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9日

【預報】2012臺北藝術節 沙丁龐客劇團:帽似真愛

時間:2012.8.19  1:00PM
地點:景美人權園區
名稱:2012臺北藝術節 沙丁龐客劇團:帽似真愛
Note:1) 上圖無購票連結,預報文末有唷~ 2) 文中照片為部份著裝整排照,攝影為楊善婷。

這是一個尋找帽子的故事!不過, 要找帽子的人不是魯夫,而是很衰的新郎小迪!

前往婚禮的路上,準新郎小迪不小心接到一頂帶花兒的紅色草帽,又不小心的將這草帽落在路旁的火堆裡。一對氣急敗壞的情侶找上門,半推半就、軟硬兼施、強壓硬凹地要小迪幫忙找到相同的帽子做賠償,不然就要破壞婚禮破壞新厝破壞一切。所以,為了自己的終身幸福,小迪踏上了尋帽之旅。

 《開頭的群舞:朱德剛老師都笑得這麼燦爛了,你怎麼忍心不來看戲 XD》

《帽似真愛》雖然改編自19世紀的法式經典喜劇《義大利草帽 (Un Chapeau de Paille d'Italie)》,但編劇王友輝老師 (過去編劇作品有《安平追想曲》、《鳳凰變》等) 已將其內容轉變成台灣觀眾熟悉的語言與習慣。角色設定不但出現了「田僑仔」與「角頭老大」,婚禮上更可看到一群愛湊熱鬧的鄉親來胡搞瞎搞。若仔細推敲,還可在台詞裡發現近期的台灣社會亂象,藉此幽了這充滿鬧劇的現實世界一默。

《雞飛狗跳之小迪真的跳好高。朱宏章老師:預備備...(準備跳)》

是說人生本就處處意外,追找帽子的過程坎坷艱辛也是很正常的,畢竟人在衰的時候,種「ㄅㄨˊ阿」 也會生「菜圭」!一連串的誤解錯認雞飛狗跳又我說東你指西的亂七八糟,過了五關斬六將,遇上了前女友又不小心當上了Man Power,小迪是一個追過一個,卻遲遲追不到對的那一個,忙死啦!

 《誤入肉食女(?) 叢林的小迪?!》

這是沙丁龐客劇團第一個登上中大型劇場的作品,延續劇團本身的強項,《帽似真愛》裡依舊滿是面具、小丑與歌舞。音樂製作更找來了流行音樂人鍾成虎與盧廣仲合作,展現其強大的企圖心。劇中各種荒謬又難以令人置信的巧合,搭上誇張的妝髮與表演形式,宛如觀看一場真人實境動畫秀 (只有動畫裡的人被推開的時候還會轉圈圈~ XD),讓人笑得連眼淚都被擠出來了。

喔~~究竟這帽子是找著了沒?婚又結成了沒呢?你,不要只找魯夫的帽子,也進劇場幫忙找找小迪的帽子吧!(對了,外國朋友也可以一起來找帽子唷,演出有附英文字幕呢~)

演出資訊(正式演出的音樂為現場樂手Live演奏)
◎ 演出名稱:2012臺北藝術節  沙丁龐客劇團  帽似真愛
◎ 演出時間:8/24~8/26
◎ 演出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 原著劇本:Eugène Labiche
◎ 導演:馬照琪
◎ 劇本改編/歌詞創作:王友輝
◎ 客席作曲:盧廣仲
◎ 演唱嘉賓:魏如萱
◎ 音樂總監/設計:鍾成虎
◎ 演員:朱德剛、朱宏章、劉大瑋、王詩淳、王靖惇、買黛兒‧丹希羅倫、蔡佾玲、高聖芸、梁允睿、劉思佑、董佳琳、謝卉君、葉威志
◎ 相關連結:
    - 劇團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ardinetheatre
    - 演出官方網站:http://www.theatresardine.com/italian_hat/
    - 點我買票去
◎ 官方CF:




2012年8月18日

果陀劇場:再見女郎


時間:2012.8.17  7:30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名稱:果陀劇場  再見女郎

