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8日

加拿大機器神Ex Machina:Lipsynch 眾聲喧嘩 (完整版)

時間:2010.8.22 1:00PM
地點:城市舞台
名稱:加拿大機器神Ex Machina   眾聲喧嘩完整版

這是一個非常寫實的作品,不譁眾取寵,也沒有灑狗血的設定,就是單純將想談論的眾多社會議題放在故事裡,所有的一切都是日常生活所見,用穩當的方式敘事。雖是如此,導演Robert Lepage卻用了嶄新且有創意的方式來說這個故事,讓只有短短510分鐘的戲 (笑),已留給觀眾無限。

《眾聲喧嘩》以九個主要角色,串起橫跨兩個世代與多個國家的故事。這九個人分別組成九個章節,每個章節以角色的名字命名,講的是該角色為主的故事。每個角色之間都有著些許的關係,一氣呵成看下來,從第一章的Ada,到第九章的Lupe,好似畫滿了一個圓:故事從Lupe的旅程開始 (雖然她在旅途一開始就已死亡),也從對Lupe的思念與救贖中結束。

導演定是個充滿人道關懷的藝術家,藉由他熟悉的劇場,來傳達他對這個世界的愛與不平,為各個族群與議題發聲。對,就是發「聲」。《眾聲喧嘩》是部「聲音」比重很高的作品,除了角色本身的職業和聲音有關 (歌劇名伶、爵士歌手、音效師),角色所經歷的事件也與聲音脫不了關係 (尋找父親的聲音、聲紋比對、電影配音等)。因此,劇中可以發現各式各樣聲音的新奇玩法,看得觀眾是目不暇給。

《角色關係圖,點圖可放大》

不管是故事內容,或是呈現方式,我都很想好好的紀錄我所看到的這戲的一切,索性就以章節區分。

一、Ada

台上Ada正唱著歌曲,詠的內容是感傷孩子被無情對待的處境,拉開整場戲的序幕。在演出結束的飛機上,發現有名女子猝死,留下一名男嬰。輾轉詢問與因緣際會下,Ada領養了這名嬰兒,取名Jeremy。Jeremy雖擁有與生俱來的好嗓音與音樂天賦,卻一心想拍部關於親生母親的電影,再加上與Thomas (Ada男友)的相處不合,毅然決然離開倫敦,前往美國。


舞台上擺著三節機艙,由上往下打的燈就只照在最後座的女子臉上,其餘乘客都只有腳邊燈光 ,表示觀眾看不見其他乘客的臉,只看見人形狀的剪影,讓觀眾的視線可以集中在女子身上。這名女子抱著嬰兒,似乎只是沉沉睡去,直到她的左手滑落,玩具落地,嬰兒開始哭泣!嬰兒的哭聲是這個段落的第一個聲音,也是唯一的一個。新生兒落地,新的聲音,向這世界宣告:我來了,戲開始了!

飛機機艙瞬間轉為火車車廂,就如同孩子可以快速長大一樣。,跟著Ada練習合唱,還在捷運上跟女孩兒卿卿我我。這裡的場景變換跟在變魔術一樣,換個角度將大佈景組合,就是完全不同的地方。再加上背景投影出的相對應影像:火車疾駛時,朝反方向離去的模糊景物、不同捷運車站的站名、以及主動朝著列車行進反方向而退後的人物,都讓整個場景的真實度很高。

Jeremy坐在赴美的班機裡,在歌曲吟唱聲中, Ada於機體外頭,輕撫過機艙,逐漸遠離;而Lupe卻輕巧的躍上機頂,緩緩向Jeremy的方向走去。同個孩子的兩個母親,卻是以平行的方式進去或離開孩子的生命。只知道,追尋的路途已展開,目的地是Lupe那迎接孩子(抑或是未來)的張開的雙手。

二、Thomas

腦神經醫生Thomas,正準備要幫一名爵士女歌手Marie動腦部手術,手術有可能會造成短暫的失語。Marie驚慌了,擔心賴以維生的嗓子就此不見。"You still can sing, but without the word." 是啊,失去的是Language(語言),而非Voice(聲音)。天籟不需語言組成,而是源自於本來就存在的高低音調,鳥叫蟲鳴、流水風聲,不都是無字的吟唱?

