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

明華園戲劇總團:鯤鯓平卷

時間:2020.09.19 02:30PM
名稱:明華園戲劇總團 - 鯤鯓平卷
地點:國家戲劇院

好一段時間沒看明華園戲劇總團了,今年的總團新作《鯤鯓平卷》說的是民間傳說「五府千歲與囝仔公」大戰的故事,相當逗趣好玩。台灣的民間信仰活絡旺盛,延伸出的慶典不少,除了三月瘋媽祖外,五府千歲祭、各地城隍祭也很熱鬧。這檔《鯤鯓平卷》光看戲名就不難猜想,應與南鯤鯓代天府有關。當中的五府千歲是台灣很普遍的神祇,相傳是「李、池、吳、朱、范」五位隋唐時期的英雄,死後受封王爺神,是玉皇大帝所派來巡撫人間,保護社稷的大神。如果是台南北門還學甲一帶出身的觀眾,應該會看得興味盎然,因為就是當地信仰中心呀!    

歌仔戲我看得不多,可以比較的基數少,以最常看的唐美雲歌仔戲與明華園戲劇總團相比:前者精緻細膩,柔美堅毅,致力於原創劇本創作,因此常可在唐團裡看到社會議題對話 (如:同婚),甚至還有揉合日式風情的陰陽師與源氏物語 (註:改編自源氏物語的 #光華之君 11/5-11/8 演出喔);明華園則熱鬧大氣,奔放狂野,保有歌仔戲的在地草根。不管是哪一團,兩團的演出都很好看。    

《鯤鯓平卷》除了說民間故事外,還放入了平行時空的概念:土地公 (#陳勝在 飾) 藉保生大帝 (#王婕菱 飾) 的協助,穿越時空來到2020年的台南府城求愛 ;李府千歲 (#孫翠鳳 飾) 與囝仔公萬善 (#陳昭婷 飾) 一戰,也是穿越時空來到2020年,看到這島的繁華忙碌,人民辛勤努力,理解神明雖有超凡能力,萬不可任性妄為,而是要以百姓為重,與世間萬物和平共存。故事的走向雖然有些八股,不外乎是提醒著擁權者需要自律與胸懷慈悲;但我更喜歡的,是提醒著所有人,神明也曾經是人 - 千歲王爺公與囝仔公更是由人而成神,有著濃厚的人性,會嫉妒憤怒、會想要報一箭之仇,還有著愛恨癡顛,但總是得要反覆溝通、要時間去理解彼此。驚天動地的風水寶地爭奪之戰,在互退一步後便可安穩平息,此後五府千歲與囝仔公共同守護鯤鯓一帶。    

《鯤鯓平卷》裡的時空交疊出現了不少次,讓我覺得最有趣的,莫過於2020年的廟宇儀式 - 雙方人馬扛轎載著神明出來,就是1817年的爭地之役:一方面傳統的鑼鼓聲響喧天,另一方面現代的今山古道與丟丟銅仔也來,不僅是視覺上看著神明幹架,聽覺上也是古今互尬,一整個就是大亂鬥到讓我超開心啊!即便演出有些地方的調度跟節奏可以再緊湊一些,我還是非常喜歡作品活躍不顧一切的生命力,偶爾會覺得「歌仔戲這樣玩真的可以嗎?」像是土地公穿越時空的愛戀而出現的那道綠色的時光隧道 (頓時讓我想到阿比查邦),初看時會覺得有點ㄎ一ㄤ,但轉個念想想又何妨,都說神就是人了,偶爾會有點瘋狂,又劇場就是充滿無限可能,可以的啦!    

看完《鯤鯓平卷》再回來查南鯤鯓代天府的資訊會更有感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底下這段台灣王爺總廟南鯤鯓代天府的介紹,建城至今已經300多年,是台灣王爺信仰的中心唷: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30&v=vfFEOJEVt74&feature=emb_logo&fbclid=IwAR1LHU3UObr_GX0XcEFOP7k_mouL7DqsD37OvKK_hHmyPm0_OZ19RLIFrr8

此外,在YouTube上還可以找到一系列臺灣神奇講南鯤鯓神奇的影片,先放個講囝仔公的,其他的就自己去看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XzMtW4SAE      

《鯤鯓平卷》即將三館巡演,也會到事發現場台南演出: 
📣 9/19-9/20 臺北國家戲劇院 https://bit.ly/2Ae4a3o 
📣 10/17 臺南文化中心 https://bit.ly/32NBLeL (10/18為企業專場不對外售票) 
📣 11/7-11/8 臺中國家歌劇院 https://bit.ly/32YNTLB 
📣 11/21-11/22 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https://bit.ly/3k2f7X8



