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獲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87 期】
- 網路版:http://par.npac-ntch.org/article/show/1478070726053513
- 文章由兩個人共同完成:文字 曾菁美、林農
甫在10月第一周落幕的台北藝術夜遊Nuit Blanche白晝之夜,內容包含裝置藝術、市集與各種表演活動:以北門為中心,一路從228和平公園串連到大稻埕。歷史沉靜的街廓,被夜間活躍的藝術能量妝點上不一樣的熱鬧色彩。由於影響的幅員廣闊,為了增加活動擴散性與能見度,提高民眾的參與感並滿足網路族群即時收看的需求,同時也希望在過程中促成台北 - 巴黎雙城連線,台北市政府於一開始就將直播設成標規裡的其中一個條件。
執行單位台灣好直播,事先選擇了幾個重點區域與表演,出動了多台直播車,同步於臉書粉絲頁與YouTube頻道直播分享,如:定點定時的光雕表演,不僅可以透過直播保存紀錄,也可以在未來做持續性的展區回顧,是《白晝之夜》的直播主力。當天在不同展區跑趴的民眾,也可以從粉絲頁直播得知其他展區的第一手消息,決定是否要換區參與。
《白晝之夜》的直播並非真的要直播演出內容,而是以直播為工具,現場連線將活動訊息拋給閱聽大眾,營造出全城狂歡的熱鬧氛圍。除了官方粉絲頁的直播外,也有不少民眾上傳影片分享,一個傳一個的把大家都拉進不要睡的世界裡 (1)。
若以較寬鬆的定義來看待媒體直播,像《白晝之夜》這樣將直播視為宣傳演出資訊與活動的管道,而非播映演出本身的方式,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由於觀眾對表演藝術的相關資訊有需求,演出方也需要透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和維持熱度,因此,當2004年蘋果的iPod上市並在iTunes推出線上音訊串流服務,紐約百老匯的劇場媒體和製作公司便利用Podcast (2)直播劇場消息和訪談,甚至是觀眾座談等內容。
從Podcast的訪談,到YouTube的頒獎典禮Live轉播,新的平台和技術不只讓直播更為方便,也更容易凝聚觀眾的黏著度。近期興起的臉書影音直播服務還結合了粉絲頁的追蹤功能,在直播開始時會推送通知給粉絲和好友,讓人不需要於固定時間守在電腦前,而是隨時隨地都能透過手機追蹤到直播影音,真正做到零時差的影音傳遞。從單純的聲音直播,進展到影像直播,再與網路社群結合,想要連結觀眾的行為本質並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科技而已。
相較於播送表演藝術的週邊資訊和活動,直播表演藝術本身的進展顯得緩慢且謹慎。或許是版權顧慮,或許是技術卡關,又或許是影音的再現和表演藝術所強調的臨場體驗太過扞格,造成表演藝術工作者對於直播演出的不信任,因而遲至2006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才首次嘗試將週六下午場的Podcast和廣播直播,進化為《The Met: Live in HD》 的電影院直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決定直播表演本身的重要場館。同一時間,隔著大西洋的英國雖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楊維克等六個團體聯合成立了Digital Theatre 計畫(3),大力發展劇場的影音數位攝錄,但重點仍僅限於錄製和典藏。這個計畫發展出攝錄排練 (Camera Rehearsal) 的工作模式,解決了鏡頭焦點和舞台焦點不協調的問題,其累積的技術和經驗便成為英國國家劇院 NT Live 的重要基礎。
NT Live 可說是當前全球最成功的劇場直播品牌!截至2016年年中,全球在電影院中購票觀賞過NT Live的人數累積到530萬人。而在超過2000個播映場地中,海外數量甚至是英國本土的兩倍之多,於2014到2015年間為英國國家劇院創造了超過六百萬英鎊的收入。早期的直播始於英國國家劇院的自家製作,但發展至今,NT Live 已然成為了一個服務平台,任何場館或製作單位都可以跟 NT Live 洽談拍攝與放映。事實上,目前仍有在播映的演出──也就是在直播場結束之後持續放映的劇碼──有一半以上都不是NT的製作。這些持續放映的演出,就像能不斷巡迴的作品一樣,不光是能為製作人和演員帶來票房和權利金收入,還有著更低更方便的巡演成本。像是2014年湯姆希德斯頓的《科利奧蘭納斯》與吉蓮安德森的《慾望街車》、以及去年班奈迪克康伯拜區的《哈姆雷特》等,這些劇碼最大的共通點就是明星卡司,有明星就有粉絲,有粉絲就有票房!
