳奇,又是個東西合併!

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12/25, 12/26 7:30PM; 12/26, 12/27 2:30PM
§ 演出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 購票去:請點我購票
§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螞蟻洞的原型記號Blog

有興趣看戲的,可以上網搜尋南柯夢的介紹,應該會有助於對這齣戲的了解!我自己是找到了這個連結,全白話文,非常好理解 ^^

2009年12月20日

光塵劇團:男孩永遠

時間:2009.12.19 2:30PM
地點: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游藝廣場1F小舞台
名稱:光塵劇團 男孩永遠

「好清純的一部小品呀!」這是我看完演出之後冒出的第一句話。「男孩永遠」長約40分鐘,透過同性戀男孩與異性戀男孩在Cafe Shop的對話,點出愛情故事常見的種種情緒:緊張、猶疑、猜忌、興奮、心碎、不解、難過等等。

◎ 有沒有一種擔心再也見不到對方的感覺?
◎ 我有刻意製造機會,希望他會注意到我。知道她抽菸,所以我隨身攜帶打火機,還刻意跟她排相同時間的工作班表。

女孩的歌詞唱著:「等待的女孩沒出現,並不是故意,只是不了解,怕成了兩個世界。」其實兩方都在猜、都在ㄍㄧㄥ,看誰先說。但又不敢自己先說,萬一會錯意怎麼辦,那不就連朋友都當不成。(OS: 有沒有很清純!!有沒有,有沒有!!)

這時,一條腸子通到底的同男點出了彆扭的點:「你就去跟她說呀,大不了就是這世界上多了個不愛你的人」。對呀,害怕什麼,又不是為非作歹,就是去講個話,探個口風。放下你的包袱、自尊與過度保護,邁開步伐,走到心儀的她的面前吧!

我呀,實在是被社會污染的太嚴重了,「男孩永遠」這純愛到不行的作品反而讓我害羞了起來。在看似愛情初萌芽的階段,這種曖昧不清的酸苦滋味,實在是讓人心懸念著不舒服。很想放寬心,希望自己一次抓著,問個清楚明白。然而,怕受傷害的心情卻總是戰勝了衝動的勇氣。

李建佑的異性戀男孩非常靦腆、欲言又止、還有個倔強不肯放下的自尊,實在是很像隻可憐無辜的小狗狗,讓人有想上前去摸摸頭說「乖」的感覺。女孩(舞思愛)、樂手(郭朝瑋)、歌者(白永馨)的表現中規中矩,音樂與歌唱表現有一定的水準。至於同性戀男孩譚鈺樵,除了習慣性的向上看 (翻白眼嗎 XD),整個人的感覺真的很像我身旁的圈內朋友,瞇眼的動作、嘟嘴的神情,Sissy的非常可愛。

特別要提到的是這齣戲跟場地的結合,這也是我寫這篇心得的主要原因。演出場地在東吳城中校區的游藝廣場1F (游藝廣場其實是棟大樓),1F本身就是怡客咖啡,旁邊有個7字型的小舞台,演出就是在這個舞台上,而「男孩永遠」的故事背景正巧就發生在Cafe Shop。可以看到舞台的左側有架三角鋼琴、右側後方有個高起的吉他Live小樂池、中間則是一桌二椅,兩個男孩的談心處。

因此,演出期間可以聽到後方傳來研磨咖啡機的聲音,瓷杯的碰撞聲、收銀機的「噹」聲,跟劇的場景完全吻合。台下的觀眾就好似也在戲裡的咖啡廳,觀看著隔壁桌的兩個男孩的故事。我想,如果觀眾席真能換成一個個的小圓桌,桌上還放著杯冒著熱氣的咖啡,將自己想成坐在咖啡廳裡看盡情愛故事的局外人,那感覺一定更棒!

不過,受限於既定舞台的存在,舞台動線在一開始讓我抓不太著頭緒。舉例來說,有個橋段是兩個男孩走出店門,也就是走到7型舞台的垂直方。我本來以為沒戲了,將目光移回到主舞台上。結果,斜後方傳來台詞聲。這時我才知道,7型舞台其實全是「男孩永遠」的演出舞台,直到下了木質舞台區,演員才算真正沒入後台。散戲後跟妹妹討論了一下,如果能將舞台改成左右相反的ㄈ字型,讓演員在出咖啡廳時所走的路線還是在觀眾的正前方,或許就可以解決這種突兀感。

來說點跟戲無關的東西。我是第一次到東吳城中校區,對於校區配置完全不熟悉,很認真的在到處尋找看戲場地的指標,卻什麼指示都沒有。東問西問之後,總算是來到游藝廣場。但想說一樓是咖啡廳,應該不會在這演出,便在咖啡廳門外探頭探腦了好一陣子,甚至還從旁邊的樓梯上到2F,企圖尋找演出場地。之後在2F遇見了正妹一枚(看了演出才知道是飾演女孩的舞思愛),得知演出真的就是在1F咖啡廳裡。

我想,前台的服務人員都太害羞了啦,要積極熱情點招攬觀眾咩!當我跟我妹在咖啡廳門外躊躇著不知道該進去與否時,如果有個聲音問說:請問是來看戲的嗎?我想會很溫暖的!^^

2009年12月12日

O劇團創團作品:雙面芭比暖冬復刻版

時間:2009.12.5 2:30PM
地點:台北市立社教館文山分館B2劇場

名稱:O劇團創團作品 雙面芭比暖冬復刻版


首先,要感謝我的前同事兼好朋友Daisy,幫忙湊團購20張85折。我們是12/5下午場第一批買票的觀眾唷,前三排就這樣在某一天被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給蓋掉啦!

今年6月的「三房一廳」是我非常喜歡的小品,短短的70分鐘,音樂好聽,故事也可愛,演員表現更是自然生動。現在想起來,臉上還盪著幸福的微笑。看完O劇團重新搬演的創團作品「雙面芭比」,一樣有種被救贖的感覺。

屏幕上,媽媽(呂曼茵飾)很溫柔的唱著搖籃曲,哄寶寶睡覺,歌詞裡有這世間多種美好的事物:美麗的花兒、溫暖的陽光、舒爽的微風、歡樂的小鳥,還有彼此關心的人們,彷彿沒有任何邪惡,充滿著希望,世界非常漂亮。

畫面切換到下一個場景:繁忙的傳統市場,有個婦人袋中的柳丁掉得滿地都是,急急忙忙的想要一一撿回......舞台上柳丁從兩側被扔擲出場,左邊的白衣小姐撿柳丁放入袋中,右邊的黑衣小姐也撿柳丁放入背包。然後,兩個人進到同一個空間:捷運車廂。

白衣小姐名叫依依,埋怨著工作對單身女子的懲罰條款:單身的人比較有空,所以可以幫忙cover有家室的人的工作。正當大叫著想要有個可以幫忙拒絕別人的人時,黑衣小姐被依依發現了。「你好,我是依依,我就是你。」黑衣小姐這樣說,搞得依依一個頭兩個大,陷入瘋狂的自言自語狀況:我瘋了 --> 我的案子做不好 --> 我會沒工作 --> 最後我就沒錢吃燒肉。這越來越沒邏輯的跳躍性思考,總覺似曾相似。沒錯,這類無厘頭又沒根據的程序推論,根本就是我日常生活的寫照嘛!我是個超愛自言自語的傢伙,特愛在腦袋上演可能的未來劇場,想像力自然幫忙揉出相對應的小人在腦袋裡亂跑,得出來的故事結尾 (也就是所謂的自我推論),總是會莫名的自己嚇自己。

好,文字碎碎念結束。回到劇本身,黑依依與白依依是同一個身體的兩個靈魂:白依依代表著天使般逆來順受的良善面,黑依依則是惡魔般自我防禦高的世故面。兩方(其實是同一個人)各持繩索的兩端,面對事情總是因意見不同而相互拉扯,小從博愛座讓座、飾品挑選,大到遵守紅綠燈指示、對於寂寞的見解,想法天差地遠。也難怪在走回家的路上,兩個人走走停停的,因為太容易相撞了!

回到家中,你會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白依依壓起了寶特瓶做資源回收,黑依依則是懶洋洋的將自己沒入椅子,拿著一排5瓶各插著吸管的養樂多 (這件事情超幼稚,可是做起來又很有快感 XD),滿足貪婪的吸著。此時,關心環保議題、正氣凜然的白依依說了,只要是地球上的一份子,就要對環境盡份心力,白依依還在這個議題的國小作文比賽中得獎呢!為了呼應國小作文,這段演出的影像內容,找來三個刻意帶著國小黃色帽子的大男生,以逗趣誇張的臉部表情,搭配中規中矩還對仗的歌詞,讓這首資源回收歌有種大人裝小孩,彆扭裝可愛的有趣效果。

講到國小時期,在媽媽催促做功課與上芭蕾舞課的聲音裡,依依犧牲了那隻原本她可以救卻沒有救的淹死的小螞蟻。只是單純的一個選擇,不見了個生命,讓小依依有了對生命袖手旁觀的愧疚。對照起現在的時間點,即便溫室效應讓北極熊自相殘殺,卻仍舊改變不了我們「只」住在台灣的事實。於是,黑白依依開始爭執北極與台灣到底應該比較關心哪邊:「我還是有節能減碳、出門都搭大眾交通工具、氣溫不到28度不開冷氣、捐錢給環保團體,怎能說我不關心?」其實,這並非自私,而是社會讓我們不得不做出選擇、不得不冷漠。人生充滿著太多壓力和苦痛,光是顧好小我、努力讓自己運轉,就已經非常辛苦了。我在我能夠處理的狀況下,再去顧及所謂的大局,難道有錯嗎?

根本觀念上的差異,讓白依依氣得不跟黑依依講話。只見黑依依拿著迷你小吉他,自顧自的唱起了前年夏天在墾丁的廁所糗事。同行的朋友小鳳,除了插隊搶到廁所外,還藉此釣到帥哥一枚。比起守規矩的依依,不然廁所沒搶著,帥哥沒釣著,就連火車也沒趕著。排隊,讓白依依錯過了好多好多。

理解到這點的白依依,原本全白的雪紡紗洋裝上,被黑依依拉出一條黑色的絲帶,象徵黑依依的黑暗想法開始纏上白依依。

之後白依依不再是百分百的乖巧順從,不管是遇上了捷運性騷擾,或是和人發生擦撞事件,白依依都放膽去吵架。在當前的環境,誰敢大聲、誰就是贏家。至於那些曾經記得的仁義道德與良善還在嗎?還在,也還記得,但就僅止於記得而已。只見黑依依從全身黑的裝扮中,痛苦的抽出僅存的白色純潔,然後用力拋棄。

黑白依依來到街上,看見有人在路旁跌倒,袋中的柳丁散了一地。原本想上前幫忙的白依依,卻被黑依依給攔了下來。「台灣的法律是不會保護幫助別人的人的」、「走吧,像個路人一樣走吧,會有人去幫忙的。」就這樣的一個轉念,飛快而過的車子輾爛柳丁,也輾過了一條生命。幼時對螞蟻生命的愧疚感全數湧上白依依心頭,「白:我原本可以救他的」、「黑:我會這樣作是因為我是被教育出來的」,這一切的無奈與冷酷都是這世界教給我們的。黑白依依正式決裂:

黑:不會有人聽,沉默已經變成唯一的聲音。

白:你應該相信,還會有人願意聽見我的聲音。

黑:我的存款是零,我沒穿金戴銀,我對別人只是躂躂的馬蹄,沒有意義。

白:生命應該美麗,身體應該靠近,現在變得好不有趣,沒有意義。

黑+白:生活雖然很緊張,不管你身在何方,彼此關心不會忘。

白:只要一點點的希望,世界就會很漂亮。


就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越在黑暗的地方越要尋找光明的存在,「只要一點點的希望,世界就會很漂亮」。長越大,看到的邪惡與心機也越多,會自然而然的構築高牆來保護自己,時不時擔心多伸出的援助之手,是否會被誤解為肇事之手。在猶疑害怕的一瞬,可能的機會就消逝不再回頭,空留遺憾與悔恨。所以,不要再遲疑不前,要相信所堅持的信念,相信小時候那純真的自己,接著就是放手去做。

劇末的影片,回到最初的傳統市場,婦人袋中的柳丁散落一地,急急忙忙的想要撿回。只是這次,多了雙幫忙撿柳丁的手......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黑白依依,她們存在於天秤的兩端,衡量事情的輕重緩急與利害關係,然後導引所該發生的反應與下一步動作。「雙面芭比」不是警世意味濃厚的道德倫理劇,也不用教條的方式表達,而是藉由這世界每天上演的真實事件,提供正反兩面的論述給觀眾思考。沒有強制規定該怎麼做,只是小小的暗示與微微的PUSH現代人那原本只是記得的良善,試圖將其喚醒與轉變成實際的行動。

比較O劇團的兩部作品,我是比較喜歡「三房一廳」的。或許「雙面芭比」是劇團初試啼聲之作,在劇情流暢度與故事銜接上仍有生硬尷尬處。像是引述小螞蟻的死亡故事、白依依突然做起的資源回收、以及從音樂季的插隊廁所事件轉變白依依的想法,有為了接續故事發展而刻意編排的做作感。反觀「三房一廳」,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完全自然不匠氣,卻又能全然表達劇本想提的的想法,手法高明許多。

O劇團截至目前的兩齣作品已然讓我印象深刻,我將其定位在「療傷治癒系的精緻小品」。作品將現代人會碰到的生活議題,作了正面積極的解釋,並用幽默輕鬆的方式,佐以好聽好看的歌舞,呈現給大家。當這些議題的嚴肅與困難讓人感到疲倦時,進劇場看看O劇團,可以讓心靈受到澄淨的撫慰。

所以,要是問我:你願不願意成為O劇團的忠實粉絲?我會大聲回答:我願意!