幕一拉起,舞台上的多媒體以彩色剪影的動畫方式,製作出一段如童話般的愛情故事歷程,預告了接下來的演出調性:輕鬆浪漫。

年輕的單親媽媽寶琪 (賴雅妍飾) 和女兒飄飄 (817晚場為許亞琦飾),莫名的又被同居的男人小湯拋棄。在下著大雨的夜晚,有個自稱是小湯朋友的劇場演員趙德 (曾國城飾),宣稱小湯離開前已將公寓轉租給他。一陣批哩啪拉的鬥嘴後,寶琪與趙德同意先共享公寓,再做未來打算。

劇作家 Neil Simon 藉由「劇場演員」的角色,發展出許多有趣的笑點。而果陀也成功地把《再見女郎》 的台詞與故事情節,自然的和台灣觀眾的閱聽與生活習慣作結合:趙德注重身心靈合一的古怪生活習慣,如裸睡、打坐冥想、早起誦經念佛;惡搞趙德出演的《馴悍記》角色,出現了京劇身段與水袖等;連簡單的對話都能藏有令人驚喜的復活節彩蛋 (Ex. 孩子的台語用法、做菜都是跟阿基師/詹姆士學的)。

 《曾國城成功的演活了趙德一角》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曾國城的演出 (屏風的《莎姆雷特》《徵婚啟事》),卻是我第一次覺得曾國城真的有演進角色裡。他游刃有餘的詮釋了趙德這演員的各式面向:古怪三八、貼心幽默、對夢想的堅持與奮力不懈等,並快速的在不同情緒間轉換,時而飽滿瘋狂,時而不慍不火,甚至還能帶著和他一同對戲的演員進到當下的情境裡。雖然我來不及看到10年前李立群版本的趙德,但我想,曾國城的版本該是毫不遜色的。

 《整齣戲最溫暖的橋段:男女主角的關係因為飄飄生病而向前跨了一大步》

有著孩子的單親媽媽與單身男子的愛情配對常見於電影中,如《征服情海 Jerry Maguire》與《女傭變鳳凰 Maid In Manhattan》。而夾在中間的小型「電燈泡」,總是能為兩人的戀情加溫加分,熱鬧了整個故事的發展。上半場趙德和寶琪吵架的台詞曾說到:飄飄 (寶琪的女兒) 是寶琪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而他也是因為飄飄的存在而願意對寶琪百依百順。打從一開始,飄飄就對這個生活在劇場裡的大男人感到好奇,也有意無意的想要撮合媽媽和他之間的戀情。不過,再怎麼刻意的安排,都比不上一次不經意的事件:飄飄生病,無形間拉近了寶琪與趙德之間的距離。

趙德在Talk Show的演出獲得名導青睞,決定飛去法國參與電影演出。匆忙離開的這天,和第一次闖進寶琪家的情景一樣:同是下雨的夜晚,還雷聲大作。本以為又要被拋棄的母女倆,在一通無預警通知班機Delay的電話中,發現趙德最心愛的吉他還留在房間裡。這表示,趙德是真的會回來,那句再見不是「再也不見」,而是未來會「再次相見」。

 《兩人甜蜜的天台約會》

這樣的結局,對比劇本身的名字,原來呀,不是「再見」女郎,是「再」「見」女郎呢!是說,看戲前我本在臉書上打卡寫著「莎唷那啦~~女郎」,該改成「See you again~~女郎」才對!

看了三齣果陀做的 Neil Simon (前兩齣分別是《傻瓜村》《十七年之癢》),這齣《再見女郎》最對我的胃口,但還是想來龜毛一下部分細膩度不夠的問題。點出再見非「再見」的吉他,僅在上半場一開始提到:「趙德視吉他如命,人在琴在、人亡琴亡」。但之後就再也沒強調吉他的重要性,導致最後那一個「啊~ 原來趙德會回來」的連結與轉折不夠強烈。賴雅妍的單親媽媽還不夠有味道,在「愛玩」與「為母則強」間的拿捏與轉換還不太順暢,總讓我覺得寶琪還是個年輕女孩,關心飄飄的母性出不來。但不得不說,綜觀三齣她在果陀的作品,賴雅妍真的有在進步!

