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

[短記] 2015 TIFA 蜷川幸雄:哈姆雷特

時間:2015.03.29 2:30PM
名稱:2015 TIFA 蜷川幸雄  哈姆雷特
地點:國家戲劇院

1. 演員沒有帶mic,先加200分 (但可能有地麥)。演完後都脫水了吧,好用力、能量好滿~

2. 煩躁都發生在可以預期的地方。大概是因為已經知道本了,所以當角色在闡述心理狀態的時候,特別是哈姆雷,就會覺得他話好多~ (其實是莎士比亞話很多 XD) 

3. 上下半場我覺得挺平均的,沒有說哪一半比較好。雖然不喜歡從一而終的follow燈,但幾場燈光設計都有迷死人的美!很喜歡上舞台打向觀眾席的紅燈+白燈 (照片裡的紅白光),加上換場時偶發的人聲吟唱,讓整場演出如幻影般存在,卻又同是為哈姆雷送葬 (黑衣哈姆雷從頭到尾都為自身服喪啊) 

4. 我不覺得下半場哈姆雷對母親葛楚強上的行為是戀母,也沒感覺他真的有上到,而是一種幾臨崩潰邊緣的羞辱與憤怒,單純反映了「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這句對母親說的話。 

5. 奧菲麗亞發瘋一段處理的很不好,又或者說,根本沒處理。一般來說,奧菲麗亞會發瘋的原因可歸因於 1) 哈姆雷的假意拋棄 2) 父親被哈姆雷誤殺。但我既感受不到她很愛哈姆雷,也不覺得她很愛父親,反正就一整個怪...Orz 

6. 最後,為什麼挪威王子要裸上身啊?我不懂我不懂我不懂我不懂~ 我自己是勉強解讀成最微弱無力、最沒有殺傷力的卻成了最終的復仇者!國王裸露的時候是在懺悔與告解 (對著老哈姆雷特丹麥王),挪威王子則是說了崇尚哈姆雷高貴個性的話語 (哈姆雷雖然沒登基但實際上是王位繼承者)。某種程度上所表達的,都是這兩代君主光明面的延續。 但為何要刻意表現出瘦弱,我還是沒想通 Orz


2015 TIFA 日本流山兒★事務所:義賊☆鼠小僧

時間:2015.03.06 7:30PM
名稱:日本流山兒★事務所 義賊☆鼠小僧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一生懸命」,說的是在某件事物上投注自己的生命,並以認真執著的態度看待。這檔由流山兒★事務所帶來的《義賊☆鼠小僧》就讓我有這種感覺。演出前,一排演員跪坐在地板上,齊聲歡迎觀眾進劇場看戲;演出終了,表演者汗水、淚水齊發的感動,感染了現場的觀眾,掌聲與叫好聲不斷呀!


流山兒★事務所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台灣了。之前的票券雖然不是很好推,但大概是打開了知名度與累積了台灣觀眾的好評,使得這次的《義賊☆鼠小僧》成了 TIFA 的超級搶手貨,預購沒幾天就已經完售,演出前台自然也掛上「滿員御礼」的牌子,就像是國光劇團都會在大廳貼著「銘謝客滿」的大紅紙是一樣的道理。

《義賊☆鼠小僧》說的不是鼠小僧劫富濟貧的英勇事蹟,而是「鼠小僧之所以成為鼠小僧」的契機與來由。劇情通俗簡單,有著人生如戲般的巧合與環環相扣,透過演員們豐沛的表演,展現出無比生命力的常民戲劇能量!天理不彰、人心不古,總是有欺負市井小民的王公貴族與騙術高明的詐欺師;然而,即便是在最黑暗的世道,依舊存有認真過生活、努力求生存的小老百姓,以及見義勇為、拔刀相助的正義之士。看似僵化與固定的角色,以及勸人向善、正義必勝的老派情節設定,卻在導演流山兒祥的帶領下,玩出了許多趣味:以歌舞與歌隊的方式敘說情境、加強印象,還放入了現代戲劇、偶戲與說書等方式來豐富呈現,熱鬧奔放地傳達了故事裡的親情愛情與待人接物所應有的義氣與勇氣。


