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

非常林奕華:紅樓夢

時間:2014.12.27 2:30PM
名稱:非常林奕華  紅樓夢
地點:國家戲劇院

這檔《紅樓夢》證明了一件事,即使有鑽石般的陣容,演出還是有砸鍋的可能的!

非常林奕華的四大名著系列,終於在2014年來到最後一章。即便我不喜歡上一檔《三國》,但抱持著蒐集公仔的心情 (再前兩檔的《水滸傳》與《西遊記》,我也都進劇院看了),以及一票秀色可餐的男演員,我還是買了票進場。這群戴墨鏡都還嫌閃的演員卡司,也讓《紅樓夢》在兩廳院之友預購期間便銷售一空。算上今晚的演出,今年我總共看了三檔與紅樓夢有關的作品:二分之一Q劇團的《風月》、國光劇團紅樓夢中人系列的《探春》。這兩個作品都非常好看:前者的主線如往常紅樓故事一樣,集中在寶玉、黛玉與寶釵三人,但它不僅將向來容易被忽略在雙玉之下的寶釵給鮮活了起來,擬人化的原生石頭以全知角度,穿針引線賈寶玉的前世今生,讓觀看紅樓的方式有了不一樣的切入點;後者的《探春》則用不同於以往的角度,看大家庭的興榮與衰敗,側寫女兒心的另一種堅強與剛毅。

然而,這晚的《紅樓夢》,我卻一點兒都找不著重點。

此次的副標是"What is Sex?"。找了一票男人說女人的故事,並將大觀園改成情慾流動的溫柔鄉 (男公關店)。我本以為這樣的性別反轉,該是以男性立場來演繹偏陰性的紅樓,包含節目單上提到的父權、慾望、主內主外、主動被動等。但演出裡並沒有多加這部分的詮釋,僅停留在非常表面的:男演員用女性的姿態、語調、手勢來表演。

再者,紅樓夢這麼多章回當中,為什麼選了這十六個章回?又為什麼選擇了這些個角色來完成新版的《紅樓夢》?說實話,我看不出原因與脈絡。唯一可知道的,是編劇取了大量王熙鳳相關的段落來說明人的各種情緒:第二場的《平兒與鳳姐》,以不好款待的奧客購物,說出鳳辣子的刁鑽難搞:第四場的《秦可卿與王熙鳳》,以眾人皆睡我獨醒的秦可卿,苦口婆心的托夢解惑預言鳳姐未來持家的本領與盛筵並散的命運;第八場《鳳姐與賈瑞》反轉了設相思局的人物 (原著是王熙鳳設局給賈瑞跳,舞台劇則相反),凸顯王熙鳳敢愛敢愛的毒辣個性。因此,王熙鳳是林奕華版本的《紅樓夢》裡,最鮮明的角色。或許是因為大部分的橋段都給了王熙鳳,不知不覺中,其他的角色如金榮、香菱、小紅、襲人、晴雯、探春等,全成了過場龍套,甚至連這些角色為什麼出現都記不清楚,更別論寶玉的癡情、黛玉的脫俗、寶釵的聰慧,早已全然無存。

演出用了大量偏文言的獨白,每一段獨白會由一名或多名演員負責完成。這樣的處理方式在之前的《水滸傳》曾經出現過。不過,印象中《水滸傳》雖將每個角色獨立出來,用非線性的結構,表現不同樣貌的男人,但終究還是緊扣住What is Man的主旨。《紅樓夢》不但單一段落少了攀住主題的羈絆,每個段落的可看性,又或者說,娛樂性,也隨著不同的演員而良莠不齊。相較於朱宏章、時一修、莫子儀、盛鑑等劇場老將,已能單憑一人 (或兩人) 填滿國家劇院的龐大空間,劉嘉騏、王宏元等年輕一輩的演員明顯吃力許多,能量擴散的速度與廣度,當下立判!至於段落裡頭除了獨白所做的其他事情,包含走位、整理餐盤、修剪儀容等,很多時候我是不知所以然的,所以請容許我跳過。

一場《柳湘蓮與尤三姐》,說明了賈府從裡爛到外。什麼愛恨嗔癡的,也隨著自刎削髮而灰飛煙滅不可追。接續著的《救贖》,兩兩成對的對話,說的盡是對於愛情的探詢與疑問。完全的局外人 (也就是韋禮安),拿著本暗紅書皮的書本上舞台,唱出紅樓夢已然過去的種種糾結與情懷,同時也帶來了《紅樓夢》真正的救贖!

底下是《紅樓夢》每一個章節的名字,括號裡的是那一章節的主要演員,大多以獨白呈現,但其他演員會在旁邊做其他事情。觀眾們可以來猜猜誰是誰!

1. 賈母與劉姥姥 (劉嘉騏) 
2. 平兒與鳳姐 (王宏元) 
3. 大鬧學堂 (莫子儀、盛鑑) 
4. 秦可卿與王熙鳳 (王捷仟) 
5. 香菱與黛玉 (戴旻學) 
6. 似曾之我們又見面了 (時一修、朱宏章) 
7. 小紅與鳳姐 (黃健瑋) 
8. 鳳姐與賈瑞 (時一修) --> 我個人最喜歡這段 

---中場休息--- 

9. 王夫人與襲人 (黃俊傑、彭浩秦、王肇陽) 
10. 寶玉與黛玉 (莫子儀) 
11. 大鬧寧國府 (大亂鬥) 
12. 任憑姐姐裁處 (莫子儀、盛鑑) --> 這段我也喜歡。 
13. 抄園 (大亂鬥,但我有看出劉嘉騏是探春) 
14. 黛玉與寶玉 (莫子儀、盛鑑) 
15. 柳湘蓮與尤三姐 (朱宏章) 
16. 救贖 (諸男站一排)

---韋禮安唱歌--- (這段才真的叫救贖吧!)




2014年12月26日

【演前預報】Be劇團房間小戲VI:聲聲慢

時間:2014.12.21 7:30PM
名稱:Be劇團  聲聲慢 (排)
地點:南機場藝嚮空間

這作品其實挺浪漫的!要是你是個愛詞人,還對文字承載的思念、前世的怨懟留待今生理解償還等穿越情節特別有所喜好的觀眾,《聲聲慢》會很合你口味!