日新月異的媒體錄製技術不光只在歐美劇場逐漸被重視與使用,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寶塚歌劇團,很早就與攝影機密切合作,在媒體的宣傳運用上自有一套方法。除了觀眾親身進到劇場觀賞演出外,1984年到1995年間,寶塚歌劇團與關西電視台合作,以預先錄影的方式播放劇場演出、劇團大運動會與音樂祭節目(4)。此外,2002年自家電視頻道Sky Stage開台,透過電視媒介撥放演出排練片段、個人與組別節目,藉此達到宣傳之效。
2013年4月,寶塚歌劇團星組首次來台公演,口碑票房都滿棚。雖然過去已有不少寶塚迷前往日本朝聖,但直到台灣公演後,寶塚歌劇團不但感受到台灣觀眾的熱情,也發現這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市場。因此,劇團開始透過台灣的售票系統少量販售日本當地的寶塚演出票券,同時也和信義威秀影城合作,與日本眾多電影院同步直播東京寶塚劇場的千秋樂 (5)。
因為是Live直播,影像沒有中文字幕,但會同步中場休息,直播現場也會販售日文原版的公演目錄與舞台寫真。若恰巧碰到該組別的TOP明星退團,甚至會直播退團演說與退團秀。即便票價不算便宜 (NT.1300/張),但看到喜愛的寶塚明星就在鏡頭前閃閃發光,比起飛一趟日本,還是相當划算的。
然而,寶塚歌劇團的製作曾經提到,考量到可運用的金錢與時間,這類的直播場次或發售的影音商品,固然會為劇團帶來收益,卻也在觀眾心中產生棄保效應,降低觀眾前往劇場看演出的次數與慾望。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英國,劇場界近年來開始思考與質疑NT Live對表演藝術大環境的影響,認為NT Live將倫敦的大卡司和大製作直播到全英國的行為會對地區型的劇院和劇團造成衝擊,或因資金流至電影院而導致劇場經濟失衡。僅管存在諸般疑慮,業內人士多半肯定NT Live把餅做大的效果與未來趨勢發展的必然性,並思考如何將直播的商業利益回流到表演藝術界,以及明確地區隔直播與現場演出。
NT的數位媒體總監David Sabel在一篇文章中提到,NT Live 一開始的目標是想做出「頂級的次等體驗」(offer a top quality ‘second-class’ experience),避免取代或排擠現場演出。但隨著NT Live的內容益發完整豐富,客群逐漸形成,甚至發展出獨立的藝術價值,他們發現觀眾觀賞NT Live所獲得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體驗 (it is not second-class, but a different experience)。試想,未來會不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再把直播當成是表演藝術的附屬模式,而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呢?
註解:
1. 白晝之夜的主題即為《好呀!大家都不要睡》
2. Postcast 有時可譯為「播客」,在英文中是由 iPod 與 broadcast 融合而來,泛指利用蘋果的設備和平台發佈即時廣播或非即時下載收聽的音訊內容。在開車族眾多的美國,這樣的內容仍十分受歡迎,國內廣藝基金會的電子報也曾經提供過 podcast 下載。
3. http://www.digitaltheatre.com
4. http://star.ap.teacup.com/takarazuka/1595.html
5. 千秋樂為日文用法,為各種表演或運動賽事的最終日或最後一場演出。寶塚歌劇團的千秋樂指的是劇目公演的最後一場演出,通常會分成寶塚大劇場的千秋樂與東京寶塚劇場的千秋樂。
執行單位台灣好直播,事先選擇了幾個重點區域與表演,出動了多台直播車,同步於臉書粉絲頁與YouTube頻道直播分享,如:定點定時的光雕表演,不僅可以透過直播保存紀錄,也可以在未來做持續性的展區回顧,是《白晝之夜》的直播主力。當天在不同展區跑趴的民眾,也可以從粉絲頁直播得知其他展區的第一手消息,決定是否要換區參與。
《白晝之夜》的直播並非真的要直播演出內容,而是以直播為工具,現場連線將活動訊息拋給閱聽大眾,營造出全城狂歡的熱鬧氛圍。除了官方粉絲頁的直播外,也有不少民眾上傳影片分享,一個傳一個的把大家都拉進不要睡的世界裡 (1)。
若以較寬鬆的定義來看待媒體直播,像《白晝之夜》這樣將直播視為宣傳演出資訊與活動的管道,而非播映演出本身的方式,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由於觀眾對表演藝術的相關資訊有需求,演出方也需要透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和維持熱度,因此,當2004年蘋果的iPod上市並在iTunes推出線上音訊串流服務,紐約百老匯的劇場媒體和製作公司便利用Podcast (2)直播劇場消息和訪談,甚至是觀眾座談等內容。
從Podcast的訪談,到YouTube的頒獎典禮Live轉播,新的平台和技術不只讓直播更為方便,也更容易凝聚觀眾的黏著度。近期興起的臉書影音直播服務還結合了粉絲頁的追蹤功能,在直播開始時會推送通知給粉絲和好友,讓人不需要於固定時間守在電腦前,而是隨時隨地都能透過手機追蹤到直播影音,真正做到零時差的影音傳遞。從單純的聲音直播,進展到影像直播,再與網路社群結合,想要連結觀眾的行為本質並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科技而已。