2009年12月11日

創作社劇團:愛錯亂

時間:2009.11.28 7:30PM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名稱:創作社劇團 愛錯亂


看完整排之後一星期,令人期待的正式演出登場。在整排心得裡提到,「愛錯亂」的舞台玩法很有趣,我個人非常期待加上燈光後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果然,三角旋轉舞台佐以燈光設計,讓整齣戲變得更好看,給人的印象更強烈。

「愛錯亂」中的五個角色都很獨特:小刀是個堅持做自己的帥T,平日幫賣場送愛心包裹兼釣熟女,晚上則到Comedy Club講脫口秀,娛樂寥寥可數的觀眾;采姐的情色小說縱橫書壇多年,是讀者眼中的情色教主。但本人卻像是個小女孩般,聲音嗲嗲的、身上的衣服粉紅粉紅的,腳上還穿著PUKKA大頭拖;寧謙不苟言笑,掛著心靈治療師的頭銜,用特殊的方式治療都會寂寞的靈魂,平時還兼差0204,興趣是讓電話那端的男人快到高潮時,瞬間用言語刺激,使那話兒軟掉;李教授子超,拘謹靦腆,傳統保守,因受不了妻子自殺,迷戀上抓學校池塘裡的吳郭魚當保鑣,藉此讓魚伴著自己度過剩下歲月的每個晨昏與第一次(援交);號稱0204熱線的業務總監Apple,堅持自己那「想要飛高高」的工作用淫聲浪語、堅持自己援交時只能抱不能親的原則,還有,最堅持自己的性別:女性。

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組合成五個鮮明的人物。看似陌生的五名角色,先是兩兩湊對:小刀送快遞給采姐、采姐新作的第一個讀者都是好同學寧謙;寧謙和Apple在同一間0204上班、Apple和教授有嫖的主客關係、教授又是小刀的爸爸。然而,A和B、B和C,自然為A和C牽線,以此類推。若將五個人的名字寫在白板上,不管怎麼連,任意兩者或三者間一定有關係存在,彼此錯綜複雜。至於文宣中提到的:「一段命中註定的真愛旅程」,我倒覺得比較像是解讀人生各式關係的過程:從自己出發與他人的關係。

送貨員與收貨員、作家與讀者、嫖客與援交妹、病患與治療師、同學關係、父子關係、同事關係、戀愛關係等等。雖說5個點兩兩連線,只能連出10條。但實際上這10條線所畫出的圖形,是張密密麻麻的關係網,抓起其中一點,所有的線(關係)都給繃緊了。

看完了佈在點周遭的線後,回過頭來審視自己。對外可以偽裝,相對來說輕鬆很多。對自己,則怎樣都是赤裸裸無保留的。總是嘻嘻哈哈的小刀,在最後的舞台,道出了母親在自己面前上吊自殺的際遇,也表明了自己對采姐那得不到回應的仰慕之情;實際純情的情色女王采姐,原在自己的情慾世界過得好好的,一通13年前的前未婚夫電話,讓她毅然決然拋下台灣的一切,飛向台灣海峽的另一邊,尋找那曾經傷透心的源頭;透過SM的治療方式,寧謙不但治療別人,也強迫自己為過去的無能為力做贖罪;教授的憂鬱症讓他隨身帶著三條吳郭魚保平安,雖然難過於妻子的辭世,心中卻難掩憤恨之情,甚至打電話到0204用力宣洩;Apple賣笑賣聲兼賣身,卻仍舊堅持自己嘴唇的純潔,渴望為自己保留一點神聖的區域。

眾多可以顛倒錯亂的事件,我們可以一笑置之,用輕鬆的方式輕輕拂過 (Ex. 李小刀的脫口秀笑話)。但自身的脆弱卻是怎樣都不能夠輕鬆看待的,只能去正視它,然後一層一層的扒開解決。有時候會覺得好累、好孤寂,要維繫著外在關係,卻又要同持保持著自我,還得小心翼翼的隱藏自己不想被人知道的另一面。也就是說,這些關係我都抓緊了,卻又不能鎖死而讓彼此間沒了隱私距離。

這五個人最終被收斂了在同一條線上。劇的最後一幕,五個人又回到原本屬於的區域,一切看似和剛開始相同,舞台大三角的高速旋轉過程,將空間的隔閡與距離都給抹去了,所有的角色都揉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又詭異的氛圍。場上響起采姐說故事的聲音,抓來金庸武俠的楊過(教授)、小龍女(采姐)、建寧公主(寧謙)、東方不敗(Apple)與韋小寶(小刀),全都放入自己的故事中,即便角色錯亂,卻交織融合成另一個荒謬卻引人注目的瑰幻世界。

「人生很重,故事要輕輕說。傷口很痛,我們要親親,它。這五個角色裡,我最愛小刀,因為他是從頭真到尾的角色。小刀的脫口秀開場白,有種莫名激勵我的魔力。在這個渾沌沉重又不得不承受的人生,我只能學著輕輕的對待它,然後再親親它、撫摸它。接著將傷口隱藏,繼續前進。

2009年11月30日

綠光世界劇場IX:Plaza Suite 幸福大飯店

時間:2009.11.14 7:30PM
地點:新舞台

名稱:綠光劇團世界劇場 幸福大飯店

11月看了兩場有趣且很相似的劇:「幸福大飯店」與「愛錯亂」。之所以覺得很像,是因為這兩場劇好笑的點都是從荒謬中延伸出來的。但在其荒謬的對話與情境背後,卻又有著對人生強大的無奈與悲傷。

先來個題外話,在台北市的各個表演場地混了這麼久,這還是我第一次到新舞台看戲。對於新舞台開放觀眾進場時會敲大鑼這件事,個人感到非常新鮮,卻又莫名的喜歡這種慎重其事的安排 (我好虛榮XD),特此記下。

綠光不愧是我心目中的樣品屋之王,此次的「幸福大飯店」也不例外。「幸福大飯店」由三個發生在719號房的故事所串連,理所當然的,場景就是飯店裡豪華的719號房。舞台左邊是使用典雅復古的的桌椅與燈飾所裝潢的客廳,右邊則是張看起來很好睡的雙人床與精緻梳妝台,整體的佈置非常的高貴。讓我不禁在內心盤算,我之後如果買房子需要裝潢時,可以找綠光的佈景設計幫我規劃嗎?(大笑)

【2009年 Sam & Karen

Karen是事業成功的女強人,相較於Sam的吊兒啷噹與無所謂,在婚姻角色裡,這個組合跟一般的男強女弱大相逕庭。女方的氣勢完全的壓過男方,以致於Sam只能遵循Karen的意見而沒有反駁的餘地。例如,在爭執Room Service需要哪些特殊服務時,Sam用一種誇張自嘲的方式,回聲般的重複Karen的要求與回答。

這對夫妻什麼都能吵:結婚紀念日是12/9還12/10?結婚年數是23還24年?Sam的年紀是45還46歲?蜜月套房是719還819?小到雞毛蒜皮的食物、酒、熱量,大到Karen的工作與外遇,這兩個人根本是永不相交的歪斜線,兩個人的思考邏輯南轅北轍,怎樣都搆不著對方的世界。我甚至懷疑:你們兩個當初是一時糊塗簽字結婚的嗎?

Sam:到底還缺什麼?你到底想要什麼?
Karen:我想要重來一次,回到過去的時間。

至於Karen想回到過去的原因,是想對工作放手?拒絕外遇誘惑?想要將自己的婚姻重來一次?還是......以上皆是?無奈,我們不得而知.....

【1989年 Jesse & Emily

田納西鄉村女孩Emily,碰上好萊塢超級製作人Jesse,這兩個南轅北轍的角色,因高中一段若有似無的戀情,20年後又再度相遇。好玩的是,這兩個人都帶著面具去見另一個人。Emily表面還是天真爛漫,但實際上卻是個「餓鬼裝客氣」且慾求不滿的女人。Jesse看盡花花世界,說是要回頭尋找清新可人的純真,實際上就只是想找個打炮的工具罷了!講明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偷情就這麼發生了!

這段的主從關係很特別,表面上看起來是Jesse藉由闡述自己三段悲慘的婚姻、同時描繪自己在好萊塢的霓虹生活,藉此勾起Emily的同情與好奇,進而希望有更近一步的親密。實際上,在過去10年,Emily把Jesse當成是生活中的另一個憧憬寄託,蒐集並關心Jesse的大小事與八卦。等到真的和Jesse在飯店裡見了面,從剛開始的半推半就,到後來在每一段對話主題裡反客為主,好似發了狂的小綿羊要撲向大野狼,威力不可小覷。

Emily:......,我已經夠緊張了。我敬你。還不錯吧?
Jesse:什麼還不錯?酒嗎?
Emily:吻。


慾望的強度帶領著兩人退去道德的外衣,什麼幫老公準備晚餐?尋找記憶中的清新純真?一切都等滾完床單再說吧!

【1969年 Roy & Norma

這是一對苦情的父母,女兒Nancy大喜之日,卻將自己反鎖在廁所。眼看典禮時間就要到了,兩個人用盡一切方法,正經的、不正經的、蠢的、好笑的、誇張的,說什麼都得讓婚禮順利進行。搞到最後,Norma大叫絲襪破了、不停喊著要中風了;Roy撞門撞到肩膀斷了、爬外牆還遇到打雷下雨;用「敲門一下=不好,敲門兩下=好」的原始方式來做溝通,結果反倒爭執是快的敲兩下,還是分開的兩個一下。各式荒謬的情結讓人又好氣又好笑,事情都已經急到臨界點了,這兩個人還能用這麼阿Q的方法來解決事情。說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嗯,果然阿Q)。

聽到新郎的愛的呼喚 (如果"Hi, Nancy Baby"+"I'm BordenBaby"+"Take it easy Baby"算的上是這類呼喚的話),新娘最後還是步出廁所門了。只是,為什麼父母親的好說歹說,比不上新郎說的三句話?

Norma:他們白頭偕老,他們會變得跟我們一樣...
Roy:她害怕會變得像我們一樣
Norma:
...囉唆討人厭的媽媽...暴躁不體貼的丈夫,但不代表我們不快樂,對嗎?難道不是嗎?

什麼是幸福?平淡過日子是幸福,而平淡的日子不外乎柴米油鹽、日常瑣事,這些每日重複的例行公事,是否沖淡了幸福的濃度,讓一切單調如水,不再有變化?甚至失去了那一點點被小事物感動的可能?

三段故事,三個不同的年代。故事的荒謬程度越來越強 (1<2>2>3)。越近代的故事反而越嚴肅,是否暗指現代人因生活壓力過大而失去了幽自己一默的能力,每個觀眾的認知不同。但藉由三段故事,看似戲謔不正經的對話,實卻一針見血,道出人生各形各色。

綠光世界劇場看了四部:求證、人鼠之間出口與幸福大飯店。當中,幸福大飯店是我較不喜歡的作品。無庸置疑地,姚坤君老師與羅北安老師的演出很精彩,豐富的表現方式逗得台下觀眾是呵呵大笑。但笑完之後,感覺就跟著笑聲消逝,留在我心上的部份很少。以出口為例,利用平行宇宙的方式,重新定義生與死的意義,也讓我再次去思考生與死的價值。然而,幸福大飯店少了看完戲後,可以讓我在腦袋裡再三咀嚼、重組與發想的餘味,後座力明顯不足。

或許,這是喜劇的必要之惡:難以表現出深度?不過就是看戲嘛,開心就好,有享受到就好。誰說媒體 (戲是一種媒體) 一定要有教化功能,單純的開心不也很好?

哈,再來個或許,只是這是給我自己的:或許,我天生反骨,就愛被悲劇摧殘才過癮!

Note: Jesse消遣Steven Spielberg的內容真是太機車了。下一部新片的內容是:迷路的ET,和有牙周病的大白鯊,一起去找骨質疏鬆的恐龍......

2009年11月23日

創作社劇團:愛錯亂整排

時間:2009.11.21 7:30PM
地點:表演36房 5F排練場

名稱:創作社劇團 愛錯亂整排


「人生很重,故事要輕輕說。傷口很痛,我們要親親,它。這句話是「愛錯亂」劇中的演員小刀脫口秀的開場白,總覺得有種莫名的魔力,很直接的碰觸到我,所以我要把它特別記下來,甚至是掛在我MSN的名稱列上。

「愛錯亂」的文宣上寫著:一位沒有觀眾還堅持用麥克風的脫口秀演員,遇上靈感枯竭的武俠情色女作家;執迷於綁架校園游魚的大學教授,嫖到了一位堅持性別的真美眉;在兼差0204的心靈導師治療下,五人展開了一段命中注定的真愛旅程。

先不論劇情大綱,光舞台的玩法就很值得一看了。舞台是個大三角形,這個大三角形又切成四個一樣大小的三角形。情色女作家、大學教授、0204援交妹、心靈治療師各佔據一個三角形作為獨立的房間。
看似各自為政的角色,以遊走在四個空間的脫口秀演員小刀作為牽線的中心,逐漸的將散落各地的線索一一連結找回。一開始,每個人都只窩在自己的空間;接著,A和B兩人有交會,B和C也有接觸;然後,第三個人也一起進來;最終,全都集中在某一區域,所有的關係都串在一起!

如果舞台只是直挺挺的、動也不動的定在那,這一點都不有趣。隨著劇情的走向,整個大三角會跟著音樂快慢旋轉,甚至定格。看戲的當下有種在看馬戲團的錯覺,每一區都是分離的,但彼此間卻又有關係。在高速旋轉的過程中好像把空間的隔閡與距離給抹去了,所有的角色都揉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又詭異的氛圍。

對了,這還只是整排,沒有任何燈光的輔佐唷!等到正式演出,搭配上適合的聲光設計,感受一定會更強烈!

「愛錯亂」是完全的都會劇,有都會劇慣有的辛辣直接,台詞白的不加修飾,動作也不打馬賽克,大剌剌的將這世界的隱晦與黑暗搬演出來。
人呀,都是有秘密的,端看你用什麼方式將那醜陋給挖出來。而「愛錯亂」的五個角色,其真實樣貌都不若表面給人的感覺。給個建議,千萬別被外在的表象給騙了,事實往往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大人的世界是很複雜的。回頭看了一下這齣劇的英文劇名:Touch me, if you can. 嗯~好像比較貼合故事想表達的內容。實際的真我為何?活在幻覺建構的自己不好嗎?這,沒有定論。從交錯複雜的五人關係,荒謬可笑的社會事件,我試圖找出自己想要遵循的自我與原則。
11/26~11/28,當一晚想挖掘現代人隱私的狗仔,進劇場看戲吧!

§ 時間:11/26~11/28 7:30PM、11/28~11/29 2:30PM

§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 購票網址:點我購票
§ 愛錯亂Blog:http://www.wretch.cc/blog/creative2009


2009年11月13日

黑眼睛跨劇團:黑鳥

時間:2009.10.18 2:30PM
地點:北藝大展演中心戲劇廳

名稱:黑眼睛跨劇團 黑鳥

「我是個小女孩,你擁有了我,我的第一次。」簡單卻聳動,故事卻是從這裡開始。怎樣的故事?禁忌隱晦不可說的戀童癖?一段世人皆誤解卻感人的忘年之戀?還是說,只是動物間氣味與荷爾蒙的本能吸引?

全長兩小時的黑鳥,充滿了辛辣與醜陋的對話,女主角Una的氣勢是焰的、潑辣的,步步逼近地要個理由求個答案的;男主角Ray則是虛的、無奈的,試圖解釋還原當年的現場,為自己犯下的過錯辯解。真相似乎是越辯越明,但得清了真相,然後呢?Una只是更加看清這個令她魂縈夢牽卻終究讓她心痛的男人;Ray的變態、懦弱與謊言數十年如一日,丁點兒沒變。

導演的話裡提到:「一個未成年孩子的愛情,有無可能比大人還成熟」。先不論是否成熟到可以判定「這就是愛」,光就黑鳥的情節,我想到的卻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的 可能性。Ray並非真正在身體上囚禁Una,而是用更強大的手段,讓Una被禁錮她所謂的愛情的世界裡。我是這樣認為的,身體的第一次被佔有,肌膚相貼的溫暖,耳邊溫柔的呢喃,讓Una將生理親密的形式 (性),轉為精神層面的信仰 (愛情)。對Una來說,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對「愛」的感受真實 (因為後來Una就遊戲人間了)。就因為其獨特性與不可逆,無限放大了這段「感情」的價值,即便後來被拋棄,以難堪的結局收場,Una仍舊不放棄尋找最初那一絲純潔的可能性。

寫完上面那段,看來我對這劇本的主觀意見出現了。Una對Ray的感覺很複雜,我甚至無法理解這到底是不是愛情。夾雜著仰慕、親暱、喜歡、失望、憤怒、絕望、不解、難堪、仇恨等,這樣所揉出來的情感,很難不把它從扭曲面思考,畢竟它已經多了太多太多負面的情緒了。有人會說,愛愈深、恨越深,不過我還是很天真的認為,愛情的美好應遠大於悲傷。同時,這美好不該建築在性(肉體關係)與強弱階層的前提下。

性的方面就不提了,這是故事裡最顯而易見的部份。何謂強弱階層?在事件發生的當下,Ray是強、Una是弱。實際上,所有對事件的描述,在我聽起來都是Una單方面的一廂情願,她是被帶領且癡癡等候的一方,因為她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等而已。事件發生後,Ray改名換姓、遠走他鄉,只剩Una一人面對曾經熟悉卻再也不一樣的環境,忍受著他人的竊竊私語與指指點點。這些外在刺激逐漸累積,在Una找到Ray的那一剎那,瞬間爆發。

20年後,地點在Ray工作的工廠,兩人展開相互辯解的激鬥。此刻的強弱關係互換了,改為Una是強,Ray是弱。Una不停的拋出問題,從日常生活的「你過的好嗎?」「工作順利嗎?」到私人的「你有女朋友嗎?」「還有找過像當年的我的小女孩嗎?」問題的範疇越收越小,最後聚焦在到底是不是「愛」的點上。互吐衷言的二人,態度逐漸軟化,成為互相憐惜、彼此舔舐傷口的兩隻動物。頓時空氣凝結,似乎從愛轉為對身體的渴望,兩唇相接,正要往下進行時,Ray卻停住了。

「是我太老了嗎?」從工廠外走進一名年約12歲左右的小女孩,打破了原本看似修復好的圓。這小女孩一見到Ray就黏在Ray身邊,還很防衛性的質問Ray關於Una的事情。Una懂了,不管是20年前、或是幾分鐘前的激情,這一切都是謊言,Ray一點都沒變,她也不是Ray唯一的愛,Ray充其量就只是個愛戀小女孩的傢伙罷了!