 《飄飄的詮釋若能再細膩一點,會更有畫龍點睛之效》 

最重要也最可惜的飄飄,有人小鬼大的態度,卻還不夠古靈精怪。飄飄的戲份雖然不多,卻是男女主角間的潤滑劑,重要度不言可喻。但劇中飄飄說話的方式、接話插話的時間點,都讓人有種「刻意set 好」的僵硬。我認為的「古靈精怪」,是有著飛快的反應速度與令人捉摸不到的滑溜感。所以,飄飄的伶牙俐齒少了圓潤不做作,卻又冷不防給人一巴掌的爽快。(是說人家明明就是小朋友,你是要求那麼多幹嘛啦!)

對了,我還是不懂為什麼飄飄唱的是《日不落》,10年前版本唱的《龍捲風》比較有FU耶:「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離不開暴風圈來不及逃~ 」剛好可以拿來機車趙德與寶琪悄悄萌芽的愛戀 XD 也更能証明飄飄是個能洞察先機的小大人~

演出資訊
◎ 演出名稱:果陀劇場  再見女郎
◎ 演出時間與地點:
     08/16~08/19   台北國家戲劇院
     08/24~08/26   台北國父紀念館
     09/01~09/02   台南文化中心
     09/08~09/09   桃園展演中心
     09/15              高雄至德堂
     09/22              台中中山堂
     10/20~10/21   新竹縣演藝廳
◎ 原著劇本:Neil Simon
◎ 導演/劇本改編:梁志民
◎ 演員:曾國城、賴雅妍、盧以恩/許亞琦、曾志遠、張洪誠等
◎ 相關連結:
    - 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godotfans
    - 點我買票去



2012年8月17日

曙光劇團:小‧情歌劇 第二回

時間:2012.8.11  2:30PM
地點:雷克雅維克實驗室
名稱:曙光劇團  小‧情歌劇 第二回

2011年開始的《小‧情歌劇  第一回》走精緻小巧路線,評價不俗。同一群演員 (除了有幾名變更) 又於今年集合, 作了第二回演出。這次將演出長度拉長至一小時,分組人數也從原來的3人變成4人,企圖將作品再擴大延伸。

這次的遊戲規則和生肖有關,同時拉了七年級生很懷念的國片《新十二生肖》作為主軸設定:1) 每個演員各代表一個生肖,角色需和生肖有關係;2) 必須使用到《千奇百怪的世界》這首歌 (電影主題曲);3) 都要談論到一個叫「貝瑪」的人;4) 找個別的編曲。

這次的主視覺簡單明瞭 (就是本文一開頭的照片),不但把演員們拍得很美,也緊扣此次演出的主題,讓人印象深刻:演員身著黑衣,拿著代表自己生肖的相關物品,而中間立著的人體模型就是各組可自由運用的「貝瑪」角色。(雖然我看到「蛇拿蘋果」跟「羊拿書本」時,遲疑了3秒鐘才想通 XD)

(三組連演的演出順序為A --> C --> B)

A組:張仰瑄 (猴)、劉懋瑜 (兔)、賴盈螢 (羊)、達姆拉‧楚優吉 (雞)

這組演出是都會女子的生活情事。固定的空間 (一間房間),跳躍的時間:三名女子分別代表三個年代 (2012/1999/1981),講述自己面對親情、愛情與自我認同的過程。每個女子的故事雖然獨立,但演員又時不時會同時出現在舞台上,於歌曲穿插或情節中產生互動 (Ex. 講到兔子的故事時,代表猴肖的演員會在前方將水倒入裝有小白兔玩偶的魚缸裡) 。雖然沒有直接的對手戲,但錯置的效果讓舞台畫面豐富多變。

同一個空間去承載不同段記憶的作法,讓我想起了電影《觸不到的戀人》 (好萊塢版本為《跳躍時空的情書》,由Keanu ReevesSandra Bullock演出)。電影裡,屋前的信箱是連結浪漫與無限可能的蟲洞,讓故事充滿想像與厚度。在我看來,僅用DVD影像出現的房仲似乎就是A組的蟲洞,是這三名女子唯一的共通點。本想著劇組應該會利用這點來做個特殊的結尾或爆點,但這個預期想法並沒有被實現。很可惜的浪費了一個可以發展的地方,讓這三名女子的都會故事,還是僅限於三條平行線,

