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3.24 2:30PM
地點: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名稱:北藝大戲劇學院2012春季公演 春醒、一吻勾銷
NOTE:《春醒》和《一吻勾銷》是兩個分開的劇本,一票兩戲。
上半場:春醒
由於我實在是太愛百老匯版本的春醒 (Spring Awakening),這次的春季公演,我主要是為了《春醒》而來。這場北藝的《春醒》做了部份的劇本編修,音樂也找了思農與蔣韜重新譜曲作詞,成了中文音樂劇 (戲長有130還150分鐘,歌曲量不少)。正式演出時,樂團就在舞台上的一角。我不會寫對音樂的想法,但我很喜歡這次演出所新製作的音樂,很搖滾,很迷人。
很可惜,這場次的mic一直不聽使喚,不是聲音沒出來,就是爆音 (這是音樂劇很重要的部份啊)。另外,樂團與演員mic之間的聲音並沒有取得平衡,導致音樂聲常常蓋掉演員唱歌與講話的聲音,讓觀眾的聽覺非常混亂,聽得很辛苦。
舞台設計是高低錯落、斑駁冷調的立體拼圖:高塔 (Melchior的秘密基地)、正反牆面 (不同角色的家)、移動樓梯等。整場演出沒有完全的「暗燈」,所以就看到Crew們不停的轉動舞台。舞台的部份先暫停一下,要提個導演這次在劇中的手法。演出尚未正式開始前,舞台上男男女女都穿著簡單的白灰黑色內衣內褲,純真的玩耍著。這樣單純原始的意象不停出現在劇中,成了角色內心的聲音。像是Melchior和Wendla在高台上嘗禁果,底下的白衣孩子們不停的跳舞;兩名情竇初開的男孩在舞台前互訴衷情,後方也有個穿著白衣的角色說著口白與兩人的掙扎。
這樣的手法安排伴隨著舞台設計,雖讓空間的運用更多元,觀眾的視覺充滿不同線條與角度的變化,卻逃不過多個焦點導致重點分散的問題 (燈光跟著舞台跑,觀眾跟著光跑)。再加上未完全暗燈的舞台轉轉樂,演員與Crew不小心的交錯,視覺錯亂的風險就出現了。
另外,有部分演員講話速度一快,台詞就糊在一起 (殺田雞那段最為明顯);演員歌唱實力不夠好 (這是音樂劇咩~ 攤手);人名的唸法尷尬,有時英文有時中文等,都讓人有「這戲不夠俐落」的感覺。
或許是礙於篇幅與時間,北藝春醒的步調相當快,幾個重點的氣氛卻少了醞釀:一開始Wendla對身體的自我探索而帶出這群青少年對於性的渴望、Melchior與Moritz的好友情是怎麼來的、Melchior與Wendla互相吸引的本能慾望。特別是這個版本的Melchior是不上學的小孩,跟Wendla的相處時間少之又少,沒有什麼機會散發帥氣的費洛蒙啊!兩個人卻在Moritz自殺後,天雷勾動地火的發生關係,這樣錯插的「因果關係」反而讓人摸不著頭緒。(我記得原著中Moritz是在男女主角搞上了之後才自殺,兩者間並沒有任何相關。同時原著對於Melchior的早熟也有較多著墨。)
《春醒》本就是一部青春爆炸物語,這個爆炸的中心是Moritz,一個長得太快卻來不及適應自己的孩子。我很喜歡鮑奕安的Moritz (還真的去弄了顆捲捲頭),類亞斯伯格症的詮釋,讓角色的反差更大 (有繪畫天份卻不會考試唸書)。不管是身體不甚協調的跳著說他考試考過了 (好奇怪的點 XD),還是和Ilse愣愣地描述他所在世界的崩毀,手足無措、找不著歸屬感的樣子,讓人不自覺對這角色產生憐惜 (Moritz也是這個版本裡,形體塑造的最清楚的角色)。
楊一嶙的Melchior扮相非常年輕帥氣 (是說為什麼我之前ㄧ直覺得他是諧星掛的啊...Orz 我沒有看到《紀念碑》咩 Q_Q),口條與肢體也是最出色的,特別是會隨著角色的心境有許多小動作 (坐姿、緊張會咬手等)。即便Melchior的角色特性在這個版本裏有些許限制,他的舞台光芒仍舊很耀眼呀!雖然唱歌的時候還是會走音 (不到五音不全,但就不是音樂劇該有的水準...),但已將角色的情緒跟歌曲的情緒做結合,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
之前提到造成混亂的白衣象徵,最後卻漂亮的收成了故事結尾。Melchior從感化院逃出,在墓園裡遇見了Wendla和Moritz的鬼魂。面對Moritz鬼魂的誘惑,Melchior卻選擇回應Martha與Ilse的呼喚 (同時,後方的白衣群們瞬間倒下),選擇成長。接著,身著白衣的演員在舞台上換裝,變成了世俗的成人樣,望著Melchior走向舞台深處。歌詞也正好寫到,過去的孩子終將不復在,未來的孩子則是一直在你身旁 (註:類似意思,我不記得完整歌詞)。
雖然北藝版本的《春醒》有不少問題,但整體來說,是個誠意十足的製作啊 (這應該是台灣第一個《春醒》吧!感動捏~)。音樂與服裝表現精采,舞台與燈光部分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卻有著願意放手一搏的野心呀!
今天看戲的小插曲:
坐在我旁邊的小姐,看來是被《春醒》的故事嚇著了!從Moritz被Ilse脫褲褲開始,一路縮在她的友人身旁,不停發出驚呼聲;到了Wendla跟Melchior的性愛橋段,雙手還放在眼睛兩側,邊搖頭嘴巴邊說「Oh My God~ 這是限制級的嗎?」但明明就遮得好好的,什麼都看不到啊!
然後我想起了昨天在Youtube上複習百老匯版本的
I Believe (I Believe是男女主角兩人初體驗的歌曲),女主角裸露上身,男主角也有露屁屁。影片底下有句回覆是這樣寫的:"You think this is awkward???!!!!! They do the show 8 times a week." (攤手)
果然這個劇本不管是在19或20或21世紀,都還是讓人驚呀!
下半場:一吻勾銷
下半場的《一吻勾銷》正好撫平了《春醒》的殘酷。這個短短50分鐘小品,有著書中人物跳出來自己搬演自己故事的荒謬,還有著誇張意想不到的外遇情節。大幕一拉開,我看到了個華美的樣品屋,沙發酒吧BBQ,一應俱全,所有的故事全都發生在這個場景裡。
說到最後,原來席拉與珍妮兩夫妻都只是作家筆下的人物。因為作家文思閉塞,所以大夥兒都跑了出來要寫自己的結局。沒想到,這個作家受到路過進來插花的霍爾夫婦的啟發,因緣際會下,發現了霍爾夫婦比紙本小說更精采的人生外遇故事。
演出暖機暖得有點慢,一開始席拉與珍妮兩夫妻的對話,雖然是流暢的,卻有著距離感,硬梆梆地不夠自然。直到神奇的暗門被打開,隱藏的日記被發現後,演出才出現了溫度,也開始有了精采的唇槍舌戰。越到後面,爭執越烈,演員間丟接話的節奏也就越穩,笑點的時間也才漸漸地掌握得當。
看戲的過程中,我一直聯想到綠光的《開心鬼》,有著類似的場景,同樣是幾對夫婦的犀利對話。有點好奇像這樣很長的外國名,要怎麼讓觀眾更親近,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尷尬聯想。像是「麥斯威爾先生」,很容易讓人想到麥斯威爾咖啡,接著就會出現一些跟故事完全無關的笑點啊~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