《聲聲慢》拿了李清照同名的詞為引,編織了兩段不同時空,但情感交疊的愛情故事:南宋時期李清照與趙明誠、現代的沈清清與李誠皓。演員同時是既古又今的角色,對話也穿雜兩個時間的意念。這會兒頻率對了,正是金石錄的二人在爬梳理情;那會兒錯開了,即便彼此都不是自己期望的,但眼前的人卻有著讓人再懷念不過的習慣與動作。編劇將聲聲慢這首詞拆成兩部分,讓李清照與趙明誠無法完滿且悽愴沉鬱的愛情,分別寄託在上下兩闕。透過唱著詞兒的沈清清與李誠皓,互相過招拆解,找著了,對上了,這缺憾也才算補滿了。

一場現代婚姻的唱戲,不僅表現了男女雙方在愛情裡,一來一往、欲拒還迎的較勁,還讓我想到《百年戲樓》裡提到的:「人生的不圓滿,非得在戲裡求。」趙明誠曾經負過李清照,心中存有的虧欠,唯有在台上粉墨登場,穿你穿過的衣服,說你寫過的一字一詞,才得以讓最愛的人永存在世上,也更了解當初伊人的無奈、悲苦與不由衷。古今男女的身影重疊,誰是誰,誰又不是誰,或者誰又都是誰,似乎沒了清楚界線。欠了前世,所以在今世償還,待下一世乾淨重來。

此次演出的地點在有著老磚牆與開放庭院的關渡山行,建築的氣氛正好與演出的意境相得益彰。紅色的屋瓦內蘊了諸多歲月的情感與痕跡,以舊建材打造新妝扮,因而有了現在的樣貌。《聲聲慢》何嘗不是如此,且讓我們來讀先:

上闕: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下闕: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愛情的深刻並沒有被遺忘,只是需要對的時機與對的人將其喚醒。想念,從未止息。

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2014/12/26 - 2014/12/28
◎ 演出地點:關渡山行巷弄劇場
◎ Be 劇團臉書:http://goo.gl/YGdnsR
◎ 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goo.gl/h5RRQH
 製作人邱子謙 
 故事發想吳敬軒 
 編劇蕭文華 
 編腔陳敬宗 
 導演吳亮澄 
 副導演吳彥霆 
 演員蘇育玄、廖晨志 
 音樂設計黃俊達 
 技術顧問廖敏慈(小刀) 
 燈光設計邢懷碩 
 舞台設計任芯瑩 
 服裝設計陳明澤 
 攝影、平面設計葛昌惠 
 排練助理師惠珍 
 指定錄影刃羽電影 
 行銷宣傳青禾苑藝文工作室


2014年12月21日

果陀劇場:冒牌天使

時間:2014.12.07 2:30PM
名稱:果陀劇場  冒牌天使
地點:國父紀念館

「不要忘記用愛心來接待異鄉客,因為曾有人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這句話貫穿了整齣《冒牌天使》:除了是大寶 (曾國城飾) 與二寶 (唐從聖飾) 拿來一招打天下蒙混過去的台詞外,也是戲裡想告訴觀眾的,良善之心!兩名逃犯趁亂逃獄,將錯就錯下,把不該是自己身份的神父拿來套在身上,因而結識了教堂裡的修士與夥伴。一連串的陰錯陽差,最後卻負負得正的把身份導正,一個順利成了家,一個則決定從此沐浴在神學的陽光下。

這些個「將錯就錯」與「陰錯陽差」,讓通篇故事充滿笑料。然而,在宗教包容萬象、看似神愛世人的表面下,不知是有意還無心,劇作家以荒謬的情節,諷刺宗教盲從的愚昧:字不識得幾個的逃犯如何能假扮博學多聞的神父?還有跟在假神父身旁跑腿的小雷修士,其不知從何而來的盲目崇拜更是令人費解。所有的價值觀都有兩個面向值得討論,《冒牌天使》在故事的進行中,選擇了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光明面,但隱含在背面的嘲弄,或許更是劇作家的惡作劇。

雖說我沒有讀過原本,但果陀幾個搬演國外劇本的作品都有個相同的問題:玩弄文字遊戲來引觀眾發笑,而《冒牌天使》更是將這問題發揮到極致:鉗子,「虔」誠的「子」民;又或者是幾場帶領禱告的祝詞,滿滿都是套弄諧音而出的冷笑話。自從看過今年由莎士比亞環球劇院所演出的《仲夏夜之夢》後,深刻體認到:要相信劇本、相信觀眾。劇本夠好,自然就會有趣。作品本身的以假亂真,加上唐從聖與曾國城的好默契,已然足夠撐起演出,實在是沒有必要安排這些個聽得耳朵很雜的台詞來討好觀眾。

《冒牌天使》利用大量的投影與燈光,展現出古今差異,特別是上半場開始沒多久,打在建築物的光影圖樣變換:一片片剝落汰新的外牆,讓時間一下子就刷回了故事發生的當下,教堂內的彩繪玻璃與雕刻圖像也都栩栩如生,是一次很成功的呈現。可是呀,既然都放了心力在視覺上,為什麼最後的聖母顯靈可以做得這麼粗糙且缺乏想像力?劇場是魔幻的空間,聖母顯靈也是魔幻的奇蹟,再怎樣都不該像是辦家家酒般的,直挺挺的雕像出現,然後結束。如果能利用燈光,不需要真有個聖母像,而是讓觀眾感受到那神奇一刻的神秘光線,或許就已足夠。此外,劇中以成年的愛蓮 (夏宇童飾) 返回小時的教堂,尋找曾經的奇蹟起頭,像是個說書人一樣,愛蓮在幾個關鍵的時間點會出來唱歌。是的,就是唱歌,尷尬的唱歌。即便歌曲旋律好聽,卻一點兒都沒跟故事綁在一起。穿著現代的記者,跳進來約相差100~200年的場景唱歌跳舞,嗯...該說是穿越時空?還是服裝出了錯呢?明明就只是回到大約30年前的世界呀!