還記得一句令我印象很深的台詞,在電影Alfie當中,Alfie (Jude Law)發現Liz (Susan Sarandon)有了新的男人,氣的問:到底你房裡的那個男人哪點比我好?只見Liz面有難色,低著頭幽幽的說:"He is younger than you....." 殘忍直接又一針見血,Alfie完全沒得反駁,也沒有重新獲得勝利的機會。年輕,成了這場遊戲的唯一籌碼。Una也是,稚嫩的她確實在Ray的生命中留下足跡,但僅止於過客,少了年輕這張居留證,就只落得被驅逐出境的下場。

我必須很誠實的說,我不喜歡這個故事,甚至可以說是討厭的。雖然故事試圖解放年齡限制,尋求未成年人對愛情是否有超齡成熟的可能,但在「黑鳥」中,我看不出來。Una還是當年那個不經世事的小女孩、Ray依舊是只喜歡小蘿莉卻又始亂終棄的混蛋。未成年人的超齡成熟在哪裡?我真的沒找著,只看到一次又一次、把殘忍見血的問題當有趣的互相詰問。

此外,長達兩小時的激辯賽,由於起伏情緒不大,一直處於Una壓制Ray的狀態,讓我在看戲過程裡,好幾次失了神,必須要強把自己拉回戲裡。不知道是導演導戲風格所致,還是其他問題,兩場黑眼睛跨劇團的演出 (醜男子試演會 + 黑鳥) 都讓我抓不太到演出節奏,醜男子跑太快,黑鳥則是太慢,沒法將我自己的呼吸調整的跟戲劇一致,導致進入戲的深度不夠。

我想,我還要再跟這個劇團的作品多磨合磨合...

2009年11月4日

驫舞劇場:速度精華版

時間:2009.11.4 7:30PM
地點:清華大學 合勤演藝廳

名稱:驫舞劇場 速度精華版

因為場地燈光等限制,這場在清大的「速度」演出只有30分鐘 (原作長度90分鐘),不過呈現出的元素已經非常多元。我很少看舞,大概是常看戲使然,總覺得一場演出就該有個邏輯性的故事或連結,不管這邏輯性是合理或不合理的。然而,舞對我而言,常是沒有邏輯可言的,它是一個概念、一個印象,一個虛無飄渺抓不到的意念。不過,我卻很喜歡今天晚上的演出。

舞的主題是「速度」,它同樣沒有強烈的故事串聯,透過舞者集體創作,從「速度」發想,丟出一個個的事件:跑步、超前、三人像滾輪般的前進、想像有顆球對身體的撞擊與引起的肢體彈動、說話的加速停止放慢等。這感覺就像是買了包綜合洋芋片,裡頭有各式各樣的口味,每一種口味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但都讓你驚奇。

這些事件是否晦澀難懂?一點也不,它就是平常生活中會碰到看到的情形,只是透過舞者的詮釋,這些動作的細節與有趣感浮現出來了,觀眾可以從中得到同理感。就拿三人舞來說,不用把它想成是人在跳舞,就當作是三件物體在尋求前進。前進的方式有很多,滾的、跳的、爬的、橫越的、壓過前方的、單一前進、雙人三人合力等,將這各式各樣的方式,變成連續且圓滑的動作,偶爾還帶點滑稽。看的當下會讓我跑出很多不同的想法:咦,這段好像坦克在前進;那段又是大隊接力般一個接一個;其實也像空中飛人般拋接式的連接。

簡單來說,「速度」沒有給出一個所謂的邏輯性,但又不是完全讓觀眾像無頭蒼蠅般地尋找該觀看的點。它舞給你一個行為,拿這作為開端,讓觀眾有個進入的門路,接著就是靠想像力解讀。正因為沒有既定邏輯,所以這想像是不受限制的自由開展,你說什麼,它就是什麼。

這樣的觀舞過程是我比較能接受的。說得現實一點,我不希望花了時間與金錢進到劇場裡,出劇場後卻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表演者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常有人說,舞就是看肢體動作、看美就好,我不太能接受這種想法。任何一件藝術品,不管是靜態的、動態的,都會有個主旨是創作者想要傳遞給觀眾的。要是觀眾在欣賞完藝術品,腦袋裡一點想法也沒有,只是茫然的「看不懂」,就該思考是否是藝術品的表達不夠完整或強烈,抑或是太過封鎖與自閉。既然沒有任何意念傳達出去,這藝術品是否還有意義或價值?不過,這是我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或許太過偏執也說不定。(哈哈哈~)

Anyway,驫舞劇場的表演給了我另一個觀舞的思維,讓我願意 (或是有信心) 再去接觸當代舞蹈,因為我太喜歡想像力在腦袋中源源不絕冒出的感覺了!

【工商服務時間】
驫舞劇場2009全新作品:正在長高。
2009/12/4~2009/12~6 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票價500元,學生與部份信用卡友有打折 --> 買票請按我

給自己個機會,給也驫舞一個機會,我想你不會失望的!

2009年10月20日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魏雋展獨角戲 最美的時刻

時間:2009.10.17 7:30PM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名稱: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魏雋展獨角戲 最美的時刻
(註:本篇文章裡所有劇照皆來自無獨有偶官方Facebook 攝影 陳又維)

這就有點像是在拆一層一層的包裝禮盒,這段時間裡,每看到一次宣傳文宣就猜想一次最後呈現的面貌,直到進了劇院才知道,原來這戲是這樣演出的。自從三月看了達爾文之後,我就將四名優秀演員的名字記在心裡,特別是魏雋展的Tom與Darwin讓我念念不忘,那是我第一次看魏的演出。這個演員不是很高,長得也不是特別的帥氣,但在劇裡就是有種讓人捨不得離開目光的吸引力。

之後,發現魏雋展在10月份的演出,當時就只先在腦子裡預定10月的時間。說真的,光看文案介紹還真不知道這劇在說什麼。而綺異色系的DM,和做兒童劇的無獨有偶劇團,這怎麼想都搭不上線!漸漸地,Blog、新聞、海報都出來了,大致的宣傳形象抵定。還好,來得及買票,看到下半年截至目前為止,我覺得最棒的一場表演!


舞台設計的好似生物觀察箱,墊高的舞台基底, 撐著數根白色樑柱,形成立方體框架。一眼貫穿的,是背景的四面方形白色屏幕,另外三面則是觀眾席區。轟隆隆的搖滾音樂聲響起,搭配雜亂的影像,有個赤裸的男性人偶,像是昆蟲般的爬出。兩名穿著白色隔離實驗衣的人員,拿起手中的手電筒,像是地毯似的搜索般,企圖用燈光鎖住男偶。


這具男偶的穿著打扮跟代筆作家相同,只是尺寸縮了一半,是代筆作家的化身,是他心裡的小人,同時也是他自己。作家回想起孩童時,談論到了蟑螂,以及打爛牠之後所爆漿的汁液,那味道,他瘋狂迷戀,因為昆蟲的汁液,充滿著生命精華,更是重要的靈魂。這名作家專門接案幫人寫自傳,他要先聽取(吸取)委託人的口述故事,再自己加油添醋,讓整個故事更聳動、更具激勵性,藉此好刺激銷售。就像是小時候的遊戲,追著蟑螂跑,然後動手砸爛,讓滿手沾染靈魂的氣味,自己便可在腦子裡幻想與重組。


先是來了個知名的好萊塢女明星,豐胸、細腰、翹臀,一應俱全,還有柔軟到可以折來折去的超細長四肢。代筆作家一坐下,這女明星就像條蛇一般,發揮她平時練習性愛瑜珈的實力,完完全全的盤住作家的身體,當然,順便勾引作家。「請談論一下你的第一任老公」「他是個bitch」;「第二任老公呢」「還是個bitch」;「那...第三任老...(未完)」「bitch、bitch、bitch」。合作過幾任導演就睡過幾任、永遠都嫁給Bitch老公,這是影劇八卦,不是能夠激勵人心的自傳呀!讀者要的是這個人通往成功的經驗,這才是賣自傳的目的。


好吧,想辦法擠點激勵人心的句子。代筆作家寫了名言錦句,出版在女明星的自傳裡。那麼,這話該算是誰講的?女明星的身體跟頭分開了,只剩代筆作家跟顆頭在爭執「那些成功的話語」的所有權:「是我寫的」「我寫的」「不,是我寫給你的」。詭異的是,這顆頭明明就是從女明星的身體脫離出來的,怎麼去掉了頭髮,卻跟代筆作家長得這麼相似。既然爭執雙方都是代筆作家,無所謂所有權,也不需要去爭些什麼,難不成錯亂了,自己跟自己打架不成?

正當還在思考之際 (腦子裡的混仗?),Andy Warhol跳了出來,打扮時髦,人來瘋的跟觀眾玩起「I say Andy, You say Warhol」的無俚頭遊戲。這個瘋子的前來是要介紹案子給代筆作家:成功的大企業家Andreas Hopf,決定要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出售,出版自傳。腦子還在渾沌中的作家無法思考,再加上離婚的打擊,整個人的狀況極糟,完全不想理會Andy Warhol。


回想起跟Molly相遇的過程,那美好同輕飄飄又軟綿綿的白雲,是純潔和浪漫的。上了假髮的作家扮起Molly,用Molly的視角與作家人偶對話。在印度相遇、相戀、親吻、做愛、爭吵、離異,兩個人有了感情中最常有的爭執:「當我說話時,你可以看著我嗎?」「......(雲遊中)」「請你不要再看雲了」「.....(繼續雲遊)」「(對著雲說) 請不要跟他玩了」「(對著操偶師) 請讓他看我」,作家大吼:「你可以安靜一點嗎?」頓時,全場靜默,司機的廣播聲、嘈雜的交通聲,全都靜止:「這樣,夠安靜嗎?」

太多的故事霸佔住作家的生活與腦容量,然而,這些故事都是別人的,或是從各式媒體偷來的點子,沒一個是屬於作家本身。作家的腦子永遠都有劇場上演,劇場裡只有作家一人,他穿上不同的外衣,模仿著、揣摩著身旁人的生活,再將這些排演好的劇本化成文字,拼湊出顧客想要的結果。想要圖個真正的安靜,很難,因為自己會下意識的再幫自己換上下一套戲服,進行重複的搬演動作。所以,永遠不夠安靜,腦內的舞台永遠都有佈景與道具等著作家去實驗。


幫Hopf代筆寫自傳的薪資相當誘人,作家在被半騙半強迫下接下了工作。不過,Hopf也不是個簡單人物,光看排場就知道:一台紅色的Benz改裝法拉利「神神神」的在舞台上亂竄,梳油頭穿成套漂亮西裝的偶:Hopf,口氣不耐的與作家對話,頤指氣使的要求作家幫他開車門,甚至是服務他上直昇機。對Hopf來說,他的人生很簡單,就是「Sell! Sell! Sell!」。他要出版的是他馳騁商場的成功秘訣,在決定代筆作家夠不夠格寫他的自傳前,他要求作家扮演他的角色,順道聽他演講。記得,先跟他的秘書Heaven預約時間。


至於Heaven,那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Heaven是Hopf的秘書,你想得到的秘書型態她都有,幫老闆安排行程、接洽會面,當然還包括讓老闆滿意的特別服務。Heaven身材凹凸有致,身穿紅色皮製緊身馬甲。不過,卻看不出她長的樣子。因為Heaven太沉迷於性,就連臉都成了女性性器的形狀。和Hopf一樣,Heaven的人生也很簡單,只有「Fuck! Fuck! Fuck!」。作家既然要寫Hopf自傳,當然也要搞上Heaven,所有Hopf與Heaven喜愛的姿勢都來過一輪。別忘記,還得要說出Hopf最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你每天要用牙刷清潔你的心(性)靈」

因為A和B有一腿,所以可以透過和A做愛而得到B的人生經驗與感受,這還真是神奇的理論。不過仔細想想,透過角色扮演,過一次Hopf的生活,是最快了解Hopf的方式。這讓我想起常看到的老梗電視劇情,劇裡的記者透過床第之間的交流,挖到最私密最令人感興趣的事件。這些事件往往都有登上頭版、引起廣大關注的不凡價值,畢竟群眾都是好奇的,越隱而不談的越是想知道。不可否認,這當然也是書暢銷的必備條件:話題性。


知道委託者Hopf私下的樣子,也得去觀察他面對群眾時的狀況。他是個成功的企業家,有自成一格的群眾與領導魅力,帶領自己的事業攀上高峰。Hopf的演講直接、內容辛辣、用字更是尖銳:「你是0號還是1號?」「你是被幹還是幹人?」要成功,就要當幹人的1號,先發制人,展現自己的強勁與優勢。這些聽演講、買Hopf書的人,讓Hopf的成功越長越多,也有趣地推動著群眾需要越多。只見Hopf拿著mic,當作象徵著男人權力慾望的陽具,在舞臺上自瀆。而底下的觀眾飢渴若狂,近似偶像崇拜的滿心期待著從Hopf身上得到些什麼。什麼都好,所以,是,沒錯,從Hopf體內出來的最精華的,精液。


是0號?還是1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沒有必然的贏家輸家,當然也就沒有絕對的0或1。只見兩個上班族,各拿著黑色長條海棉表現各自的動作,像極了錄影帶的快轉倒轉與Repeat:工作不得志、找心理醫生、醫生要你把自己的故事灌進去、然後就成功。接著換另一個人不得志、掉髮、酗酒、暴力,再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再叫你把你要的故事灌進去,又成功了。這樣的情節不停循環上演,兩個人被同一個心理醫生搞到想自殺。最後,指令下達,去照鏡子,拿把刀,把你的臉給撕下。遊戲開始:撕毀海綿條、空中灑落大量的黑色海綿、凌亂了整屋子。兩人瘋狂扭打互咬,最後大笑,你自由了,我也自由了。


虛構出來的人物自由了?那真實的代筆作家呢?虛構的自由是否是真的自由,亦或只是想像中的自以為自由,而真正的禁錮卻依舊存在,真實的自我還在迷失。作家想起小時候研究的蟑螂,懷疑蟑螂究竟是1號還是0號?做蟑螂實驗的自己又是1號或0號?

