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

【演前預報】黑眼睛跨劇團:華格納革命指環 - 女武神

時間:2014.05.28 8:00PM
名稱:黑眼睛跨劇團  華格納革命指環 - 女武神
地點:藝想空間排練場

今年六月最有趣的劇場企劃,莫過於找來四個劇團共同合作的《華格納革命指環》。《尼貝龍指環》是作曲家華格納耗時20餘年才完成的歌劇作品,以北歐神話的故事與人物作發想。全劇共有四個段落,正好一個劇團搭配一個段落:河床劇團的《萊茵黃金》、黑眼睛跨劇團的《女武神》、EX-亞洲劇團的《齊格飛》、再拒劇團的《諸神黃昏》。演出不只是表現原有的故事,還會加上劇團對故事的想像與延伸。由於四個團的風格迥異,要是連著觀看,會發現故事裡的人物會在不同的詮釋下,而有截然不同的樣貌。

在講黑眼睛版本的《女武神》前,我們要先來說說原來的《女武神》。天上有九個女武神,她們是智慧女神與眾神之王佛旦 所生的女兒,也是佛旦跟前最得力的助手,不時騎著飛馬在天空盤旋飛舞,將在戰場上死去的英雄帶回天上。然而,眾神之王佛旦,有個深藏在心裡,企圖奪回力量的計畫。為了這個計畫,他不但毀壞自己所訂立的契約,更與元配妻子芙烈卡發生衝突。因此,最受佛旦信賴的女武神領導布倫希爾,被佛旦派去執行暗殺密令。不過,布倫希爾卻在最後關頭心軟,決定要違抗父親旨意來保護暗殺目標,因而未來的人類英雄齊格飛才得以生存成長。(《女武神》的故事架構龐大,若想知道詳細內容,請自行上網google。)

黑眼睛版本的《女武神》,大致上保有故事走線,但額外提煉出幾個不同的切入點,讓看似天馬行空的北歐神話,多了台灣現代啟示錄的味道:
1. 佛旦的大老婆芙烈卡 (賴玟君飾),怎能容忍丈夫外遇,還將外遇的九個小孩都帶回家養?
2. 家裡有一個小孩就夠嗆的了,這個家裡還一次有九個!佛旦 (徐華謙飾) 雖是眾神之王,如何跟不同個性的女兒 (女武神們) 相處,絕對是個大問題!
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光,就要有電。那...神不就是發電廠廠長了嗎?九個女兒正好可以幫忙管理電廠,維護權力中樞!只不過,為了保有力量,眾神之王即便不用交際應酬,還是得私下安排暗樁、剷除異己。

這章節既然名為《女武神》,身為女武神領頭的布倫希爾 (曾歆雁飾) 自是故事的焦點人物。在黑眼睛的版本裡,布倫希爾的能量被放得更大更明顯,並與近期的台灣自覺力量做連動:從小生活在權力中央,卻仍因著民意,決心放棄長久被豢養的安逸,選擇反抗威權,進而影響帶動其它姊妹,共同依靠堅定的自由意志行動。

說實話,我很難去計算,究竟在《女武神》裡「偷渡」或「明示」了多少對當今臺灣的嘲諷與對人性的批判:婚姻、親子 (特別是責任與承諾)、權力、民意覺醒等;又,演出使用的語彙同時拼接21世紀的白話與詩意的文謅對白,使得本是純粹神話的《女武神》,彷彿重生降臨在一個詭譎難辨,讓人分不清是哪裡、卻又感覺莫名熟悉的紛擾時空。

演出訊息:
◎ 演出時間:2014/6/6-2014/6/8
◎ 演出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四連棟C棟 (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
◎ 導演:鴻鴻 
◎ 執行製作:劉至芸 
◎ 舞台設計:蘇匯宇 
◎ 燈光設計:李建常 
◎ 音樂設計:周莉婷 
◎ 服裝設計:黃雅筠 
◎ 動作設計:余彥芳 
◎ 演員:徐華謙、朱倩儀、余彥芳、余佩真、高俊耀、許雅雯、陳雅柔、陳以恩、彭子玲、曾歆雁、廖圓融、賴玟君、鍾琪、蘇志翔
◎ 劇團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DarkEyesLabFans?fref=ts
◎ 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goo.gl/aYMt8B



