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7日

2009 關渡藝術節 10/3~10/25

§ 關渡藝術節官網
§ 關渡藝術節部落格
§ 關渡藝術節宣傳手冊

2009年關渡藝術節即將在今年的中秋登場,展開長達一個月的各式活動。關渡藝術節以臺北藝術大學為活動中心,廣邀各國藝文團體前來演出,更提供了展演的舞台給校內的初生之犢小試身手。除了表演藝術活動(戲劇、舞蹈、音樂、電影),還結合社區力量,共同打造與一般嘉年華會不同的生活藝術市集。

我向來是很喜歡這類由學校為出發點,和一般生活與週遭居民合作互動的活動。還記得上星期回高雄一趟,看到附近小學的圍牆都打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類的綠色植物,整體形象和社區公園融為一體。難道不擔心小朋友爬牆外出嗎?算了吧,會爬牆的,就算在圍牆上裝電流網也會爬的 :p

回到關渡藝術節。簡單介紹一下這次的活動內容,我最關注的戲劇類活動中,找了新興的黑眼睛跨劇團助陣,推出由樊光耀演出的禁斷之戀「黑鳥」。距離上次看樊光耀的「莎姆雷特」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所以我很期待演員此次的表現。在Comedy Club演出多場,漸漸打出名號且頗受好評的魚蹦興業,在這次的藝術節也有表演場次。揪甘心的,你不用花錢就能看到這場走新式漫才搞笑路線的演出。但請注意,每場座位有限,請及早入場,以免向隅。另外兩場戲劇演出也很能勾起我的興趣:一是結合此次藝術節的以色列影展,由以色列Gila Almagor所帶來的The Summer of Avia。以色列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個戰火不斷、軍情緊張的地區。因此,在藝術表現上的部份仍是神秘不為人知的。另一則是適合親子觀看的墨西哥偶戲,端看墨西哥飛歌拉特劇團如何擊破語言藩籬來打動台灣的小朋友。

2009關渡藝術節中特地闢了個關渡電影節,除了之前提到的以色列影展與英國舞蹈電影,更大部分是留給北藝的學生作品 (All for free)。有10分鐘的短片,也有長達80分鐘的長片,很適合喜歡電影接力的影癡參加。前陣子叫好也叫座的國片「九降風」與「渺渺」在電影節中分別擔任開幕片與閉幕片,這兩部電影的製作都有北藝畢業生的參與,因此在電影映後都有座談會。

對了,不能忘了喜好音樂與舞蹈的觀眾。在關渡藝術節裡當然也有這兩類的演出,數量還不少,就等著大家自己去挖寶嚕!

已過秋分的10月,天氣涼爽,日照和煦,若是厭煩了週末冷氣房的電影院,或是得滿頭大汗的戶外活動,背著個小包,帶著悠閒的心情,上關渡藝術節走走吧!

PS. 有看到我的就跟我打聲招呼吧 ^____^

2009年9月26日

Blue Man Group: Megastar World Tour

時間:2009.8.23 2:30PM
地點:台北小巨蛋

劇名:Blue Man Group - Megastar World Tour

這三個全身藍藍的傢伙,應該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有色人種吧 (哈哈哈)!外百老匯起家的Blue Man,此次應臺北聽障奧運藝術月的邀請來台演出,地點選在大家又愛又恨的小巨蛋。畢竟Blue Man的演出很注重和觀眾的互動,在大場地演出考驗著Blue Man的表演渲染力,得想辦法讓歡樂瘋狂的氣氛傳到巨蛋的每個角落。

Blue Man Group的演出團隊除了三位藍人之外,還包含9名樂手 (鼓手1、打擊2、吉他3、Bass 1、鍵盤+男vocal 1、女vocal 1),舞台佈置的跟金屬叢林一樣,還有許多金屬與塑膠的管子折來折去。右方放置著一枚鼓面超大的大鼓,左方則是開蓋的三腳鋼琴。