每次看果陀的作品,都會再一次思考同一個問題:該把果陀放在哪一個位置?更精確一點的說法是,該要用怎樣的眼睛看果陀。劇場本就不該是曲高和寡,作品也該擁有各種面向。即便果陀的作品問題頻仍,精緻細膩度也每每被我拿來挑剔說嘴,但不得不說其娛樂價值還是存在的。最後,來主觀談一下演員的表現:唐從聖與曾國城的戲份相當,但曾國城太鬆了,我反而喜歡唐從聖的收放自如。楊千霈的莫莉太用力,不管是樹林、家裡、街上、到最後呼喊著女兒的名,即便角色是憤怒的,僅存天下人都負她的情緒,但每次出現都像是在轟炸人,很容易讓觀眾疲乏。幾個新演員的表現都很不錯:保羅神父蘇澤豪很穩,口條很好,聲音也很舒服;小雷修士呂旻璟和老K梁家銘都有著逗趣的可愛感,是有觀眾緣的劇場新血。


2014年12月12日

國光劇團:康熙與鰲拜

時間:2014.11.30 2:30PM
名稱:國光劇團  康熙與鰲拜
地點:城市舞台

國光說,他們終於做了齣男戲了!身為一個還處於看熱鬧的觀眾我來說,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反正我就是喜歡那些個銅鑼敲打、胡琴拉弦的聲音,也愛聽戲曲獨特的韻味。至於是哪一方的調子,倒也就別管了。看戲,開心就好。不過,今年中的紅樓夢中人《王熙鳳》與《探春》,的確是以女人為主。這檔《康熙與鰲拜》男人味十足,除了雙主角兩人,一旁的大臣、侍衛、太監等,一票都是生理男性,僅有皇后與太皇太后出來點綴。

康熙與鰲拜之間的交手本就是個精彩的故事,看年輕少主如何等待時機、養精蓄銳,智取奸詐老臣。有趣的是,這兩雄角力當中最為人道的角色,反而是金庸所創造出來的虛構人物:處事圓滑、勤獻良計的韋小寶。國光在這次的作品裡,不但有參考觀眾所熟悉的韋小寶形象而出的小桂子,更將故事拉回到康熙與鰲拜這兩人身上,且在角色上多放了層次,讓康熙多了些人味的任性,而鰲拜也並非是個忘恩負義、一心只想奪天下的叛徒。

唐文華所飾演的鰲拜,氣勢懾人,威嚴萬千。上半場在大殿上硬壓著康熙打的一場戲,言行狡猾卻又不失禮節,表情自負一副奈我何的模樣,讓人氣得牙癢癢;近中場時,於眾臣硬拱下,半推半就地成了地下共主,已然孤獨的背影更顯沉重,當然也充滿著疑惑;末了的滿族第一勇士,不敵年老力衰,敵不過一個打十個,感嘆「時局所逼、不是我不想當好人」,終被送進了無期監禁。《康熙與鰲拜》在不同的場景,放進了不同的委屈與時勢逼迫,讓鰲拜不再只有邪惡的單一面向。當鰲拜站在台上時,雖說是因著劇中角色的關係而讓眾人對他屈膝唯諾,但演員本身所散發出的舞台魅力,總讓我覺得:「是角兒,站在台上自然就會發光。」

與之對戲最多的康熙溫宇航,由於角色年紀很輕,演員特別在動作上作出區別:第一次和鰲拜交手輸了,回家用拳頭打椅子打小桂子,莫名的有彆扭的萌感;當想到以皇后的粥品為引子,用來收買本就想告老還鄉的老臣遏必隆的點子時,靈活骨祿的表情與動作也可愛極了。康熙的情感方面沒有太多的掙扎,像是打關前進一樣,一邊養兵等待,一邊慢慢地各個擊破,還很聰明的懂得從敵人的親信下手。

為了表示鰲拜的勢大力大,演出使用多面垂吊的紫色鑲黃旗,像是插旗打卡一樣的宣示領地。第一次出現在一開始的強行圈地 (實際的占領),搭配著演員手持著旗子,交叉式的在台上翻滾,代表鑲黃力量進駐;第二次則在早朝之後,蘇克薩哈被貶去職,送進刑部待審。眾家臣子無不屈躬哈腰,紛紛表達投效鰲拜、畏懼鰲拜之勢 (精神的占領)。第三次是鰲拜被底下想收成的人拱上侵權佔位的道路,鑲黃勢力對權力的想望已然不能再回頭了。

為了不讓外界起疑,康熙將一票青年兵,偽裝成布庫戲班 (其實,這方法古今中外有不少人用。傳說有斷袖之癖的中韓君主,往往是因為權力外傾,不得不用此隱瞞)。原本該是布庫戲班拿來演唱、分散鰲拜注意力的滿族歌曲「勇士歌」,在《康熙與鰲拜》裡,卻是讓鰲拜在以一敵十之際,唱完了最後一段。編劇多少有意洗白鰲拜,讓這曾經的勇士完結勇士之歌。

戲末,國光來了段跳tone的活潑謝幕,甚至還在康熙溫宇航與鰲拜唐文華出來謝幕時,大夥兒刻意往康熙那邊要抱抱,沒人要理鰲拜!對了,今年是國光20年,請繼續走向下一個20年里程碑唷!(20141214更正:明年才是國光20年,鰲拜與康熙只是20年的序幕,接下來會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唷!)

後記...

康鰲交手的第一戰,康輸了,所以回家打椅子打小桂子。然後我一直想,唐文華此時應該就會進來說:「吃的是戲飯還是氣飯啊!」我一整個《百年戲樓》入戲太深 XD


2014年12月7日

【演前預報+心得】三缺一劇團:土地計劃首部曲

時間:2014.11.23 2:30PM
名稱:三缺一劇團  土地計劃首部曲
地點:三缺一好所在

《土地計劃》跟之前的《LAB壹號‧實驗啟動》一樣,都是一個花長時間去醞釀耕耘的作品,有劇場演出的成果,也有記錄片拍攝。時間回到2013年夏日,三缺一找了一群觀眾,包含劇評、劇場工作者、社運人士等,來到位在和平東路上的好所在排練場,進行第一次的土地計劃呈現。演出共有兩組,導演分別是作「水」的賀湘儀,以及作「蚵仔」的魏雋展。這類本質在探討 (或許帶點討伐) 工商發展與自然維護的平衡,以及政府政策和人民生計角力的作品,由於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想當然在作品呈現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以我為例,我提的問題是:「將已知的事情演給已知的人看,然後呢?劇團有想要解決什麼嗎?」