2014年5月25日

斯立戲劇、至樂匯舞台劇、哲騰文化:驢得水

時間:2014.05.23 2:00PM
名稱:斯立戲劇  驢得水 (出品單位為至樂匯舞台劇與哲騰文化)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NOTE:本檔演出是2014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的節目之一,觀看場次為臺北首演前的總彩排。

民國30年初期,懷抱著要振興農村教育的四個人:孫校長、張一曼、周鐵男、裴魁山,前進偏遠地區辦學。這辦學的地方除了沒什麼學生,還沒什麼水,更得不到中央關注。為了獲得補助,將腦筋動到了幫忙挑水的驢子身上,把牠上呈為學校的第五名老師:「驢得水」,藉此多領取一份薪餉。沒想到,學期末來了個教育特派員視察,只好請臨時來修鎖的鐵匠假扮成人樣的「驢得水」。再沒想到的是,這個人樣的驢得水老師被草包特派員選成重點觀察的農村教育家,可以一個月多領好多好多錢!所以呀,謊言一個緊挨著一個的來,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上至教育中央,下至學校各單位,每個人都身陷雪球內部,無法自行脫身。

《驢得水》的戲劇節奏非常快,角色的丟接頻繁,卻一點兒都不會打結;其說三道四、不著邊際的對話內容,看似裹著嘻笑逗鬧的糖衣外表,底子裡卻惡狠狠、響亮亮地打了知識分子好幾巴掌。一句解救農村的「貧、愚思」,反倒成了角色最後的唯一註腳。誇張荒謬的設定與諷刺喜感的台詞在戲的一開始的確吸睛;但過了60分鐘、90分鐘之後,「用更多的謊來圓第一個謊」的模式成形,觀眾的注意力與新鮮感便隨時間向下。雖說後半段在美國人到訪的混亂中達到另一波高潮,仍難以掩蓋觀看疲乏的事實。

不過,《驢得水》裡頭的反動意圖依舊值得細細品味。一般來說,人自恃是高等生物,與動物的最大差別在於人會思考與學習,並依據道德良知來行為處事。但這樣的認知,卻在《驢得水》裡,被知識分子從一而終的「自以為」給毀壞殆盡:劇中不僅用一個人的「驢得水」與一頭驢的「驢得水」來對比差異,更讓場上的角色為了搶奪資源,逐漸喪失基本人性,成了只為生存的牲口 (如:為了錢不擇手段);最諷刺的,莫過於「驢得水」這三字,從真正的動物,成了塑造出來的人物;假扮「驢得水」的鐵匠,透過扮演 (動物) 的過程,而有了自我覺醒。甚至搖身一變,握有主宰世界的權力 (如:開除老師)。動物爬上權力頂端操控人類,使得一切都變調亂套了。

本以為演出會在那句美國人驚呼的"Incredible China"後結束,一來是台上所發生的種種,實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二來則暗諷China這地區,即便再怎麼不合理的事情都會發生。結果,後來還多了段男人們粉飾太平 (校長和兩名男老師),女人們選擇離開的結局 (校長女兒遠走他鄉、女老師開槍自盡)。演後問了編劇,是否針對性別做特殊安排?編劇的回答傾向於是角色自己長成這樣的。最初的版本只有校長女兒離開,女老師跟著一起沉淪。但在排練的過程裡中,演員發現了矛盾,這才有了看起來依性別而有所差異的二種處理謊言的方法。

雖然《驢得水》遍布通俗的笑料,但本質是個很沉重的故事呀!只能聽聽劇裡唯一的小清新來舒緩一下心情了:一曼老師的《我要你》

2014年5月23日

美國碧洛柏樂斯舞團:Pilobolus Shadowland (幻影王國)

時間:2014.05.22 7:30PM
名稱:美國碧洛柏樂斯舞團 Pilobolus  Shadowland (幻影王國)
地點:國家戲劇院

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很常停電,特別是颱風天前後,所以家裡總是讓每個小朋友都備有一支手電筒。夏季停電的高雄是炎熱的,翻來覆去睡不著就只好開著手電筒玩影子遊戲,小狗狗、蝴蝶、鳥兒等。今晚,這樣的兒時記憶被放大了。

