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2018臺北藝穗節 茶泡飯 - 你說包養,我說包子
地點:藝‧風巷 2F
藝風巷是間老屋改成的咖啡廳,一樓老舊的門窗簡單雅致,角落也處處是故事,展品擺在這樣的空間裡很有味道。這場演出將展覽的動線延續到二樓,觀眾除了在入場前會拿到展覽小卡外,也可以在演出前自行觀看展品,直到影像裡鬱鬱寡歡的女人走進...女人的心事很簡單:一個介入他人婚姻的小三終於清醒 (希望她真有清醒)。在朋友厭煩於她的哭訴,不倫戀的對象態度冷淡後,她決定自己發光,不再仰賴別人而活。
演出的一開始是一支影片。影片裡,女人很冷靜的在百貨公司走動,手裡雖然提著許多名牌紙袋,看起來卻不像是開心地在逛街,而是沒什麼目的與力氣的遊走,直到她收到了路邊派報員的展覽資訊。在等不到電話的情形下,決定來看展覽。於是,女子從影像接到了真實生活,高跟鞋聲也從一樓逐漸上二樓。牆上所有展品都非常生活化:鏡子、坐墊、魚缸、毛毯、收音機、捲筒衛生紙、影像、畫作等,搭配上刻意賦予的、似是而非的意義的文字說明,對比女子之後回到家,直接從牆上拿下來操作使用:坐墊就是拿來坐的、毛毯就是拿來取暖的、收音機就是拿來聽廣播的,有一種令人啞然失笑的諷刺感。
整場演出有著大量的環境音:捷運列車聲、鑰匙開關門聲、廣播節目聲、LINE與電話鈴聲等,當然還有幾個臨時插進來自拍的展場女孩聲與捷運上講電話的人妻聲,為的應該是透過四周的聲響更顯得都會失意女子的渺小與孤寂,直到最後決定為自己而活,這才第一次聽到角色的聲音,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恆星,果敢瀟灑地活下去。
姑且不論平淡的劇情,私認為劇組想要創造一些特殊的觀演關係,特別是當女子具現化出現在展場時,觀眾與女子同處一個時空,觀眾是否可以、或者是被允許有任何反應與介入?而非只是坐在椅子上看著女子看展覽。再者,觀眾已經先行看過展品,也就是看過女子生活的切片。若真要同節目簡介說明的:「透過觀察她人生中的一小段切片看到現代人的空洞。」其實需要拉開觀演之間的距離,讓觀眾以更超然的姿態看待故事。然而,正因為觀眾與演出已經在女子踏進展場空間的那一刻揉在一起,使得整場演出都讓身為觀眾的我有種不知如何自處的矛盾感,可惜了。
演出的一開始是一支影片。影片裡,女人很冷靜的在百貨公司走動,手裡雖然提著許多名牌紙袋,看起來卻不像是開心地在逛街,而是沒什麼目的與力氣的遊走,直到她收到了路邊派報員的展覽資訊。在等不到電話的情形下,決定來看展覽。於是,女子從影像接到了真實生活,高跟鞋聲也從一樓逐漸上二樓。牆上所有展品都非常生活化:鏡子、坐墊、魚缸、毛毯、收音機、捲筒衛生紙、影像、畫作等,搭配上刻意賦予的、似是而非的意義的文字說明,對比女子之後回到家,直接從牆上拿下來操作使用:坐墊就是拿來坐的、毛毯就是拿來取暖的、收音機就是拿來聽廣播的,有一種令人啞然失笑的諷刺感。
整場演出有著大量的環境音:捷運列車聲、鑰匙開關門聲、廣播節目聲、LINE與電話鈴聲等,當然還有幾個臨時插進來自拍的展場女孩聲與捷運上講電話的人妻聲,為的應該是透過四周的聲響更顯得都會失意女子的渺小與孤寂,直到最後決定為自己而活,這才第一次聽到角色的聲音,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恆星,果敢瀟灑地活下去。
姑且不論平淡的劇情,私認為劇組想要創造一些特殊的觀演關係,特別是當女子具現化出現在展場時,觀眾與女子同處一個時空,觀眾是否可以、或者是被允許有任何反應與介入?而非只是坐在椅子上看著女子看展覽。再者,觀眾已經先行看過展品,也就是看過女子生活的切片。若真要同節目簡介說明的:「透過觀察她人生中的一小段切片看到現代人的空洞。」其實需要拉開觀演之間的距離,讓觀眾以更超然的姿態看待故事。然而,正因為觀眾與演出已經在女子踏進展場空間的那一刻揉在一起,使得整場演出都讓身為觀眾的我有種不知如何自處的矛盾感,可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