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9日

2016臺北藝穗節 A劇團:尋找三藏-青梅派

時間:2016.08.18  7:00PM
名稱:A劇團  尋找三藏-青梅派
地點:大稻埕戲苑曲藝場

《尋找三藏》是一次A劇團的實驗:四個編劇各寫一段劇本,然後分成青梅組與竹馬組,每一組挑選三個劇本演出。此外,兩組還各自有不同的導演、演員與作曲。因此,若是要完整了解A劇團這次的嘗試,基本上需要兩組都看,特別是有兩個劇本會同時在兩個劇組演出,其差異性應該是觀看重點。礙於時間與體力因素,我只看了青梅組:導演孫自怡、作曲張芯慈、演員有蘇育玄、黃歆、王國讚與蘇柏庭。

一直到演出尾聲,腦袋才大概浮現出個可能的輪廓,會不會編劇們是想要以《聽說桐島退社了》的概念,寫出三藏不見了的周遭連鎖效應:討論的主題同樣都是某個重要人物消失無蹤後,環繞在這人物身旁的人們該如何應對。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想,並無法幫作品多加分。

青梅組說的是西遊記之前、之後與之外的故事。「之前」以現代人網路成癮為題,說到三藏是個到處遊山玩水打卡的傢伙,都不按照約定來接孫悟空,還順道把同樣在等待的姜太公 (等周文王) 與王寶釧 (等薛平貴) 給寫了進來。「之後」則將政治入題,悟空八戒悟淨與白龍王因為三藏不見了,群龍無首,決定用選舉的方式選出繼位師父與副手,過程中不乏有對之前大選的影射與諷刺。「之外」將三藏的存在超脫到虛擬層面,彷彿 Line / Instagram / WeChat 上頭的訊息與照片才是人生活過的一切,乘載著所有的記憶與歷程。

在說了之前、之後與之外的故事,究竟《尋找三藏》要說什麼呢?這正是我納悶的地方。從結尾來看,尋找三藏的過程其實也在尋找自己,但這樣的命題卻是在最後由演員用唱的才讓觀眾了解,而非經由前面三段故事積累而成。再者,因為拆成不同編劇寫作,各個片段的風格迥異,角色差異也大,不僅段落與段落間的切換模糊,節奏與笑點更是落拍詭異。在角色與背景設定架空,卻又沒有時間填補肉厚的情況下,觀眾無法於演出中找著可依靠的邏輯性,只得一路尷尬到底。至於A劇團本身就擅長的阿卡貝拉,我覺得也有失常。我沒有辦法去分析作曲,但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音準和合音是走調的,相當可惜。

由於我沒看到竹馬組,無法比較同本不同組的差異,但劇本的破碎問題應該是一樣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