Pilobolus的《Shadowland》有點像是影子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但故事情節要再更殘酷一點:小女孩於某個夜晚掉進奇幻的夢境,被天降大手給搓揉成可愛惹人憐的小狗少女,被迫背起行囊,踏上冒險的旅程。她遇見了各式各樣的生物與事件:瘋狂廚師、比人高的植物、溫柔善良的人馬,甚至還不小心落入怪奇馬戲團手中。演出將影子遊戲玩得超乎想像的豐富,除了基本的人體拼字、拼物件外,更擅於利用道具與拿捏光影和演員之間的距離,在平面的2D剪影上,創造出具速度感與空間感的立體影像。

一進到國家劇院,發現台上的白幕並沒有想像中的寬,舞台兩側仍可清楚看到要使用的道具與服飾,有點散亂的混雜排列。等到需要時,搭配白幕的拉動、演員肢體的滾動 (進出白幕拿道具),無形間讓舞台上的世界更加渾沌、沒有界線。而暢的「幕前」「幕後」切換,讓故事遊走在真實與虛幻之間,凸顯情節所要帶給觀眾的直接衝擊:利用白幕旋轉,將現實中的女孩轉進去影子世界;馬戲團的段落則讓「女孩」與「小狗少女」的樣貌不停變換,表現出奴役動物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奴役人類;人馬與小狗少女從一開始不熟悉,到後來相知相惜的部分都是在白幕背後完成,但當去除了幕的遮蔽,就只剩下穿著膚色舞衣的舞者共舞,是純淨毫無保留與偽裝的肌膚之親。

由於演出的運動量很大,每個舞者身上的肌肉都非常發達,特別是故事的主角小狗少女,為了作出夢境輕飄飄的樣貌,她常常是處於被丟來晃去、拉來擺去的狀態;也就是說,要有極高的身體控制能力,才能在幾乎無支撐的狀態下,安全穩定的完成所需的的動作。

這晚的演出安可,Pilobolus還多表演了在Youtube上有破百萬點擊率的「小狗少女遊紐約」的橋段。當Empire State Of Mind的前奏一下,心情便激動難耐,畢竟這段演出我已經在網路上看過N次了呀!到處巡演的Pilobolus也有個揪甘心的習慣:選擇當地的歌曲 (台灣演出選擇了五月天的《入陣曲》)根據城市特色編排一段特別的表演。所以呀,今晚除了紐約外,還看到了台北:馬年的馬、端午節划龍舟、101大樓、中正紀念堂,以及好喝的珍珠奶茶。然後,觀眾就都瘋了呀!

前半段紐約:


演出宣傳短片:排TAIWAN


2014年5月18日

台南人劇團:游泳池(沒水)

時間:2014.05.11 7:30PM
名稱:台南人劇團  游泳池(沒水)
地點:水源劇場

五個角色,四名演員,所有的角色都沒有名字。正因為這樣,讓這個本有趣又獨特:演員除了有各自的角色個性要扮演外,還得輪流詮釋出第五角:成功的「她」。《游泳池 (沒水)》講述藝術圈的故事,一個大學時期好得不得了的小團體,在經歷朋友死亡後,遠處成功的「她」捎來消息:她名利雙收、耀眼奪目,有自己的豪宅園丁營養師健身教練,以及一座游泳池。受邀參與派對的四人,滿是嫉妒又羨慕。一個沒料到的意外,衝撞了人性最底層的道德界線,引出對身體、財富、名聲的渴望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偏執邪念。然而,場上角色間,那些關於人性與獸性一線之隔的拉扯與對話,已然不侷限於藝術圈,而是時時刻刻發生在生活周遭。人類的醜惡與猙獰、貪婪與狂妄、矛盾與殘酷,毫不保留、完全誠實的在劇本裡,血腥呈現!