最令人愛不釋手的,是在科技影像大量攻佔劇場的現在,流山兒依舊維持著劇場的古樸與手作質感。「劇場是高密度手工業」,這句話雖然常常被拿來調侃,但也正是那一個個累積而成的手工任務與工時,如服裝、調燈、走位、道具、一個接一個的cue點等,讓劇場演出得以順利平安且完整的在觀眾前搬演。劇裡使用了許多手繪的人物看板,而這些看板都是劇組到當地演出才製作的 (來台之前的韓國巡演有韓國版)

這次的《義賊☆鼠小僧》有段非常可愛的觀眾互動,主要是演員要找觀眾搭配,說一段次郎吉的介紹。據說演員谷宗和 (Munekazu TANI) 先生在演出前非常緊張,團員還說從來沒看過他如此嚴肅的樣子。原來呀,演員擔心萬一大家聽不懂他說的中文,不就會冷場了嗎?但首演後的反應非常熱烈,演員才終於放下心中大石。我妹有在其中一場上台幫忙,她提到演員手上的筆記可是密密麻麻的唷!

流山兒★事務所的根據地在早稻田大學旁邊,下次有機會可以前去朝聖一下!




2015年3月24日

2015 TIFA:蜷川幸雄《哈姆雷特》藤原龍也抵台記者會

時間:2015.03.24 2:00PM
名稱:蜷川幸雄《哈姆雷特》藤原龍也抵台記者會
地點:國家戲劇院四樓交誼廳

雖說不是第一次參與藝文團體演出的記者會,但以兩廳院金緻卡友的身分參加倒是第一次。在會場裡碰到了熟悉的記者大哥及兩廳院的工作人員,開心閒聊了一下。由於藤原龍也本身的影視成績相當耀眼,應該會有影迷想要近距離與他接觸,兩廳院因而做了這樣的嘗試:開放給支持藝文且同是藤原龍也的粉絲參與記者會,並提供團體合照機會!果不其然,有粉絲很可愛的做了Tatsuya的牌子,更有人帶著日本公演《哈姆雷特》時的節目單一同入鏡。

藤原龍也出道的相當早,15歲就演出蜷川導演的舞台劇,累積的影視作品更是滿滿一串。雖然他的作品我看得不多,但知道他是日本30代頗受好評的演員。此次記者會共有三人與會: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女士、《哈姆雷特》男主角藤原龍也、製作人金森美彌子小姐。底下簡單紀錄這次記者會的內容:

1. 藤原龍也不是臉大,是因為他肩膀窄又高瘦,所以看起來頭大臉大的!不過,他真的有快180公分,聲音也相當沉穩好聽!(第一點就寫這個對嗎? XD)

2. 蜷川幸雄曾於22年前帶過《米蒂亞》來台灣,《哈姆雷特》是他二次來台的作品。很可惜的,導演本人因為健康問題,無法坐飛機,因而請製作人代表。導演很看重此次的海外公演,劇組飛抵台灣前三天還再去醫院請教醫生:「真的不能坐飛機嗎?」答案令人殘念。但導演在劇組出發時有到機場送行~ (劇組今天從東京羽田飛來台灣囉!)

3. 雖說《哈姆雷特》是慶祝導演80歲大壽,但實際上導演自己都說:他擔心自己看不到演出首演。還好,劇組人員跟導演一起完成了1月份的埼玉公演。排戲過程中,導演過著每天跟醫院請假兩小時的生活,然後坐上兩小時的車,從東京前往埼玉排練場指導。聽到這裡,會覺得導演有種劇場人不服輸與刻苦的精神,他還是想好好的跟著團隊孕育新一版本的《哈姆雷特》!