好的,在回答上一段的問題前,我決定先撇開沉重的道義教化責任,先來說說《土地計劃》究竟在演些什麼。

核心團員賀湘儀與魏雋展,在走過從自身出發的作品後,如《耳背上的印記》《男孩》,決定向外延伸自己與環境和土地的聯結。因此,三缺一的團員分成兩組各四人 (含特邀演員洪健藏),展開了為期近兩年的田野調查與創作,並將所見所聞,轉化成故事不同,但內在精神相似的兩個作品。作品分別是一黑一白、一悲一喜、一神秘一逗趣:上半場的《還魂記》,發想來自於台塑六輕與中科四期用水爭議。借用民間借屍還魂傳說,輔以信仰的溪王力量,緩緩道出開挖水圳的正當與安全性;下半場的《蚵仔夜行軍》,隱含著的背景是國光石化危機。透過養殖蚵和野生蚵的對話與經歷,用擬人化的方式,敘述一場荒謬卻又充滿熱血的驚奇探險。

不管是《還魂記》,還是《蚵仔夜行軍》,延續2013年的風格與願望,將能運用的道具精簡,好能輕裝上路,將作品帶至各個角落:細竹桿是河流、也是挖土機;揉皺的白紙是海浪、也是蚵殼。還記得初版的故事直接將憤怒的現實搬上舞台,但在加入鄒欣寧與張家祥的編劇協力後,兩個作品都轉為用柔性的方式,去包裝深沉且嚴肅的主題。然而,柔性訴求並非真是軟弱無力,畢竟太直白的情緒幾乎等同於每日開電視所看到的情景,時間一久就會消逝在一片鬧哄哄裡。轉個彎,以故事說故事,用感性說理性,更容易在觀者心中扎根。

我很推薦大家在進劇場看戲同時,也能找時間看記錄片。雖說片子仍可獨立出來觀賞,但唯有透過記錄片所拍攝的內容,才能更了解這群人創作、思考與辯證的過程。回到第一段所說的,每次看這類捉自社會議題的劇場作品,我總是會情不自禁的問:「然後呢?」

我在記錄片首映座談上,以及這群演員踏過的足跡裡,找著了些信心:「開始參與」,就是那個然後之後的事情。

後記...
寫著寫著,總覺這篇預報文好嚴肅 (談環境議題的作品是要多輕鬆啦~)。通常要催票都該來點搞笑的~~ 各位客倌兒,600元一張《土地計劃首部曲》,是一票兩戲,還附贈一片70分鐘的記錄片,裡頭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展展,你說說看,你說說看,這也未免太划算了~ 

---------------------------------------------
時間:2014.12.6  7: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名稱:三缺一劇團  土地計劃首部曲 (正式演出)

戲果然還是要在劇場看,多了燈光與該下的音樂,感覺差好多,當然看排的趣味也是無可取代的。

先講《還魂記》:

1. 《還魂記》是個很細膩的演出。重複輪唱的台詞聲音與燈光打在黑色塑膠布的樣貌,讓戲充滿詩意,幾個物件的運用也都很讓人喜歡:像是女子溺水後,僅剩胸花在水上漂;斗笠與演員還魂的同步性 (賀湘儀把「人靈魂抽離的那一刻」的臉背對觀眾。看排時是面對觀眾的,所以有點嚇人);小女孩掉進坑洞的空間反轉,地上還打了一片方形區域的燈;被附身的里長太太最後要求溪王帶她走時,三根金屬棍子刺向她的漸漸燈暗等。最後的結局處理很哀傷,機器聲慢慢大過人類的溝通說話聲,瀰漫整個空間。

2. 之前在看排時提到的「小女孩的偶」與「幫小女孩發聲的演員」分處在左右舞台,會讓我覺得很奇怪。這個問題在一開始還有,後來就漸漸模糊了。對了,直到看了第二次,我才聯想到黃總跟溺水女子應該是有不倫關係的 (我怎麼這麼遲鈍 XD)

3. 還是覺得石頭跟孩子的連結不夠強烈。如果母親是孕育生命的溪流,肚裡的孩子怎麼會是溪流裡的石頭呢?溪流不會生石頭呀~ 好啦,我在雞蛋裡挑骨頭。

4. 中間有一段剛借屍還魂,里長跟太太在家裡對話的戲。坐我後方的三個年輕男學生小小聲的說:「好像世間情喔!」我想大概是因為用台語說台詞,又是「抓交替」這種比較離奇的劇情,因而引發聯想。另外,這樣的離奇所引發的台詞與情節,因為荒謬與觀眾已知的背景,某一層面上還挺容易逗笑觀眾的。

再講《蚵仔夜行軍》:

1. Rock蚵姐真的超可愛的啦!不過,在最後攻進工廠時,是不是忘了戴頭套!?

2. 演出有兩部分的覺醒,而且還在最後一幕一起發生:一個是關心環境議題的年輕人,說要是警察打人的話,他們才挺得住;另一個則是蚵農阿明伯本身,經歷了一趟如夢般的蚵仔冒險。他看著年輕人前往抗議現場,一個人怔怔的看著遠方,但手上護著一顆蚵殼。

3. 其中一名演員黃志勇是馬來西亞人 (有錯請指正),所以他的台語會不標準。不過,講台語時的重音與頓點又好像有那麼點味道,非常奇妙。然後呀,不管是彈吉他的展展、變成小蚵的展展、還是身型駝背的阿明伯展展,我都好喜歡唷唷唷~ (好了啦,你是要告白幾次!)

4. 這個場次有個特別來賓:林進郎大哥。他是現實生活中,真正跟六輕在對抗的雲林蚵農,也是他帶著三缺一團員採蚵做田調。大哥,加油!