閱讀英文原著劇本後發現,劇本裡的台詞有很強的歌唱感,且大多為三個一組,彷彿合聲般,強調字詞的意義。除了有大量重複的疊字/詞外 (Ex. Happy Happy Happy; Do you remember Do you remember Do you remember.),甚至還使用了不同的動詞與形容詞,將情緒與動作向前邁進 (Ex. "And we organize and we call and we open doors"; "Let's leave hatred lets leave death lets leave that behind"; "We console them. We are all beneficence. We discover - oh wonderful - what good people we are.") 如此具節奏感的文字,讓通篇劇本彷彿一列加速行駛的火車,雖然穩定,卻隨時有燃料加得太猛太快而出軌的可能性;抑或是個快醉卻還沒醉倒、但確定嗑藥喝酒到某種程度的醉鬼,正在茫茫然、不太有邏輯且猜想般的說話 (Ex. "But I felt did you feel, listen I felt, this is wrong I know this is wrong but I felt, maybe it’s only—did anyone else feel—and it is only a feeling, but a feeling is a feeling and I think that should be honored, you know?" "There’s the pool boy—who could be have been a porn star. Or maybe is a porn star. Or will be a porn star.")

我是先看演出,再去讀本。看完演出的當下覺得,和殘酷的劇情台詞比較起來,此次導演的處理方式還是偏安全了些。總覺能再挖得深一些、讓劇本的瘋狂腥鹹感多滲出一些,畢竟人性善惡的掙扎最邪惡好看了。不過,台南人的版本所呈現出的律動感,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一身黑的運動裝扮,差別僅在不同 (鮮豔) 顏色的鞋子。在幾近空台的舞台上,演員不停地動著:跑步、跳躍、翻滾、拉筋,除了用台詞說出情節發展,更用不止息的動作,表現故事的躁動不安。然而,最弔詭、卻完全不覺格格不入的地方在於「角色沒有名字」,所以可以想成這是四個不同的人,在表述不同的意見;但也可想成是同一個人的各種劣根性。觀眾可以很自然地帶入自身經驗:那邪惡的念頭可能是自發的,也可能是別人加諸在己的。如此一來,觀眾便不停的在演出中,與自己和台上的角色辯證。又因為這些個在腦中的思緒角力都不是正向的 (皆為人性的惡)形成一種既不舒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特殊觀賞經驗。

《游泳池 (沒水)》的水面上,用了四名角色來明白揭示醜陋的人性;水面下成功的「她」,才是城府深不見底的恐怖闇黑。我無法從故事裡知道,「她」在大學時期是否真是不引人注目的路人,但從她利用朋友的血與保險套來完成爭議性作品,進而獲得鎂光燈注目;又在事故發生後,慢慢地將自己的劣勢轉為優勢,以一種近乎催眠的潛移默化,讓另外四人在不知不覺中,協助完成創作;「她」臉上的微笑究竟是無辜天真,還是冷光鋒利,實是讓人到最後都想不透。也許,「她」只是運氣好,總能找對主題、搭上潮流,但誰知道這些不是「她」早已計劃好的操作呢?

在故事的最後,劇作家寫出了立場:「她」一直都知道,包含這所有一切的恨與忌妒,還有那些太過脆弱而無法生存的朋友。「她」作出了驚世的告白,狠狠地打了所有人響亮的一巴掌。另外四名角色入到觀眾席,以入世溫和的口吻,繼續生活,繼續在人生的道路奔跑。這樣的劇情安排,讓原本從一而終的控訴在最後削弱得只剩一點。雖說我也不是非得要所有人都死光光下地獄,但這收尾溫馨得太讓人不可思議就是。

這個場次的演後座談,演員劉哲維談到劇中一句「藝術綁架人生」的台詞,對他自己有不小的衝擊。我自己則是這樣想的,「藝術」可替換成任何詞:工作、愛情、家庭等。雖說用「綁架」一詞太過沉重,但我認為,這裡的綁架有兩種層面:一種是不得不的,像是最基本的金錢;一種是想要的。常說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選擇自己想要的,但是否真能「掌握」與「選擇」,還是無形中會被想要的東西給奴役了卻不自知?就像是劇中的藝術家們,追求藝術是吾心所願,卻在藝術這條道路上,因著徬徨無奈而有許多前來誘惑的邪魔,「綁架」便因此而生。

最後的最後,請大家好好關注這戲的導演:廖若涵,他非常值得期待!這是第三次看他導的戲,前兩檔作品都很不錯《Play Games》《安平小鎮》。我喜歡用心且認真思考的導演,仔細安排每個細節,其尊重劇場、把握機會的態度,也完全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上!