目前蜷川導演的工作行程已經排到2017年,希望他健健康康的完成所有的事情,繼續在他喜歡的領域上奮鬥。

4. 藤原龍也曾在21歲時演過《哈姆雷特》。這次二度詮釋同一角色,演員並沒有覺得特別輕鬆。一來是當年的「二十歲的哈姆雷特」是一種導演的企圖 (我想應該指的是以年輕氣盛的方式詮釋深沉老練的角色),二來是演員現在的年歲比較靠近哈姆雷特這角色的真實年齡 (32歲),因而導演的指示上會多了人性的掙扎與哲學思辨。每演過一次哈姆雷特,就會覺得人生又重活了一遍,是很沉重與深刻的體驗。

至於為什麼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莎劇呢?據說是三、四年前,他們還在排演《凱薩大帝》時,藤原龍也自己提出想要重演的。演員自嘲說,其實有點懊悔那時候的一時衝動,因為《凱薩大帝》已經很難演/排,想著之後還有《哈姆雷特》等著,就像是逃避上學的小朋友,每天都很不想去排戲呀!不過呢,他還是願意再投入舞台劇的排演工作。當10年、20年之後再重新回顧這段時間,他應該會覺得很滿足與很有收穫。

5. 由於演員與導演的年紀相差了快半世紀,讓人好奇平時兩人如何溝通。這裡有段我覺得矛盾卻溫馨的對比:演員說,排練場上最常聽到導演的話,不外乎是「笨蛋」、「怎麼不去死」、「你給我回家」之類的情緒性字眼,還每天要聽個好幾個小時。不過,導演也跟演員說,我現在跟你說的話,你如果聽不懂沒關係。記下來,之後就會懂了。

啊~ 劇場是活的呀!隨著導演的理解、演員的年歲增長、以及感受到的人生歷練,慢慢地讓角色長出屬於演員自己的血肉。也難怪導演說:只要龍也能夠發揮平常的水準,必能讓大家看到屬於龍也自己的哈姆雷特。

這檔造成搶購熱潮的《哈姆雷特》,即將於這星期於國家戲劇院上演!還剩下少許VIP包廂區的票券!如果你還在考慮To go or not to go,手腳要快囉!

演出資訊:
◎ 時間:2015/03/26~2015/03/29
◎ 地點:國家戲劇院
◎ 原著作者:威廉莎士比亞 
◎ 導演:蜷川幸雄 
◎ 翻譯:河合祥一郎 
◎ 演員:藤原龍也、滿島光、平幹二朗、鳳蘭、滿島真之介、橫田榮司、山谷初男
◎ 國家兩廳院官方臉書照片(請點我)


《接受媒體聯訪的藤原龍也》


 《大夥兒也太活潑開心的要合照了吧~ 哈哈》


2015年3月22日

2015 TIFA Hotel Pro Forma:迷幻戰境 War Sum Up

時間:2015.03.22 2:30PM
名稱:Hotel Pro Forma - 迷幻戰境 War Sum Up
地點:國家戲劇院

看演出之前,已經先從社群網站上看到兩極化的評價。等到自己進了劇場,才發現這演出給我的感覺有點兒複雜。說不上是喜歡還討厭,反正要用二分的概念去分類演出本就很暴力。節目單上寫著,分成士兵Soldier、戰士Warrior和間諜Spy三個段落,但那些聽來咿咿呀呀的聲響於我來說完全沒差別,我甚至聽不出來唱詞是日文。又,字幕秀出的內容都是哀戚、悲苦、世事已定的不可逆,更讓我覺得這通篇都是自怨自艾的無病呻吟。

不過,昏睡過前三個角色後,來到最後一段的人聲慢慢加乘,感覺聲音越來越高、越來越可以碰觸到從天空灑落的聖潔光亮時,猛然的一個光影反差,左舞台邊透過不經意排列的桌椅而投射出的坦克影像,卻讓這一切(表象的)美好嘎然而止。之所以說是「不經意」的排列,是因為這是場上唯一有色彩的平民婦女,用著日常不起眼的打掃動作,於前三個角色段落,隨性搬移出來的。