不過,這組的音樂表現是三組中最好的!演員會唱是基本,漂亮的三人合音就是觀眾的bonus了。另外,歌曲的混搭 (《太陽》《魚》《世界唯一的你》《如果的事》) 與分唱也都能跟著角色設定走:分唱《天黑黑》時,羊肖唱得是「我的小時候...我的外婆...」,正好呼應她想念的阿婆;亟於掙脫家庭找尋自我的猴肖,分到的是「離開小時候,有了自己的生活...」;困在女同戀情的兔肖,唱著哀傷的「我愛上讓我奮不顧身的一個人」再適合不過了!

對了,A組有個讓我懷念的笑話 (?):中山大學的猴子真的會搶人類的食物,因為我就被搶過 XDDD

C組:張棉棉 (豬)、王宏元 (狗)、林玟圻 C2 (虎)、羅香菱 (蛇)

看到C組生肖別的第一個想法:王宏元真的是抽籤抽到狗的嗎?怎麼又是狗 XD (註:王宏元在《愛情生活》裡的角色就是狗。)

我很喜歡C組的劇本,表面上說的是一個被當家明星拋棄的馬戲團的可憐下場,但實際上卻是利用馬戲團帶出已習慣被圈養的動物,在被主人拋棄後的悽慘景況。雖說在「馬戲團團員」轉換成「馬戲團動物」的過程中不太自然 (從某一場開始用動物稱呼彼此後才將人逐漸獸化),貝瑪與團員的設定也少了主人與寵物間的主從關係 (劇中貝瑪是當家女明星,如果換成馬戲團團長可能會比較合理),但角色際遇與個性皆能緊貼著生肖屬性,故事調性既荒謬可笑,又能賺人熱淚,感覺是個可以再發展的更完整的本!(應該可以跟動保協會簽個什麼東西之類的)

C組裡的某幾個橋段與細節設計很具巧思,隱喻明喻一起來。狗的鬧鐘除了是項圈外,也讓人想到有名的帕洛夫制約反應實驗 (The Pavlovian Reflex):用鬧鐘提醒狗狗用餐 --> 狗狗流口水,餵狗狗吃飯 --> 等到狗狗習慣後,之後只要聽到鬧鐘聲,狗狗就會流口水;小豬仔是可愛討喜的動物,所以多了個紅鼻子扮小丑;蛇總是冷冷地在一旁站著,而且還會害怕拍擊稻草的聲音 (打草驚蛇);食量大的老虎一直喊餓,甚至夢到吃掉其他動物,最後癱軟在籠子喪失了霸氣。至於拋棄大夥兒的元兇貝瑪,我們只能從魔鏡裡猜想他的樣貌,應該是個打扮典雅高貴的壞女人 (壞皇后) 吧!

最後,雖然有羅香菱和C2撐場,但它依舊不是個悅耳的演出呀 XD  (如果光「聽」這組的話)。

B組:買黛兒‧丹希羅倫 (鼠)、高丞賢/華麗 (馬)、陳盈達 (牛)、梁允睿 (龍)

這組的故事有個非常吸引人的開場:快遞員拿著對講機,出來對著觀眾說著一段自白,關於謀殺、關於兇手、關於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

然後,故事就逐漸失焦了... Orz

一座醫院的故障電梯,裡頭有五個人被困住:嚴重燒燙傷的病人貝瑪、醫院實習生、 醫院院長、快遞員、電梯維修員。隨著每一次電梯燈光的明滅,劇情就會再往前發展一點:被打開的包裹、寫著血色兇手的布條、插進病人胸口的刀子等,最後引出凶案全貌與隱藏在背後的殺機。

以推理劇做呈現的野心很大,但缺少完整鋪陳的過程卻讓人抓不著頭緒:突然,快遞員有犯罪案底;又一個突然,電梯維修員愛慕實習生;再一個突然,院長跟病人有外遇關係;最後一個突然,病人是實習生的母親;所以,兇手是實習生!感覺就像是前菜還沒有吃完,服務生就已經要來趕人收錢了,中間只得囫圇吞棗。