2020年9月14日

王冠渡假村之我的隔離日記

時間:2020.09.13 01:30PM
名稱:新王冠度假村
地點:北美館展覽室1A
NOTE:王冠渡假村的策展人是Baboo Liao

我的隔離度假日記:  

一票難求的王冠度假村,在北美館一樓直接蓋起五個透明房間,房間裡有床有桌有椅,還有個跟外頭聯繫的大螢幕(大抵現代人都透過手機螢幕看世界,倒也習慣)。入住時間一次2.5小時,全程需佩戴耳機,盡可能的聽從耳機指令。過程中可以隨時離開,但一離開視同Check Out,也就是結束體驗。 

 --- 如果已經報名隔離的朋友,建議先跳走,因為開始有體驗內容了。 ---  

雖然真實世界的隔離絕對不會那麼有趣,但想到是自己報名隔離,並同意被觀看,感覺還是有點微妙與緊張。因為是因應疫情而有的度假村,例行性的健康監測(如:量體溫)還是有的,也有中途篩檢確認身心狀況,甚至有陽光服務與運動時間(我超認真的跑步與前踢後踢,但很笨的搞錯開合跳),大多數時間是跟著耳機裡服務人員的指示行動。  

有趣的是,這些互動的紀錄有不少會要求寫在透明的牆上(是說我的體溫怎麼都只有32度左右啦,額溫真的很不準),成為隔離紀錄,同時也是自己再次認識自己的紀錄。另外,利用心理測驗的方式幫忙安排適合的客房服務,找來一名外頭的朋友好讓隔離時間不無聊(我跟著 #林素蓮 一起爬山吃桃子與種桃子,還聽了兩首詩)。  

耳機裡除了照表操課的指令外,其實還有一個女聲講述在郵輪上隔離的經過。床下的行李既是客房人員帶來的,也是她留下的,搭配手寫日記、聲音與海浪的影像,人人都可能是驚慌失措擔心確診的那個人。  

整體的設計完善,體驗過程也蠻舒服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我聽著耳機裡的說明,看著外頭另外四個房間與來去的人們(其實在房間內看不太到外頭的人,但這段的房內光線有讓體驗者可以比較清楚看到房外),突然覺得:「啊,生活就這樣改變了,有點傻逼喜捏...」一個個房內都是單獨的個體,房內與房外又無法溝通,雖然我們常常低頭滑手機透過螢幕了解世界,但至少我們還可以自由地選擇跟真人互動哪!  

三採陰後隔離期滿,螢幕上出現了自己隔離期間的行為剪輯(包含我很蠢的搞錯開合跳),揮手跟隔離期間的自己說掰掰。過去真的是與世隔絕的隔離嗎?但其實一直被監視與觀看呢! 簡言之,是個蠻值得去體驗的展覽。



2020年9月11日

2020新北市音樂劇劇本孵化暨讀劇演出:藍鯨遊戲

時間:2020.09.11 07:00PM
名稱:2020新北市音樂劇劇本孵化暨讀劇演出─ 藍鯨遊戲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奏廳

#每次三名藍鯨女子出來唱歌時我都會想到Hadestown的三女神  

這些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會舉辦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分成表演與創作兩種工作坊,《藍鯨遊戲》就是其中一年創作工作坊的作品。當時看成果呈現時就對作品印象深刻,今兒個總算走到了完整讀劇,挺令人開心的。常常說,作品需要時間孵育長大,音樂劇更是。現在喊水會結凍,喊米變肉粽的《Hamilton》就寫了快10年呀!2020年的新北市音樂劇節與台南人劇團合作,除了推出正式演出作品外,更有臺灣音樂劇劇本孵化計畫,推出三組進行中的創作:《#仲夏夜之夢》、《#九局下半》以及今晚看的《藍鯨遊戲》。礙於我這兩周要看的演出實在爆炸,只能看藍鯨呀!  

《藍鯨遊戲》的劇本長到現在這樣,骨幹算是齊全,將學校的實體霸凌與藍鯨遊戲的網路霸凌兩條主線彼此揉合,掌權的翹翹板也在無形中從一邊傾斜到另一邊。但不管是哪方的過度權力,各自都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故事裡提到的許多正向的詞語,換個角度看就會變成負面的利刃,如:未來的我們無可限量 (擁有權力後便無所不能)、擺脫恐懼才能迎向真正的自由 (所以勇敢的劃下那一刀還奮力向下跳) 之類的,正好切合了青少年在人際關係相處上,常見的似是而非的脆弱,同時也對已經長成大人的我們有令人不寒而慄的警惕。    

這晚雖然是整齣讀劇,演唱曲目約莫只有全劇的一半 (八首),沒有演唱的部分採演員直接唸出歌詞的方式。有幾個是我個人覺得可以再處理的細膩一點的地方:    