因為不明瞭,所以要掙脫綁住自己的外來限制。於是,作家開始褪去身上的所有衣服,解放一切束縛,回到最一開始那具作家男偶的狀態,全身赤裸,像是隻蟲子、又像是頭獸,在兩個手電筒探照燈中,無頭緒的啃咬著散落地板的物品:紙張、海棉、棉花,企圖從中找出一些屬於自己的、真正是自己的東西。最後,作家吐出了六個詞 (說實話,為何是這六個詞,我不知道):母親、餓、性愛、金錢、上帝、狗屎。然後頹喪的坐在地上,無力的將自己蜷曲在一起。他了解了:「我只是個代筆作家,除此之外,你不需要知道任何我的其他事情」


從頭到尾,這全部的故事都跟代筆作家這個人的本質一點關係都沒有,徹頭徹尾都是別人的生活,都是客戶與委託者的人生。時間與空間開始錯亂,所有的角色都跑出來彼此對話,像被槍掃射過的舞台、糾纏不清的人偶、渾沌交錯的出現,正如作家的人生,雜、狂、亂,卻沒有一項是真實活著的。這些都只活在作家的腦內劇場,角色是假的偶,是作家自己操作的,對話也是作家編撰的,所以呢?在這一片狼籍中,有沒有某個時間或空間,是只屬於作家自己的,那最單純、最安靜、也是最美的時刻?

走筆至此,已然重新回憶一次這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無庸置疑,演員的表現絕對值得你用力鼓掌再鼓掌。演員與人偶間常常因劇情做角色切換,有時候偶是偶,有時候偶是作家。這切換很頻繁,但卻絲毫沒讓觀眾感覺生硬,而是自然而然的順應故事走向與觀眾呼吸,平滑流暢的無礙行進。整齣劇就像是顆瑜珈彈簧球,柔軟、巨大、有彈性,充滿著穩定持續的力量。演員與觀眾位持瑜珈球的兩端,而演員對戲的一推一往,帶領著另一端的觀眾感受情緒起伏。既使戲長90分鐘無休息,卻一點不覺沉悶或冷場,反倒是一直期待著下一波朝觀眾推來的力道會再造成怎樣的波瀾。


「最美的時刻」後,演員的名字已不若之前只是記得,而是很用力的刻在我的腦海。我想,我瘋狂的愛上這個在舞台上充滿魅力與光芒的演員:魏雋展。

2009年10月17日

我聽歌不挑,但喜歡的女歌手有固定的模式,張懸、蔡健雅、楊乃文、閻韋伶、藍又時、陳綺貞,好像自然而然的就會朝向創作型歌手選擇。我是從「還是會寂寞」時開始聽陳綺貞,高中吧,這張CD還是紙本包裝呢!後來就聽聽停停,沒有刻意去追新作品發表。

第一次聽到「魚」是今年四月,在「膚色的時光」裡聽到的,劇末的多部合唱很令我感動,便找了原唱來聽,一聽便迷上了。

喜歡這種帶點想像力的詞,讓我可以自由自在的胡亂加入自己的故事。好,既然是胡亂加,底下就是一串胡言亂語了。

-------------------------------------------------------------------------------------------------
頹廢也沒什麼不好,特別是在等待的時候頹廢,
總是繃緊著神經,不舒服。
日出、日落、期待、落空、再日出、再日落、再期待、再落空,
不可拒絕的、強制被接受的,不停循環輪迴,拖著我前進。

我好想拎著我的鞋子,在大雨中仰著頭轉圈,
讓雨水打醒我的頹喪,滋潤我已乾枯瀕死的軀體,
希望那已經不帶期望的花圃能再現生機。

我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可以咬著牙的說:我想瘋狂。
瘋狂吃喝、瘋狂哭笑、瘋狂奔跑、瘋狂擁吻、瘋狂做愛,
最好瘋狂到整副軀體都用盡氣力,使用殆盡,
然後什麼都不管的沉沉睡去。

如果可以,可以附加讓身體從空中向下躍,
感受輕飄飄的同時,我睡去。
直到有人記得敲門,如果有人記得的話,請喚醒我。
像摘朵花兒般,把我ㄧ把拉起,重新救贖我的所有。

我需要個目標去迷戀、需要被豢養,
所以,請將我綑綁,或是我將我自己綑綁,
放入那最深最深的黑暗。
這樣,當第一道光線照進,我所看見的第一個你,
就會是我的所有,我的無可取代,我的神!

魚 - 陳綺貞

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復活
我坐在夕陽裡 看城市的衰弱
我摘下一片葉子 讓它代替我
觀察離開後的變化

曾經 狂奔 舞蹈 貪婪的說話
隨著冷的濕的心腐化

帶不走的丟不掉的 讓大雨侵蝕吧
讓他推向我在邊界 奮不顧身掙扎
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
別讓我飛 將我溫柔豢養

帶不走的留不下的 我全都交付他
讓他捧著我在手掌 自由自在揮灑
如果有一個世界渾濁的不像話
原諒我飛 曾經眷戀太陽

帶不走的丟不掉的 讓大雨侵蝕吧
讓它推向我在邊界 奮不顧身掙扎
如果有一個世界渾濁的不像話
我會瘋狂的愛上

帶不走的留不下的 我全都交付他
讓他捧著我在手掌 自由自在揮灑
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
別讓我飛 將我溫柔豢養
原諒我飛 曾經眷戀太陽

2009年10月16日

Gila Almagor:阿維雅的夏天 (舞台劇版)

時間:2009.10.10 2:30PM
地點: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名稱:阿維雅的夏天 The Summer of Avia (舞台劇版)

「阿維雅的夏天」是Gila Almagor的第一本小說,之後也改編成同名電影與舞台劇。這次的關渡藝術節除了播映電影版本,也請來了Gila Almagor做舞台劇的演出。阿維雅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就過世,母親則因經歷二次大戰而得到精神疾病。這個只有10歲的小女生,要如何克服生命的磨鍊,努力的挺直身體,好好的生活呢?

演出開始前,Gila穿著輕便的紅色背心與牛仔褲 (這同時也是之後的戲服),特地出來跟觀眾們簡單說明。這故事來自她人生中的某一個章節,時間回溯到1951年,以色列剛建國,有非常多的猶太難民回到上帝應許之地,帶著納粹屠虐的刺青,企圖建立自己的國家與社會秩序。「阿維雅的夏天」講的就是這個時期,以母親和女兒的故事,帶出那個時代的悲情與溫暖。

Gila小時候有個印象,一個有精神疾病的婦人帶著頭髮剪得很短很短又雜亂的女孩上街,結果被街上的鄰居指點恥笑,甚至還被石頭攻擊。那個頭髮參差不齊的小女就是Gila,而那位有精神病的婦人就是她的母親。讓我印象很深刻的,Gila本身的描述方式就如同我寫的一樣,不是用第一人稱「我」做開頭 (Ex. 我的頭髮被剪得很短,還被有病的母親扭上街),反倒用了很故事性的手法來描述。有故事的人,連描述事情都是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

劇的一開始,阿維雅坐在椅子上,描述著自己的學校與社團生活。手中的父親照片與母親寫來的書信,是阿維雅的期待。她希望母親能來學校聽自己唱歌,看自己扮國王。只是,在這個夏天裡,母親沒有再來學校看過阿維雅一次......

從頭到尾的演出都只有Gila Almagor一人,舞台上也只有一桌一椅一櫃。就這樣,全劇以希伯來文演出 (有中文字幕),加上簡單的道具,單憑Gila撐起整場表演。Gila帶領我們經歷阿維雅生活的每一件小事,被抓著剪頭髮的不情願、想要學琴學舞的渴望、誤認隔壁甘先生為父親的跟蹤行為、和嘲笑她的街坊小朋友打架拉扯、砸傷鄰居的愧疚與不捨等。從這些小細節可以看出,阿維雅是個堅強且獨立自主的孩子,雖然童年生活過得並不如意,仍舊保有善良與純潔。

獨角戲特別可以看出演員的功力,因為所有觀眾的目光都只會聚焦在獨挑大樑的演員身上。他必須要一個人掌握戲劇節奏、劇場脈動、表演步調,還要讓觀眾清楚知道現在台上說的是什麼故事。他既是一個表演者,也是一個說書者。我是完全不懂希伯來文的,原本以為這會影響到我看戲的投入,但Gila的表演讓我目不轉睛。他用活潑的聲調與表情強化說出的語言,搭配上中文字幕,我甚至覺得我可以聽得懂他在說什麼,知道那拉高聲線的字詞是哪一個。

「阿維雅的夏天」指的是阿維雅與母親共度的最後一個夏天。在這個夏天裡,阿維雅和其他孩子有了截然不同的經歷:她第一次聽到母親談論父親;第一次知道母親的華爾滋跳得那麼美;第一次知道她的眼睛像爸爸;第一次知道母親是「義軍哈妮亞」,而非「瘋狂女大兵」。孩子是好奇的,特別是單親的孩子,總是積極地想去追尋自己失去的那一缺角 (Ex. 阿維雅跟蹤隔壁的甘先生,誤認她是父親)。等到知道真相,在震撼之後,卻又靜默下來思考 (Ex. 醫師要求母親住院,並稱母親是義勇軍)。母親住院的那一晚,阿維雅裹著有著母親味道的床單與枕頭,靜靜思念著在過去日子與母親相處的點滴,沉沉的睡去。

阿姨前來照顧阿維雅,將阿維雅送到新的寄宿學校,再也沒有人會笑阿維雅的超級短頭髮,也沒有人會笑阿維雅的母親是神經病。出門時,阿維雅帶著那只舊皮箱,卻碰上了雨:「夏天才剛結束就下雨,表示接下來的將會是難熬的冬天」。的確很難熬,因為母親從此之後就沒到過學校看阿維雅了......

此劇的開頭就是結尾,遙相呼應。90分鐘的獨角戲,無暗燈,也無中場休息。母女間的關係看似不緊密,但透過每一件小事,將這層關係的圓越畫越大越飽滿。Gila雖然已經60歲了,但他在舞台上的魅力無限,豐富的聲音表情,從很細很輕的淑女講話、到母親叫囂的瘋狂嘶吼,連汽笛與電風扇的聲音都確實的做出。多變化的肢體動作也很令人玩味,像是阿維雅扭捏的問甘先生自己到底是不是她的女兒時,Gila的手與腳不時的搓揉擺動,眼神還怯生生的;而當阿維雅收拾被欺負時而散落一地的衣服,瞪大的牛眼防衛性的四處掃射,佐以緊張急躁的撿拾動作,每個細節都處理得精緻有戲。

這次很幸運能先參與Gila的記者會,隨後又看到Gila的現場演出,知道Gila的戲不光是戲,而是她生命的一部份,是真切發生在以色列的歷史。Gila藉著阿維雅,將以色列的故事帶給全世界的觀眾,而Gila本身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演繹, 面對自我的缺陷,翻開、了解、療傷、再成長,最終化為每場演出謝幕時,那眼眶泛紅的感動與釋懷。

2009年10月14日

習慣

「看戲?你都跟誰去看呀?」
「喔..我都自己去呀,因為不好找伴」
「那不會很無聊嗎?找個男朋友吧!」
「嗯...其實習慣了耶...」

今天去中國信託開戶時跟櫃檯小姐的對話,可愛的小姐說他之前一個人去看電影,結果被朋友說她怪怪的。其實我內心的OS是:這種事我常做耶......

有時候想想,我真的是個很怪的傢伙,對於看戲執迷不悟到偏執的地步,看電影也老愛找奇怪的片子來看,或是說非熱門院線片來看,像最近我想看「臉」跟「第三朵玫瑰」。也大概是因為這樣,很難找得到聽得我在講什麼的人,與其因為呼不到朋引不到伴而失去了感受一場感動的機會,最後我都會選擇自己前往。

此外,我對於我不感興趣的東西就真的完全不理,連答腔都懶。反之,我就會像是掏心掏肺般的批哩啪啦講一大堆,想要一股腦兒把內心的感動一次宣洩吐盡。會覺得很孤獨嗎?不能說沒有,偶爾吧,但我還是不願放棄每次能讓我獲得感動的機會。我會告訴我自己,現在的我在儲備能量,等待可以釋放的時間與地點。

對了,走筆至此,我還是不知道我的標題要下啥,就下個「習慣」吧!(就說我很不會下標題了 XD)

2009年10月10日

關渡藝術節:Gila Almagor 訪台記者會

時間:2009.10.9 2:30PM
地點:世貿國貿大樓34F國譽廳

名稱:Gila Almagor 訪台記者會

此次的關渡藝術節有所謂的以色列電影週,請到了有「以色列影壇第一夫人」美稱的國寶級演員Gila Almagor。她從影的50多年來,主演了40多部電影與上百部電視劇,2005年在Hallywood電影「慕尼黑」中擔任男主角母親的角色。由自傳式小說改編的「阿維雅的夏天」,曾在1989年奪得柏林影展銀熊獎。簡言之,就是個好厲害的狠角色。(註:資料來源自記者會文宣)

很開心這次有機會參與Gila Almagor的訪台記者會,讓我在觀看Gila作品前能先稍稍了解Gila這個人。所以,中午跟公司請了假,飛奔上台北呀!(OS: 我果然是個不務正業的傢伙 XD) 因為座上賓有以色列駐台辦事處的代表,所以入場前被要求,如果有帶攝影器材,需要試照一張讓保全確認。


抵達會場時已經2:40了,完全來不及進食。不過,記者會有附茶點,這是我今天的午餐與記者會文宣的合照。


記者會參與的重要人物有(從左到右):翻譯小姐、平(王行)教授、北藝大校長朱宗慶先生、Gila Almagor女士、以色列駐台代表Raphael Gamzou、焦雄屏教授。

底下簡短節錄幾位長官們的致辭內容囉!