私認為在場上的每一樣東西都應該有它的意義,特別是當你拿了對講機這樣一個不算平凡的道具,還做了聲音處理,就表示它應該別有用途 (Ex. 角色內心的OS)。結果,對講機只是個普通的對講機,演員會拿著它講話與唱歌,但不拿著它,其實也沒啥差。

由於B組選擇的題材和醫療有關,所以看完演出後,我妹就開始職業病的碎唸 (哈哈):「病人的點滴掛太低了,這樣液壓差不夠,點滴打不進去,病人會脫水啦!」回想一下,病床進電梯時,我一直以為床上的人已經死了,大夥兒是要送他去太平間。結果,角色的台詞一出,我才知道:「喔~ 原來她是活人」。如果這時候的點滴吊法是正確的,說不定就可以減少這樣的誤解 (因為死人是不需要吊點滴的)。
是說,這觀眾也太龜毛了!XD

總結...

整體來說,第二回的演出和第一回比較起來,音樂的表現方式更多、故事內容也更複雜,雖然偶有多餘的設定,但不至於蓋掉各組演出的主線。接下來,就看第三回要怎麼玩得更大了!




2012年8月12日

【試玩報告】Riddle Me This 謎題工作室:闇黑童話

時間:2012.8.12  1:30PM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名稱:Riddle Me This 謎題工作室  闇黑童話

(此篇試玩報告無雷也無解答,請放心閱讀。)

試玩的這一天下午,台北下起磅礡大雨,打亂了玩家與童話進行的步調,不過這遊戲還真是不錯玩耶!

實境遊戲在這一兩年興起,有很大的原因是日本電視節目《全員逃走中》的風行。喜歡此類遊戲的學生們甚至在學校自行辦起了《台大逃走中》、《成大逃走中》等。玩家不再只是窩在房間裡、手持搖桿或控制器,單純面對螢幕的操作者,而是親身參與背景特殊的遊戲,解謎完成任務。去年曾經來台的《逃出狼人村》就是這樣的一個活動。

可惜的是,《逃出狼人村》仍將玩家關在一個室內空間裡,玩家能使用的道具也僅限於手邊的簡易紙筆,沒能真的「用兩隻腳」在外頭趴趴走。因此,幾個對實境遊戲有興趣的朋友聚集起來,策劃了這次「你真的能在外頭趴趴走」的實境遊戲:《闇黑童話》,地點就選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

華山將是童話村的所在地,玩家扮演拯救童話村未來的勇士,找回童話村的故事碎片。童話村裡有你熟悉的各式人物,如白雪公主、睡美人、青蛙王子等。玩家需要一一去和人物對話,從對話中接受任務、取得相關物品,並推敲角色間的關連性。比如說,如果想去奶奶家,那你可能就要先找到小紅帽,才知道奶奶家在哪 (註:這不是此次遊戲的情節,只是個例子)。

是的,前半段的《闇黑童話》就是一個真人RPG遊戲呀!題材正好搭上了近期的童話改編熱,將童話故事重新打散重組 (Ex. 電影《魔鏡魔鏡》、《白雪公主與狩獵者》;美國影集《Once Upon A Time》)。所以,A不一定跟B配對,C也不一定是他原本的職業囉!

在童話村奔跑所獲得的一切資訊,將幫助玩家拼出完整的故事樣貌,同時帶領玩家進行更複雜的室內推理與解謎!

《闇黑童話》的整體設計概念清楚,各式小道具的製作可以看得出用心 (可惜今天下雨,可能有不少道具要重新製作 ><),再加上謎題和謎題間環環相扣,有著一定的困難程度,逼迫玩家要花腦花時間思考,增加了可玩性。對於一個這麼年輕的團隊來說,《闇黑童話》的完成度很值得掌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四人一組報隊參加;也可自行報名,屆時再由主辦單位分隊唷!