1. 缺乏長輩們的觀點:目前只有一首〈不懂〉是母親與小書的爭吵,學校師長的反應也只出現在校務會議上,還只有匆匆帶過。此外,方序的鯨落來得突然,直到最後一刻才開始說明與父親的關係。私認為小書跟方序的權力轉換是很有趣的,因為這兩個人個性與外在條件都大不同,跟爸媽的相處模式與互動關係也不一樣 (一個噓寒問暖、一個高標嚴格),卻同樣養成了有極端個性且好強的孩子。如果能讓這兩個人的父母對話應該有點意思 (也就是來首歌吧 XD),既矛盾又衝突。    

2. 小書跟方序個性的理所當然:承接第一點,因為少了長輩們的觀點,感覺小書就是設定上被冷落,設定上就走向極端。方序也是,設定上就是權貴二代,設定上就是兩個一定要死一個。中間如果能再多些鋪陳,會讓兩名青少年的個性更加完整立體。天宇夾在對比強烈的兩者之間,雖然不是不重要,但在鯨落之後,似乎可以說些什麼還安排些什麼......(這裡我還沒想得很清楚)。    

3. 付錢就能成為藍鯨管理員:這是我最不喜歡也覺得不太合理的設定,太便宜行事了些。對於一個已經被遊戲控制的孩子來說,成為管理員應該是已經付出某些不可逆代價的獎賞,或是為了不要付出某些代價而有的等價交換。就像是動漫《約定的夢幻島》一樣,島上的媽媽為了活下去,不得不、甚至是被觀念洗腦,將殘酷的體制合理化,進而從被害者轉為加害者 (利用恐懼來操控人心的邪教)。    

不管怎樣,我非常非常期待《藍鯨遊戲》正式演出那一天的到來。今晚看讀劇時已經有很多畫面在腦袋裡跑,想著哪裡應該可以怎麼安排了!大家加油!    

讀劇人員資訊: 
📌 編劇/作詞:#孫自怡 (不點)
📌 作曲:#林意淨、#魏安妮 
📌 演員:#鮑奕安、#顏志翔、#張心哲、#劉德礎、#李曼、#王意萱、#蘇育玄 
📌 樂手:#陳筱雯



2020年9月6日

2020臺北藝穗節 廖思瑋:習慣你的一種習慣

時間:2020.09.06 07:15PM
名稱:2020臺北藝穗節  廖思瑋:習慣你的一種習慣
地點:藝・風巷- 2F

這是一場小巧可愛的演出,兩名舞者就是一對相差五歲的姐弟戀,演繹甜蜜的愛情生活,以及失去後的心痛與無可挽回。演出尚未開始之前,兩個人便膩在沙發上互動,十足生活化:一張很好坐的三人沙發,上頭掛著數條顏色豐富的毛毯圍巾,還有盞立燈與邊桌上的各種小物。地上的毛茸茸白色地毯,讓這個兩人的窩增添了一絲溫暖。(擺設剛好跟藝風巷很搭)  

《習慣你的一種習慣》約莫30分鐘,有著情侶間的居家親暱、趕上班上課的忙碌、一起牽手玩樂的日常等,動作設計帶點復古俏皮,像是穿著同款但不同色的襪子坐著跳舞,撐著傘走過街道親吻等。浪漫的燈光設計為這齣作品加分不少,場上有著粉紅泡泡的蘋果光搭配播放著的歌曲《A Soulmate who wasn't meant to be》,有一種在看音樂愛情故事MV的感覺 (如:Justin Bieber - Love Yourself 或是 Michael Bublé - I Believe in You)。 

舞作說的的確是愛情日常,但要怎麼將日常放到舞台上,還要放得讓觀眾興味盎然的繼續看下去,這是需要經過選擇與思考的。比如說,女孩是怎麼離開男孩的:是分手呢?還是意外?是和平理性的吹了,還是有一方劈腿?意外是跟男孩一起,還是獨自生病離世?這些設定都會影響男孩獨舞的動機與情緒,進而相對應的舞蹈編排也會不同。《習慣你的一種習慣》雖然很美,卻單調了些:前半的幸福突然個轉身就急轉直下來到悲傷,沒有疊加累進的鋪陳,蠻可惜的,我還是想再多看到點舞者的肢體,想再多看到些對於情節腳色的詮釋。愛情的甜與苦,愉悅與暴虐不會只是單一,而是愛得有多深,痛得就有多深,所以,再奔放一點,直白一點,赤裸一點吧!