恩師的突然離去,讓Thomas感嘆震驚,開始思考究竟有無「神」的存在。在壁畫《創世紀》裡,畫出了上帝創造亞當的過程,但回過頭來卻發現有些許的不對勁。畫裡上帝與週遭天使的構圖,像極了人腦的構造,表示「神,是存在於人腦中,是人腦所創作出來的」。這種說法,將極度感性的信仰,頓時扭轉成極度理性的科學,也在「上帝是否真的存在」的議題上,又多畫下了一個大問號。

在這個章節中,刻意安排了兩個特殊的場景:診療室與酒吧。舞台中間線的深處,擺放了一台攝影機,以特殊的角度對準場景,同時在舞台屏幕上投影出攝影機拍到的畫面。場景裡擺的所有物品都是解離的,並以計算好的距離分開陳設 (Ex. 右邊桌腳、桌面、鋼琴鍵盤、琴蓋)。透過攝影機看出去的角度,自動將所有物品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畫面,這時才讓觀眾得以一窺全貌,也正好搭上後來Thomas因酗酒問題而走路東倒西歪抓不著物品的設定。

三、Marie

"You still can sing, but without the word." 頭上還包著類似紗布的Marie,一開場就坐在舞台正中央,前方有張擺著麥克風的桌子,她開始錄音。沒有歌詞,只由單純的聲音快慢與語調高低組成,錄成四段音軌。那音軌合而為一的成品,是令人難忘、美妙好聽的音樂。"Indeed, I can sing without the word."


開過刀後的Marie,找了一份配音的工作。只見她看著螢幕的靜音影片,活靈活現地為女主角加上適當的聲音,不光是講的內容,還包含了吸吐氣與吞嚥等會發出的聲響。她一直想找回開刀前所記得的父親的聲音,所以找來一位會讀唇語的女士,幫忙觀看家庭錄影帶,試圖標上對話內容,再找男配音員來模擬嘗試。

不管是兔寶寶裡的外星人艾文、還是喝醉的男人,男配音員都表現專業,只是這些都非Marie所要的。 「一個沒有聽過的聲音是不能模仿的。」「你要不要用自己的聲音試試?」最後,Marie在自己的聲音裡,找著了父親的聲音。

我非常喜歡這個章節,有著「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的詩意,好似追尋的事物,冥冥之中其實早有答案,只是有沒有個觸發點來啟動發現的開關罷了!

四、Jeremy

桌邊餐敘的四個人,各自操著不同的語言 (英、西、德、法)。原本懷疑是否工作人員沒有跟上演員的台詞,所以沒有字幕打出,但這樣的狀況持續數十分鐘之久,猜想應是導演刻意讓觀眾也陷入台上演員的窘境中。厲害的是,這四個人雖然語言不同,竟然還可以討論同一件事情:隔天開拍的電影!雖說不清楚實際討論的內容為何,但看來四人最後是有了莫名的共識。原來,語言的差異並沒有影響到溝通。


這是Jeremy拍攝的,記錄他生母的電影:一個獨自到外地打拼的西語歌唱家。然而,Jeremy、女主角Maria、男主角Peter,三個人戲外的情感糾葛才正精采展開,當然也影響了電影拍攝進度。在殺青戲當天 (正好是抓姦在床的隔天),Peter黑了眼圈、Maria失了聲音、Jeremy打擊過大失了魂魄。只好死馬當活馬醫,硬拍,之後再做後製補回女主角的聲音就好。

也在這個時候,Jeremy透過與Ada的電話通話中,知道自己的母親並非大家所說的演唱家,而只是名可憐的妓女。說來諷刺,Jeremy原本以為自己的音樂天份是天生,但實際上卻是源於身邊默默陪伴著自己的聲樂家養母Ada。然而,即便試圖離開Ada闖蕩,說要拋棄音樂邁向電影,最終卻是選了音樂電影做為故事的詮釋:拿來尋根的方式,竟是自己之前所拋棄的,聲音。

五、Sarah

Sarah是Ada請來照顧過往恩師的看護 (Ada小時候因為事故而失語,有一段時間接受過語言治療),但隨著治療師往生,經濟來源也就斷了。在Sarah的人生裡,幸福似乎從沒來過。年幼時受到養父與親生哥哥Anthony的性侵害,還為了生活不得不成為阻街女郎。在一次的電台訪問中,猛然發現失聯已久的哥哥,整個人像是新的一樣,不但換了姓名,就連長相與穿著,都變得大器體面,聲音也迷人不已,還因此在大公司BBC裡工作。