2014年5月10日

差事劇團:新天堂酒館

時間:2014.05.09 7:30PM
名稱:差事劇團  新天堂酒館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NOTE:此為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作品

當聽到差事的新戲不在寶藏巖,而改在建築物裡頭的空間演出時,我的腦袋裡滿是問號。差事幾乎跟寶藏巖共生共存,作品的表現方式與故事也向來與寶藏巖這塊場域有關。若是離開了餵養茁壯的「環境」,該是會生成什麼樣子?這檔《新天堂酒館》的前身,是2013年於寶藏巖演出的《天堂酒館》。我沒有看過2013版,僅能從故事內容大概推敲差異。

劇名雖為《新天堂酒館》,故事背景卻發生在模糊的陰陽交界。稱不上是地獄,但絕對跟天堂沾不上一點邊。舞台天花板上有著一塊用管子與繩索組成的巨形大網,尺寸幾乎涵括了整個舞台,還會隨著故事進行而逐漸往下降 (或是說,下壓)。上頭垂吊了各式各樣的鞋子,企圖作出「台上的空間是位處地 (面) 下的」,再加上其中一個角色不停的尋找正確的下水道回家,以及一盞不穩固的、搖來晃去的微弱燈泡,加深了這個空間是髒汙的、低下的、昏暗不明的印象。

我的第一個疑問就來了:故事的走向是魔幻的、劇本營造出的空間是異質處於夾縫的!台詞提到許多上層與下層的不對等關係:如勞動人口身上綑綁的勞資契約、被媒體垃圾訊息轟炸的日復一日、政治國族因素導致的戰爭傷亡等,和近期動盪的島國社會十分接近。真實與虛構,現實或夢境,若是企圖表現兩者間的矛盾與荒謬,場上的氣氛該是浮動的、變化扭曲的、充滿惶惶不安的動力。這動力可能是強韌的生命力,也可能是腐敗的死亡氣息,彼此交雜揉合。但舞台上的種種擺設,甚至是這整座多功能展演廳,都讓我有種不協調感:它太固若金湯了,缺乏混沌不明的雜亂感。

因此,看著去年的《天堂酒館》的演出劇照,我不禁思考演出的不同可能性:頹圮的土方、散亂的枯葉、斑駁的牆面、雜生狂妄的樹枝等,是否能強化故事場域的信服程度?我不知道,但我很好奇。

回到故事本身。《新天堂酒館》裡共有五個角色,其中有三個「尋找的人」:尋找理想的天使 (彭子玲飾) 創造共生村,卻沒料到烏托邦道路上的荊棘遍布,僅靠力氣是無法走完全程的;尋找意義的詩人 (王識安飾)每日被無用訊息轟炸,為了感受死亡前那一刻的光亮,因而不停地上吊,造就「尋死是想知道為何活著」的謬論;尋找自己的記者某人 (高俊耀飾),因為在記錄真實與參與真實的界線裡迷失 (這角色讓我想起了照片「飢餓的蘇丹」的故事),消極的用酒精麻痺自己。

這三個人都死了,靈魂飄移在空間夾縫中。或許是心願未了,找不著投胎的出口,只得重複尋找著生前未完成的遺願。在這個夾縫當中,有兩個很像是奈何橋守門人的粗鄙角色:洗屍體的大老二 (朱正明飾),以及唱著牽亡歌的小老二 (田成昊飾,這位是韓國演員,演出中也說韓文)。大小老二開心渡日,心情放很寬,看似無所謂與無所為,卻有意無意地丟出線索來「普渡迷惘眾生 (這裡的眾生指的是三個還在尋找的人)」。大老二說到:「我可是專業人士,你們死了,就得需要我來幫忙你們洗身體。」小老二則是一邊唱和,一邊響著手上的鈴鐺,引渡亡魂到世界的盡頭。這樣的角色設定,出現了「下層人引領上層人」的奇特方向,正好與舞台「由上往下」的壓迫方向相反。兩者互相衝擊,卻又似乎自然的形成平衡 (但這樣的平衡,不一定是好的)