最後,是這篇心得文最重要的東西:選擇。不管是《還魂記》,還是《蚵仔夜行軍》,都讓我重新思考選擇的重要與關鍵性:劇團選擇處理環境議題、《還魂記》的女人選擇逃避不理、《蚵仔夜行軍》選擇要衝向工廠,一去不回頭的復仇等。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個人造業個人擔,自己做的選擇只會影響自己。然而,更多時候是影響周圍的人,像是不小心摔落坑裡的小女孩,以及被蚵仔與青年力量感動的阿明伯。

現實生活也是,你選擇了關心哪些新聞、選擇了漠視哪些議題,甚至是選擇別過頭去默認不公義的事情發生。沉默,往往是共犯結構的一員。我們都知道這世界有太多問題等待解決與正視:能源、都更、醫療、同志人權、外籍勞工、居住正義等。沒關係,你就從你有興趣的開始去接觸。記得,選擇開始參與,永遠都不會太遲。


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2014/12/5~2014/12/14
   (紀錄片放映可憑任一場次票根進場,放映時間為12/6、12/712/13下午五點)
◎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1F
◎ 三缺一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ortoneplayertheater?fref=ts
◎ 兩廳院售票:http://goo.gl/5KoQnD
◎ 演員:
《還魂記》 賀湘儀、洪譜棋洪健藏周佳吟 
《蚵仔夜行軍》 魏雋展江寶琳黃志勇李玉嵐 
◎ 計畫主持人:魏雋展 
 執行製作高德樺 
 票務林庭伃 
 編劇協力鄒欣寧、張家祥 
 舞台監督楊雯涵 
 舞台設計梁夢涵 
 燈光設計Helmi Fita 
 服裝顧問林璟如 
 聲音創作黃思農 
 肢體設計余彥芳、李潔欣 
 平面設計魏閤廷 
 紀錄片紀錄鄭雅文 
 宣傳片拍攝賴正晃 
 劇照拍攝陳長志


《還魂記》裡,水是生命的意象一直存在。



《蚵仔夜行軍》裡頭有首很可愛的歌,唱到後來就一直在fuxk you啦~




2014年12月1日

穆勒藝文策展 Death 2014 歲末戲劇節 第四周:死亡, 舞劇; 無懼, 死亡

時間:2014.11.15 2:30PM
名稱:穆勒藝文策展 Death 2014 歲末戲劇節 第四周 死亡, 舞劇; 無懼, 死亡 
地點:穆勒藝文

穆勒藝文是少數在大直一帶的藝文空間,1F是咖啡廳 (是的,就是Cafe Muller),B1則打造成展演區。雖說不是正規的劇場,但場地方正、乾淨舒適,是個相當不錯的空間。從節目單上得知,穆勒藝文於2013年開始自主策展,以獨資統籌、獨立策展的方式,不僅提供場地,票款收入也回歸給創作者,是個很支持藝文活動的館方。這次的歲末戲劇節為期一個月 (10/24-11/16),以死亡為命題,找來五位導演,呈現出不同質地的五個作品。由於不侷限表演形式,所以有戲也有舞。

感謝穆勒藝文的邀請,我會看其中三周的演出。

-----------------------------------------------------------------
◎ 導演:王楨雅
◎ 演出:王楨雅、徐正馨、楊珮詩、黃于珍、趙敏妤、徐紫涵

穆勒歲末藝術季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來到了最後一周。11/15這周末的場次以舞劇的方式,結合擊樂與人聲吟唱,將展演空間營造成一個陰陽交界的世界。裡頭有領著徬徨靈魂的引渡人 (臉上的眼妝與其他演員相比,較為濃豔),還有數名各有故事的角色。這些個角色應該都是在人間願望未了,才會進到這個空間等待度化,甚至是為自己的遭遇找著一個可以解釋的理由。 

比較特別的是,這些個角色不一定是「人」,感傷的內容也可能是「物」:抱著玩具熊、臉上表情痛苦皺眉,肢體抽搐扭動的女孩;又或者是找不著棲身之地,沒人看得見的女子;以及從小被迫和父親離開、哭喊著要父親一起回家的婦人等,這三者都是以人的情感為中心。但動作像是機器人、有著固定關節活動的女孩,加上電子MIDI所組成的襯底音樂,我認為她應是被遺棄的娃娃。 

這群大多以素人組成的表演者,想是將自身經驗,揉合成演出傳達。這類延伸私密情感的表演,需要去思考轉化成劇場作品的方式,因為觀眾並不一定和表演者有共同的生命經驗。當然,承載故事的載體也需要有一定能耐,才能說服觀眾。肢體的好看與否,並非短時間一蹴可成,在此先忽略不提,過於單調的情緒表現才是演出最大的問題。每當新的表演者 (新的一段表演) 出來,東西就完全扔給觀眾,缺少了和觀眾尋求同步的鋪陳。不但讓這些個故事少了共鳴,也讓演出的厚度不足。以和父親道別的婦女為例,直到演出結束,我都還是無法理解為何父親不能跟她一起回家,是因為生病?戰爭?還是其他因素。 

最後,以歌隊的形式進行送葬 (或是超渡儀式) ,讓所有的角色都宛如在自己墳上起舞,踩過黑暗的前世幽谷,迎接下一世的全新可能,剛好也替談論死亡、並帶來新生的藝術季,畫下句點。


2014年11月24日

只是嚷嚷:不讀書俱樂部

時間:2014.11.24 8:00PM
名稱:只是嚷嚷  不讀書俱樂部
地點:雅痞書店

只是嚷嚷成軍好一陣子了,核心成員張仰瑄、許逸聖等人,一路從《下午 美術館裡的四個人》,到後來幾場音樂劇選輯演唱會,雖然每次的參與人員不完全一樣,但想推廣中文音樂劇的美好的心情是不變的!這齣《不讀書俱樂部》的場景發生在書店,又正好選在一間很有味道的書店作為表演空間,讓所有的情節都繞著書店主人打轉,拉出幾條與店長 (許逸聖飾) 的關係線:細心的店長妹妹 (孫自怡飾) 、聽說很罩的店長朋友 (高敏海飾)、兇狠又溫柔的管區警察 (蔡邵桓飾)、練家子的對岸店員 (張仰瑄飾)、以及決定奮發念書籌組讀書會的女客人 (陳品伶飾)

由於角色與故事設定非常日常,感覺就像是在看著巷弄內那個隔壁對街老言的故事一樣 (喔~ 店姓言啦~),從店長為了想保留與前女友的共同回憶而頂下書店開始,一一細數角色特性,並加入了逗趣搞笑的內容,如管區對新來的女客人一見鍾情、「對的/錯的時間」與「對的/錯的人」的把妹排列組合等,氣氛輕鬆活潑。即便演員與觀眾的距離非常非常近,也沒有後台或側台可換裝躲藏,觀眾依舊可以自然放鬆的融入。

最令我驚訝與讚賞的,是《不讀書俱樂部》的中文唱詞,在沒有字幕,也沒地方放字幕的情形下,幾乎可以完全聽懂,比例高達九成五吧!唱詞該怎麼寫得好、寫得有韻律,如何讓中文的一二三四輕聲,能與Do~Re~Mi~Fa~So~La~Si搭配的天衣無縫,向來考驗著作詞作曲者的功力。整場表演,不但詞與曲的尷尬不見了,還什麼都能唱、什麼都不奇怪。除了根據情境而設計的、唱的比說的好聽的對話,一段店長跟店員瞎忙讀小說的橋段,不但能用演的,最後還真能唱成很有架式的模樣,實在妙絕!