在這個段落中,簡短討論到性別與性工作的議題。電台主持人找來男伴遊AJ與Sarah一同上節目,談論從事性工作的想法。有趣的是,AJ用著自豪且愉悅的聲音來講述自己的工作,認為他是自願陪女客出遊聊天,至於是否有身體上的交易,也是取決於他自己的選擇。因此,他很享受於這樣的工作性質。反觀Sarah,她以一種平淡的敘事方式,談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以及選擇性工作的無奈。在兩方的論述中,曾經一度爭執到:「伴遊的工作是自選的,妓女的工作則是被迫的」,但何謂真正的選擇?為了錢而販售自己的身體是不是一種選擇?Sarah提到,這是她的選擇,與其面對養父與哥哥無償的性侵,倒不如走上街頭,靠自己的勞力賺取酬金。

另外,可以明顯發現Sarah講話的聲音非常粗,甚至是刺耳不好聽的 (分岔嚴重)。音節也短,字跟字中間沒有什麼潤滑。對照起Anthony刻意訓練過的聲音:有感情的、圓滑的、充滿抑揚頓挫的廣播人聲,差異甚大。就如同市面上有許多教講話的書籍一樣,從音高、音量、語氣、快慢等,一一矯正,讓你講起話來更能打動人心,同時成為自己身份的偽裝。(後來會發現,在正直迷人的外表與聲音下,Anthony竟是個瘋狂沉迷性愛、花錢嫖雛妓的尋芳客。)

六、Sebastian

臨時因父親過世而返回家鄉的Sebastian,從認屍開始,就是一連串令人笑到噴飯的事件。包含屍體會放屁 (因為肌肉收縮而排氣);宣傳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大聲且重複公告著告別式的時間與地點 (這讓我想到屈臣氏的宣傳喇叭:開架彩妝88折,要買要快喔);告別式上更是笑話不斷:屍體擺放位置相反啦;前來憑弔卻不停進進出出的人們;就連最後要送進火葬爐,都還開開關關了爐門好多次,就為了要找個「裡面還沒有『人』在燒的空爐」。

不知是我對西文的偏愛,還是這真是導演的安排,總覺這章節選擇全用西文表現,真是妙絕!我常說西班牙人一定都趕著去投胎,才會講話速度如此飛快。再加上西文是個很吵雜的語言 (笑),嘰哩呱啦的,舌頭還捲來捲去 (打舌音),讓這個語言本身就充滿喜感。搭配這段荒唐又搞笑的劇情,完全發揮1+1>2的喜劇加乘效果呀!

七、Jackson

正與法國妻子辦理離婚手續的Jackson警官,接到了一件火車撞人事故:知名廣播人Tony Biggs (就是Sarah的哥哥Anthony),不慎掉落鐵軌,被迎面而來的火車當場撞死。一個人的生活中可以充滿多少聲音?「歡迎光臨,這是今天的特選午餐。」「xx銀行您好,我是編號xxxxx專員,有什麼我能為您服務的嗎?」「新光x越週年慶,全館服飾滿2000送200。」除了外界的廣告聲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今,凡事講究人性化,連家裡擺設的電器 (冰箱、儲物櫃、電話答錄機) 都有聲音,而且還位讓顧客感到溫暖,還強調真人發音。

這些「人性化」的聲音,就用「人型化」的方式表現吧!當Jackson在Tony家搜查線索時,每出現一個聲音,就看到一個站起來的人,溫柔委婉的說出指定內容。電話答錄機裡有著女子的留言,與上廣播節目的女子聲紋比對,Jackson發現了Sarah的存在。她回到了人生最開始的地點:曼徹斯特,為了生活重操本業。在簡短的對話後,Jackson取得了Sarah的信任,決定回倫敦將事實說出 (Tony是自己失足摔落到軌道上的)。當Sarah問到:「人不是我殺的,他們會相信我嗎?」這個社會是否會相信一個社會邊緣人所講出的話?很多時候,實話不一定是真實,真實往往是建築在有權有勢的人身上 (或是說這群人所建築出來的)。所以,Jackson遲疑了,但他沒有說出口,只簡單的說了:「我相信你」。

八、Michelle

Michelle有著精神分裂症,症狀應該跟電影《美麗境界》的男主角相同,看得見不存在的人物:穿黑衣的神父與著紅衣的小女孩。原本住在醫院的Michelle,因為病房不夠的隱性原因,被告知病情好轉而出院,回到她獨立書店選書人的職務。


書店的牆完全阻隔了外界的聲音,彷彿將世界一分為二。第一次,觀眾的視線是從外面往書店裡面看,進去了個學生、接著是女子、最後是拿地圖的旅者。由於觀眾完全聽不到書店裡的任何對話,只能憑藉演員的動作,猜想談論的內容。唯一能聽到的是發生在外頭,Michelle借書給學生與指引旅者方向的對話。第二次,觀眾反而像坐在書店裡,視線是由內而外的。方才的情節再次上演,前一次聽不到的,在這次都驗證補足了。其實,不一定非得要講的明白,光是動作就足以無聲勝有聲,表達完全。