表演還沒開始,兩側的大螢幕就用有趣的對話帶領著觀眾 (If you are XXX, Yelling~~~),為接下來的表演做暖身。請注意,螢幕上一直在尋找搖滾巨星,搖滾巨星在哪裡呢?嘿嘿嘿,正當大家還一頭霧水時,強勁巨大的音樂聲已經把大家給震醒,搭配與音樂點結合的超炫燈光,這就是Rock n Roll呀!!!整個小巨蛋頓時變成超high的Party,要是此時你的身體還不會跟著音樂搖擺,沒關係,Blue Man也跟你一起從頭學起。

「歡迎來到XX電視購物頻道」,舞台的螢幕變成電視機啦!三個身穿黑衣的可愛藍人盯著電視螢幕,想成為比Super Star更高一階的Mega Star,衝動的按下了購買鍵 (OS: 整個就是未來電視的功能) 可是,沒有信用卡結帳耶,怎麼辦?反正現場人那麼多,隨便找個人好了。所以,就有現場觀眾被抓上台付款啦!只知道出現的價錢是個天文數字吧,藍人詐騙集團 :p

「謝謝您購買搖滾演唱會教戰手冊,裡面的搖滾演唱會動作,可供您表演給觀眾看。」這個橋段的安排很有趣,不但是演出內容的一部份,同時也藉此教會現場觀眾,等等該有哪些反應。非常可愛的一點,這些演唱會動作教學都會有幾何圖形的小人偶作示範 (請看下圖,這是藍人組國外演出販售的周邊貼紙)。當然藍人也跟觀眾一樣,一同學習囉 (其實是示範 :p):#1 點頭;#2 單手握拳向上;#3 上下跳動;#4 把腿放到肩膀上伸展 (這一段藍人還特別用力折他的腳,雖說是作假啦 XD);#6 雙手高舉歡呼。這些看起來簡單的動作,在後來都會變成引領大家越變越high的助力!


Blue Man Group的表演很大的一部份著重在打擊,除了常見的打擊樂器之外,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長短不一、粗細各異的水管了。因應著這特殊的樂器,拿來敲擊的道具也不單單只有鼓棒,而是多了個像是飯勺的東西。這次的演出還讓我看到幾個特殊樂器的玩法:像是用大鼓棒敲擊鋼琴內部,敲擊的同時還有燈光閃唷。或是拿著長條型的管子左右擺動而有咻咻的聲響!雖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音樂細胞,但隨意拿起週遭的器具敲敲打打是自然且不需刻意學習的。這種輕鬆玩的調性,延伸出了好幾個依此為表演特色的團體 (美籍的STOMP韓國亂打秀)。

要是只有單純的打擊搖滾音樂,Blue Man Group不會這麼成功。團體裡三個可愛藍人的逗趣演出絕對是吸睛焦點。他們就像是來自外星球的娃娃般,瞪大著眼睛,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沒有顯露於外的喜怒哀樂,也沒有多餘的語言,單憑著肢體與一號表情,讓全世界的觀眾都成為他們的追隨者。

先前看過介紹藍人的節目,當中有特別提到,之所以使用藍色作為標的色,是因為藍色最能突顯臉上表情,佐以表演者自然的動作與行為,讓藍人帶著已被現代人所遺忘且少有的「純真」。也是這種純真的感覺,讓觀眾不會覺得藍人們是在台上胡搞,而是帶領著觀眾嘗試各式各樣的未知實驗。像是將頭鑽進電視螢幕裡,跟著音樂與廣告搖頭晃腦,也很自然的把電視機裡外的世界連結起來作互動。

有段表演我怎麼想都想不通是怎麼做到的,表演內容是藍人組馬戲團接球作畫 (OS: 哈 我自己取的好長的名字)。藍人1號將帶有顏料的圓色小球成拋物線丟出,藍人2號會很厲害的接到每一球,並將顏料吐出作畫。藍人3號當然不甘示弱,也要加入戰局,只是他每次都接不到,也得不到觀眾的掌聲。最後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竟然從嘴巴裡吐出了一座白色高塔 XD

MegaStar好像都要唱歌,既然藍人們不會講話,只好外聘歌手來做演出啦!整場表演我最愛的歌曲就是這首I Feel Love,在帶出女主唱前,藍人們還很逗趣的有一小段出ㄘㄟˊ的插曲,用看的比較快,底下是從Youtube找到的影片:



既然大家都學會了搖滾演唱會的動作,當然要來實際運用。Everybody Stand Up,跟著跑下舞台的藍人們一起Jump!Jump!Jump!隨著螢幕上的動作守則,高舉雙手、用力吶喊!別忘了最先開始的??暗號,把你的手機一起舉高跟著搖擺!Yeah!ROCK~~~~~!