三個在尋找的主體都有段不算短的宣告獨白,對著天、對著觀眾,在半夢半清醒的狀態下,以控訴、怒吼、悔恨、無奈、戲謔等不同情緒,掏出自身經歷來對抗這個世界。這些段落裡都有台詞耐人尋味,可惜的是,也就僅止於耐人尋味,沒有再往下深耕。於我來說,這些獨白多少帶點教化意義,太過刻意了些,甚至有跳離演出本身的脫鉤感。彷彿獨白當下,舞台上就有座高起的隱形講台,讓表演者可以義正嚴詞的發表言論。不過,演員的表現沖淡了許多這種尷尬,讓這些獨白就觀賞層面來說,他還是好看的。

《新天堂酒館》花了很長的時間描述「怎樣都無路可出」的狀況,卻也還沒有完全的失去希望,而是還在抵抗,還在作夢:在這光明與黑暗當中,一起跳起了骷髏一般的舞,唱著那首被這世界所遺忘的歌。這是夢,還是夢想?既是夢,也是夢想吧!



2014年5月8日

【Ciao~義大利】第三天:2014/2/17 三訪茱麗葉之家 + 千年的維洛納圓形競技場


Verona雖然不是什麼大城市,但這裡有兩樣全世界知名的「東西」:羅密歐與茱麗葉,以及每年六月的維洛納歌劇節。這天維洛納的天氣非常好,甚至是有點炎熱的。用過豐盛的早餐後,我們決定先來尋找24小時的Verona Card (24小時券為15歐),這張卡除了可用來搭公車,還可以使用在今天要去的景點:茱麗葉之家 (Casa di Giulietta)、蘭貝爾提塔 (Torre dei Lamberti)、維洛納競技場 (Arena di Verona)。

不過呀,本以為Verona Card很好找,沒料到我們走到了競技場附近的Tabacchi才買到 (這應該是我找的第四間Tabacchi)。Tabacchi 是義大利自助旅行一定要認識的店家,數量很多,遍布城市各處。有點像是小雜貨店,通常賣雜貨、明信片,還有各式各樣當地城市的交通票券。另外,還記得前一天晚上轉接頭事件,本想說一早要去附近的義大利燦坤EURONIC 找轉接頭,沒想到店家竟然下午才營業!Come on~ 這天是星期一耶!!(哀傷的是,我下午還是沒買到 Orz)


民宿主人說平日的Verona老是陰雨不斷,我們運氣很好,碰上這麼個好天氣我們在上午10點多繞了競技場好大一圈,卻怎麼都找不到入口。問了人才想起,啊~ 這季節的開放時間是下午啦!(Arena di Verona的開放時間會因為季節而有所不同。)


所以,先在外頭簡單拍個照,等逛完其他景點後再進來囉!上圖右是今年2014年,第101屆的歌劇節海報:有阿伊達、杜蘭朵、蝴蝶夫人、羅密歐與茱麗葉等經典劇目。


維洛納是莎翁筆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背景城市。雖然是個虛構故事,但由於故事淒美動人,城市自然以此作為觀光號召,因而有了茱麗葉之家、羅密歐之家等景點,每年西洋情人節時還有以羅茱為題材的Verona in Love活動。那為什麼我的標題會是「三訪茱麗葉之家呢?」一般來說,絕大部分跟團的行程都會「來」茱麗葉之家,但不會「進去」茱麗葉之家。我們想說都來了,一定要到別人家侵門踏戶,喔不,是一探究竟。

- 早上來:旁邊的景點小姐說下午1點才開放。
- 下午1點來:旁邊的景點小姐說可能要再晚一點點。
- 下午1點半來:終於進去啦!

