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

觀眾的解讀是主觀的?寫在飛人集社《魚》的心得之後

《魚的演後座談 from Fredrick's FineArt

◎ 時間序是這樣的......
7/3下午在牯嶺街小劇場看了《魚》、7/4凌晨生出心得文、7/4晚上無意間發現演員高丞賢與編導王靖惇的臉書對話。(不好意思,我真的很愛閑來無事在網路上東晃西點XD)

◎ 問題是這樣的......
提到幾個點:1) 心得中我將一、二段搞混了;2) 我以為小妤真的在勾引哲翔;3) 忽略了哲翔其實是想跟小妤提中樂透的事情。

◎ 結果是這樣的......
我一整個晚上都在思考這件事,所以昨晚沒睡好,我真是有強迫症了我,哈!

回歸真的想講的,這一陣子我有點害怕「推薦朋友看戲」這件事情,因為我越來越覺得看戲這件事,觀眾的解讀真的很主觀

舉例來說,2010上半年我最愛的作品《美國夢工廠》,身旁的評價兩極。還記得看戲完走出牯嶺街,我跟看戲的友人朱,一路爭執到捷運站。朱說「他不喜歡只有問題的戲」,我說「我不喜歡給我答案的戲,給我方向就好」。因為我的推薦而去看《美國夢工廠》的Daisy,更是看到一半就跑走了,說我怎麼會喜歡這麼沉重的東西。反之亦然,去年《膚色的時光》與《給普拉斯》一片好評,我卻完全持相反立場。

我想起了研究所時期,一個跟「溝通」有關的遊戲:老師選出三個同學,一個負責說話,另外兩個則依據說話的內容,在白板上畫出相對應的圖,畫圖的兩人之間隔著木板,避免偷看。圖的內容非常簡單,由基礎的幾何圖形組成。可以看到給指示的同學賣力說著:「先畫一個正方形,從正方形右邊的邊三分之二處,畫出個菱形......」,但兩個握著白板筆的同學硬是畫出完全不同的圖形。不出所料,沒有人畫出正確答案。

連幾何圖形的說明都這麼的困難,更何況是一個情境?一個故事?

觀眾沒有劇本,唯一接收到的訊息只有這「一次性的觀看」。劇場不像電影,可以一再Repeat倒帶、反覆回味,甚至重點放大,Ex. 有沒有喇機、皺眉、神秘的微笑等。再加上人看得到的東西是有限的,甚至會選擇濾掉一些自己不想看的東西,這「一次性的觀看」風險似乎非常的高。

正因為會忽略到某些東西,所以,若有演後座談,在時間允許下,我都會留下來聽。有時候是驗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則是希望被點出一些自己沒有看到的點。還記得去年的清大劇場座談,找來韋以丞、富晨軒、徐堰玲、魏雋展演出,那時候的我提了個問題:「我亟欲想知道戲所有的一切,深怕漏了些什麼,但我不知道怎樣去實行。看戲前做功課怕破梗,不做又擔心少catch到某些東西。」

好,這又是另一個看戲強迫症的症頭 (哈哈哈)。當時的答案是這樣的 (徐跟韋都有回答):「做功課也好,不做功課也行,不用把自己搞得這麼緊張,當然你如果有錢有閑,可以多買票再看一次 ,要是這樣,我們會很感激你的 (註:在場的大家都笑了 XD),你只要用你的方式去看戲就好了。」

這段話有稍微影響到我對於看舞的解讀,應該是說,更Open-Minded去看舞。今年3月看了驫舞的《M_Dans 2010》,在心得文裡我寫下這段文字:「不管我解讀出來的方向是否跟創作者的原創理念相同,至少舞者的演出不但讓我動了腦袋思考,還很認真的反芻、消化與吸收。」

劇場「一次性的觀看」的特質與製作方式,讓它不像電影或連續劇有片花,試觀眾反應熱度。或許可以藉由所謂的排演場去發現觀眾所注意/忽略的點,我所知道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音樂時代劇場的《隔壁親家》。 在排演場時,楊總監原本預期的樂隊笑點沒出現(警察:每次來都奏這首),經過台詞的修改,在正式演出時得到了觀眾的正面回應。但能夠這樣做的劇團有限,並不是口頭說多個排演場就真的可以多,相關的場地、器材、劇組人員等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因此,在不可避免的情形下,誤解原意、忽略某些部份,是否就是不好?這我還不知道。但對於我誤解/忽略的正確答案,我還是會想知道,然後告訴自己:「唷!原來是這樣!」接著去回想自己的哪一條思路走歪了。但對我來說,寫下看戲的心得是對自己生活的紀錄,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一種方式 (畢竟錢都砸在看戲上 XD)。所以,我喜歡我自己的解讀,並忠實寫下我自己的解讀,因為那是屬於我在看到聽到之後,佐以思考所生出來的。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