雖說多少受到場地限制,沒辦法讓所有人都能近身參與與藍人們的互動,但演出團隊誠意十足,盡可能的照顧到坐在不同區的觀眾,利用燈光 (白色長型探照燈 XD)、音效把大家拉進狂歡的氛圍。不需要任何語言,所以沒有語言隔閡;不需要完整故事,音樂與肢體動作說明了一切。Blue Man Group向世人說明了什麼是一場完全成功且能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SHOW!還記得開場時就在找尋的搖滾巨星嗎?

Who is the SuperStar? BlueMan?
No, Blue Man is MegaStar!!

2009年9月13日

我看到的很表面的藝穗節

為期兩星期多的第二屆台北藝穗節已劃下句點,主辦與承辦單位辛苦了,表演團體與觀眾們也都辛苦了。此次的活動規模比上一屆還要盛大,吸引了80個藝文團體,共計246場的表演場次。劇碼/舞碼這麼多,時間又常常東疊西重複的,誰來幫個忙,跟電影節一樣,出個觀戲指南唄!不然,大家的口袋又不深,手頭的預算也有限,是該如何抉擇是好?

當決定掏錢買票進劇場的那一剎那,這名為「好不好看」的賭局就已經成立了。何時定勝負?就是你看完表演走出劇場的那一刻,自己對戲的評價決定了值不值得:看的對Tone喜歡,很好,恭喜你;看的想翻桌砸椅,其實也沒必要這麼嚴重,就當是買了彩券沒中吧!

仔細想想,每天上演的故事這麼多,觀眾是如何選擇的呢?劇團名氣、演員與導演的知名度、演出的內容,這些都絕對有影響。不過,對參與藝穗節的團體來說,大部分是新興的小型劇團,所以沒辦法用名氣吸引人;演出人員的有名與否,這個或許可能有,但數量不多;至於演出的內容,挑選經典戲碼多少會有吸睛效果,但觀眾可能會有疑慮,擔心資歷較嫩的劇場新手沒辦法表現得當。那,該怎麼辦是好,戲是演給人看的,不是拿來自我宣告與自言自語的呀!

所以,藝穗節的團體們在宣傳上有許多很可愛的地方。

有一群人秉持著團結力量大的精神,做了劇場界的同業結盟,六個劇團集結成一股「穗過頭的力量」,讓原本資源吃緊的小型劇團能將表演以外的行政工作分散出去,還很貼心的推出了套票方案,直接為煩惱該看什麼好的猶疑觀眾群端上搭配好的套餐組合。

既然大家都很新,沒什麼響亮名氣,觀眾也無品牌導向(都是新的咩),那取個有趣吸引人的劇名,先挑起觀眾的興趣來宣傳晃晃,才有機會吸引買家下手嚕!底下是我發現的幾個有趣的名稱,分門別類一下。

1. KUSO經典劇作路線:「等待窩窩頭之團團圓圓越獄風雲」與「老派玻璃動物園總叫人淚漣漣」。前者還真是結合了許多時下的議題,讓我在腦袋裡開始想像:抓起貝克特「等待果陀」的衣裳,穿在團團圓圓身上,兩個人(正確來說是兩隻熊貓)要學Michael Scofield逃離無聊的、被他們視為監獄的動物園,感覺很鮮很新奇對吧!至於後者,很明顯的提到田納西威廉斯的玻璃動物園,只不過這原本就沉重的劇本,要如何跟老派與淚漣漣掛上關係 (還是說淚漣漣只是了跟動物園押韻對稱?),好像也挺值得進劇場一窺究竟的。