這時候我才被打醒:「啊,劇名的War Sum Up原來是如此。」導演雖以戰爭為題材,卻不特別指明是哪一場戰爭,也沒有槍林彈雨的直接與血腥,而是用一貫陰鬱的氛圍來描寫戰爭的殘酷。戰爭並非只發生在戰場上,反倒是無時無刻存在於我們四周:士兵從戰場回來後的PTSD (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戰死的戰士鬼魂成了後代流傳的傳說等。再把戰爭的層級拉高一點,除了爭奪利益而引發的國與國、種族與種族間的戰爭外,對於價值、信仰與平權的戰爭,才是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堆疊起來的毀滅性武器,如多元成家、能源危機、居住正義等議題戰爭。一雙雙冷漠的眼睛,看著人們穿上盔甲,成為戰爭機器的必然與無能為力,那才是令人恐懼的,戰爭的總和啊!

導演Kirsten Dehlholm好有個性,一頭帥氣的火紅髮!底下的影片有導演談這個作品~ 



應該是最後一段快要上天堂獲得救贖,卻又被打回現實的人聲疊唱:



2015年3月21日

2015 TIFA 羅莎舞團 Rosas:Rosas danst Rosas / Drumming

時間/名稱:2015.03.12 7:30PM  羅莎舞團 Rosas - Rosas danst Rosas
時間/名稱:2015.03.15 2:30PM  羅莎舞團 Rosas - Drumming
地點:國家戲劇院

上個星期四晚開始,我就陷入了一種腦袋很忙碌的狀況。先是被前一周的《Palermo, Palermo》打擊,再來便是在羅莎舞團的《Rosas danst Rosas》睡死。心想,不管入世或出世的舞作我都get nothing,是不是哪裡出錯了?會有這麼強烈的挫敗感,無非是因為這幾年我刻意的增加看舞的量。正當覺得好像找出些什麼脈絡與線索可以讓自己進去時,卻又被狠狠的甩了兩巴掌給扔出門外。感謝幾個朋友給了我想法,讓我稍稍的在牛角尖裡找著出口與答案。而一切內心小劇場的糾結,又在看完《Drumming》後,豁然開朗!

這段過程讓我了解了兩件事情:
1. 看演出需要健康的身體與良好的精神狀況。(這真的太重要了!)
2. 舞作的邏輯性是我在了解作品的必要條件。我不需要真實的理性或感性意義 (如:這個動作代表什麼?),但需要一個邏輯切入與解釋,而這個解釋可以合理、可以不合理,也可以是純粹的規律與雜亂。

特別是「邏輯性」。

《Rosas danst Rosas》的演前導聆放了底下這段影片:《Fase》。即便周四晚上我累得要命,看到影片時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兩名舞者搭配簡單的琴聲與身後的光影,從平行線變成圓滑的相交線,細微卻精準的變化非常迷人。雖然進場後我昏睡了前三段,但在最明亮的第四段,舞者們繞圈、轉身、跳躍,不管是單一的動作,還是從眾的移動,呈現出一片規律卻輕盈的氛圍。心想,要是在舞者身上綁著可以記錄的軌跡線,應該可以畫出複雜美麗的圖形吧!


看完《Rosas danst Rosas》很低潮的我賣掉了手上的早鳥票,卻仍在掙扎了好些天後,抱持著不服輸與不甘心的心情 (是說到底要跟誰拼我也不知道 XD),在星期天下午二次進場挑戰羅莎舞團。也還好自己有這種莫名的心態,《Drumming》好好看、好好看啊!雖然眼睛很忙,耳朵也很忙,忙著看隊形,忙著聽聲響和樂器的重疊與變化,但真的非常好看啊!編舞家用看似簡單重複的動作,竟能做出跟萬花筒一樣的視覺效果,不但繁複不雜亂,還帶有乾淨俐落的清爽!

