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郎汗過去應新舞風之邀,已經來台四次了。不過,今年九月我才要第一次看到現場的阿喀郎汗。近些日子才開始看舞的我,對他的印象僅停留外界的極高評價:爆發力驚人且東西融合的身體、當代炙手可熱的編舞金童、2012倫敦奧運開幕式的編舞家等。7/25這天晚上,正好有個機會可以先行看到這支獨舞作品《DESH》的片段。
影片約莫40分鐘,應該是剪輯舞作前半段的部分,但每一個段落都相當完整。雖然不是現場演出,仍是看得非常過癮,腦袋也閃過好多好多想法。看完當下很想找人討論,包含舞作裡所使用的聲音與光影、選擇的動作與符號、還有那令人莞爾一笑的視覺效果。
以往的新舞風都在新舞臺演出,但這次的《DESH》卻因著來台演出的龐大機具,不得不移師舞台深度與寬度都大於新舞台的國家戲劇院,讓人期待現場所呈現出的效果。《DESH》是阿喀郎汗的獨舞,說的是他尋根的故事。這位在英國出生與長大的編舞家,骨子裡流著的卻是躍動的孟加拉血液。因此,他帶著觀眾,一同來到了父親的故鄉。街道上車來人往的熱鬧聲響,混雜著工程、喇叭、攤販的各式嘈雜,讓空間瞬時充滿著飛揚的金色沙塵,熙來攘往地彼此忙碌推擠。阿喀郎汗也是,在僅有一人的舞台上,賣力閃躲穿梭。
《DESH》就是這麼一部直觀的作品,他用身體、光影、聲音,拉著觀眾進到他的回溯之旅。同時,他還不停地反芻思考。今年38歲的阿喀郎汗,深受70~80年代流行文化的影響。李小龍的功夫、Michael Jackson的Beat it、甚至是街舞與拳擊的肢體,都是他成長/學舞過程中所面臨的衝擊。當一個從小學習印度傳統卡達克舞 (Kathak) 的孩子,於要求的專注嚴謹與內斂下,碰觸到這些外放的情感表達,再加上新移民二代的身分,不由得讓人思考起自己的定位為何?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支很敘事、很說故事的舞作,不用抓破腦袋還想不透究竟舞者在作什麼。我不懂什麼卡達克舞,也搞不清楚所謂傳統與現代的身體該是怎樣的,但我知道當我看著《DESH》裡的阿喀郎汗,是有那麼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著我繼續看下去。看舞,最重要不是你看懂了些什麼,而是你想像到了什麼!阿喀郎汗的《DESH》,絕對可以滿足你想像的慾望。
非常喜歡這次《DESH》的文宣詞兒,道遍了渴望原鄉與卻又有著陌生情怯的矛盾啊!
回去 一個未曾真正離開的地方
看它是否 還記得我的模樣
離開 一個未曾真正到過的地方
大象跳舞的時候 我們回家
演出資訊
◎ 時間:2013/09/20 ~ 2013/09/22
◎ 地點:國家戲劇院
◎ 新舞風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ovelHall.NovelDanceSeries?fref=ts
◎ 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goo.gl/ZMF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