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狂想劇場 I'm the man (排)
地點:新北投七一園區
2012年首演的《I'm the man》,在2015年復排!王子東 (王辰驊飾) 與小康 (黃民安飾) 都還在,阿浩則換了個人,從王靖惇變成翁書強。有趣的是,這原本寫大馬地區30歲男人的憂愁與掙扎,直到這次的巡迴演出版,才真正有了個來自馬來西亞的男演員 (註:翁書強為馬來西亞華人)。
王子東、小康與阿浩,這三個一起長大的死黨,出身於馬來西亞的小城鎮。長大後,各自朝不同領域發展:阿浩到了吉隆坡當電視台編劇、王子東前進新加坡從商幹直銷、小康則留在故鄉工廠上班。差不多是30歲的某個時間,三個人因緣際會於老家重聚,談論著現在、嬉鬧著過去,掛心著未來。然而,小時候三人共同仰慕的同班同學子晴 (潘之敏飾),不時捎來象徵自由的空氣與訊息,讓三人在不自覺中,重新挖掘自己與他人間的關係、理清已蒙上灰塵的想望。
演出還是很好看,俐落舒暢。不用艱澀的字彙或比喻來說生活上的難關,而是平實地透過角色間的對話,潛移默化、一點一點輸出給觀眾。有點刺、有點搔癢難耐,但不會讓人痛到說不出話還腦袋爆炸。倚著牆、坐在地板上看排的我,在整排結束後問了:「咦?演出有這麼短嗎?」「沒有呀!跟前個版本一樣,大概是沒上齊燈光與音效,走位也比較簡單,所以有這樣的感覺吧!」
嗯...不是錯覺,而是演出給我的重量感不一樣了,所以我覺得時間變短了。果然在不同的時間點看同一檔演出,心態上會有很大的差別。2012年第一次看《I'm the man》,我正準備緩緩駛入名為30歲的「坎站 (請用台語發音)」。雖然30沒什麼,但在一般社會風氣影響下 (如:三十而立、女人三十的嫁不掉危機) ,那是一種知道有個東西要來,好像很恐怖,但不知道恐怖在哪兒的沉重感。然而,當真的踩過了三十的年線,發現那也不過是個小小的五公分高的門檻,我還是一如往常的白天上班、晚上跑劇場,一切就也沒什麼好在意。因此,2015年劇中悶得冒煙流汗的濕熱夏季,以及那淋濕三人的及時雨,彷彿就是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看似過不了,但總是跨得過的難關與困惑。所以,我該算是有所成長了吧!
不過,倒不需要在意劇中這些個煩惱會退流行還不合時宜。或大或小、孰輕孰重,煩惱的本質依舊,但形體會隨著時間與環境演進變化,因而對生命的選擇與衝撞,永遠都會存在。
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地點:
◎ 演出時間/地點:
2015/05/29 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堂演藝廳
2015/06/03 台中靜宜大學至善樓大禮堂
◎ 狂想劇團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FantasyTheatre.k?fref=ts◎ 兩廳院售票系統 (花蓮場):http://goo.gl/gMoXGg
◎ 導演:廖俊凱
◎ 編劇:高俊耀
◎ 演員:王辰驊、翁書強、黃民安、潘之敏
◎ 編劇:高俊耀
◎ 演員:王辰驊、翁書強、黃民安、潘之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