2. 從他物發想,拉點關係,吸引特定族群路線:「村上,台北,黑夜之後」與「幽遊白書好辛苦」。村上春樹文字裡透出的城市寂寞,吸引許多追慕他的都會男女。一句「你有沒有看過村上春樹」,似乎是種流行探測針,偵測你這個人是不是這憂藍的村上世界的一份子。越繁忙的城市就越寂寞,特別是黑夜來臨,一片寂靜的時刻。所以,喜歡村上的人應該也會有興趣看看村上的故事如何被套在台北城身上。至於幽遊白書就更妙了,看到劇名的當下,浮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這什麼鬼?哪裡辛苦?不過,頓時又有種懷念的感覺,畢竟幽遊白書真的在某個時期超紅的,會讓我很感興趣這齣戲到底在玩些什麼?是漫畫中的主角長大之後感到工作辛苦所以要出來說場劇給大家聽嗎?(誤,我果然是在胡思亂想。)

3. 從一開始的劇名就吊觀眾胃口路線:「只知道()的不能」與「什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有時候話不要說得太滿,圓也不要一筆畫完,留點空間讓觀眾可以自由想像。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也會讓觀眾有買票知道答案的欲望。「只知道()的不能」除了劇名頗耐人尋味,還舉辦了填空徵文活動,增加趣味性囉!至於小劇場是什麼,向來是很多人討論的議題。絕大部分的人一談到小劇場,第一個竄進腦袋的念頭就是「我看不懂」。為了糾正視聽(?),就來示範給大家看,到底什麼是小劇場。

除了上述三類,你也可以取個跟世界名著好像有點關係又感覺憂鬱灰濛兼浪漫的名字:「大雨喧囂時看見彼此瞳孔的顏色」;性別議題的討論不但是第八藝術的最愛,同時也很常出現在劇場裡:「吃蘋果會變壞」;再不然來個山寨版藍藍人也很不錯:「Pinky Men秀」(OS:是會唱Pinky~Pinky~Pinky,三種口味嗎?XD)

天馬行空的胡亂想結束,回歸正題。相信臺北藝穗節會越辦越盛大,越辦人越多。雖說藝穗節的精神與目的是提供給藝文團體一個免費的空間表演,讓所有的表演者都能有機會秀出自己。但很現實的,表演者還是需要觀眾。這些觀眾並非來自友情贊助的親朋好友,而是真正想來看表演的戲迷。如同之前提到的,如何吸引觀眾買票進劇場?除了演員好戲好,藝穗節也同樣考驗著這些劇團行政的能耐。畢竟,要先抓住觀眾的目光,才能抓住觀眾看戲的胃口呀!

2009年9月11日

綠光劇團:領帶與高跟鞋

時間:2009.8.16 2:30PM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劇名:綠光劇團 領帶與高跟鞋

「領帶與高跟鞋」是綠光15年前的戲碼 (15年前我才小學三年級 :p),內容在描述上班族的各式心情。此次重出江湖,我是帶著點朝聖的想法去看戲的,也好奇經歷了15年的社會生態轉變,劇本的內容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呢?

上班,還沒有休息夠,就又要,上~班~

這短短13個字道盡上班族的無奈呀!讓我想起每天早上我都在跟我的床拔河,明明太陽的亮度就已經刺得我醒了,身體卻還是黏在床上,想著今天到底要不要去上班呢?請個病假好了,反正女生有生理假可當理由。可是,早上有個會要開,下午還有案子要趕,真不想待在家休息還要接公司電話。就這樣,一天永遠都從掙扎開始!

這裡的安排很俏皮,舞台從上而下垂吊著多塊布幕,演員們就利用布幕搭配舞蹈,唱出上班族之歌。歌詞的內容帶點自嘲與諷刺,卻令人會心一笑:自視甚高的,唱出對同事的睥睨與不悅;沒什麼本事的,吹牛著自己很會逢迎拍馬的本領;每天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努力進到公司找長期飯票兼上班也不是沒有。辦公室生態就是這麼多元有趣。雖然還沒到被逼婚的年紀,但聽到「上班是青春的毒藥,青春的毒藥就是嫁不掉」,著實讓我笑彎了腰。

我還想要再年輕一次,只要一次就好了,讓我還有機會...