只是嚷嚷這次作了個很大很浪漫的夢:演出前觀眾會拿到一張VIP賞閱卡,每觀賞一次《不讀書俱樂部》就可以得到一個章,集滿8個章便可兌換演出票券一張。原來,這次的作品想做成影集模式,一集一集的,讓觀眾能夠持續不斷的參與劇中人的喜怒哀樂 (其實是隔壁老言 XD)謝幕時,六個演員一字排開,加上一旁的鋼琴伴奏,我心想:真希望他們能像六人行一樣,一直一直的做下去,順利產出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等等等,成為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經典。

To Be Continued...期待下一次的光臨!

《不讀書俱樂部》在12/11~12/14的晚上8點都還有場次,請大家快去看!另外,劇組和雅痞書店合作,可以先上網訂餐,提早入場用餐等著看表演唷!

演出資訊:
◎ 只是嚷嚷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eJustMurmur
◎ 不讀書俱樂部官網http://changapi.wix.com/musicalnrc#!characters/cee5
◎ 不讀書俱樂部訂票頁面:http://goo.gl/myDRpF
◎ 製作人/音樂:張芯慈 
◎ 導演陳大任 
◎ 編劇:張家祥 
◎ 音樂:張文翰 
◎ 演員:張仰瑄、許逸聖陳品伶高敏海孫自怡蔡邵桓





2014年11月23日

(短記) 始作場:蜆精

時間:2014.11.21 7:30PM
名稱:始作場  蜆精
地點:索引文創

今年8~9月的臺北藝術節,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找了王世緯作《九面芙烈達》,預告片中的王世非常適合芙烈達的妝。沒多久,傳來陣前換將的消息:從王世緯變成謝盈萱!想說有絕佳敬業精神的世緯怎麼會突然辭演,後來才知道:喔~世緯懷孕了!

說是妖姬變妖婆的世緯,這次決定跟著老公與肚裡的小孩,一起在台上演戲。不過,演出時間已屆臨盆之時 (34周),不少人擔心會不會演一演,小孩就噗通生出來了。「一個真的孕婦在台上扮孕婦,說孕婦的故事」,光是這個設定就已經很吸引人,再加上演員與生俱來的魅力與幽默感 (雖然拉啊的部分弱了XD),以及台下每雙關心的眼睛,讓這場演出不只是場演出,而多了更私密的心情分享。

演出主要分成兩部分:前半段是一個女人懷胎後的種種疑問與不解,包含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事事都有規矩,在在都存禁忌;後半段則cue了來看戲的劇場演員 (男女各一),透過一段奇幻冒險的讀劇,讓名為生命的禮物,自然而然的引領出路。「浪來了,我就漂;浪停了,我就睡。」跟著海龜一起游到那有光的地方,然後一切就會水到渠成,不管是當爸爸的當媽媽的,還是即將要來陪伴一輩子的寶寶。

索引文創是個很有趣的場,觀眾要下到地下室後,再往下走一點才是觀眾席。也就是說,觀眾看舞台是要仰著頭看的,頗有野台戲的味道,只是地點不在戶外而已 (臺北藝穗節要不要來談一下這個場館)。另外,正對著觀眾的舞台深處是可以投影的大小兩面牆 (中間有凸出的建築結構),左右兩側都有樓梯。在戲的尾巴,演員爬上了左舞台的樓梯,掀開長裙,讓寶寶的超音波圖像可以投影在圓滾滾的肚子上,而一旁的大牆面也秀出相同且更清晰的影像。

至於被cue到的演員,應該都是沒re過的,所以效果/笑果非常好。周日的組合等人來幫我補齊耶!最後,預祝緯緯生產順利,坐月子順利,歡迎帶寶寶回劇場演戲!

◎ 特別來賓:
男演員演海龜、女演員演王世緯。兩人照著世緯發的劇本讀劇~ 
周四:周明宇 + 謝俊慧 (富晨軒)
周五:魏雋展 + 朱安如
周六:王宏元 + 王安琪

2014年11月22日

娩娩工作室:Baed Time

時間:2014.11.1 7:30PM
名稱:娩娩工作室  Baed Time
地點:雷克雅維克實驗室

這篇心得拖得有點兒久,又演出很好看,但還是有些疑問,所以想來寫些什麼。不過,因為這場演出我沒有做筆記 (遮臉),所以就把最有印象的、還在我腦子裡的部分寫一寫!

演出的舞台很美,全部都用半透明的白色塑料布包起來,有夢幻不真實的感覺,乾淨、輕盈,不受汙染。開演後,原本隔著觀眾與舞台的塑料布會被拆掉,像是在拆禮物,也有夢境被摧毀拉扯的意味。另外,劇組善用場地原本就有的隔板門,讓原本小而美的舞台多了延伸,製造出意想不到的空間感

《Baed Time》給我一種由外往內漸漸畫圓的編織感,透過兩個遭拋棄的娃娃:芭蕾女伶Kitty (朱家儀飾) 與紅髮女孩背包非非 (賴盈螢飾) 的對話,觀眾慢慢了解到「他們是什麼」、「他們口中的妹妹又是誰」、「他們和妹妹發生了什麼事情」等種種過去。隨著戲的進行,真相與現實也越掘越深,直到抵達滾燙的殘酷中心。

不過,由於故事是從周圍說起,部分對白模稜兩可,使得看演出時,腦袋常常會打結,特別是沒子與妹妹的設定。演出的第一幕總共出現四個演員,除了上一段提到的Kitty與非非之外,還有穿著同款白色睡衣的沒子 (賴玟君飾) 與妹妹 (林唐聿飾)。因此,我把後兩個角色視為同一個人。從兩個娃娃的聊天內容得知,妹妹是他們的主人,在學校被欺負,可能還因此經常受傷。不過,表現的軟弱怕生的沒子卻又時不時出現在和娃娃們相同的時空,也偶爾會被娃娃們呼來喚去的。所以,到底這兩個人是不是同一個人呢?