活動資訊: 
◎ 活動時間:8/19、8/25、8/26、9/1、9/2
◎ 活動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 活動長度:約2小時
◎ 官方網站:http://www.rmtofficial.com
我要直接去博客來售票網買票



2012年8月11日

飛人集社 x 東西社:長大的那一天

時間:2012.8.10  7: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名稱:飛人集社 x 東西社 長大的那一天

我覺得,《長大的那一天》是飛人集社 x 東西社版本的《小王子》 。對,就是聖修伯里的小王子。

小王子離開了B612星球,旅行途中碰到各自有所堅持的人,學習到這宇宙的不同面貌。最後,小王子仍決定回到自己的小天地,和深愛的玫瑰重逢;青梅竹馬的小男孩與小女孩手牽手一同尋找「長大的那一天」,一路上遇見了各式奇怪的故事,象徵長大過程中會碰到的價值觀衝擊。除了長大的過程外,「長大」這件事是否真如大家說的那麼好,也到底有沒有長大的「那一天」呢?

《長大的那一天》不只是操弄手上的偶,還漂亮地和光影玩遊戲。劇中大量使用了皮影戲的技巧,同時結合真人演員共同演出,適時將角色人物「放大」、「縮小」 (前一秒還是兩尊手上的布偶在對話,下一秒觀眾的視線就被拉遠到從森林上方看兩人拌嘴。這樣的手法也可見於西班牙出奇偶戲團的《香蟹大飯店》),最後再撘配有著森林寫意的暈染背景,讓整齣作品充滿了詩的質感。

另外,這個作品還有幅美到不行的風景:音樂設計與現場演奏王榆鈞。坐在台上一角的她,靈活運用身旁大大小小數十種樂器:絃樂 (吉他、烏克麗麗、西塔琴)、吹奏樂器、打擊樂器、人聲吟唱等,輕巧地帶領著觀眾用愉悅的心情跟著小男孩小女孩共同冒險。(OS: 看完這場演出後,我決定把王榆鈞列在我的崇拜名單中 XD。)

也許我們沒辦法很順利的走過長大的每一天,但我們可以走進《長大的那一天》,重新感受純淨無污染的小小美好喔!(好像在賣自然湧出的礦泉水唷,哈哈)

演出資訊
◎ 演出名稱:飛人集社 x 東西社  長大的那一天
◎ 演出時間:8/9~8/19
◎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 相關連結:
    - 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Foryoumychildren
    - 點我買票去

=======底下有演出雷=======

我好喜歡好喜歡好喜歡好喜歡小男孩小女孩穿鞋的創意!周蓉詩走出來的時候,手裡拿著兩雙小小鞋:小荷蘭木屐和小帥氣馬靴。當小男孩小女孩決定一起去冒險,兩名演員的食指跟中指就從倒立圓筒的身體底邊戳出來,用手指穿上了小小鞋。這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設計,引起觀眾一陣驚呼。手指小小鞋可以走、可以跑,也可以彎曲坐在道具邊緣,一整個可愛到爆表呀!

冒險的過程中,碰到了個一面是男生、一面是女生的怪人,很忙碌的變男變女變變變,似乎很不喜歡自己的複雜。但小男孩卻用著崇拜的口吻稱讚這個奇怪的人很厲害,說「你想當男生或女生都可以」,還要他左右扭一扭,上下搖一搖,說不定男與女的樣貌就會混在一起了。在童心的世界裡,性別的界線 (或界限) 從來就不存在呀!

在水裡游來游去的人魚,要是被鳥人的釣竿給釣了起來,就會發出一道閃光,變成有著兩隻腳的人類。 因為是「被動」上岸,所以人魚們都很討厭鳥人。小女孩靈機一動,「喀嚓」的剪了魚鈎,讓願者「主動」上勾,惡意就轉成善意了。

小男孩與小女孩找著了森林之王 (這時候的故事主角是由真人演員帶著頭偶,站在大屏幕背後,用光影和舞台上的偶對話互動),卻被這個沒長大的孩子王給任性捉弄。突然長高的小男孩,對自己低沉的聲音與大腳不習慣;多了豐腴胸臀的小女孩,找不著自己站立的平衡而前傾後仰。