九、Lupe

"This is your mother. " 一捲紅色外皮的錄影帶,記載著所有故事的起源。時間回到數十年前的尼加拉瓜,15歲的Lupe正值美麗的花樣年華,在cafe shop勤快的穿梭服務。一對來自德國的爽朗夫妻,見Lupe機伶可愛,想帶她回德國幫忙照顧家中小孩,順便學習德語。"500"、"600""、"She is still a virgin"、"Fine, 550"。數字上上下下,成了代表Lupe的價錢。這是一場騙局,這對德國夫妻專門誘騙外籍女子前往德國賣淫,Lupe只是被看上的獵物之一。

紀錄片導演Danielle找了Lupe到府服務,內容不是性交易,而是要Lupe配合訪問,協助她紀錄這社會黑暗的角落,並允諾幫助Lupe逃離這難堪的生活。剛好一次的車禍,撞離了人口販子與Lupe的聯繫,讓Lupe得以重獲自由。這裡的車禍場景計算的剛剛好:車子的設計採前後座,當衝撞發生時,前後座會分開,後座的座椅在多次旋轉之後,直接定位成下一個場景:Danielle家的客廳。


錄影帶裡,Lupe獨自坐在鏡頭前,看不清楚臉的樣子,緩緩道出自己的遭遇。在這裡,導演用了投影的影像,很真實的重現了強暴的過程,看得我渾身不舒服。飾演Lupe的演員身著緊身白衣,位在舞台的左邊;舞台右邊則有台攝影機,對準坐在椅子上,看不見臉的黑衣男子。當Lupe敘述被強暴的過程時,被迫赤裸的身體、在身上遊走與試圖侵入下體的多隻大手,皆由右方的男子詮釋,然後再將影像打在飾演Lupe的演員身上,讓看起來就真的好像有人在對Lupe上下其手。好噁心,好不堪,令人想哭。

Ada又唱著戲開頭的那首心疼孩子的歌曲,左方的Lupe,穿過了囚牢,被Danielle牽著手救出,引領她到母親Ada的身邊,最終在Jeremy的懷中倒下。可以說,因Jeremy而相連的兩個母親,終在這麼多事情發生後,於奇幻的時空相遇;但更合適的說法,是Lupe這個孩子,總算是找到了溫暖的母親懷抱,也圓滿了自己與兒子間的緣分。

後記

呼,依照時間序走過劇情,已經很耗精神,更別論導演在架構整齣戲時所花費的龐大心力。就如同心得文最開頭所提到的,這是一個再寫實不過的故事,只是導演用了嶄新有創意的方法來說這個故事。雖說《眾聲喧嘩》是大部頭的作品,但在許多細節上仍不馬虎。像是飛機降落時,身體自然的前傾;書店門開關時所會聽見的外頭風雪聲與掛鈴聲;嘈雜的人聲會在關閉火葬爐門時,瞬間靜音;以及融入故事情節的Crew服裝 (醫師服、西裝、CSI現場鑑識人員服)。

以往戲的佈景變換,台上都會以暗燈作為遮蔽掩飾,讓觀眾不要有看到「魔術箱的秘密」的感覺。《眾聲喧嘩》反其道而行,換景時並沒有暗燈,工作人員大剌剌的直接在舞台上轉景,甚至還有上台換完佈景的Crew直接變成戲裡的腳色 (Jackson篇的鑑識人員)。這種情形更直接融在劇情裡:Jeremy篇,舞監(電影導助)直接出場大喊"Wrong Set",指揮現場人員更換場景。是說《眾聲喧嘩》的換景過程多樣化,在潛移默化鐘,觀眾自然也把換景當作是表演的一部份了。

Robert Lepage在這個作品裡放了非常多種聲音的玩法,除了之前詳述各章節所提到的手法令人驚奇外,仍有些我很喜歡的,想獨立出來提的部份:婆婆語言治療師接受訪問,臉部表情被放大投影於牆上。這角色應該是位男演員所扮演的,但聲音卻不是他的。也就是說,這段演出是用對嘴的方式去表現預錄的婆婆聲音。老人家講話速度慢、常有停頓點、發語詞也多,一個演員竟然可以穩穩跟著聲音的走線,唸出適當的台詞,甚至做出相對應的表情 (扁嘴、吞口水、皺眉),著實令人嘖嘖稱奇。