燈光、舞者、音樂/聲響是彼此配合的,三者交織成了獨唱、重唱、與多部輪唱的天籟。聲響從單音開始,慢慢疊加增強厚度,隨後又分岔變化。放肆了一陣後,終是回流到一體,回到了寧靜的單音。動作也是,一人兩人三人四人,不但是跟著音樂移動,在隊形上也豐富多樣:有時候是這兩個人同步,下一個小節卻又變成是另外三人並行。舞者們是單一的,也是群體的。在一定的秩序下,以固定有限的動作為基礎,或快或慢的加入細節,使其形成擁有個人突破的小型變奏。但不管怎麼變動,舞台上總是充滿著和諧、愉悅與平衡。變與不變之間的流動與互通,不管是站在微觀或巨觀的角度觀賞/觀察,都成了彼此擁有與相容的完美結構!

這也是為何看《Drumming》當下的心情激動興奮,卻又在不知不覺間被那均衡的美感感動,進而達到心靈平靜的美好。啊~ 好想用看《Drumming》相同的體力與精神力,重新看一次《Rosas danst Rosas》。如此妙不可言的沉醉,比酒精微醺的感覺還要好!

我在《Drumming》的演後座談提了個問題:舞作的男女舞者編制是否固定 (4男8女)?由於舞者的動作並沒有刻意區分性別,感覺上即使由女舞者跳男舞者的部分也不會有影響。舞團的排練指導Fumiyo Ikeda小姐回答,這次台灣版的演出用了3男9女,因為有個男舞者臨時有事不能參與演出。因此,舞作的舞者編制是彈性的。

其實,我應該要這樣問比較好:在理性和諧裡,是否可以抹去性別差異?因為舞作帶給我的是自然而然的均衡,在動作上沒有浮誇與炫技,也沒有男與女生理上的力量區分 (像是男芭蕾舞者都要把女舞者抬高高),有的就只是流暢與持續而已。接著,才會更進一步問到舞者編制的情形。

雖然我得不到我真正想要的答案,但在觀賞Rosas兩支舞作的過程中,我反而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的想法。團隊的演出會因地因時調整,觀眾看演出的心態也要跟著調整,對吧!



2015年3月14日

2015 TIFA 1927劇團:機器人科倫

時間:2015.03.14 7:30PM
名稱:1927劇團 - 機器人科倫  Golem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你會怎麼認識與了解一個人?透過見面聊天,可以知道一部分,但總是只有一部分,所以在要到臉書或噗浪帳號後,我會上去看看這個人都發些什麼訊息、去些什麼地方,進而了解他喜歡什麼、對什麼有興趣。那...如果這個人不怎麼更新社群資料該怎麼辦?又或者是,這個人回LINE/WhatsApp的速度不如他面對面聊天來得健談怎麼辦?是不是頓時沒了安全感?網路與科技讓距離很遠的兩個人可以很方便的隨時隨地想說話就說話 (當然,還是要考慮時差問題),但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得這麼仰賴在雲端上的資訊來形塑一個人的樣貌?甚至將「真實生活中的行為」與「網路世界裡的行為」相互比較?

這是我看演出前,跟朋友聊天的內容。然後,將「科技來自人性」轉為「科技控制人性」的《Golem》就這樣上演了...

《Golem》的故事充滿想像與諷刺,但部分情節卻又真實的不得了。主角Robert個性害羞、不擅與人交際。在買了具人形機器「科倫 (Golem)」後,由於Golem幫忙打掃幫忙工作幫忙把妹,讓他的生活頓時變得好輕鬆;接著,功能更多、更輕薄短小的時尚Golem 2.0上市了,醜醜的泥土狀Golem一號機立馬被扔在一旁。慢慢地,Golem滲入了Robert家的每個角落,改變了每個人的習慣。等到3.0出來時,Golem成了一股新生力量,擴大改變了世界,讓人類一個個都成了Golem。

這個讓人變得越來越相同、越來越機器的故事,特別是科倫三代的使用方式 (直接植入耳朵),跟影集Black Mirror的驚悚如出一轍。我不禁在心裡大笑,果然是系出同門,同樣都來自英國人的腦子 (註: Black Mirror為英國影集、1927劇團是英國劇團)。《Golem》的視覺有如古老且充滿手工粗糙感的舊時繪本,繪本裡說的「無科技」時代,彷彿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觀眾所看到一切,都像是坐在博物館裡觀看紀錄短片一樣。戲裡戲外的時間對比,令人不寒而慄。