朱宗慶先生:Gila女士是優秀的劇作家、演員、舞臺工作者,此次很開心也很榮幸的藉由Gila的作品來揭開以色列電影週的序幕。

Gamzou代表:
以色列駐台辦事處很注重文化交流,希望藉由以色列影展傳遞以色列文化之美,以促進台以年輕一輩的交流。先前台灣有6部紀錄片前往以色列特拉維夫參與影展,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台灣的電影與戲劇作品前進到更多以色列不同的城市。

焦雄屏教授:北藝大新電影院的落成,影響會遍及關渡、八里與淡水,未來勢必會成為北台灣的另一個電影重鎮。近年來以色列電影逐漸在國際影壇受注目,而電影是通往文化交流的捷徑,在Gila身上能看到一個偉大的靈魂,一個充滿故事與藝術家氣息的靈魂。

平(王行)教授:第一次在特拉維夫看Gila的演出,使用的語言雖是希伯來文,但依舊很令人感動。除了自身的作品外,Gila也很樂於跟年輕藝術家合作...在每個以色列人背後都有個故事,即便有戰爭的威脅,但以色列人都很豁達,就跟Gila一樣。


在請Gila女士說話前,北藝大準備了一段Gila作品的集錦。影片的音樂很簡單,鋼琴伴奏搭上Gila非常有磁性的聲音。在這裡,我第一次聽到Gila的聲音,柔柔的唱著我不懂的語言,但我知道在那厚實沙啞的背後,定是有過豐富的人生歷練,才能讓歌的韻律表現得如此感人。


影片中秀出在每部作品裡不同的Gila,讓現場參與記者會的人員們能知道這位國寶級演員多變的樣貌。有趣的是,Gila在影片播畢後很感謝北藝大剪輯了這樣的一段影片,她自己平常無法觀看自己的作品,因為每部作品都有太多故事,情感豐富的她無法承受。因此,此次北藝集結的片段很剛好。


Gila很可愛,他說這次是他第二次來台灣,卻感覺要準備來第三次。她很認同焦雄屏教授講的,可以從電影中看到這個國家、人民、文化,進而達到交流的目的。對Gila而言,每一部電影都是Came from the bottom of mine,都是從自己的深處所挖掘出來的,特別是當他開始寫作 (註:Gila是40歲時才開始寫作),除了是寫下自己的人生歷程,也開始去學習面對人生中所碰到的創傷,那是對自己的對話與溝通。

因此,他很鼓勵寫作,特別是孩子們,不需要刻意用電腦寫,拿著紙筆就寫,可以從中更加了解自己,拼湊出更完整的自己。Gila透過寫作,知道Who Gila Almagor is,也能夠坦然面對家庭、父母、自己。至於寫些什麼,什麼都可以。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都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material),而這些材料都會成為未來的寶藏(treasure),就像是他現在所體驗到的一樣。

這段Gila講的內容很令我感動,看Gila講話也很令人感動。可以發現Gila是很用力、很真摯的在講這段話的。特別是他提到,故事的內容都是從自己的深處所挖掘出來時,他的身體向前弓著,用手做出從腹部掏出東西的動作。由於我坐在第一排的桌子,離Gila很近,甚至可以看到他手指用力的向內動作。

一個本身就很有故事的人,從他的眼神、講話的用字與力道、身體的動作表現,處處是戲,不需要刻意演出就能撼動聽者與觀者。或許演員功課對Gila來說,不是額外的劇情揣摩,而是真實在Gila身上經歷過的事件,這種真實帶到舞台、電影上,就能夠成功的說服觀眾。


Gila最後站在他的大型看板前供媒體朋友們照相,這張看板劇照出自於Gila的半自傳電影阿維雅的夏天。Gila還特別說明,照片裡他頂上的行李箱,是他自己真實生活中的寶物,也是當初Gila跟著媽媽逃亡時拿來裝家當的皮箱,非常的具有歷史意義,到現在都還維護的很好。原本主辦單位希望Gila能帶著這只皮箱來到記者會,但被Gila拒絕了,因為這實在是太珍貴的紀念,Gila只願意在劇場演出中使用。

瞧Gila講解的多用力,表情動作超多超豐富的!

最後,想一睹Gila的丰采,就請大家前來關渡藝術節玩吧!

10/10 (六) 10:00AM 阿維雅的夏天 (電影version)
10/10 (六) 2:30AM 戲劇演出:阿維雅的夏天

10/11 (日) 戲劇廳:阿維雅的夏天演出後座談

10/12 (一) 1:00PM 戲劇系T305 Gila
Almagor跨領域講座:談創作與生命歷程

Note 1: Gila在希伯來文的意思就是Joy,剛好是這次關渡藝術節的主旨唷!
Note 2: 此次參與記者會的活動禮物--> 紙扇+紀念杯+紀念毛巾

《印有關渡藝術節活動logo與日期的外盒》

《一樣是有著關渡藝術節相關圖案的扇子杯子與毛巾》

《因為拿了禮物,所以我很乖的記了筆記 ^^,哈哈哈》

2009年10月2日

大開劇團:陪你唱首歌 Sing A Song

時間:2009.9.12 7:30PM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劇名:大開劇團98年度鉅獻 陪你唱首歌

帶著未知的心情進劇場,事先不去閱讀任何評論,也不看任何文案介紹,就這樣把心空著,等著接受驚喜與震撼。這種作法很冒險,通常會有兩種極端的結果,一是完全不懂台上的人在表現什麼,呆若木雞的看完整場,然後開始捶心肝自問:「為什麼我不先做功課呢」;另一個則是像《陪你唱首歌》一樣,整個人感動得無法抽離,完全被劇的情緒給灌滿。

你,會用什麼方式去思念已故的親友?望著曾經開心的照片發呆、閱讀他所留下的文字、曾經撫摸過的家具?這群戲劇系的演員們很堅守本分的,選擇做齣劇來懷念那才華洋溢卻早早被上帝召回的大學好友。這戲很勇敢,用了長達三分之二的時間講述古板的生死議題,卻能夠不落俗套,讓劇情自然順暢發展。無須刻意營造悲傷灰暗的氣氛,隨著演員與故事,讓席間的觀眾自然而然深陷感動氛圍。

劇的主線分成兩支:畢業10年的朋友們的聚會,與當年小葵的罹癌過程,兩條故事線因為劇中人當下的思念,偶爾會重疊。這群畢業10年的戲劇系同窗,應著丹瑋的邀約,一同聚到了公寓裡。先是一群女人嘰嘰喳喳的打開話匣子,談論起唸書時排演讀劇的有趣事。等到大家都到齊了,丹瑋拿出小葵所留下的手稿,包含了詩詞、畫作、劇本、日記,一一輕聲朗讀,帶領大家來到小葵的創作世界裡。

當年的小葵生病了,還是大家都很害怕的癌症,進進出出醫院數次。劇裡扮演小葵的演員不是固定一人,而是讓所有的女演員都扮上一回,在劇裡活過某一段小葵的人生。或許是戲劇系的,想像力與放鬆是與生俱來的本能,碰到了嚴肅冷調的醫院事務,一樣能將其變得滑稽好玩。於是,退下白袍的醫生,竟然穿著亮片舞衣和病人護士共舞;做大腸鏡時竟能用搞笑的方式比較起以前和現在的差異 (以前笑點低,現在哭點低;以前看悲劇會笑,現在看喜劇會哭);甚至是手術前餓到發昏,還夢到食物自顧自的跳舞。

小葵在這10年奮力對抗病魔,畢業的同學們除了在自身的領域努力,也經歷了很多原先沒預料到的事情。丹的母親過世、瓊的朋友自殺、堰的父親離開,很多時候事情就是突然的來了又走了,留下的除了是感傷,更是逼著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堅強面對與珍惜所有。

就跟和小葵同病房的病人一樣,外省老兵常跟兒子哀怨身體痛楚,讓兒子感到不耐煩躁。那唯一一次刻意沒回應父親的電話,竟是父親斷氣前的最後一聲訊息;本省老漁夫病危,全身插滿管子,僅用機器維持生命跡象。兒子建議放棄急救,但漁夫妻子硬是用了「你父親也是用機器把你養大的 (漁船與車子)」回給兒子,強烈說明了自己內心的不捨與掙扎。

怎麼知道會錯過?怎麼知道他不會有醒來的一天?沒有人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找到可能的最佳解。沒錯,「可能」的最佳解,而不是真正的最佳解。劇裡提到個很有趣的觀點,為什麼人都是在死後才作告別式?在告別式上,親友們輪流懷念死者的好,可是死掉的人聽不到呀,講再多也沒有用。所以,要做的應該是「生前的告別式」,而非「死後的告別式」。長輩們常說:「多做善事、多說好話、多結善緣」,不光是說給別人聽,也說給自己聽。就是因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才要抓住能把握的現在,大口呼吸,用力生活,為自己的當下算出最佳解。

整齣劇在進行時,舞台上的屏幕會show出小葵的作品與照片,透過一張張代表著過往的回憶,說明了故事,也達到思念的效果。這類以故人作品入戲的方式,我看過用得最精彩的是在電影《安娜床上之島》裡,導演Julio Medem將他對妹妹的思念之情全副傾注在電影裡,利用妹妹生前的素人畫作,講述一個他心神嚮往的神秘世界。效果很好,觀眾可以在虛(戲劇/電影)與實(現實生活)之間跳躍,讓感動因為類真實事件而提升。

最後的最後,每個人輪流說出2004~2007的計畫:有演出、有集體爬山、還有人結婚。平行移動到小葵的時間,入院、開刀、化療、復健、出院、再次入院等週而復始的事件。最後,小葵的時間停留在2007......

其他人呢?繼續走到了2009,演出了《陪你唱首歌》,讓感動繼續流傳,讓更多人懂得珍惜,也讓小葵以另一種形式繼續活著。

你好嗎?不管用什麼形式,請讓我知道。(請想像我很用力的抱你一下)

Note: 這齣戲在台中與高雄都還有演出唷,還沒買票的朋友就不要再懷疑了,趕快去買票吧!
10/8~10/9 台中中興堂
11/28~11/29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

2009年9月27日

2009 關渡藝術節 10/3~10/25

§ 關渡藝術節官網
§ 關渡藝術節部落格
§ 關渡藝術節宣傳手冊

2009年關渡藝術節即將在今年的中秋登場,展開長達一個月的各式活動。關渡藝術節以臺北藝術大學為活動中心,廣邀各國藝文團體前來演出,更提供了展演的舞台給校內的初生之犢小試身手。除了表演藝術活動(戲劇、舞蹈、音樂、電影),還結合社區力量,共同打造與一般嘉年華會不同的生活藝術市集。

我向來是很喜歡這類由學校為出發點,和一般生活與週遭居民合作互動的活動。還記得上星期回高雄一趟,看到附近小學的圍牆都打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類的綠色植物,整體形象和社區公園融為一體。難道不擔心小朋友爬牆外出嗎?算了吧,會爬牆的,就算在圍牆上裝電流網也會爬的 :p

回到關渡藝術節。簡單介紹一下這次的活動內容,我最關注的戲劇類活動中,找了新興的黑眼睛跨劇團助陣,推出由樊光耀演出的禁斷之戀「黑鳥」。距離上次看樊光耀的「莎姆雷特」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所以我很期待演員此次的表現。在Comedy Club演出多場,漸漸打出名號且頗受好評的魚蹦興業,在這次的藝術節也有表演場次。揪甘心的,你不用花錢就能看到這場走新式漫才搞笑路線的演出。但請注意,每場座位有限,請及早入場,以免向隅。另外兩場戲劇演出也很能勾起我的興趣:一是結合此次藝術節的以色列影展,由以色列Gila Almagor所帶來的The Summer of Avia。以色列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個戰火不斷、軍情緊張的地區。因此,在藝術表現上的部份仍是神秘不為人知的。另一則是適合親子觀看的墨西哥偶戲,端看墨西哥飛歌拉特劇團如何擊破語言藩籬來打動台灣的小朋友。

2009關渡藝術節中特地闢了個關渡電影節,除了之前提到的以色列影展與英國舞蹈電影,更大部分是留給北藝的學生作品 (All for free)。有10分鐘的短片,也有長達80分鐘的長片,很適合喜歡電影接力的影癡參加。前陣子叫好也叫座的國片「九降風」與「渺渺」在電影節中分別擔任開幕片與閉幕片,這兩部電影的製作都有北藝畢業生的參與,因此在電影映後都有座談會。

對了,不能忘了喜好音樂與舞蹈的觀眾。在關渡藝術節裡當然也有這兩類的演出,數量還不少,就等著大家自己去挖寶嚕!

已過秋分的10月,天氣涼爽,日照和煦,若是厭煩了週末冷氣房的電影院,或是得滿頭大汗的戶外活動,背著個小包,帶著悠閒的心情,上關渡藝術節走走吧!

PS. 有看到我的就跟我打聲招呼吧 ^____^

2009年9月26日

Blue Man Group: Megastar World Tour

時間:2009.8.23 2:30PM
地點:台北小巨蛋

劇名:Blue Man Group - Megastar World Tour

這三個全身藍藍的傢伙,應該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有色人種吧 (哈哈哈)!外百老匯起家的Blue Man,此次應臺北聽障奧運藝術月的邀請來台演出,地點選在大家又愛又恨的小巨蛋。畢竟Blue Man的演出很注重和觀眾的互動,在大場地演出考驗著Blue Man的表演渲染力,得想辦法讓歡樂瘋狂的氣氛傳到巨蛋的每個角落。

Blue Man Group的演出團隊除了三位藍人之外,還包含9名樂手 (鼓手1、打擊2、吉他3、Bass 1、鍵盤+男vocal 1、女vocal 1),舞台佈置的跟金屬叢林一樣,還有許多金屬與塑膠的管子折來折去。右方放置著一枚鼓面超大的大鼓,左方則是開蓋的三腳鋼琴。

表演還沒開始,兩側的大螢幕就用有趣的對話帶領著觀眾 (If you are XXX, Yelling~~~),為接下來的表演做暖身。請注意,螢幕上一直在尋找搖滾巨星,搖滾巨星在哪裡呢?嘿嘿嘿,正當大家還一頭霧水時,強勁巨大的音樂聲已經把大家給震醒,搭配與音樂點結合的超炫燈光,這就是Rock n Roll呀!!!整個小巨蛋頓時變成超high的Party,要是此時你的身體還不會跟著音樂搖擺,沒關係,Blue Man也跟你一起從頭學起。

「歡迎來到XX電視購物頻道」,舞台的螢幕變成電視機啦!三個身穿黑衣的可愛藍人盯著電視螢幕,想成為比Super Star更高一階的Mega Star,衝動的按下了購買鍵 (OS: 整個就是未來電視的功能) 可是,沒有信用卡結帳耶,怎麼辦?反正現場人那麼多,隨便找個人好了。所以,就有現場觀眾被抓上台付款啦!只知道出現的價錢是個天文數字吧,藍人詐騙集團 :p

「謝謝您購買搖滾演唱會教戰手冊,裡面的搖滾演唱會動作,可供您表演給觀眾看。」這個橋段的安排很有趣,不但是演出內容的一部份,同時也藉此教會現場觀眾,等等該有哪些反應。非常可愛的一點,這些演唱會動作教學都會有幾何圖形的小人偶作示範 (請看下圖,這是藍人組國外演出販售的周邊貼紙)。當然藍人也跟觀眾一樣,一同學習囉 (其實是示範 :p):#1 點頭;#2 單手握拳向上;#3 上下跳動;#4 把腿放到肩膀上伸展 (這一段藍人還特別用力折他的腳,雖說是作假啦 XD);#6 雙手高舉歡呼。這些看起來簡單的動作,在後來都會變成引領大家越變越high的助力!