相較於播送表演藝術的週邊資訊和活動,直播表演藝術本身的進展顯得緩慢且謹慎。或許是版權顧慮,或許是技術卡關,又或許是影音的再現和表演藝術所強調的臨場體驗太過扞格,造成表演藝術工作者對於直播演出的不信任,因而遲至2006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才首次嘗試將週六下午場的Podcast和廣播直播,進化為《The Met: Live in HD》 的電影院直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決定直播表演本身的重要場館。同一時間,隔著大西洋的英國雖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楊維克等六個團體聯合成立了Digital Theatre 計畫(3),大力發展劇場的影音數位攝錄,但重點仍僅限於錄製和典藏。這個計畫發展出攝錄排練 (Camera Rehearsal) 的工作模式,解決了鏡頭焦點和舞台焦點不協調的問題,其累積的技術和經驗便成為英國國家劇院 NT Live 的重要基礎。
NT Live 可說是當前全球最成功的劇場直播品牌!截至2016年年中,全球在電影院中購票觀賞過NT Live的人數累積到530萬人。而在超過2000個播映場地中,海外數量甚至是英國本土的兩倍之多,於2014到2015年間為英國國家劇院創造了超過六百萬英鎊的收入。早期的直播始於英國國家劇院的自家製作,但發展至今,NT Live 已然成為了一個服務平台,任何場館或製作單位都可以跟 NT Live 洽談拍攝與放映。事實上,目前仍有在播映的演出──也就是在直播場結束之後持續放映的劇碼──有一半以上都不是NT的製作。這些持續放映的演出,就像能不斷巡迴的作品一樣,不光是能為製作人和演員帶來票房和權利金收入,還有著更低更方便的巡演成本。像是2014年湯姆希德斯頓的《科利奧蘭納斯》與吉蓮安德森的《慾望街車》、以及去年班奈迪克康伯拜區的《哈姆雷特》等,這些劇碼最大的共通點就是明星卡司,有明星就有粉絲,有粉絲就有票房!
日新月異的媒體錄製技術不光只在歐美劇場逐漸被重視與使用,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寶塚歌劇團,很早就與攝影機密切合作,在媒體的宣傳運用上自有一套方法。除了觀眾親身進到劇場觀賞演出外,1984年到1995年間,寶塚歌劇團與關西電視台合作,以預先錄影的方式播放劇場演出、劇團大運動會與音樂祭節目(4)。此外,2002年自家電視頻道Sky Stage開台,透過電視媒介撥放演出排練片段、個人與組別節目,藉此達到宣傳之效。
2013年4月,寶塚歌劇團星組首次來台公演,口碑票房都滿棚。雖然過去已有不少寶塚迷前往日本朝聖,但直到台灣公演後,寶塚歌劇團不但感受到台灣觀眾的熱情,也發現這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市場。因此,劇團開始透過台灣的售票系統少量販售日本當地的寶塚演出票券,同時也和信義威秀影城合作,與日本眾多電影院同步直播東京寶塚劇場的千秋樂 (5)。
因為是Live直播,影像沒有中文字幕,但會同步中場休息,直播現場也會販售日文原版的公演目錄與舞台寫真。若恰巧碰到該組別的TOP明星退團,甚至會直播退團演說與退團秀。即便票價不算便宜 (NT.1300/張),但看到喜愛的寶塚明星就在鏡頭前閃閃發光,比起飛一趟日本,還是相當划算的。
然而,寶塚歌劇團的製作曾經提到,考量到可運用的金錢與時間,這類的直播場次或發售的影音商品,固然會為劇團帶來收益,卻也在觀眾心中產生棄保效應,降低觀眾前往劇場看演出的次數與慾望。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英國,劇場界近年來開始思考與質疑NT Live對表演藝術大環境的影響,認為NT Live將倫敦的大卡司和大製作直播到全英國的行為會對地區型的劇院和劇團造成衝擊,或因資金流至電影院而導致劇場經濟失衡。僅管存在諸般疑慮,業內人士多半肯定NT Live把餅做大的效果與未來趨勢發展的必然性,並思考如何將直播的商業利益回流到表演藝術界,以及明確地區隔直播與現場演出。
NT的數位媒體總監David Sabel在一篇文章中提到,NT Live 一開始的目標是想做出「頂級的次等體驗」(offer a top quality ‘second-class’ experience),避免取代或排擠現場演出。但隨著NT Live的內容益發完整豐富,客群逐漸形成,甚至發展出獨立的藝術價值,他們發現觀眾觀賞NT Live所獲得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體驗 (it is not second-class, but a different experience)。試想,未來會不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再把直播當成是表演藝術的附屬模式,而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呢?
註解:
1. 白晝之夜的主題即為《好呀!大家都不要睡》
2. Postcast 有時可譯為「播客」,在英文中是由 iPod 與 broadcast 融合而來,泛指利用蘋果的設備和平台發佈即時廣播或非即時下載收聽的音訊內容。在開車族眾多的美國,這樣的內容仍十分受歡迎,國內廣藝基金會的電子報也曾經提供過 podcast 下載。
3. http://www.digitaltheatre.com
4. http://star.ap.teacup.com/takarazuka/1595.html
5. 千秋樂為日文用法,為各種表演或運動賽事的最終日或最後一場演出。寶塚歌劇團的千秋樂指的是劇目公演的最後一場演出,通常會分成寶塚大劇場的千秋樂與東京寶塚劇場的千秋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