茱麗葉之家在上圖左的城牆門進去,然後你就會看到萬頭鑽動的觀光客!羅茱最有名的場景就是那場羅密歐爬上茱麗葉家陽台告白、互許終身的段落...可以來參考一下同名法文音樂劇的片段 Le Balcon (請從2:40開始看起)



但我想,除非羅密歐是蜘蛛人才爬得上去吧 XD 



因為我們看不到茱麗葉本尊,所以有了座茱麗葉的雕像。雕像後方有兩道門,左邊那道,也就是上圖左,是一堆象徵愛情誓言、五顏六色的鎖;右邊那道則是遊客的...口香糖 (是的,就是黏上去的口香糖,所以我就沒拍了XD)


傳說中,撫摸茱麗葉的右胸就會有美好的愛情運勢,所以這裡的人山人海都是為了茱麗葉的ㄋㄟㄋㄟ來的!哇哈哈哈!


一旁有間可以繡上自己名字的家飾店,非常受到女性朋友歡迎。連信箱上都有陽台造型。



一走進這間店,就會發現耳朵傳來不絕於耳的「卡哇伊」的聲音。店裡有好多日本女生呀,而且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點:一群日本女孩兒,當第一個人看到某樣東西覺得很可愛,說出「卡哇伊」後,接連第二個第三個就會像回聲一樣,重覆說卡哇伊、卡哇伊」,是為卡哇伊」連發!

雖說是家飾店,但在現場踩縫紉車、現繡名字的可都是男性員工呢!他們很厲害的不用打草稿,可直接在布上繡出英文字,一件作品不消10秒就可以繡好了,神乎其技。


在等待茱麗葉之家開門時,我們到了旁邊的蘭貝爾提塔,準備爬高高看Verona。


售票櫃台同時販售Verona的風景照片。不知道為什麼,來這個景點的人非常少。不過我還挺推薦在晴朗的天氣下,鳥瞰整座古城,感覺特別好。


我們先花了1歐搭電梯上去一部分的塔,然後再爬樓梯。你看看你看看,這樓梯也看得太令人暈~


但,比起幾個樓梯狹窄的教堂,這個塔已經是超級無敵好爬的了!



塔的高處四周會有鐵絲網圍起,但為了拍攝不受干擾的照片,常常有像上圖的破網存在。


上面這座橋歷史悠久,構造特殊,其實民宿主人有推薦我們去走走。可惜礙於時間因素,只能看看乾過癮。


Arena di Verona!這座競技場的保存狀況非常好,很圓很圓,結構很完整。雖然尺寸沒有羅馬競技場來得那麼宏偉,但羅馬競技場因為之前的戰爭需要石材,被搬光了好大一部分。古蹟存留的概念是到很後來才慢慢建立的。


維洛納一景。



左邊長型的這個廣場是香草廣場 (Piazza delle Erbe),是Verona熱鬧的城鎮中心,那一把把白色洋傘底下都是一個個可愛的攤販。右圖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蘭貝爾提塔,天氣真好,藍天白雲的。塔下方就是市政廳囉~



塔旁邊有個正方形中庭,是為領主廣場=紳士廣場 (Piazza dei  Signori),其實也是在香草廣場旁邊 (哪來這麼多廣場 XD)站在中間環顧紳士廣場,會發現有許多建築物與建築物中間有拱廊型的裝飾,就像是上圖建築物兩側的拱門一樣。




廣場正中間有個但丁雕像,據說是為了慶祝但丁600歲生日而設立的。


我們很「剛好」的在今年的Verona in Love後一天來到這座城市,雖說沒有參加到相關活動,但看著Verona in Love的車車~ 


又或者是立在市政廳廣場的Verona in Love看板,多少讓我們感受了這充滿濃濃愛意的城市呀!



香草廣場陽傘下的攤販,其實每個攤商賣的東西都差不多啦!