一直到看完演出,我自已的思考是:妹妹可能因為被霸凌而離開人世了,留下來的是呈現一部分妹妹的沒子。雖說有點懸疑不真實,但既然娃娃都會說話了,演出也就架構在虛擬上。當真正的主人離開了,她周圍的所有東西似乎理所當然地就會被遺忘,甚至是現實中的,遺棄。誠如劇名《Baed Time》,既是Bed Time,也是Bad Time。對被遺忘在某個時間點的沒子、Kitty與非非,可能永遠都傻傻的、找不到人說晚安。日子,我想是不會好了吧!

作品的導演跟編劇分別掛賴玟君與林唐聿,約莫九成的演出重擔便落在演員賴盈螢與朱家儀身上。這兩個女孩兒的默契好,自然不做作的互動讓人看了很舒服。對了,前台還放了個玩具娃娃床,說是要募集奶粉錢,太可愛了。


2014年11月14日

韓國梯子肢體實驗室:女僕

時間:2014.11.14 7:30PM
名稱:韓國梯子肢體實驗室Sadari Movement Laboratory  女僕The Maids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原本抱持著沒看過韓國團體的心情去看《女僕》,沒想到超喜歡這場演出的啊!

過去台南人劇團曾經搬演過《女僕》,劇名改為《穿你穿過的衣服》;而近期國際間最受注目的一場《女僕》,莫過於Sydney Theatre Company的 Cate Blanchett 與 Isabelle Huppert 版。當時的消息一出,不少人笑說「到底是哪個女主人這麼大膽,敢使喚這兩位神級般的女僕。」不過,我在今天這場演出之前,對於《女僕》的認識僅止於「兩個像瘋子般的女人,趁著主人不在家,玩起扮演的家家酒遊戲。」雖然事先上網查過故事大綱,但沒有讀過紙本劇本,也沒看過其他詮釋。

舞台上立著個衣櫃,上半部的窗格紋路複雜,下半部則有數組成對的抽屜。衣櫃的左右兩邊各擺放著一只站立型的長型螢幕,打從觀眾入場時,兩個螢幕上所撥放的落葉影片就是呈鏡向相對,而這樣的鏡像概念一路貫穿到整場演出結束 (特別是在兩名女僕身上)。角色間的關係隨著演出時間進行,透過外在服裝的表現,可分成三個不同階段:前半段穿著俗艷大紅色禮服的女主人,與兩名窮酸狀似沾滿灰塵的女僕,是為不同階級的兩個群體;接著,兩名女僕在扮裝遊戲裡,一強一弱,是為分開的獨立個體;當女主人從外頭回來,褪下服裝,顯露出的垂墜肉胎與女僕們並無不同。此時的三個人彷彿成了一個人,所有的對話與思緒似乎都是這「一個人」自己與自己的腦內戰爭。在觀眾眼中看來,場上的爭辯與討論,終究只能鎖在櫃子裡,無法說與人聽。

因此,這衣櫃已經不只是個實體的場所,如床鋪、桌子或大門,而是容納「女性」,甚至放大到「人性」這單一角色的虛擬空間。裡頭所有扭曲的負面個性:虛榮、懶惰、嫉妒、刻薄,到最後衍生殺機與恨意,在在都是人永不消失的陰暗面。即便中間試圖想掩蓋些什麼 (女僕將女主人硬壓進衣櫃裡),他也只是換個方式,從不同的缺口冒出。

之前提到兩名女僕的鏡像關係,不論是動作還表情,抑或是來往飛快、偶有重複卻富有節奏感的對話,讓原本分開的兩個人,互相融成了對方的鏡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演員的肢體非常好看,彼此間的搭配也相當有默契。最有趣的,莫過於是我聽不懂韓文,但演員在講台詞上下了功夫,讓整齣戲自然而然有了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高潮起伏。

演出的結尾和原著有些許的不同。導演透過兩名女僕,傳達想將故事,或者可以解釋成真實與真相,說給別人聽的意願,還在充滿框架的衣櫃上打上兩隻眨呀眨的眼睛。原來不是只有美麗純潔的心靈需要被看見,醜惡貪婪的一面也渴望被認真看待與接受。




2014年11月13日

穆勒藝文策展 Death 2014 歲末戲劇節 第三周:顛倒夢想

時間:2014.11.7 7:30PM
名稱:穆勒藝文策展 Death 2014 歲末戲劇節 第三周:顛倒夢想
地點:穆勒藝文

穆勒藝文是少數在大直一帶的藝文空間,1F是咖啡廳 (是的,就是Cafe Muller),B1則打造成展演區。雖說不是正規的劇場,但場地方正、乾淨舒適,是個相當不錯的空間。從節目單上得知,穆勒藝文於2013年開始自主策展,以獨資統籌、獨立策展的方式,不僅提供場地,票款收入也回歸給創作者,是個很支持藝文活動的館方。這次的歲末戲劇節為期一個月 (10/24-11/16),以死亡為命題,找來五位導演,呈現出不同質地的五個作品。由於不侷限表演形式,所以有戲也有舞。

感謝穆勒藝文的邀請,我會看其中三周的演出。

-----------------------------------------------------------------
◎ 導演:丁訓斌
◎ 創作群、演出:陳明澤、郭杏端、張秀如 (張小艾)、林新淵 (Wayne)、柯昭緯 (Tony)、顏良珮

這周的演出《顛倒夢想》比較特別,據導演丁訓斌 (Aarti) 演前說的,演出沒有劇本,幾乎全部都是即興,演出長度也「大概」是2個小時。我心裡不禁驚了一下,除非演員有足夠的能耐,又或者是在文本之外有強烈的意圖,透過視覺聽覺或是其他方式傳達,不然演出很容易陷入喃喃自語。

很可惜的,這場演出僅止於概念,還不成氣候。先說說我覺得有趣的部分:演員總共有五人,外加一名琴師。不算前後呼應的開場與收尾,演出總共分成七個段落;段落又分成兩種:只有一個人的,以及這一個人要去進入另一組兩人團體的。因此,整場表演像是一次又一反覆出現的輪迴,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問題,然後在接續著的段落裡,試圖融入團體時又碰到另外的問題。然而,「一個人」的問題屬性並沒有延伸到接下來的「一個人加兩個人」的狀況。例如,有名男子無聲的對觀眾講話,從從容自在,到緊張握拳,甚至還需要背對觀眾釋放壓力,最後又重回舞台。這個橋段的敘事線非常清楚,但當燈暗之後,男子跳進一男一女的群體世界,卻完全沒了上一段的情緒延續。