演出是賞心悅目的:運用大量的動畫與影像,加上演員逗趣古怪的肢體動作與臉部表情,兩者結合的天衣無縫。現場音樂與音效的適時介入,以及刻意帶著聲韻與節奏的說台詞方式,營造出說得唱得都好聽的美妙體驗。只是,科技反撲的議題,是否僅能回溯到人類的慾望 (追求便利、金錢與權力),萬佛朝宗般的歸因於貪婪與資本主義?從自身出發的:對資訊爆炸的不安感、從機器/科技獲得的另一種與社會接觸的,沒有溫度的溫暖;或者是外圍群眾的盲目從眾性、媒體大張旗鼓的操作與操弄等,似乎都還有可以討論的空間與切入的角度。畢竟已有許多作品以這樣的假設作為前提,若單純的結案,好像太必然了些。

是說,是刻意讓這一家人紅頭髮嗎?因為擁有一頭紅髮,常常容易引來歧視 (如哈利波特裡的榮恩):這家人的Robert有提到他常常被捉弄、Annie也只敢躲在地下室唱著她的革命之歌等。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啦~  回到心得文的一開始,若科技真的在某部分掌控人性,那麼,我們又該怎麼相信科技,或是要相信科技多少,好可以拿來形塑一個人的樣貌呢?


2015年3月8日

2015衛武營舞蹈旗艦 Sidi Larbi x 少林武僧:Sutra 空間

時間:2015.03.07 7:30PM
名稱:2015衛武營舞蹈旗艦  Sidi Larbi x 少林武僧  Sutra空間
地點:衛武營戶外園區

雖說我是個高雄人,但長年在台北工作,這是我第二次到衛武營戶外園區 (上一次是好久之前的維也納愛樂新年轉播)。去年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在高雄的戶外演出《仲夏夜之夢》,透過朋友的照片分享,深深覺得外台搭的氣氛實在是氣派又有感。今天一到現場,大面的Sutra看板果然大氣,還擺了舞作會用的、比人還高的木箱供觀眾體驗拍照。一旁設有節目單與合作廠商 (木頭製的益智積木) 的帳篷區,工作人員與前台志工們都很專業,清楚座位區與演出長度資訊。高雄的天氣得天獨厚,鮮少下雨,搭的觀眾席自然以蒼穹為頂,很是遼闊舒服。

《Sutra》非、常、好、看!觀賞過程中,無數次讚嘆編舞家 Sidi Larbi 的聰明與調度,以及他那不言可喻的、充滿靈動與觀察敏銳的世界觀。演出者有西方舞者 (Ali Thabet) 與小沙彌各一名,以及約20位左右的少林武僧。編舞家讓少林武僧做他們本就已經熟悉的事情:踢腿、打拳、跳躍、舞刀弄槍等,搭配上多個與人等身高的木箱做運用,以及跟著演出呼吸起伏的美妙音樂 (好想用誘人形容...),讓以往被認為紮實充滿紀律的硬底拳腳功夫,神奇地在舞台上呈現出魔幻的氛圍。這是劇場啊,沒有剪接沒有後製的劇場,一切卻都流暢優雅的宛如另一個充滿哲學思考的美麗境地!

右舞台一直存在著一組小型的木頭積木,跟木箱的形狀相同,也都是中間挖空,還跟大型木箱一樣,有一個跟別人不同的銀色版本。小沙彌跟Ali兩個人,一開始像是在對弈一樣,移動積木的排列。台上的木箱像是比例尺放大的版本,跟著積木變更位置。這是一個小與大的對比,不但是思考排列布局,木箱更放大了當中的關係與活動。木箱的玩法與排列方式,探索了人與「身體之外 (人在木箱外頭)」、「包圍身體 (人在木箱裡頭)」的空間可能,並在人與木箱的搭配安排上 (個人、眾人、單一木箱、多個木箱),自然且頻繁的切換。木箱可以是有形的:宿舍疊排的床、高聳危險的懸崖、用來逃命的船隻;也可以是無形的:馱著的困苦包袱、壓垮自身的壓力骨牌。因此,木箱已然不是單純的隔出摸得到的「實體」空間,而是重新定義與架構,有人際交流與情感存在的「關係」空間。