不要長大了,至少不是以這麼快速跳躍的方式!小男孩與小女孩攜手飛回去「現在」,讓自身的時間可以一格一格的依序前進,好可以逐漸適應與了解周遭的變化。長大,是一種緩慢且持續的狀態,而我們只能在這漫漫的旅程中,不停地修正方向,找著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P.S. 據說,本來兩雙小小鞋都是荷蘭小木屐,但因為Fa的手指胖,插不進去小木屐,所以劇組才又多做了帥氣小馬靴 XDDD

2012年8月9日

【預報】2012臺北藝術節 崎動力舞蹈劇場:早餐時刻

時間:2012.8.9  7:30PM
地點:水源劇場
名稱:2012臺北藝術節  崎動力舞蹈劇場  早餐時刻

這是一場好看的演出,但這裡所指的「好看」,不是演出有個清楚好懂的故事線,也不是舞者的舞姿曼妙迷人 (但舞者的外表與身材很賞心悅目倒是不爭的事實 XD),而是整個演出所表現出的玩法與嘗試是新鮮且饒富趣味的。所以,我看得是津津有味!

雖說這是支舞蹈作品,但它一點都沒有我們認知中的舞的樣子:要飄逸延伸,展現人類漂亮的肢體線條。《早餐時刻》一直維持在一種朦朧與模糊的狀態,你可以把它想成「你剛睡醒時會無意識的下了床刷牙,回想昨晚的夢境,順便開始計畫接下來這一天要做的工作。」這時候,你可能會有很多的片段快速掃過眼前,但由於大腦尚未完全開機,所以片段都斷斷續續且跳來跳去的。

狀態說完了,這只是這個作品的先行概念,實際呈現的樣貌才是更值得討論的!舞台上有著佔據半邊舞台的大投影幕,還有一桌三椅與三架高度可改變的攝影機。舞者除了是演出者外,也是攝影機的掌鏡者。攝影機的可視區塊雖然固定,但視角不停的轉換 (共有三台機子),讓同一組動作有景深的差異與光影變化;投射出的影像色彩也會隨之改變 (黑白、彩色、負片效果),製造出不同光影色澤的錄像質感。看似「無限自由的現場」,卻因為觀眾被鎖在第四面牆後觀賞,可看到的東西反而是「有限的」。而有著固定觀景窗的「有限的影像」,在靈活的分鏡與角度切換下,卻帶給觀眾更多「無限的」遐想與可能。

特別是當影像拉近到很小很細微的部份時,感官刺激與想像就愈加放大了。這樣的說法太哲學,我來拿個例子做說明:美國影集Dexter的片頭 (註:Dexter是一名在邁阿密警局工作的鑑識官,由於嗜血慾望強烈,一到晚上就會化身成殺手,專門制裁那些逃過法律漏洞的壞人。) 這個片頭說的是Dexter早上起來後會做的事情,包含刮鬍子 (還不小心刮到流血)、切肉煎蛋吃早餐、喝研磨咖啡擠葡萄柚等。這些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動作,於刻意拉近放大的鏡頭前,多了一股充滿暴力卻優雅的性感。

《早餐時刻》也是這樣,攝影機所帶到的影像往往只有手或腳或胸或臉:交疊的雙腿、眨呀眨的睫毛、被擰起的皮膚等,看似破碎被特別擷取的畫面,其實是在逼迫觀眾思考剩下的看不到的可能性 (或是情節發展),讓觀眾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畫面裡。由於現場是即時演出、即時投像,觀眾可以自由比較影像內外的差異:影像「裡頭」看起來憂鬱無比的寂靜,或許影像「外頭」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就像是灑水器可以成就一場大雨一樣。

這場演出請放開心去感受,不要想說一定要看出個意義、了解個為什麼。新的演出形式,需要用新的角度去觀賞,做個 Open Mind 的觀眾,你會跟我一樣喜歡這場演出的!

喔,對了,不知道大家看電影時,有沒有等到「螢幕上跑完工作人員名單」後再離開的習慣?因為《早餐時刻》就是直接在現場剪接「舞蹈電影」給你看,所以,嘿嘿~ 在這裡就賣個關子,請大家進劇場看囉!!