此外,有段聲音的空間感做得很棒。舞台上原本只有廚房,廚房的錄音機傳出BBC廣播新聞的聲音。接著,廚房的寬度被放大到與舞台同寬,但只位於舞台兩側,夾在廚房中間的為BBC錄音室。原本只從錄音機傳出的廣播聲,在同時間逐漸放大到整個舞台,暗示接下來的重點將會擺在錄音室。當錄音室裡的戲份結束,聲音又慢慢恢復到只從錄音機出來的位置。本以為只有特別的5.1聲道喇叭可以做到這樣的聲音表現,指定聲音從哪個聲道出來,沒想到在劇場裡,竟然可以將聲音鎖定從某個特定物件發出。

《眾聲喧嘩》是令人目不暇給的劇場作品,讓人驚嘆原來在劇場裡,可以玩的神奇效果還有這麼多,並將聲音這素材的魅力發揮到最大值。這世界很複雜,該去關懷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Robert Lepage不加修飾地,將這些黑暗拉出,用寫實卻不渲染的方式,直接向社會申訴,要觀眾去傾聽,平時沒有注意或忽略的聲音。

耳朵張開了嗎?真聽見了嗎?那充滿在你周圍的,喧嘩的眾聲。

此為在網路上搜尋到的《眾聲喧嘩》重要片段集結



9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帥呆了!

匿名 提到...

寫得很仔細..很清楚!!

貓。果然如是 提到...

《 眾聲喧嘩 》談到語言的地理性、談論了性奴隸、尋找自我原生的驅動、甚至類獨立書店(二手書店不等同cheaper)等等,當然劇場舞台的巧妙設計為這部作品推上至高的地位,不敢相信我們經歷了8.5小時的劇場經驗,我居然沒有任何時刻感到無趣。

還有我以為導演非常明顯的暗示Tony就是傑若米的生父 :)

匿名 提到...

寫的非常的好,不過在終結我在這裡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在您所寫的第九段的;看不見臉的黑衣男子,其實就是Jeremy坐在房間裡面,看當年母親被拍攝的紀錄片,經由影片,他終於了解到當年母親的遭遇,與此同時Jeremy以一個剛成為父親的心情, 體會到這兩個母親所對他的關愛。導演在這裡,利用他一貫的高明的舞台語言,簡單卻精確巧妙的表達出他的意念---Danielle牽著Lupe到ADA的懷裡(代表錄影帶裡的訊息以及ADA心中多年的祕密),Jeremy再從ADA懷裡把Lupe平靜的接下(代表Jeremy此時完全承受他與ADA多年心中的打不開的結),不僅清楚的說明Jeremy對生母的釋懷外,並把傳承的意象清楚的表達出。

匿名 提到...

是的,角色關係圖少拉了聯結Anthony(Tony)的二條線--他是Lupe的「買春客」之ㄧ,也是Jeremy的生父。

訊息來自:
ㄧ、第四段《Jeremy》開場混亂冗長的餐敘,ㄧ長串彼此介紹且相異的語言交雜中,就有這麼一句(而且有翻譯出來),其中一位看著Jeremy說他長得像一位在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的新聞播報員,而且說鼻子像眼睛也像...
二、第七段《Jackson》中,Jackson帶檢調到Anthony家尋找可能線索時,發現Anthony有不為人知的召妓性癖好。
三、第九段《Lupe》,Anthony與正是買了Lupe的皮條客在車上交易,之後上演的買春對象就是Lupe。

不過,版主已經相當厲害了!

JimmyBlanca 提到...

Dear 1F~2F匿名的朋友,
謝謝你們的喜歡 ^Q^

JimmyBlanca 提到...

Dear 貓,
這8.5小時的確是美好的經驗,看著舞台上一直有新玩意丟出,我好像變成了初入遊樂園的小朋友,拼了命睜大眼睛看。好像大家都認為Jer的父親就是Tony,但其實我也在懷疑另一個人員:德國人販,因為沒有提到Lupe是從事多久性工作後懷孕的。不過看PTT Drama版有人回應,劇裡似乎有人提到Jer說他長得像Tony的對話,有可能是我忽略了,呵呵!

JimmyBlanca 提到...

Dear 4F的朋友,
我喜歡你說傳承的解釋方式,很有味道,也感覺更能吻合劇情的走法,謝謝你~~~

JimmyBlanca 提到...

Dear 5F的朋友,
呵,看來大家都支持Jer爸 = Tony。你說的第7段跟第9段的內容我都有印象,不過第4段的部分有可能是我漏看了,偏偏這似乎是眾多暗示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