對我來說,劇場是溝通的一種平台。演出者必須要清楚知道:你想要讓觀眾看到什麼?小至表達個人內心的沉痛,或是放大到控訴世界的不公,只要你確定你想表現的信念為何!此外,舞台是完全展現在觀眾眼前的,觀眾有權力去自由選擇觀看的地方,因而在物件的選擇上需要萬分注意。在《顛倒夢想》裡,「為什麼要這樣做」是我最常浮現在心中的問題:那張紅椅子與黑紗有著什麼意義嗎?演員為什麼要從觀眾席出現?又為什麼要找觀眾凝視,然後在觀眾腳邊滾動?為什麼要把樂師擺在舞台上?為什麼樂師的參與度有時候是百分之百,有時候卻是零?

基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對於看到的人事物自然有不同的詮釋。因此,觀眾需要的不是一個答案,而是一個方向引導前進。這些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為什麼,我幾乎無法在演出中獲得釋懷,賦予它我覺得應該有的存在的意義。最可怕的,是當演出沒了文本,肢體成為唯一承載故事與情緒的載體。又,演員都還青澀,肢體的可看性與能量都相當侷限 (只有兩人組當中的女演員是OK的,會讓觀眾想看她在做什麼),不足以表達他們想說的,使得這場該是反映真實的即興,成了令人感到雜沓煩躁的虛假告解啊!


2014年11月11日

【演前預報】前叛逆男子:新社員

時間:2014.11.4 7:30PM
名稱:前叛逆男子  新社員 (排)
地點:新北投七一園區

從再拒劇團長出來的子團:前叛逆男子的首發作品《新社員》,選了一個大家都沒做過的主題:BL。BL是Boys' Love的縮寫,指的是男性間的戀愛,也可以是種涵括漫畫、小說、電玩、廣播劇等各種出版品的創作類型。不過呀,倒是不需要將BL直接等同於男同志間的故事,這樣會不自覺地狹隘了發展和可能性。想想唷,若以《新社員》的故事背景來思考,我想起了高中時坐在我後頭的女孩兒,寫得一手風采飄颯的好字與好詞。光是看著她就讓我感到平靜安定,甚至會嫉妒被她摸頭撫髮的另一個女孩。又,隔壁學校玩團的男孩兒,雖然戴著副黑框眼鏡,感覺笨笨呆呆的,但打起鼓來卻俐落帥氣,即便只是聽他講得滿口好音樂都讓人心神蕩漾。不一定非要發展到手牽手走進禮堂,但這樣純粹又自然的愛戀與情愫,青春逼人如暖陽灑落的氛圍,是如此令人著迷與想念。

《新社員》裡有著高中校園劇裡一定會有的元素:要奔向陽光奔向你的操場、悶熱又無趣的教室、編織著全國第一夢想的練團室,還有告白絕對會成功的屋頂等。秉持著「高中生活只有一次」的原則,觀眾們跟著主角小安,從原社長退社開始,展開一連串莫名其妙被拐入搖研社玩團參加熱音大賽的過程。腦波弱沒心機樂觀正向卻又多話囉嗦的小安憑藉著「重要活」的信念,一路上跟著身旁的夥伴在社團、學業與愛情上跌跌撞撞也過關斬將。

若你是劇場的老觀眾,應該對此次的編劇簡莉穎不陌生。她可以寫的題材相當廣泛:跟胯下界女王宅女小紅合作的《羞昂APP》、探討失智老人情感層面的《春眠》、獻給大人們的療癒之旅《活小孩》等。在《新社員》中,可以發現她所安排的角色都有很經典的特色與樣貌。除了剛才說的腦波弱沒心機樂觀正向卻又多話囉嗦的小安 (鮑奕安飾) 外,自然就有個等待小安來救贖、走憂鬱路線徘徊在情傷路口的阿廣 (田士廣飾)。若你像我一樣,是個容易忽視主CP (=配對) 的人,然後又對於傲嬌的傢伙沒有抵抗能力的 (Ex. 我愛Benedict Cumberbatch的捲福),我想你會喜歡有執事 (=管家) 設定的老吾 (吳言凜飾) 與三三 (沈威年飾)

不過,縱使有讓觀眾們需要準備氧氣筒的萌翻橋段與台詞,編劇依舊很細膩的在台詞上放入了他想傳遞的價值觀,並透過劇中少數的女性角色小八 (趙逸嵐飾) 與年長組的CP (高華麗飾老師、呂寰宇飾教官) 表達。更有趣的,莫過於讓腐女形象具現化,安排了莉莉絲一角 (張念慈飾),讓大夥兒不只是在台下咬手帕或咬小指,而是能將自己移轉到莉莉絲身上,完成腐眾拯救天下蒼生之任務。

這次的音樂是再拒的老班底蔣韜操刀,十多首歌曲跟著劇情發展而有多變曲風,動聽好記的旋律讓我整場排看到最後,主題曲都能隨意哼上幾句。導演黃緣文在畫面安排與作品呈現上,除了以清新透明的質地為基底外,時不時穿插的漫畫分鏡定格與內心潛台詞/小劇場,滿溢著紙本漫畫上台詞放大、心情也放大的有趣即視感。

不管你是不是腐眾,《新社員》都是一個讓你看了心情會很好,但也會隱隱作痛的作品。大家都曾經是不顧一切往前衝的愛情故事裡的青澀主角,這次不妨站在旁觀者角度,回味並感受那不問為什麼的美好吧!

對了,我真的好想把老吾跟三三打包回家配飯怎麼辦?--> 其實這句才是重點?!

演出資訊:
◎ 時間:2014/11/21~2014/11/30 
◎ 地點:水源劇場
◎ 編劇:簡莉穎 
 導演:黃緣文 
 音樂總監:蔣韜 
 漫畫:帝少
◎ 演員:田士廣、吳言凜、呂寰宇、沈威年、高華麗、張念慈、趙逸嵐、鮑奕安 
首週特別來賓:「那我懂你意思了」主唱陳修澤 
 前叛逆男子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xrebel.lads
◎ 兩廳院售票網址:http://goo.gl/R3qh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