整齣劇我最喜歡的是兩個經理Karen(坣娜飾)與Frankie(林于竣飾)的合唱。Frankie因為長期的工作壓力,身體虛弱多病,身旁的人都建議他提早退休在家好好休息。只是,一直以來以工作為生活最重心的Frankie,煩惱著停掉工作之後,自己就像支停掉的手錶,沒了用處。所以,想著自己如果能再年輕一次,不管是為工作,或是為自己,是否能再多做些什麼?

大概是自己也曾經因為衝太快而失了健康,再加上Karen & Frankie將這首歌曲詮釋的很好,感情放很深,讓我對這段重唱很有感觸。就像歌詞裡寫到的:「沒有了健康,人生只是大夢一場」,工作只是人生其中一項持續性的任務,而不是全部,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是值得去關切的:最親近的家人、最麻吉的朋友,以及各種情感間的維持。這倒讓我回憶起日劇「愛情革命」裡的台詞:工作,那種事情就交給僕人,戀愛吧!(伸出右手食指,很有魄力的用力指向對方!)

「你這樣做很開心嗎?」「其他的我一點都不在乎。」「希望你是真的不在乎。」

Jerry的專長就是靠著那張嘴,拉關係、走後門、諂媚老闆、吹牛拍馬。雖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肚子裡沒有墨水,骨子裡沒有真功夫,東抽西拉的內鬥,靠這樣得到職位晉升,真的會打從心底開心嗎?

在所謂服務至上,客戶萬歲的年代,為了滿足客人需求,明爭暗鬥的資源拉鋸戰是絕對少不了的。表面上說是Negotiate,私底下還不是要靠交情,也難怪質疑這樣的作法跟妓女還真是沒什麼不同。辦公大樓的清潔工阿勇伯(李明澤飾)說啦,你們這層樓裡有五張大學證書,兩張碩士文憑,還不是全擠在一個個的小隔間裡(一般辦公室都是使用簡單的鋁合金屬隔成很多座位),然後還拼了命的想著要擠進更小的水泥間(主管們都會有專用辦公室),這真的是所謂的力爭上游,人往高處爬嗎?

很哀傷的,就我目前看來,是!唯有將自己越往小房間塞,每個月進帳的數字才會越多。或許人都被慣壞了吧,習慣長久以來的物質享受,所以要努力工作賺取更多金錢來滿足物慾。有時候會想,這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一樣,人總是夢想著擁有某些東西,不論是實體或是精神層面的。為了這樣的夢想,金錢的多寡多半決定達成率,所以必須工作。但又因為工作,常常讓人忘記一開始的夢想。所以,究竟是夢想去驅動工作?亦或是工作去達成夢想?這兩者間的孰輕孰重,很難拿捏得當。

往正面的方向想,懷抱著夢想總是好的,即便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還是得回想起最初的熱情。所以,阿勇伯(李明澤飾)當起了領航員,讓大家帶著曾經有過的理想與希望,到一個沒有不可能的夢境裏實現。於是,Judy(胡禦之飾)去的夏威夷會下雪、Amy(馬卿華飾)也能拋開大人的矜持在Disneyland玩雲霄飛車跟旋轉木馬、向來作風強勢的女主管Karen(坣娜飾)也能和自己的Dreamlover前往巴黎看鐵塔與凱旋門。

這段由阿勇伯(李明澤飾)當導遊領軍所出發的夢想團是下半場最跳tone也最歡樂的一段,雖然長度稍嫌冗長,但呈現出的娛樂效果非常好。由演員排出的人造許願池雕像與尿尿小童,讓我笑到無法自拔。其中,刻意讓Karen(坣娜飾)和Jerry(羅北安飾)擲銅板入許願池的水花大不同的笑點非常有梗 (註:Karen很瘦,所以她擲的銅板所濺起的水花很小;Jerry很胖,所以銅板入池時,水花猶如海嘯來襲,沖得人造雕像是東倒西歪)。另外,當在徵選Karen(坣娜飾)的Dreamlover時,阿勇伯(李明澤飾)不但向台下觀眾詢問自願者,刻意忽略Jerry(羅北安飾),還塞了個橘子嘲弄Jerry只能當豬公。

