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2017臺北藝穗節 翹韜個人創作:如果我......不是

時間:2017.08.30  6:30PM
名稱:翹韜個人創作  如果我......不是
地點:大稻埕戲苑曲藝場

演出結束後,我問了旁邊的戲友:「這是香港還澳門的團隊?」「香港。」然後一切就都明朗了。

這是一個非常政治性的作品,但編劇不直接批判政治,而是用一場戲包裝另一場戲,最後回馬槍的補個一刀好全部拆解崩毀。三名男子、午夜時分、碼頭,在岸上等著船夫好交易走私的旅行袋:一個曾經叱吒風雲,要求隊友守規矩在旁靜靜等候;一個初出任務,做好各種事前準備,模擬可能發生的情形與反應;還有一個平凡普通,反正有賺錢的活兒就接。本以為會上演一場盼不著船夫的等待果陀,沒想到助理導演進場,演出在此有了第一個大的轉折。

原來這三個人都是接通告的臨演,為了2秒鐘的畫面而聚在這裡。因為男主角不來了,戲也就不拍了。於是三人開始爭執臨演費給不給、戲到底要不要繼續演、要怎麼讓戲可以在沒有男主角 (船夫) 的狀況下進行。有趣的是,這三名演員的個性與背景正好與臨演角色的人設一模一樣:有童星起家、後來卻被螢光幕遺忘的過氣演員;正統學院派出身,吊書袋說得一口好戲的戲劇系學生;入行十年還在跑龍套的大叔。三個人從產業環境、自身能力、家世背景,無一不爭論,旁人聽來似乎各有各的苦衷,卻也各有各的自以為是。

然而,就在大叔先搭車回家、過氣演員也離開、學生發現自己不適合角色辭演後,助理導演與電話另一頭的高層出來收割所有方才發展出來的 idea。觀眾這才意識到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場騙局,所有的對峙與吵得不可開交,不過是小圈圈互咬的狗兒,咬了一嘴毛,收錢的還是外圍鬥狗的業主。經歷過中間的轉折與最後的急轉直下,我腦袋裡的燈泡越亮越大顆:「這不就是擺明著在說香港現在的政治窘境嗎?」但實際上,也可以套用在台灣政治現狀:

1. 汲汲營營生活,沒什麼偉大抱負的大叔,被制度推來挪去,遇到不公的事情壓根兒沒想去爭取:反正再怎麼抗議還不都一樣,誰當總統誰當官有差嗎?
2. 經驗豐富的童星演員,還耽戀著過往的光輝,想著只要跟著領導 (導演) 走,按照規矩跑,總是能分到一杯羹:倚老賣老、墨守成規,掌握著過去的優勢卻不思長進的古板腦袋。
3. 衝動的學生演員,學成了一套刻板卻沾沾自喜:養在井裡的青蛙是無法知道天有多大的,除非有人願意打破偽學術的象牙塔,就像是香港反國教、台灣反課綱。

一段大叔怒氣拽著初出茅廬的小屁孩,頭頭是道地訴說公平:「你會去爭取的就是對自己有利的。今天你不合意這個game,就自己到外頭找一個。」我想著前不久剛被判刑的香港眾志黃之鋒等人 (香港眾志前稱學民思潮),以及電話那頭玩著權力遊戲的看不見的操盤手,我感到難過與絕望。我們何嘗不是被不間斷地餵食有蜜的毒藥,然後一點一點的習慣、豢養而臣服。

我向來喜歡簡單不浮誇、重文本的作品,《如果我......不是》的劇本好,演員稱職,舞台也乾淨。話中有話的台詞拋接、刻畫鮮明的人物設定,在在都打臉了看似開明、實質沉淪的政治與社會生態。真的是個優秀的好演出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