一開始,我將小沙彌與Ali想成是獨立分開的兩個人,Ali或許是要前來修行悟道的西方人。直到兩人在銀色木箱裡的肢體對話,我才改變想法:當被困住的時候,掙脫不開的時候,僅剩 (現在的) 自己與 (可能存在在另一個空間的) 自己。靜下來,定格、思考,兩個自己彼此複製,或是互成鏡像。原來小沙彌就是那個可能存在於另個空間的Ali,用純粹的童真與稚嫩傻氣,領著 (現在的) Ali融入陌生複雜的世界 (OS: 這段很美,美到成了我第一個落淚點)。個體 vs. 群體的對比概念不停出現,有寧靜的流動,也有激烈的對峙。而不論是穿著僧服時的出世鍛鍊,還是改換西裝的入世行走,終究都是個人人生的修行:從格格不入開始,追尋與試圖平衡虛與實的空間與自己的推與拉、反動與回饋。然後漸漸抓著了重心,和空間/環境的脈動同步,並隨著越來越清晰的音樂聲 (與定下的目的),堅定與堅決的走下去。

喔~ 這真是一場太迷人銷魂的演出了!



2015年3月1日

2015 TIFA 沃德舞團:紅

時間:2015.03.01 2:30PM
名稱:沃德舞團 Ann Van den Broek WArd/waRD - 紅 The Red Piece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場上幾乎只有紅白兩色:白的地板紅的椅子、白的紅的服裝、以及白的紅的燈。穿著黑衣連身洋裝的女子,用著勾針織著紅白的襪子。她是始動者,幫忙拆掉了綁住舞者的繩子;也是她用靴跟下達聲響,讓大夥兒跟著聲響動作。

《紅 The Red Piece》的演出調性很硬底規矩,規律敲地的聲音、被劃定好的走位、不停重複的動作等。然而,如此用節奏去驅動感情,從單音、複音、一個疊一個的、從音與音之間插進去的聲音、從慢到快的聲音等,人像是被聲音綁住一樣,強烈的撞擊聲是忙碌不停的織布機,推動著場上的眾人去動、去反抗、去無能為力。明明就已經從有形的繩子裡被釋放,卻落入另一個無形的束縛。宛如機器,被制約著做著一次又一次相同的動作。

其中一段,編舞家刻意以看似弱小的女舞者為主軸,眼神兇狠堅決的捶打、指揮比她身型壯碩的男舞者動作;不過,全然接受且冰冷無情緒反應的男舞者,反而反過來控制了女舞者的情緒。她的臉部表情扭曲、她哭泣、她繼續高傲的對下一個人頤指氣使。

原本 (於我來說) 帶著情慾的日式繩縛,在《紅》裡卻完全成了中性的物件,用來辯證束縛與被束縛的樣貌該是如何。相較於進場時看到的景象:有男女各一舞者自縛,另外還有兩組舞者雙雙被綑綁在一起 (一組男男、一組女女),穩定且平靜。舞者緩慢慵懶的用眼神左右掃描台下,掛在另一名舞者背上的手還輕柔地游移著。You're limited, but feel safe. 像是回到生命的起源,還在母親子宮裡一樣的,感受被包覆著的溫暖。與之後被解放的狂暴與混亂,企圖休止卻不可得的情況,相異甚大。被縛受限就定是痛苦難忍的嗎?自由又一定是海闊天空?兩者間的翻轉甚是矛盾有趣。

或許是因為這樣,《紅》給我的感覺很悲傷。在彷若一望無際的自由底下,滿溢著控制與被控制、制約與被制約的兩造拉扯關係。那規律踏地的咚咚聲一直到燈暗後都還存在著,還要繼續前進,還要繼續動作,還要繼續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