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2017臺北藝穗節 酒後新生劇團:那場細雨

時間:2017.09.06  7:30PM
名稱:酒後新生劇團  那場細雨
地點:濕地venue 3樓展演空間

濕地venue 3樓展演空間隱身在熱鬧繁華的林森北路,粗曠裸露的水泥空間,加上大片窗戶外閃爍的霓虹燈,讓整個空間頗有都會叢林的頹廢遺世氣息。外頭的招牌寫的是日文,戲裡的角色也是日文名,是剛好的巧合嗎?

演出從一通報案電話開始,報案男子的妻子平野早芽被殺害了。偵探真紀子與助手望美一同來到物品散亂一地的公寓,尋找女子被殺的線索:項鍊、日記、狗項圈等。兩人查找物品與對話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相對理性與冷靜的真紀子偶爾會陷入短暫的回憶裡,也似乎隱瞞著些什麼。直到望美發現了一則寫著變態字眼的舊字條,隨著燈光轉換,角色換成了高中時期的晴奈與早芽,兩人相知相惜到相愛相守,最後卻無緣白頭終老。

看似懸疑的命案,實際上揭露的卻是令人哀傷的同性情事。兩名演員的表現不俗,氣質清新乾淨,從高中純純愛戀的萌芽到前進京都共同生活,一個事件一個事件的拼湊蒙太奇,雖然沒有真實道具輔助,但演員的表演自然流暢,很能將想要傳遞的清純微甜滋味帶給觀眾,是讓人感覺舒服的表演。

劇本上有個困擾觀眾的模糊設定:究竟真紀子與望美是不是晴奈與早芽呢?私認為是一樣的,晴奈/真紀子其實是到這間公寓來尋找望美/早芽死亡的真實原因,並從遺留的物品了解了望美/早芽平淡如水的婚姻,以及被壓迫與性侵的悲劇。至於為什麼望美/早芽會出現 (照理說,早芽應該陳屍在隔壁房間),又跟晴奈/真紀子對話,這就是我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方了。此外,場上的道具擺設與空間感也不甚合理。可以理解掛在牆上的窗簾是為了將舞台隔成兩個空間,分別是觀眾可見的「客廳」與屍體擺放的「臥室/其他室內空間」,但通常窗簾的另一邊會是陽台之類的室外空間呀!而鑑識桌的出現、天花板吊著的半壞雨傘以及增添浪漫情懷的透明玻璃吊飾,都使得場域的真實感打了折扣,但演出應該是想走寫實路線的,並用不同色調的燈光來協助時間背景的變換。

劇本本身的體質還不錯,非一般典型推理劇,建議可以再行修正瑕疵,應該會越長越好看的!

備註:不是很確定被害者角色名為早苗還早芽,本文暫且以早芽稱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