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

2020新點子實驗場 蕭東意 - 東意在哪裡

時間:2020.07.011 02:30PM
名稱:2020新點子實驗場 蕭東意 - 東意在哪裡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在尋找東意前,一定要先來說說這演出驚人的完售速度。能看到《東意在哪裡》的觀眾應該都是兩廳院會員預售第一天就買票的觀眾,因為它也真的就只花了一天便完售了。印象中上次有此等戰果輝煌的台灣小劇場是 #四把椅子 的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這還是 #簡莉穎 與 #許哲彬 與一群優秀演員的綜合體。或許真的是疫情後第一檔的報復性消費,但不可諱言地,蕭東意跟 #黃建豪近10年在劇場的耕耘,真的是做出了些成績啊。

出實驗劇場三樓電梯就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蕭東意的臉,還有個坐著的人型立牌供大家拍照,牆上也有蕭東意演出的作品照片:像是莎妹在台南鹽山的 #百年孤寂 (這檔真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跟導演 #Baboo 合作的 #重考時光 與 #神農氏 (恭喜神農氏的編劇 #Birdy馮勃棣 今晚拿到台北電影獎啦)。再往裡頭走一點,這幾年創作的短片腳色也掛在牆上,以及2011年我第一次看的嚎哮排演 #啞侍‧改,拿了當年臺北藝穗節的佳作 (真的是一整個暴露年齡)。細數了這些蕭東意扮演過的腳色,也正好可以接著談《東意在哪裡》。

這檔演出的主題就是「蕭東意」這個人,以及這個人與演員、與腳色間的討論。從一段飛機上東東與眾多人種的對話開始,聊起蕭東意自己的小時候、想要娛樂大家的契機,等到真的成了喜劇演員碰到的尷尬窘境與瓶頸等等。就像是之前新聞都會報的啊,電視劇演員因為演的是欺負主角的壞人,走在街上會被入戲太深的人指著鼻子罵一樣,習慣了在舞台上搞笑的喜劇演員,下了台是不是也一樣逗趣好笑?該用什麼形式面對私人社交生活的人事物呢?等等,才沒有要那麼嚴肅探討呢!像是打怪練功一樣,蕭東意去尋訪了表演大師,與大師有一段囉嗦白目又好笑「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爭鬥過程,然後完成、下戲,跟打電話來關心兒子的爸爸說等等要回家了,是老爸的乖兒子。從很多很多個蕭東意,一層層剝掉腳色外衣,集中到最只剩下恢復紅龍柱的一個很普通的蕭東意。難怪昨天在臉書上看劇場朋友說:「要是明年踢法的 #千年舞臺 周邊做一場蕭東意和 #魏海敏 談演員,大家會覺得太鬧嗎!」

《東意在哪裡》後半段與表演大師的一段拉扯,逐漸導向大師是真的存在,還是是演員自身的想像;剪不亂理還亂,假亦真時真亦假,從完全不在演出框架的觀眾看來,演員是真,台上的種種是假;然而,戲中的橋段可能又為真;這真真假假、虛實轉換,就如同演員與腳色之間的關係,相互影響,彼此成就。

今兒個的演後座談裡,雖然三名創作者都說發了毒誓,絕對不會透露劇中哪些情節為真、哪些為假,但蕭東意提到,演員在舞台上並非時時刻刻都是腳色,可能有七成是腳色,三成是自己。所以,就把剩下的可能與解釋交給觀眾了。回想上星期 #王靖惇 的 #如此美好 的心得甫才提到,誠實面對自己對一名創作者來說是重要的。創作劇本也好、詮釋腳色也罷,多少都會放入自身的生命經驗:因為很真,所以很美。至於好不好看、開心與否,那就是其次了。

至於觀眾是喜歡腳色還是喜歡演員呢?
嗯......沒有演員,誰來幫腳色說故事與道盡喜怒哀樂?沒有腳色,演員哪來施展手腳與拋出魅力的載體與空間呢?
哎呀,小孩子才做選擇,演員腳色兩個我都愛啦!

備註:原本有一檔我極為期待、卻受疫情影響而延期的《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請來在舞台上演活無數腳色的 #魏海敏 老師,談戲、談腳色、談自己,恰巧就與《東意在哪裡》的主題不謀而合。要是真能把這兩個演員湊做堆一起做戲,應該挺有看頭的。

底下這張照片就是啞侍‧改時拍的,是今天的展覽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