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2014臺北藝穗節 澳門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其實我們

時間:2014.09.01  7: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名稱:澳門瘋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  其實我們

這場演出有個極大的問題:觀眾究竟是誰?因為這個問題沒被釐清與定義,讓整場演出處在非常尷尬的局面。

一進到劇場,已然坐在台上的六名男演員年輕得讓我吃驚,約莫10多歲20多歲的年紀吧!原來,這群素人演員都出自於澳門青年挑戰中心。那是當地的一個戒毒中心,演員都曾經是中心的一份子,在裡頭經歷戒毒的過程,現在站在台上說他們 (以及他們的夥伴們) 的故事。

除了有演員現身說法外,演出還會搭配紀錄片與類戲劇的影像,主要分成幾個部分:一個個少年的自白,講述自己從輟學逃家到染上毒癮的經過;把觀眾當成學生,劇場當成課堂,教授吸毒專用術語;重複碎念毒癮發作時的幻覺,以及證明自己夠強大的刺青展現等。這些段落都非常破碎,先別論音樂或影像經常突兀地嘎然而止,段落與段落間的連貫粗糙,串接也看不出因果關係。燈光的使用更讓人摸不著頭緒,特別是用了許多素材做出各式燈光效果,卻不見為何而作與必然要這樣做的原因!

這些個故事內容我相信都對台上的演員有一定的意義,畢竟是他們真實走過的人生。要站在台上攤開自己,實質不容易。所以,我是肯定這場演出的!然而,這檔演出既不是表演給跟演員相關的家人與親友看,也不是給社工及其他戒毒中心的夥伴觀賞,而是一群買票進場、不一定有相關經驗的一般觀眾。今天我是進劇場看演出,而非參加支持小組 (support group)。演出還是可以自抒情懷、傷感與掙扎,但劇場必須要和觀眾對話,與觀眾搭起溝通的橋樑,不然演出就只是黑盒子裡頭的自溺與喃喃自語。

在演後座談中談到,劇組想以2003年澳門開放賭場為時間切線,企圖放大此一事件對於年輕世代染毒的影響。這是個非常值得玩味與討論的出發點,但在演出中我卻看不到此議題的力道。至於後來還提到,想以澳門賭場為前車之鑑,激起觀眾思考台灣馬祖博弈開放是否真是條正確的道路,我都覺得牽扯得太遠了。

最後,以導演李安的話作為結語:「最好的電影不是你說了一個多好的故事,而是你在觀眾心裡激起了些什麼。你不要想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沒有人在看你,他們是在看自己。」劇場亦然。

後記...
這場演出要我給出象徵分數的心心顆數,著實讓我煩惱許久。不是說劇組不認真,沒好好做戲。就是因為劇組不論是戲裡還戲外,都很認真的看待這場演出(人生的再次演示)。只是「用心」對觀眾來說,不一定是好戲,也不一定足夠。 這就是一場沒搞清楚「觀眾是誰」的表演呀!唉呀呀~心得寫好很久,卡在心心好難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