工作、工作、我給你薪水,你給我工作,直到永遠。

美麗的夢想很容易就會被現實打敗,總經理就是大家最不願面對的現實,大聲嚷嚷的要員工別做白日夢了。作、工作,我給你薪水,你給我工作!壓力再次累積,所以,開始思考我是不是該換工作了。不過,這個月要換手機,下個月再換好了;到了下個月,哎呀,要買車繳車貸,再等一個月吧;下下個月,好像快過年了,領完年終再走好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雖然心裡積著對工作的許多不滿,卻怎麼也下不了決心離開。

在這段描述許多流逝的「下個月」的悲哀,使用了許多同義的負面字眼來表達上班族內心逼近臨界點又快要爆炸的壓力:完了、Over、腐敗、玩完了、Done,演員一個接一個、像是輪唱般的說出重複性的台詞,強調這週而復始、每天都一樣的不變生活。

我是領帶,我是高跟鞋,我,什麼都不是。
這一成不變且無奈的生活是否有解,這齣戲沒有給你答案。「我是比較胖的領帶」、「我是比較高的高跟鞋」、「我是比較老的領帶」、「我是比較花俏的高跟鞋」,一字排開、各型各色的領帶(男性工作者)與高跟鞋(女性工作者),碰上清潔工阿勇伯說出「我什麼不是」的台詞,語帶雙關,還有點弔詭,似乎隱約在質疑工作的目的與本質。

我經常問我自己,脫下了領帶與高跟鞋,拔掉了工作的職稱,我還剩下什麼?我是什麼?「傷心咖啡店之歌」裡有一段海安詢問馬蒂的對話,詳細的內容記不太清,但對話的概念是要去思考人的本身為何。海安問馬蒂「你是誰」,馬蒂第一次的回答很制式:我叫馬蒂,今年XX歲,在XX公司上班,擔任XX工作。海安說了:這些都是社會上套給你的名稱,我要問的是你‧是‧誰,拿掉這些社會地位,再講一次。

這對話的概念深深的刻在我的腦子裡,影響我很深,不時提醒我自己,不要被工作吃掉,要永遠記得自己該有的輪廓,畫出工作所不能侵犯的自由圈,然後努力耕耘,細心呵護,那會是你「這個人」最值得珍惜保護且吸引人的心靈淨土。

後記

心得寫著寫著,讓我有種抒發工作心情的感覺,反而不像是在寫看戲的觀後感。或許工作真是一般樣,讓15年前的「領帶與高跟鞋」,15年後來看,即便桌上少了電腦跟手機,故事內容依舊是那麼樣的貼近上班族。

戲的場景設計不如以往綠光樣品屋的溫馨,配合一般人對辦公大樓水泥灰的印象,佈景走冷調路線,使用了許多直立鋼柱,桌椅也是沒有溫度的金屬色系,重現辦公室一板一眼的風格。要特別提到一點,演員們的後台動作超級自然,不管是接電話、開會、吵架,雖是無聲的互動,卻跟真實工作完全無異。另外,演員的默契也沒有話講,戲的尾聲有一段是大家輪流接電話,並說出「沒問題」、「No Problem」、「絕對OK」等字眼。演員跟演員間台詞的銜接與流暢度很高,將整個工作的緊張拉抬到最高,氣氛營造的相當成功。

活潑的阿勇伯是戲裡的活寶,除了台詞鄉民化之外,誇張靈活的肢體動作也相當吸睛。紀錄個我很喜歡的笑點:Frankie到東京開會是「公事」;Karen到巴黎參加弟弟的婚禮是「家務事」;至於最風騷的Amy到香港Shopping呢?嗯...「無所事事」!

對了,劇裡的男演員除了Tony之外,其他都有大肚腩耶!是暗示男人老了都會有啤酒肚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