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

2017臺北藝穗節 飛陽樂團:琵琶行外傳

時間:2017.09.10  7:30PM
名稱:飛陽樂團  琵琶行外傳
地點:大稻埕戲苑曲藝場

這場演出最大的錯誤就是報錯類別啊 (抱頭懊惱)

《琵琶行外傳》是一場類似《La La Land Live in Concert》的演出,有編制十人的合唱團,五名演奏技巧純熟的樂手,還有自行譜寫的樂曲、新解的琵琶行故事與色彩潑墨的影像輔助,不管是視覺或聽覺上都是一場很棒的演出。然而,這場演出的分類類別卻是「喜劇/歌舞劇」,而非「音樂」,這讓必須要依據演出給心心的我好生煩惱。臺北藝穗節官方並沒有強制看戲大隊如何給心心,更沒有預設任何前提和標準,也就是說,每個看戲大隊心裡的那把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臺北藝穗節常被人詬病與拿來討論之處,但也同時顯露出藝穗節對於演出與評論的完全自主與開放。

對我而言,純粹用心心數去評價一個作品多少還是太粗糙 (雖然他在目前的遊戲規則裡還是要存在),所以我會盡可能地在文字上下功夫,誠實地把我看到的、想對團隊說的話寫好寫滿。由於臺北藝穗節的獎項依據類別而分,因此我在給心心上會考量類別 (不確定其他看戲大隊的想法是否與我相同)。或許有人會說,現在的演出常常跨過來跨過去的,本來就很難定位是哪一種演出?我會建議從幾個角度思考:首先是類別「其他」,想突破傳統框架的演出團隊,可以藉由不可定義的自身來挑戰觀眾/看戲大隊;再者是考量報名哪一種類別對自己最有利。雖然演出不是只做給評論者看,但既然這是一場有點競爭意味的慶典,報名前不妨再行考慮;最後,是想吸引哪一類的觀眾?舉例來說,每年節目百百檔,身為一個愛好音樂劇的觀眾,我首挑的節目絕對都是「喜劇/歌舞劇」(註:臺北藝穗節沒有「音樂劇」類,最接近的是「喜劇/歌舞劇」類)

這場本質其實是音樂會的「音樂」類演出歸類在「喜劇/歌舞劇」類,觀眾的期望在一開始就已經有所落差,即使演出再優秀,給的心心數自然不高。一家五星的法國餐廳,賣得是色香味俱全的中國菜,究竟是要誇獎中菜做得好?還是法式料理棒呢?這......苦惱啊!

回到演出本身。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貶官期間於潯陽江頭遇見一名琴藝超群的歌妓,聽聞她的故事後,有感而發,寫下長達700多字的《琵琶行》,其中一段「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最廣為後世流傳。劇組依據《琵琶行》的內容,新編了一段琵琶女與穆小蘭的百合之戀。兩人從琵琶鬥琴的不打不相識,到相知相惜、互生情愫。只是事情沒得那麼順利,同性之間的愛戀往往不被祝福,再加上外力的干擾與破壞 (宮廷丞相蕭公子的追求),兩人最終只得分開。

編劇巧妙的提供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新解,使其不再只是詩人與琵琶女,更是有著情感更糾結綿密的、兩個靠著琴藝行走江湖的天涯歌女。《琵琶行外傳》的音樂譜寫細膩,曲風多元,搭配淡雅溫婉、不嘩眾取寵的動畫背景,多種表演元素融合得極佳,構築了一個瑰麗又淒美的浪漫詩篇。唯有曲目與曲目間的樂手替換偶有尷尬 (如:拉二胡的改去彈鍵盤),預錄的一首白話文說唱的《幸福嗎?》會讓聽者出戲外,私認為團隊應該是有能力用一貫的純音樂描繪濃郁的情感的。

節目單上的演職人員多旅居在紐西蘭,部分團員於去年回台發展,很期待接下來能再看到這團隊的演出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