P.S. 是說這個團隊很誇張,除了演出者的外貌很美好外,就連設計群也都是型男,還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型男。那個...劇組有缺志工嗎?我要報名!!(舉手) 

演出資訊
◎ 演出名稱:2012臺北藝術節  崎動力舞蹈劇場  早餐時刻
◎ 演出時間:8/10~8/12
◎ 演出地點:水源劇場
◎ 相關連結:
    - 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shangchisun
    - 官方Blog (有很多文章介紹):http://shangchisun.blogspot.tw/
    - 點我買票去



2012年8月6日

2012臺北藝術節 瑞士洛桑劇院:椅子


時間:2012.8.4  7:30PM
地點:城市舞台
名稱:2012臺北藝術節  瑞士洛桑劇院  椅子

這實在不是一張好坐的椅子。

支支吾吾說不出話的啞巴站在台上,努力的想要讓發出的聲音成為有意義的字詞。但終究是徒勞無功,落寞的拿著立麥走下舞台。探照燈來回緩慢地搜尋舞台,最後發現老夫婦躺在地上,沒有動靜 (如上圖)。一切都是徒然,一切都是無用的!

我在想,這過去的100分鐘,究竟是一場自殺前的生前告別式 (至少還是活著的儀式),還是根本就是這對老夫婦死後的想望?如同台上滿佈的椅子,觀眾是來了還沒來;同樣被當成劇中觀眾的我們,是存在的還是被想像出來的?故事實虛間轉換自然,觀眾立場與視角也能流暢地在「劇裡」、「劇外」跳躍進出,可見導演手法之俐落高明。

劇中的老夫婦已經90多歲了,兩人不停地回想巴黎美好與青春亮眼:「如果(怎樣怎樣),你一定是一名優秀的軍官、總統或是什麼偉大的人物」。人呀,總是這樣的,明知過去已成定局,時間無法倒轉,卻總是忍不住翻起舊帳來反芻自慰。然而,老翁最輝煌、最值得拿出來說嘴的經歷,就只是曾經在軍中當過小小的飼馬官。現在人老了,走路走不穩,手也無法克制的抖動,種種的自卑讓老翁像個小孩一樣,完全失態地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悲訴自己是孤兒的身世,也怨嘆過去的一事無成。

只是面對這樣懦弱又不夠堅定自制的男人,陪在身旁的老婦卻永遠用著無比崇拜與寬容的態度,積極的鼓勵著這個她守候了70多年的伴侶。這種蒙著眼睛的支持在我看來,既愚蠢又不堪。但愚昧的鴕鳥心態,卻是這整個故事裡唯一正面持續的情感存在。當一切都「爛」到極限,「好」也就需要重新定義了。

台上的椅子越擺越多,老翁與老婦也忙碌的到處招呼、開心的拿拍立得照相留念,甚至還在有空間餘裕的地方做出側身穿越的動作以表示人滿為患。對台下的觀眾如我們,演員除了老夫婦外,就沒有第三者了。舞台上的人生需要腦補,真實的觀眾也需要自行補足沒出現的部份。可這補來補去,補的都是空想出來的故事呀!

直到看了《椅子》這場演出,我才了解到一件重要的事:「城市舞台是可以不用麥克風的。」兩名年輕演員專注,表現出的能量豐沛,坐在1F16排的我,依舊可以很清楚的聽見演員的聲音 (調查了一下,2F的朋友也都能聽得清楚)。另外,我一直覺得演員講台詞的感覺「圓圓糊糊」的,就是牙齒少的老人家所講出來的字詞都不會太標準。但有聽得懂法文的朋友提到,其實前半段的台詞非常清楚,一點都沒有含糊的問題。所以演員是用含糊的感覺講清楚的台詞囉~ 太神奇了!

很可惜的,這次的字幕翻譯不好消化,看得頗痛苦。再加上 (或許是) 年紀還不到,對於人生的無奈還沒有很深刻的感觸 (我總是抱持著開心過每一天的樂觀想法),所以頂多就只能看看熱鬧,沒辦法真的看出門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