Blue Man Group的表演很大的一部份著重在打擊,除了常見的打擊樂器之外,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長短不一、粗細各異的水管了。因應著這特殊的樂器,拿來敲擊的道具也不單單只有鼓棒,而是多了個像是飯勺的東西。這次的演出還讓我看到幾個特殊樂器的玩法:像是用大鼓棒敲擊鋼琴內部,敲擊的同時還有燈光閃唷。或是拿著長條型的管子左右擺動而有咻咻的聲響!雖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音樂細胞,但隨意拿起週遭的器具敲敲打打是自然且不需刻意學習的。這種輕鬆玩的調性,延伸出了好幾個依此為表演特色的團體 (美籍的STOMP韓國亂打秀)。

要是只有單純的打擊搖滾音樂,Blue Man Group不會這麼成功。團體裡三個可愛藍人的逗趣演出絕對是吸睛焦點。他們就像是來自外星球的娃娃般,瞪大著眼睛,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沒有顯露於外的喜怒哀樂,也沒有多餘的語言,單憑著肢體與一號表情,讓全世界的觀眾都成為他們的追隨者。

先前看過介紹藍人的節目,當中有特別提到,之所以使用藍色作為標的色,是因為藍色最能突顯臉上表情,佐以表演者自然的動作與行為,讓藍人帶著已被現代人所遺忘且少有的「純真」。也是這種純真的感覺,讓觀眾不會覺得藍人們是在台上胡搞,而是帶領著觀眾嘗試各式各樣的未知實驗。像是將頭鑽進電視螢幕裡,跟著音樂與廣告搖頭晃腦,也很自然的把電視機裡外的世界連結起來作互動。

有段表演我怎麼想都想不通是怎麼做到的,表演內容是藍人組馬戲團接球作畫 (OS: 哈 我自己取的好長的名字)。藍人1號將帶有顏料的圓色小球成拋物線丟出,藍人2號會很厲害的接到每一球,並將顏料吐出作畫。藍人3號當然不甘示弱,也要加入戰局,只是他每次都接不到,也得不到觀眾的掌聲。最後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竟然從嘴巴裡吐出了一座白色高塔 XD

MegaStar好像都要唱歌,既然藍人們不會講話,只好外聘歌手來做演出啦!整場表演我最愛的歌曲就是這首I Feel Love,在帶出女主唱前,藍人們還很逗趣的有一小段出ㄘㄟˊ的插曲,用看的比較快,底下是從Youtube找到的影片:



既然大家都學會了搖滾演唱會的動作,當然要來實際運用。Everybody Stand Up,跟著跑下舞台的藍人們一起Jump!Jump!Jump!隨著螢幕上的動作守則,高舉雙手、用力吶喊!別忘了最先開始的??暗號,把你的手機一起舉高跟著搖擺!Yeah!ROCK~~~~~!

雖說多少受到場地限制,沒辦法讓所有人都能近身參與與藍人們的互動,但演出團隊誠意十足,盡可能的照顧到坐在不同區的觀眾,利用燈光 (白色長型探照燈 XD)、音效把大家拉進狂歡的氛圍。不需要任何語言,所以沒有語言隔閡;不需要完整故事,音樂與肢體動作說明了一切。Blue Man Group向世人說明了什麼是一場完全成功且能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SHOW!還記得開場時就在找尋的搖滾巨星嗎?

Who is the SuperStar? BlueMan?
No, Blue Man is MegaStar!!

2009年9月13日

我看到的很表面的藝穗節

為期兩星期多的第二屆台北藝穗節已劃下句點,主辦與承辦單位辛苦了,表演團體與觀眾們也都辛苦了。此次的活動規模比上一屆還要盛大,吸引了80個藝文團體,共計246場的表演場次。劇碼/舞碼這麼多,時間又常常東疊西重複的,誰來幫個忙,跟電影節一樣,出個觀戲指南唄!不然,大家的口袋又不深,手頭的預算也有限,是該如何抉擇是好?

當決定掏錢買票進劇場的那一剎那,這名為「好不好看」的賭局就已經成立了。何時定勝負?就是你看完表演走出劇場的那一刻,自己對戲的評價決定了值不值得:看的對Tone喜歡,很好,恭喜你;看的想翻桌砸椅,其實也沒必要這麼嚴重,就當是買了彩券沒中吧!

仔細想想,每天上演的故事這麼多,觀眾是如何選擇的呢?劇團名氣、演員與導演的知名度、演出的內容,這些都絕對有影響。不過,對參與藝穗節的團體來說,大部分是新興的小型劇團,所以沒辦法用名氣吸引人;演出人員的有名與否,這個或許可能有,但數量不多;至於演出的內容,挑選經典戲碼多少會有吸睛效果,但觀眾可能會有疑慮,擔心資歷較嫩的劇場新手沒辦法表現得當。那,該怎麼辦是好,戲是演給人看的,不是拿來自我宣告與自言自語的呀!

所以,藝穗節的團體們在宣傳上有許多很可愛的地方。

有一群人秉持著團結力量大的精神,做了劇場界的同業結盟,六個劇團集結成一股「穗過頭的力量」,讓原本資源吃緊的小型劇團能將表演以外的行政工作分散出去,還很貼心的推出了套票方案,直接為煩惱該看什麼好的猶疑觀眾群端上搭配好的套餐組合。

既然大家都很新,沒什麼響亮名氣,觀眾也無品牌導向(都是新的咩),那取個有趣吸引人的劇名,先挑起觀眾的興趣來宣傳晃晃,才有機會吸引買家下手嚕!底下是我發現的幾個有趣的名稱,分門別類一下。

1. KUSO經典劇作路線:「等待窩窩頭之團團圓圓越獄風雲」與「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淚漣漣」。前者還真是結合了許多時下的議題,讓我在腦袋裡開始想像:抓起貝克特「等待果陀」的衣裳,穿在團團圓圓身上,兩個人(正確來說是兩隻熊貓)要學Michael Scofield逃離無聊的、被他們視為監獄的動物園,感覺很鮮很新奇對吧!至於後者,很明顯的提到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只不過這原本就沉重的劇本,要如何跟老派與淚漣漣掛上關係 (還是說淚漣漣只是了跟動物園押韻對稱?),好像也挺值得進劇場一窺究竟的。

2. 從他物發想,拉點關係,吸引特定族群路線:「村上,台北,黑夜之後」與「幽遊白書好辛苦」。村上春樹文字裡透出的城市寂寞,吸引許多追慕他的都會男女。一句「你有沒有看過村上春樹」,似乎是種流行探測針,偵測你這個人是不是這憂藍的村上世界的一份子。越繁忙的城市就越寂寞,特別是黑夜來臨,一片寂靜的時刻。所以,喜歡村上的人應該也會有興趣看看村上的故事如何被套在台北城身上。至於幽遊白書就更妙了,看到劇名的當下,浮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這什麼鬼?哪裡辛苦?不過,頓時又有種懷念的感覺,畢竟幽遊白書真的在某個時期超紅的,會讓我很感興趣這齣戲到底在玩些什麼?是漫畫中的主角長大之後感到工作辛苦所以要出來說場劇給大家聽嗎?(誤,我果然是在胡思亂想。)

3. 從一開始的劇名就吊觀眾胃口路線:「只知道()的不能」與「什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有時候話不要說得太滿,圓也不要一筆畫完,留點空間讓觀眾可以自由想像。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也會讓觀眾有買票知道答案的欲望。「只知道()的不能」除了劇名頗耐人尋味,還舉辦了填空徵文活動,增加趣味性囉!至於小劇場是什麼,向來是很多人討論的議題。絕大部分的人一談到小劇場,第一個竄進腦袋的念頭就是「我看不懂」。為了糾正視聽(?),就來示範給大家看,到底什麼是小劇場。

除了上述三類,你也可以取個跟世界名著好像有點關係又感覺憂鬱灰濛兼浪漫的名字:「大雨喧囂時看見彼此瞳孔的顏色」;性別議題的討論不但是第八藝術的最愛,同時也很常出現在劇場裡:「吃蘋果會變壞」;再不然來個山寨版藍藍人也很不錯:「Pinky Men秀」(OS:是會唱Pinky~Pinky~Pinky,三種口味嗎?XD)

天馬行空的胡亂想結束,回歸正題。相信臺北藝穗節會越辦越盛大,越辦人越多。雖說藝穗節的精神與目的是提供給藝文團體一個免費的空間表演,讓所有的表演者都能有機會秀出自己。但很現實的,表演者還是需要觀眾。這些觀眾並非來自友情贊助的親朋好友,而是真正想來看表演的戲迷。如同之前提到的,如何吸引觀眾買票進劇場?除了演員好戲好,藝穗節也同樣考驗著這些劇團行政的能耐。畢竟,要先抓住觀眾的目光,才能抓住觀眾看戲的胃口呀!

2009年9月11日

綠光劇團:領帶與高跟鞋

時間:2009.8.16 2:30PM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劇名:綠光劇團 領帶與高跟鞋

「領帶與高跟鞋」是綠光15年前的戲碼 (15年前我才小學三年級 :p),內容在描述上班族的各式心情。此次重出江湖,我是帶著點朝聖的想法去看戲的,也好奇經歷了15年的社會生態轉變,劇本的內容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呢?

上班,還沒有休息夠,就又要,上~班~

這短短13個字道盡上班族的無奈呀!讓我想起每天早上我都在跟我的床拔河,明明太陽的亮度就已經刺得我醒了,身體卻還是黏在床上,想著今天到底要不要去上班呢?請個病假好了,反正女生有生理假可當理由。可是,早上有個會要開,下午還有案子要趕,真不想待在家休息還要接公司電話。就這樣,一天永遠都從掙扎開始!

這裡的安排很俏皮,舞台從上而下垂吊著多塊布幕,演員們就利用布幕搭配舞蹈,唱出上班族之歌。歌詞的內容帶點自嘲與諷刺,卻令人會心一笑:自視甚高的,唱出對同事的睥睨與不悅;沒什麼本事的,吹牛著自己很會逢迎拍馬的本領;每天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努力進到公司找長期飯票兼上班也不是沒有。辦公室生態就是這麼多元有趣。雖然還沒到被逼婚的年紀,但聽到「上班是青春的毒藥,青春的毒藥就是嫁不掉」,著實讓我笑彎了腰。

我還想要再年輕一次,只要一次就好了,讓我還有機會...

整齣劇我最喜歡的是兩個經理Karen(坣娜飾)與Frankie(林于竣飾)的合唱。Frankie因為長期的工作壓力,身體虛弱多病,身旁的人都建議他提早退休在家好好休息。只是,一直以來以工作為生活最重心的Frankie,煩惱著停掉工作之後,自己就像支停掉的手錶,沒了用處。所以,想著自己如果能再年輕一次,不管是為工作,或是為自己,是否能再多做些什麼?

大概是自己也曾經因為衝太快而失了健康,再加上Karen & Frankie將這首歌曲詮釋的很好,感情放很深,讓我對這段重唱很有感觸。就像歌詞裡寫到的:「沒有了健康,人生只是大夢一場」,工作只是人生其中一項持續性的任務,而不是全部,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是值得去關切的:最親近的家人、最麻吉的朋友,以及各種情感間的維持。這倒讓我回憶起日劇「愛情革命」裡的台詞:工作,那種事情就交給僕人,戀愛吧!(伸出右手食指,很有魄力的用力指向對方!)

「你這樣做很開心嗎?」「其他的我一點都不在乎。」「希望你是真的不在乎。」

Jerry的專長就是靠著那張嘴,拉關係、走後門、諂媚老闆、吹牛拍馬。雖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肚子裡沒有墨水,骨子裡沒有真功夫,東抽西拉的內鬥,靠這樣得到職位晉升,真的會打從心底開心嗎?

在所謂服務至上,客戶萬歲的年代,為了滿足客人需求,明爭暗鬥的資源拉鋸戰是絕對少不了的。表面上說是Negotiate,私底下還不是要靠交情,也難怪質疑這樣的作法跟妓女還真是沒什麼不同。辦公大樓的清潔工阿勇伯(李明澤飾)說啦,你們這層樓裡有五張大學證書,兩張碩士文憑,還不是全擠在一個個的小隔間裡(一般辦公室都是使用簡單的鋁合金屬隔成很多座位),然後還拼了命的想著要擠進更小的水泥間(主管們都會有專用辦公室),這真的是所謂的力爭上游,人往高處爬嗎?

很哀傷的,就我目前看來,是!唯有將自己越往小房間塞,每個月進帳的數字才會越多。或許人都被慣壞了吧,習慣長久以來的物質享受,所以要努力工作賺取更多金錢來滿足物慾。有時候會想,這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一樣,人總是夢想著擁有某些東西,不論是實體或是精神層面的。為了這樣的夢想,金錢的多寡多半決定達成率,所以必須工作。但又因為工作,常常讓人忘記一開始的夢想。所以,究竟是夢想去驅動工作?亦或是工作去達成夢想?這兩者間的孰輕孰重,很難拿捏得當。

往正面的方向想,懷抱著夢想總是好的,即便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還是得回想起最初的熱情。所以,阿勇伯(李明澤飾)當起了領航員,讓大家帶著曾經有過的理想與希望,到一個沒有不可能的夢境裏實現。於是,Judy(胡禦之飾)去的夏威夷會下雪、Amy(馬卿華飾)也能拋開大人的矜持在Disneyland玩雲霄飛車跟旋轉木馬、向來作風強勢的女主管Karen(坣娜飾)也能和自己的Dreamlover前往巴黎看鐵塔與凱旋門。

這段由阿勇伯(李明澤飾)當導遊領軍所出發的夢想團是下半場最跳tone也最歡樂的一段,雖然長度稍嫌冗長,但呈現出的娛樂效果非常好。由演員排出的人造許願池雕像與尿尿小童,讓我笑到無法自拔。其中,刻意讓Karen(坣娜飾)和Jerry(羅北安飾)擲銅板入許願池的水花大不同的笑點非常有梗 (註:Karen很瘦,所以她擲的銅板所濺起的水花很小;Jerry很胖,所以銅板入池時,水花猶如海嘯來襲,沖得人造雕像是東倒西歪)。另外,當在徵選Karen(坣娜飾)的Dreamlover時,阿勇伯(李明澤飾)不但向台下觀眾詢問自願者,刻意忽略Jerry(羅北安飾),還塞了個橘子嘲弄Jerry只能當豬公。

工作、工作、我給你薪水,你給我工作,直到永遠。

美麗的夢想很容易就會被現實打敗,總經理就是大家最不願面對的現實,大聲嚷嚷的要員工別做白日夢了。作、工作,我給你薪水,你給我工作!壓力再次累積,所以,開始思考我是不是該換工作了。不過,這個月要換手機,下個月再換好了;到了下個月,哎呀,要買車繳車貸,再等一個月吧;下下個月,好像快過年了,領完年終再走好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雖然心裡積著對工作的許多不滿,卻怎麼也下不了決心離開。

在這段描述許多流逝的「下個月」的悲哀,使用了許多同義的負面字眼來表達上班族內心逼近臨界點又快要爆炸的壓力:完了、Over、腐敗、玩完了、Done,演員一個接一個、像是輪唱般的說出重複性的台詞,強調這週而復始、每天都一樣的不變生活。

我是領帶,我是高跟鞋,我,什麼都不是。
這一成不變且無奈的生活是否有解,這齣戲沒有給你答案。「我是比較胖的領帶」、「我是比較高的高跟鞋」、「我是比較老的領帶」、「我是比較花俏的高跟鞋」,一字排開、各型各色的領帶(男性工作者)與高跟鞋(女性工作者),碰上清潔工阿勇伯說出「我什麼不是」的台詞,語帶雙關,還有點弔詭,似乎隱約在質疑工作的目的與本質。

我經常問我自己,脫下了領帶與高跟鞋,拔掉了工作的職稱,我還剩下什麼?我是什麼?「傷心咖啡店之歌」裡有一段海安詢問馬蒂的對話,詳細的內容記不太清,但對話的概念是要去思考人的本身為何。海安問馬蒂「你是誰」,馬蒂第一次的回答很制式:我叫馬蒂,今年XX歲,在XX公司上班,擔任XX工作。海安說了:這些都是社會上套給你的名稱,我要問的是你‧是‧誰,拿掉這些社會地位,再講一次。

這對話的概念深深的刻在我的腦子裡,影響我很深,不時提醒我自己,不要被工作吃掉,要永遠記得自己該有的輪廓,畫出工作所不能侵犯的自由圈,然後努力耕耘,細心呵護,那會是你「這個人」最值得珍惜保護且吸引人的心靈淨土。

後記

心得寫著寫著,讓我有種抒發工作心情的感覺,反而不像是在寫看戲的觀後感。或許工作真是一般樣,讓15年前的「領帶與高跟鞋」,15年後來看,即便桌上少了電腦跟手機,故事內容依舊是那麼樣的貼近上班族。

戲的場景設計不如以往綠光樣品屋的溫馨,配合一般人對辦公大樓水泥灰的印象,佈景走冷調路線,使用了許多直立鋼柱,桌椅也是沒有溫度的金屬色系,重現辦公室一板一眼的風格。要特別提到一點,演員們的後台動作超級自然,不管是接電話、開會、吵架,雖是無聲的互動,卻跟真實工作完全無異。另外,演員的默契也沒有話講,戲的尾聲有一段是大家輪流接電話,並說出「沒問題」、「No Problem」、「絕對OK」等字眼。演員跟演員間台詞的銜接與流暢度很高,將整個工作的緊張拉抬到最高,氣氛營造的相當成功。

活潑的阿勇伯是戲裡的活寶,除了台詞鄉民化之外,誇張靈活的肢體動作也相當吸睛。紀錄個我很喜歡的笑點:Frankie到東京開會是「公事」;Karen到巴黎參加弟弟的婚禮是「家務事」;至於最風騷的Amy到香港Shopping呢?嗯...「無所事事」!

