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2日

刺點創作工坊:原創音樂劇場 - 怪物

時間:2016.1.17 2:30PM
名稱:刺點創作工坊  怪物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知音劇場

刺點創作工坊是一個以原創中文音樂劇為目標的劇團。自2011年成立至今,每年以穩健的腳步推出新作。記得11年再現劇團的地下劇會,裡頭有齣小戲《黑暗中的小cc》笑倒了我,似乎就是後來刺點的第四號作品《幕後傳奇-苦魯人生》的前身 (註:苦魯=crew=劇場裡的黑衣人)

《怪物》以一則奇幻傳說為主線,將背景設在終年冰凍的寒山鎮上。吟遊詩人流浪到村莊,結識了鎮上熱情的人們,卻也在無意間發現了傳說的真相,藉此討論幸福的定義。從劇組口中得知,這次的版本與2014年在國際烏鎮青年戲劇節的編制不同,演員縮編成只有張稜一人 (並非成本考量,而是刻意設定),但仍保有皮影戲支援情節進行。張稜的表現十分亮眼,開始的前20分鐘,只見她利用紅色的披肩與各式小道具變換造型,再搭配不同的腔調與動作,快速在多個角色中變換:敘事的詩人、天真的女孩冬青、和善的鄰居大媽、風騷的熟女羅蘭、充滿智慧的長者等,角色與角色間分野清楚、俐落明白,幾個轉身翻滾的動作設計也協助了角色切換,是非常成功的表演 (演出結束後才知道張稜在烏鎮有拿到最佳個人表現獎)。此外,《怪物》的燈光音效也做得細膩,如火爐的燈光先行,柴火的劈帕聲再出,最後是整間屋子被慢慢照亮。

由於故事發生在一個被白雪覆蓋的城鎮,舞台上鋪滿了棉花之類的材料是為白雪。除了主場的房屋,L型的舞台還將一部分深入觀眾區,做為戶外的場景。只是在邏輯與運用上我有兩個疑惑:首先是雪。即便是再冷的地方,屋內的地板都不應該有積雪,積水還比較有可能,更何況是個有火爐的屋子;其次是酒館的設計。由於場上的桌椅量不多,不像是做生意的,牆壁上也無酒吧相關裝飾 (可能是為了要清出牆壁作為皮影戲表演區),因此我本以為這是一般住家,一開始還納悶著這戶人家裡的閒雜人等也太多太熱鬧,是開趴嗎?(笑)

之前提到,《怪物》的最後揭露了傳說的真相,希望藉此討論幸福的定義。可惜的是,即使演員的表現多少救回不夠緊湊的劇情發展,上半場鋪陳的暗示 (不常見到哥哥,但哥哥感覺又曾是出外打獵的好手) 仍不足以撐起下半場急轉直下的結局 (女主角冬青有精神疾病,怪物與哥哥都是幻想出來的人物),僅能利用隔壁大媽做後續的解釋與圓場,斧鑿痕跡明顯。再延伸到節目單上所說的:「幸福的價值觀...我們自身所感覺到的幸福,如果社會、家人、愛人不認同,就不能算數嗎?」從作品的疾病元素出發,會讓我聯想到安樂死與放棄急救同意等仍在討論的真實社會議題,發揮空間是很大的。不過,《怪物》裡並沒有強化女主角冬青對於自身選擇的論述:她知道愛的人跟傷害她的人都只是腦袋裡幻想出的人物嗎?知道與否,對於選擇的生活方式的意義將會截然不同。又村莊裡的人們為何會願意選擇陪她一起扮演?「選擇」,是我覺得在《怪物》裡很重要卻欠缺的部分。

作品先講到這兒,我想來提提刺點創作工坊給我的感覺:小巧精緻,留心細節。從導演高天恒說話的神情與肢體動作,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對劇場的熱情與積極能量。這也是我覺得劇場最迷人的地方,而我總是能在這兒找到驚喜與正面的存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