左邊這座位在香草廣場的聖母噴泉,查不太到他的歷史,但從水沖刷石頭表面的痕跡可知,他已經守護這座城市很長一段時間囉!右邊這座青銅雕像我不知道從何而來,但很喜歡它散發出的能量。雕像座寫著是跟自由相關的內容~


我們走回茱麗葉之家,順便觀察附近商店的擺設。這是剛剛介紹那間手工現繡名字的店家正面,就位在茱麗葉之家隔壁,紅吱吱的一片。


這間店更妙,Kuso了羅密歐爬上陽台後發現的真相,每一幅都很好笑 XD


湯匙先生跟瓷盤小姐之購物的一天。


原來塑膠杯蓋也是一種帽子時尚。



因為茱麗葉之家的開門時間晚了,我們只好先爬上旁邊突出的平台玩耍。


由上往下看,這大約是2F的高度。再次聲明,除非羅密歐是蜘蛛人,不然他真的爬不上來啦 XD


想要從平台越過去也不可能 XD


茱麗葉,你是要不要出來迎客?我都三過你家門了耶!


等到了1點半,終於可以進去啦!持有Verona Card,可以免費進入茱麗葉之家,但要先到櫃台換取正式票券唷!


羅密歐爬不上來,自己開心當茱麗葉也行!但我其實更想當自己的天上歐蒂娜~ (自己的王子自己扮?!) 這個陽台非常搶手,每個上來的人都會排隊等著拍照。但實體其實很狹窄呀~ :p



建築物裡除了有甜蜜的照片展示...


還有茱麗葉家的模擬大廳...



以及一夜春宵,把早晨啼叫的雲雀想成是夜晚歌唱的夜鶯的那張床~ 


最後,演出的戲服...是的,在每年的Verona in Love,有個活動就是在茱麗葉之家演出羅密歐與茱莉葉。但我還是納悶羅密歐要怎麼爬上去...(我怎麼這一整篇遊記都在揪結這個問題 XD)


這區的四張桌子內嵌了四台電腦,你可以寫信給茱麗葉,她說不定會回信唷!因為Verona有個專門協助處理茱麗葉信件的回信志工小組...


要是你覺得手寫比較有FU,也有信箱可以給你投啦!



三訪茱麗葉之家後,我們前往下午才開的Arena di Verona。鐵門上頭有羅馬數字標明門號,入口在五號門。



裡頭挺陰暗潮濕的,時不時天花板還會滴水下來。上圖右的廁所有莫名的古老感~




Arena裡面當然會有歌劇節的節目介紹。


Arena di Verona 只有我想像中的二分之一大小,但石階的落差頗大,要用力爬。


登登,歡迎來到Arena。


這樣看起來有點兒醜醜的!但它可是比羅馬競技場還要老唷~


能在這樣的千年古建築看戲聽歌劇,光想就讓人起雞毛皮呀!較低的平台部分是演出時的樂池。



容我來個真人比例尺版!


由上往下看的角度。



為了展示Arena di Verona在歌劇節時候的狀況,我google了張圖片讓大夥兒參考!晚上打燈後是非常壯觀的,裡頭可容納兩萬人!另外,只要能登上歌劇節演出,基本上前途都會無可限量!Youtube上有2013歌劇節的影像畫面,由台灣樂迷很熟悉的Andrea Bocelli作開場,14:00開始有慷慨激昂的「鬥牛士之歌」,57:40則有Domingo指揮、Andrea Bocelli獻唱「公主徹夜未眠」!哎呀我的媽,好想親臨現場喔喔喔喔!

從Arena離開後,我們也準備啟程前往旅程的下一個城市:威尼斯 Venice。從Verona到Venice,搭乘區間車約要兩小時。坐車時有段小插曲:上車前我在Verona的火車月台找不到可以插票打日期的機器,又急急忙忙趕上車,沒想到就這麼湊巧的被查票啦!查票員比了個插卡入機器的動作,我跟我妹點頭 Say Yes,查票員沒說啥,在票上作了個註記就 pass 了。不過這只是我們運氣好,基本上上車前還是要先打卡才正確唷!

還有件小事情,上車的時候請一定要看好你的行李,我妹的行李箱在義大利婆婆「啊~~~~」的驚呼聲,滑過整個車廂,逗樂了整車廂的人啊!



抵達威尼斯時已經很晚了,匆忙的買了票後,便搭乘水上巴士前往旅館啦!匆匆的來一張S.Lucia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