對了,劇裡的男演員除了Tony之外,其他都有大肚腩耶!是暗示男人老了都會有啤酒肚嗎?(笑)

2009年8月30日

隨筆:手

疲倦的時候該放空,卻總是不由自主的胡思亂想。
或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專心的胡思亂想。

電車,難得等了段時間,戴上與世隔絕的耳機,
想著在我前面走來走去的他與她的故事。

天氣好熱,好厲害,還能兩個人黏在一起。
共享一杯五十嵐,也Share同一根吸管,好甜蜜。

擠上塞滿人的電車,果然是沒有位子的,撐個四站就到了。
跟我抓著同一根杆子的手好好看,不是特別白,
但手腕的線條很美,汗毛也少。
咦,是個穿著粉紅色上衣的斯文男生的手,真難得!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特別注意起人身體的某些部位:特別是手。
戀物癖呀,我是戀手狂,
這裡泛指手指末梢到上手臂,整個臂膀都是我愛的。
漂亮有肌肉的手臂線條,微微顯露的筋絡與血管,
拉小提琴時一定很動人。
修長纖細的手指頭,帶點骨骼硬挺的形狀,
在鋼琴鍵上跳躍時總讓我看傻了眼。

還記得10多歲時,坐我旁邊的男生有雙好漂亮好漂亮的手,
老是吵著說要跟他做手術交換他那令我迷戀的一雙手。

台北車站到了,下了車匆匆地趕往公車轉運站。
星期天傍晚,人如預期的多到好滿。
趴啦趴啦走上四樓,進到車裡,將自己整個人的重量沒入座椅。

雖然很累,卻意外的睡不太著,一路上都盯著外頭一直向後跑的景色。
車上冷氣好冷,下意識的搓起雙手。

望向左邊雙人座的情侶,女生的右手牽著男生的左手,
兩個人沉沉睡去,笑了。

真‧好‧真‧的‧我‧也‧笑‧了
只是我怎麼想都想不起來上一次牽手的溫度了......

2009年8月25日

台南人劇團:愛情生活

時間:2009.8.22 7:30PM
地點: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

劇名:台南人劇團 愛情生活

好久沒看這類專談愛情的劇了,有種莫名懷念的感覺 (上一次看是去年11月的今天早上我們回家‧直到世界盡頭)。在寫心得前,特別開了愛情生活的官方部落格,邊聽著空弦吉他與大提琴的主旋律,非常的有感覺,很好。

這是一個以寂寞一夜情為開頭的故事,狗外遇了一隻貓,貓挑逗著這隻狗,兩個人的慾望迸發,各取所需,分享彼此溫暖。狗接受了貓的提議,讓很小很小的貓進駐他的空間。接著,貓開始在狗的公寓裡印下佔地盤的腳印,在浴缸裡留下激情後的淫靡。最後,貓也想在狗的心裡找個屬於她的地方窩著......她,成功了嗎?

孤單是生理狀態,表示你只有一個人,沒有他人陪伴,但若是內心感到充實,便感受不到寂寞困擾。寂寞則是心理狀態,是更深層更隱密的感覺,就像是巨大的黑暗與無力感將你包圍,朝你侵襲而來。即便處在鬧區,仍舊覺得周圍的景物像電影般快速運鏡掃過,蹤跡快到看不清,只有屬於自己的寂寞的時間是停滯不前的。

狗就是這樣,明明身旁的已經有了個人,卻還是忍不住勾撘上貓。狗給了貓想要的東西:手機號碼、上班地方的電話、女朋友會來的時間,以及性。這些狗給的,都是物質層面的東西,不投入真實的感情。想著,反正不要了,就將貓一腳踢開,或是再換一隻新貓來豢養就好。狗身旁的貓來來去去,每走一隻,心就又多刨出個傷口,懂得哭喊著痛,但卻找不到方法醫治。只得製造另一個傷口去欺騙自己,原來的那一個並沒有那麼的痛。

貓都是這樣的,一個人的時候聰明獨立自主,卻在碰上狗之後完全走樣。貓要的不多,只要狗心裡那很小很小的一部份就好。只是和狗一起的時間越長,對狗的依賴程度也越高,開始在小腦袋瓜裡想呀想,想著跟狗一起去旅行、跟狗一起過情人節。心中總有那一點點的希望,希望狗對貓的注意能再多一點點。原本是要佔據狗的貓,卻反過來被狗給吞蝕掉自己,甚至在旅途中看到的一切都讓她想起狗的模樣。到頭來,貓只能感受狗在自己身體裡的存在,但無論狗如何用力衝刺,永遠也到不了貓最深的渴求與願望。

整齣戲由兩個演員撐完80分鐘,狗跟貓這兩個腳色對演員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除了有很多親密的動作外,跟之前喜劇外放的表現方式相比,愛情生活的感情是相對內斂很多的 (也就是有比較多內心戲)。

這次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看王宏元的詮釋,從閹雞、維洛那二紳士K24,王宏元扮演的腳色都帶著天然的傻氣與阿呆 (是因為他的單眼皮嗎?哈~)。這次的狗則截然不同,是個都會氣息很濃重的男子,有著不錯的工作,住在有一衛一房、裝潢簡約卻有格調的小公寓。座談時演員自己也提到,「都會型男」這四個字似乎很難跟王宏元的印象連結在一起。不過,既然是演員,就要穿得上任何腳色的外衣,還要穿得體面好看,有自己的風格。雖然離我心目中都會男子的感覺還有段距離,王宏元在愛情生活裡的表現仍然值得稱讚,可以明顯看出這個腳色與之前演出的差異。不過,演員的外表真的太年輕了,和狗相比,狗是玩世不恭卻又渴望溫暖的,給人的感覺應該要再冷調世故、再酷一點。

我非常喜歡林曉函所詮釋的貓,真有小女人的慧詰與心機,許多小動作都讓人回味再三。像是依偎在狗懷裡那雙閃呀閃的聰靈大眼、佔據狗的地盤時那若有所思的表情 (特別是在排著瓶瓶罐罐的時候)、以及生氣狗帶另一隻貓回家,卻仍舊無能為力阻止自己不再想狗的懊惱。在她身上看到了貓從一開始的跋扈,到後來的迷糊軟弱,最後無法自拔的迷戀著狗,著實令人心疼。

因為是貓跟狗,有很多情緒與過程,如生氣、撒嬌、做愛等,都是使用喵與汪來表現,算是另一種趣味與調情的手段。此外,有兩段刻意用快速閃燈的方式來表達狗心中想要痛扁貓的憤怒,則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神來之筆,緩和了看戲觀眾的緊張感,多了點影集式的戲謔效果。

還有一項非提不可的,就是愛情生活的配樂。成功的配樂讓觀眾看戲前,光看文案就可以想像得到整齣戲的走向;看完戲後,又可以藉由配樂去喚醒腦袋裡所印下的劇場幕景。雖然只有簡單的吉他與大提琴,但兩者組合所奏出的樂曲,完美的扶持著整齣劇,為其立下唯美落寞的基調。所以,不要再遲疑了,請趕快發行OST吧!

演員很不錯,佈景燈光音樂也都很好,但看完戲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仔細想了想,這齣戲講的是一個寂寞的故事,但寂寞的力道與氛圍卻不夠重,所以才讓我覺得有點搔不到癢處。狗的確說出了他很寂寞,但好像只停留在他夜夜帶不同的女人回家,卻沒有更深入著眼。就如同之前提到的,寂寞是一種會侵蝕人身體與心靈的酸劑,一個人的時候會出現,但威力最強大的,往往是在一群人的狂歡後,在群體中仍感受到孤立無援。即便玩鬧得開心,那種寂寞還是可怕到無以附加的。

我曾經以為戲會在貓與狗的浴缸做愛中結束:狗站在門口,只有暈黃的燈打在狗身上,但貓卻已不見蹤跡。結果,在這之後還多了一大段跳脫現實的描述。另一對看似是狗跟貓的男女,兩個人熱烈的討論著這段感情的設定與過程,試圖找出這都市寂寞方程式的最佳解。只是,談來談去終究是沒有個共識。這對男女繼續划著浴缸,似乎是要划往計畫或夢想中的某一個度假地。突然,有人敲響浴室的門,女子原以為兩人的偷情會被發現,沒想到是男子送給女子的驚喜。滿天星空下,他們一起去了北海道看雪、到了夏威夷衝浪、前進巴黎擁浪漫。最後,女子滿心微笑的靠在男子懷裡。

貓跟狗究竟有沒有在一起?女子與男子到底有沒有去旅行?留待觀者自己去想了......

透過百葉窗照進房內的燈光,在牆上印上一黑一白的痕跡,他們曾在同一個房間存在,但永遠都是平行線,沒有交集。就如同這都市寂寞的男男女女一般,來了又去,走了又回,雖然偶爾因回頭而短暫聚首,最終卻還是得分開。

理想的愛情跟高潮一樣,可遇不可求呀......


2009年8月16日

音樂時代劇場:隔壁親家

時間:2009.8.15 7:30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劇名:音樂時代劇場 隔壁親家

猶記2007年10月,在劇院裡初次感受到《四月望雨》的誠摯與細膩,讓我在隔年7月又心甘情願的買票,再次進到劇場去溫習那難得的感動。因此,當音樂時代劇場釋出由《四月望雨》原團隊所製作的新作品《隔壁親家》時,我早早找好了戲友,滿心期待的等著看戲當天的來臨 。今年8月初,很榮幸的在正式演出前能參與觀看排演場的活動。這場活動下來,讓我對這齣戲的期待又向上拉高。果不其然,此次的成功演出與亮眼票房,證明了《隔壁親家》的確是值得稱讚的好戲。音樂時代劇場也為自己打了次漂亮的勝仗,穩固自己做優質本土音樂劇的地位與特色!

《隔壁親家》改編自廖風德先生的同名作品,描述50年代住在宜蘭水底寮的兩家人的興衰起落。故事時間涵蓋了親子兩代,在親世代中,有一戶是開高走低(石龍伯),另一戶卻是開低走高(粗皮雄)。這大相逕庭的走向,提高了故事的可看性。同時,兩家子世代的交集,除了解釋親世代的勢力移轉,更帶出屬於那個時代台灣鄉村的生活、人民的觀念、甚至是社會情勢的轉變。

原著小說的字數僅僅1萬多餘,卻涵括了許多可討論的議題:眷村情誼、夢想台北、對西方文化的崇拜憧憬、族群和解等等。因此,在之後改編的電視劇版本「親戚不計較」,竟可以從中延伸出2248集,算是台灣電視劇上的奇蹟。稱《隔壁親家》是「簡短的大作品」,一點都不為過。

回到音樂劇《隔壁親家》本身。大幕拉起,石龍伯坐在板凳上,無奈的和孫子與家人討論賣牛的事情。賣牛對農家來說可是件大事,畢竟牛是農家耕作的主力,賣掉了就等於失去了支柱。曾經風光一時的石龍伯,最後竟落得賣牛的下場,一首「天公伯,我問你」唱出了心中的疑問與不平。我在排練場的心得裡提到,有故事的人,說出的每句話都是感人的章節。當澎恰恰唱這首歌時,簡單的歌詞與旋律頓時上了滄桑動人的色彩,觀眾的耳朵自然而然地就服貼順從了。

石龍仔與粗皮仔,這兩個同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好兄弟,小時還以番薯為信物,約好將來要一起稱霸水底寮。不過,一條土地重劃的線,讓這兩個人就此分道揚鑣。石龍伯命好,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還分到了可種稻的水田;反觀粗皮雄,卻是一連三個罔市(女兒),連老天爺也只分給他種蕃薯的旱田。再加上石龍伯反悔雙方老大的親事,讓兩人的不和越發嚴重。

§ 天賜與招治:傳統父權社會的孝道倫理、本省外省的眷村婚事

「命運的一條線」,天賜與招治唱出了深厚的郎情妹意,也唱出了兩人因家庭無法結合的悲哀。這條無形的線,劃清了楚河漢界,切斷了原本該是美好的姻緣。還記得第一次在彩排場聽到這首歌時,發現張世珮的眼淚厲害地說掉就掉,加上哀傷的旋律與歌詞,眼眶就不自覺的紅了 (哈 我是愛哭鬼)。

好加在天公還是疼憨人,幫招治找了個退伍軍人老公國恩。雖然年紀大了點,但成熟穩重,待人也有禮。重點是,不嫌棄招治看不見的右眼。描寫這對眷村準夫婦初見面的「一半的世界,圓滿的未來」,是整齣劇裡我最喜歡的歌曲。這首國台語交疊的男女合唱,歌詞美麗工整,讓人絲毫不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語言的合唱曲。

招治:(台) 心情起起伏伏,親像坐船出海。
國恩:(國) 心情浮浮沉沉,好像海浪澎湃。 --> 出海跟澎湃有對韻
招治:(台) 放未落的心,轉過來這屏,相意愛的情,留在伊那屏。
國恩:(國) 心開始安定,人不再冷冰,漂泊的心靈,腳步為她停。 --> 屏和停也有對韻
兩人:(國/台) 你我一人一半的世界,因為你/妳,完成一個圓滿的未來。

§ 天保與迎治:夢想中繁華的台北城,美好卻殘酷的台北淘金夢

台北是台灣最指標性的城市,一直以來都是年輕人希冀前進的夢想之都,天保和迎治也不例外,兩人相約來去台北尋找幸福與Money。以探戈為基調的「咱作陣來去台北」,明顯強勁的節奏,搭上俏皮可愛的舞蹈,讓整個氣氛都活潑了起來。這部份強調的是小倆口對未來世界的期許,整個舞台上只有兩個演員。可惜,即使有掉幕(霓虹看板)的設計,仍讓我覺得舞台有點空虛。此外,洪瑞襄的聲音狀況不是很好,有好幾個音很明顯的飄掉&卡到 (Ex. 我是西門町尚水的花),算是這首歌不完美的小瑕疵。不過,終於讓我再看到程伯仁演出這麼活潑的腳色。自《跑路天使》的艾隊長後,我就沒看過這麼開心的腳色在程伯仁身上出現。

上半場最精采的片段莫過於幹架的設計。這場設計引起不少戲友的討論,排除了傳統的武打場面,使用了大量的停格、誇張的慢動作,甚至仿攝影機360度旋轉視角的拍攝模式,讓整體的呈現非常電影。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樣的創意,讓負面沉重的鬥毆事件有了正向且有趣的笑點。不知是燈光還是其他因素影響,這段的舞台畫面不夠乾淨俐落,總覺有些凌亂。至於沒在排練場爆出的樂隊笑點(警察:每次來都奏這首),經過台詞的修改,在正式演出時得到了觀眾的正面回應。

上半場的最後一首歌「阿兜仔保庇水底寮」,讓粗皮雄與石龍伯兩人的優劣情勢正式反轉!這兒的歌詞寫得非常可愛,特別是形容現代家電的描述 (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 更是讓人絕倒。仔細觀察,所有的水底寮村民全都集中在舞台中間,西瓜偎大邊的圍繞著站在牛車上將要風光的粗皮雄。而粗皮雄頂上的燈光更是明顯的又白又亮,和最後一個下台的石龍伯相比,石龍伯不但是一個人被隔在透明黑幕的另一邊,最後也只剩一盞燈光照明,燈暗、下場,預告了石龍伯下半場越趨低迷的人生。

下半場一揭幕,延續上半場末水底寮的歡樂氣氛,準備迎接村莊裏的第一個洋女婿。令人驚奇的,為了營造「外國的月亮真的有比較圓」的FU,劇場真的開上了一台很趴的白色閃亮金龜車。正當大家引頸期盼可以看到傳說中金髮碧眼尖鼻子的阿兜仔時,卻從車子裡走出了一個捲毛的深色巧克力人,開始了一連串雞同鴨講的逗趣對話。

Nice to meet you. (台) 蝦咪,要喝米酒?
My name is Michael. (台) 為什麼他要麥哭啊?

