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9日

2011台灣國際藝術節 兩廳院旗艦製作:鈴木忠志 茶花女

時間:2011.2.12 7:30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名稱:2011台灣國際藝術節 兩廳院旗艦製作 鈴木忠志茶花女
(註) 這篇文章寫得漫無章法,網路上的討論理性清楚多了。我只是想單純想紀錄一下,想看的就加減看吧 :p

鈴木忠志的《茶花女》,是2011兩廳院的旗艦製作,也是台灣國際藝術節打前鋒的節目。甫一推出,網路上的叫好聲與叫罵聲不斷,果是「歧見」製作一齣。

於我來說,這是我第一齣鈴木忠志,對於所謂的鈴木法不熟悉。看著兩廳院的節目宣傳寫到:「流行音樂歌劇」、「拼貼台灣的流行歌曲,如:何日君再來、愛拼才會贏、綠島小夜曲等」,本著對於音樂劇的喜愛,我買了不算便宜的票入場。

看完演出後 (正確來說,應該是演出中),我傻眼了,這戲是發生什麼事,中邪了嗎?一個這麼灑狗血的故事情節,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表現?人說話的方式、表情、移動都是直線的,甚至讓我有種在看布袋戲人偶演戲的感覺。歌曲的選擇與詮釋方式也讓我頻搖頭,一點兒都不好聽,駭客任務式的服裝選擇也令我納悶。還好這戲只有90分鐘,沒有中場休息,不然很可能成為我第一齣中場就離開的戲。

除了自身思考「為什麼」外,也對於在網路上掀起的風波感到好奇,在閱讀兩方立場的眾多看法後,我想把問題回到我自己本身,也就是一個身為普通觀眾的想法。

談此之前,要先來想想做戲的原因。還記得之前上藝術行銷的課時,老師說過,劇場作品跟其他的消費品不一樣。一般消費品都是「先有需求,後有商品」,劇場則剛好顛倒,反而是「先有商品,再去激出需求」。除非劇團做戲不收錢,完全採免費演出。不然,就要面對現實,作品就是要面對觀眾檢視。這裡的觀眾包含專業觀眾 (劇場相關人士) 以及一般觀眾,而殘酷的是,一般觀眾佔大多數。

好了,問題來了。商業化的成分無法剔除,但又不想完全的利益導向,再加上藝術不是一言堂,只做「受觀眾喜愛的作品」,是無法激起不同的創作火花。因此,陷入「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困境,兩相難以權衡。

上面提到的是做戲的困難。看戲的困難是什麼呢?很多人常說:「每個月有這麼多場演出,我怎麼知道要看什麼?」就像前一段所說的,劇場是先有商品,再去激出需求。在資源不足,沒有preview機制的情形下,觀眾是資訊不對稱的弱勢方。就以《茶花女》來說,我看到的訊息是「鈴木忠志要拼貼來台灣流行歌曲,導一齣流行歌劇」。這樣的訊息導致我去買票,也是我看戲的動機。由於我對於歌劇或由歌曲串起的劇的一般印象已經存在,當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進劇場時,失望立現。

劇場往往给人難懂的形象,再加上是一項中高單價的消費行為 (比起電影300元的票價,許多小劇場演出的票價都比這高),許多試圖想要踏進劇場的觀眾,往往在鼓起勇氣買票後,卻發現劇跟自己的喜好不同,大失所望回家。若是劇場常客,頂多嘮叨碎念、強力抨擊個幾句,並不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若為劇場初心者,可能從此都不願意再踏入劇場了。

因此,觀眾看戲前,該抱持著怎樣的態度進劇場?而在做戲的看戲的都煩惱的情況下,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

我的立場依舊堅持:「觀眾可以選擇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看戲」。一部作品不可能取悅所有的觀眾,而觀眾也沒有義務非得要先做功課才能進劇場。喜歡與否,可能跟是否了解有關。只要說得出喜歡與不喜歡的原因,而非流於意識形態或跟著大家起鬨,這樣的意見就該值得尊重!(我的確是觀眾為大派的 :p)

跟朋友的聊天裡提到,兩年前的旗艦製作《歐蘭朵》,也碰到跟此次《茶花女》相同的問題。一群愛好京劇的戲友認為《歐蘭朵》不倫不類,就像是今日喜愛音樂劇的朋友認為《茶花女》是個失敗的作品一般。

原來,問題早已發生。兩年過去了,卻沒有任何改變?究竟「兩廳院旗艦製作」的角色為何?毎一次的製作是否已做好萬全的準備 (Ex. 鈴木法無法在1個月就學起來,這樣引進的意義與完成度是否是OK的)?有無考量相關的宣傳與(觀眾)教育?我認同兩廳院企圖引進國外大師到台灣導戲的好意,也認同所有製作人員的辛苦,這點放諸各劇團皆準,但努力不代表作出的東西是成功的。

劇場工作者在大多數人的觀感裡,仍是辛苦(又沒錢賺)的一群。基於不願意抑制劇場生長的愛護之意,批評力度往往不足,再加上沒有一個完整的劇評平台,時間一過,這些評論便隨時間而消逝。此外,一直解決不了的場地荒,使得台灣劇場得生命週期往往太短,還來不及討論,東西就已經過去了。

這種種的問題,需要一同被解決、一同進步,整個劇場的生態就像是一張網,需要同步被拉起,不然是抓不到魚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