Oh~ I will call you Mr. S. (台) 他在講咖稱啦!喔喔,ㄝ通ㄝ通,他要上廁所啦!

這段對話真是讓我又好氣又好笑,每個人七嘴八舌的,各有的解讀,十足反映台灣人愛湊熱鬧的習性。讓我想起之前《寶島一村》裡的老趙,帶著村裡的人,煞有其事的想要解開看似共軍留下來的牆壁密碼的類似橋段。

§ 天養與連治:他鄉遊子對故鄉的思念、青梅竹馬時的相守約定。

(總算讓我等到江翊睿唱歌了!) 就如同台北夢一般,那時家裡能出個大學生是非常風光的事情,再加上早些時期「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天養自然是被眾人與父親寄予厚望。離鄉背井到外地唸書的天養,最開心的便是收到連治從家鄉寄來,那帶著故鄉情懷 (五月的桐花花瓣) 與純純愛戀 (連治的悉心叮嚀) 的信件。這首「夾在書頁的信」是劇裡少數的國語歌曲,歌曲就如同歌詞一般,是朵吐著淡淡幽香的桐花,細細道盡這對小情侶浪漫純潔的愛情。當唱到「一片寄來的花瓣,讓我思緒長了翅膀」,江翊睿圓滿厚實的聲音,搭上放射四散打往觀眾的燈光,整個舞台明亮了起來,洋溢著幸福呀!

《隔壁親家》的故事發生在宜蘭,當劇情帶到石龍伯與粗皮雄的童年記憶時,總是會出現宜蘭童謠丟丟銅仔。當劇情來到回想過往的兩人,一個哀嘆自己的人生越趨卑微,一個感慨有錢卻失去了兒時的感情,這兩人的獨唱曲「尊嚴與卑微」「拆毀的記憶」,都在背景的部份放入了丟丟銅仔的旋律,感覺那個年代的美好依舊存在,只是離現在遙遠了一些。

兩家的衝突在石龍伯家的牛被砲嚇到而導致牛鼻斷裂而爆開,以粗皮雄和石龍伯的答嘴鼓開始,吵架的緊張氣勢越發越強,再加上子世代天養與連治的感情糾葛,兩家人不但捍衛自己,也為對方的無情感到生氣傷心,在緊繃的情緒下將已經無可收拾的怒吼與怨氣拉到最高,然後倏地結束!

吵架歸吵架,孩子的學費還是要湊的。石龍伯沒說什麼,把賣牛的錢一股腦兒的塞給天養,然後黯然神傷的離去。這段石龍伯的自白,引出了天養唱出的「不回頭的牛」,說明父親就是家中那頭永遠不叫累的勤奮水牛,即便倒了傷了,仍是要努力堅持下去。從石龍伯簡單的台詞中,透露出他對於後半輩子的失望,轉身離去的背影是駝著的、是落寞的。這個橋段非常的成功,情緒蘊釀的很完美。若是沒有了澎恰恰前半段的台詞演出,這首歌曲就不會這麼的揪心且動人!

問題總是要解決,女孩子也總是比較貼心比較會想 (誤 :p)。拒絕工廠小開的電影邀約,連治要請天養幫忙將信件送到台北那最重要的人的手中。

連治:我有信要寄去台北,你可以順便幫我帶去嗎?
天養:(看了一下收件人,暗自竊笑) 這是要給我的!

連治:我想說你新學期都要有新信夾在書裡,這樣看到才會比較開心。


這個橋段可以再純情再天真一點,看得我都心癢難耐了 (其實是要被閃瞎了,哈)!此時有個很重要的人:石龍伯,偷偷的躲在房子背後看著這一切,卻沒有上前去阻止......

這齣劇的結尾從這個地方開始收起,收得非常漂亮!原本固執的石龍伯竟然沒有阻止自家兒子和仇家女兒的相戀,反倒是窩在一旁觀察。粗皮雄發現了這奇怪的現象,還上前去虧了石龍伯幾句。這兩個人冤冤吵吵了快半世紀,是時候該學會放下了。以40多年前石龍伯所畫的畫為開頭,喚起了兩人小時的盟誓:稱霸水底寮。

對照起小時候,也是上半場初,兩個人偷挖蕃薯的橋段,當時石龍仔只說:你拿一條蕃薯給我做信物,換這幅畫就好。下半場末讓這個幼時回憶跑得更完整,粗皮仔將所有的蕃薯都給了石龍仔,還說以後如果真像畫一般,蓋了樓房,一定會找石龍仔來玩。放下那些無謂的面子與尊嚴,所謂的爭一口氣往往都是百般聊賴的意氣之爭,唯有那可愛又簡單的人跟人之間的感情,才是真正值得去爭取捍衛的!

透明黑幕後,小時的粗皮仔與石龍仔開心的跳房子玩耍;透明黑幕前,成年的粗皮雄與石龍伯握起了幼年熟悉的兄弟手勢,丟丟銅仔又再度響起......

§ 後記

呼,想記下來的精采片段有很多,再加上這齣戲讓我有不少感觸,所以寫的幅度也就落落長一篇。誠如一開始提到的,音樂時代劇場再次證明自己有作好戲的能力與實力,除了擁有優秀的演員之外,這一次的許多細節也讓人稱讚。不論是旋律動人詞句精巧的歌曲、精緻且多變化的佈景 (正面是水底寮農會門口,背面是酒廳,裡面則是粗皮雄與石龍伯兩家人的房子)、令人想不到可以搬上台的道具 (拉風的金龜車、帥氣把妹用的偉士牌)、新穎有趣的舞蹈設計,連許多週邊的小物件都讓我覺得非常溫暖。我特別想指出節目單的用心,除了幾個主角娃娃公仔設計的超可愛之外,所有的演員、配角、舞群、技術人員等等,只要是跟《隔壁親家》這齣戲有關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有照片與介紹。這真的很重要,一齣戲的成功不是只有光鮮亮麗的幕前,幕後各項工作的操盤手更是重要不可或缺。

此外,找來澎恰恰和許效舜飾演石龍伯與粗皮雄,是這齣戲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這兩個演員根本就是這兩個角色。自然不做作的演技,流暢不扭捏的舞臺動作,感覺一切都是信手捻來,跟吃飯睡覺一樣簡單。偶而多出的台詞,卻往往帶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社會歷練與舞台經驗豐富的兩人,活脫脫的就是書中的角色上身,完美的在自己身上姜石龍伯與粗皮雄的人生活過一遍。

常言道,戲劇是會反應社會現狀的。最後的最後,想提幾個嚴肅的議題。劇中的兩首曲子「歹所在住一世人」「命運的一條線」,著實讓我想到目前台灣的現況。「歹所在住一世人」裡頭寫到:生住在這死嘛埋在這,萬事看闊闊心未散赤,很多時候對自己家鄉的情感不是身體離開後就可以輕易切斷的。即使到外打拼可能會有更好的未來,但土親人親的羈絆,是怎樣都無法彌補與替代的。家園再困苦殘破,也試著要留下來守著這塊撫育自己長大的土地。

既然都生在同一塊土地、同一個小島上,彼此更不應該被所謂的族群意識、本省外省、藍色綠色、南方北方給自我分化。台灣已經很小了,被這些看不見的線給分來分去實在是一點意義都沒有,既愚蠢又幼稚。或許,在放下身段與尋找認同感的過程中,的確會有許多困難、埋怨、難堪與難過。但就如同《隔壁親家》的結局一樣,試著回想那人與人之間、人與地區之間最單純無瑕的美好,即使過程中多少還是會流淚,那淚水反應出的心情,最後定會充滿著甜蜜且美麗的笑容!

【註】Jimmy不負責任亂亂想
隔壁親家的仿人像公仔都畫得超可愛超像的,所以,要不要趕個流行來出大富翁?

選項可以有:
1. 粗皮雄領肥料時撞到石龍伯,退後3步
2. 粗皮雄拿到農會工友工作,前進到農會處(中繼點)
3. 迎治跟天保去圓環吃肉羹,前進1步
4. 招治生baby,休息一回
5. 天保招不到計程車人客,被老闆罰錢,退後2步
6. 天保在歌廳鬧事,直接入獄 XD
7. 阿兜啊送電視機到粗皮雄家,喜事一件,再擲一次(骰子)
8. 天養和連治純情的私定終身,前進N步 (我對純情劇沒有抵抗力 XD)
9. 何雅郎約不到連治,把不到妹,退回原點....

2009年8月14日

醜男子:部落客口碑試演會 (上半場)

時間:2009.8.9 3:30PM
地點:台北市社教館文山分館12F排演場
劇名:黑眼睛跨劇團 醜男子部落客口碑試演會-上半場

很開心被邀請去參加《醜男子》的試演會。《醜男子》的劇情相當吸引我,讓我光看文案就不自禁的在腦袋瓜裡想像,到時候劇場會用什麼方式來呈現這乖誕又詭異的故事呢?

主要演員有四位:吳昆達、蔣薇華、張睿家、夾子小應。吳昆達飾演的是醜男子列特,也是劇裡唯一沒有分飾他角的演員。這是我第一次看吳昆達的演出,劇剛開始沒多久,吳昆達急促詢問的口氣讓我一度聯想到徐華謙的歇斯底里 (哈),後來和蔣薇華(飾烈特妻子)討論自身的「醜」、與整形醫師的互動等等,表演能量的展現完滿且到位。只是越到中場,氣勢反而漸漸弱掉,然後在沒有拉起來的狀況下就結束了。不過,這與故事走向和試演限制 (只有上半場) 有關,正式演出應該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蔣薇華老師只有兩個字形容:超棒!特別是她那豐富多變又可快可慢的臉部表情,透露出許多隱而不說的情緒,也同時延伸了台詞所要表達的意義。此外,蔣老師在劇中扮演的兩個角色落差極大,即便試演會上沒有服裝梳化的幫助,也絲毫不覺在角色切換上有何彆扭之處。

我本身是很喜歡張睿家這個演員的。不過,看慣他在電視電影中的演出,第一次的舞台劇嘗試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還好看完試演會後,心中大石也就跟著放下了。雖是劇場新手,但表現不俗。不論是傻呆阿Q的角色一,或是帶點媚惑感(?)的角色二,都讓我相當期待。

唯一讓我覺得可惜的是小應。或許是他扮演的兩個角色類型太過相近,再加上小應說話的語氣快且平緩,又有個特別好認的腔調,很容易造成觀眾身處角色混亂的尷尬。此外,不知是人設還是其他問題,角色的情緒起伏不明顯,總讓我有刻意在演出的感覺。

試演會結束後,劇團安排了約30分鐘左右的座談。還記得在新聞上看到《醜男子》記者會的報導,有一段張睿家與小應的魔術演出。在座談中導演也特別提到,因為是黑眼睛「跨」劇團,打算在每一齣劇裡都加入一個跨界的元素,讓劇的呈現更多元,而在《醜男子》中被選擇到的便是魔術 (OS: 我很好奇之後《黑鳥》的跨元素為何?)

原劇在柏林演出時,飾演列特的演員僅拿著一支mic,在台上用口技的方式表現手術的聲音。不過,《醜男子》卻拿了魔術來表現整型。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設定,魔術是神秘且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殘忍一點的說法,魔術其實就是騙術,和本劇嘲弄整型後的扭曲世界觀不謀而合!這世界的皮相越美麗,人性就越虛假。再加上整型的過程中,刻意用餐具代替醫療刀具,讓整個過程看起來更荒誕、誇張、不可置信,大大的強化了諷刺意味!呼,非常過癮!

劇的節奏非常快速,目的是讓觀眾像在乘坐雲霄飛車一般,「咻~」的一下就看完,然後再回過頭來感受及品味戲劇所帶來的後座力。不過,看劇的時候,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卻又思考不出個所以然。在回家的車上仔細想了又想,總算理出頭緒。整齣戲 (明確來說,只有上半場) 的節奏非常一致,就是「快」,但卻少了停頓的點,讓原本是梗的地方被匆匆帶過。仔細比較蔣薇華跟其他演員的表演方式,她的速度雖然也跟著全劇的快節奏走,但在快節奏中仍有輕重緩急。從臉部表情變化就可觀察到,不同情緒的表情隨著故事走向,皺眉、抿嘴、深思、驚訝等,是有快慢之分的。所以,在蔣薇華身上該發生的笑點都有發生。舉個反差的例子來做對照組,有一幕是小應剛數落完右邊的張睿家,轉頭後頓時變臉,笑盈盈的面對左邊整型完的吳昆達,這部分如果能再多停留個一點,表情再誇張放大一點,我想呈現出來的效(笑)果會更好!

整體來說,即便試演會的表現有些小瑕疵,但《醜男子》的正式演出仍是值得被期待的。這類有趣又具爭議性的題材,在正式演出時搭上佈景、燈光、音效、梳化,可以玩的花樣就更多了,相信會有完整且不一樣的劇場呈現!

PS. 很誠實的說,關於40cm那一段,如果改成30cm會不會更能引起笑點呀?你知道的,鄉民都是30cm起跳的..... 科科.... XD

§ 演出時間:8/21(五), 8/22(六) 20:00 ; 8/22(六), 8/23(日) 14:30
§ 演出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 購票去:點我購票
§ 黑眼睛跨劇團Blog:http://www.wretch.cc/blog/darkeyes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