2020臺北藝穗節 林季萱 - 栽種實驗室 - 籽仔

時間:2020.09.06 02:30PM
名稱:2020臺北藝穗節  林季萱 - 栽種實驗室 - 籽仔
地點:課廳演創空間

正如同舞作名稱《籽仔》,演出是一幕自然的風景:聆聽大地的聲音,感受風與水緩慢的移動,同生物與異生物的競爭與合作。在這個視角裡,人類很小,就跟手指一樣小,偶爾走在廣闊的土地上,像是探險、像是開墾,但又隨即消失。    

演出共有三名舞者,使用了一大塊大地色、會微微透光的地毯材質的布。這塊布代表了地球上的各種自然:是山、是岩石、是流水、是風。由於布的質感是有些沉甸甸的,當舞者一開始躲在布下面移動時,自然垂下的布的樣貌很直覺讓人想起層層起伏堆疊的山巒。舞者們從個人移動,到群體移動,感覺山與山之間正在低語對話。視覺上這塊布高高低低、相互擠壓,猶如板塊遷移,正準備產生些新能量與未知。布裡探出的燈光,證明了蠢蠢欲動的新生。舞者此時化為植物種子,耳邊傳來剝裂的聲音,種子掙脫硬石,依靠著木質的牆壁慢慢向上攀爬 (課廳正好有一面光滑的木頭牆),也彼此依附著彼此向天空伸手。然而,合作關係沒有持續多久,為了自己能夠更強壯的向下扎根好站得更穩更踏實,沒多久便變成凶狠的地盤爭奪。編舞家以詩意的方式,利用舞者的身體與簡單的道具及聲響,翻滾、糾纏、蜷曲、延伸、攀爬,拉扯,將看似無機轉有機,甚至是賦予人性慾望,呈現廣袤大地潛在的生機與心機。    

有個不影響表演,完全是私心的想法,提供給劇組參考:因為課廳不大,又剛好演出很天然草本,除了視覺跟聽覺外,還有沒有可能多增加嗅覺?像是增加香氛植物的味道,進一步的提醒與催眠觀眾進到接下來的表演情境。 


2020年9月5日

2020臺北藝穗節 陳家聲工作室:陳家聲2人演唱會

時間:2020.09.05 07:30PM
名稱:2020臺北藝穗節  陳家聲工作室 - 陳家聲2人演唱會
地點:納豆劇場

《陳家聲2人演唱會》接續第一集《陳家聲個人演唱會》的設定,只不過這次陳家聲不只是要開演唱會,還要跟粉絲朋友們分享最近的心情,失戀的心情。    

由表演者以演唱會形式邊唱邊闡述心情的的音樂劇作品,第一個想到的會是《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搖滾芭比》;又一男一女分開論述愛情,時間線倒敘的設定,《The Last Five Years 最後那五年》應該是很直覺的答案。陳家聲工作室結合兩部分,劇本設計讓一對剛分手的歌手情侶 - 陳家聲 (徐宏愷飾) 與 RAVEN (王意萱飾) 在同一個時間辦演唱會。由於此類小型演唱會有著大量的MC時間,兩個人又有著重疊的過往,雖然觀眾看到的是一場演唱會,但經過編排與兩名演員詮釋,其實是同時完成了兩場演出。演員徐宏愷與王意萱一方面各佔據左右舞台,與現場觀眾聊天互動外,另一方面也時不時帶入兩人生活的片段 (演給觀眾看),說明歌曲的由來與抽絲剝繭分手的可能:一個只想要對方做自己、一個想要為了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都是希望對方好,卻使得兩人漸行漸遠,果然,#像極了愛情。   

 因為是歌手演唱會,在歌曲的創作選擇上不免俗的會有流行情歌出現。兩首不同視角卻同樣都放對方自由的獨唱曲 - 女性視角的《他很好》與男性視角的《船》,旋律洗耳動聽,要是可以還真想在KTV點來唱。歌曲不只是演唱會曲目,同時也是每一次的爭吵失落與憤怒。相較於很多人對於音樂劇「忽然唱起歌」的突兀感,這檔演出的歌曲進入點掌握得相當自然舒服。    

雖然我們都知道愛情分分合合往往就是起因於枝微末節的不經意小事,《陳家聲2人演唱會》的劇本還是拖沓了些。就如同聽久了閨密在絮絮叨叨愛情裡的反反覆覆,耳朵還是會疲累的,更何況,觀眾與台上的腳色設定還沒進展到閨密程度。私認為,或許可以調整MC的配重,讓兩人的對手戲再更強勢主導演出。    

最後,在藝穗節願意做到有現場Live Band的音樂劇,即使是小型音樂劇,誠意與野心依舊是令人讚賞。


2020年9月4日

2020臺北藝穗節 阮劇團:家族排列

時間:2020.09.04 02:30PM
名稱:2020臺北藝穗節  阮劇團 - 家族排列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147&149號

有時候會很感謝自己會台語,這樣才不會錯過阮劇團的戲啊!    

《家族排列》是劇作家李屏瑤在第十九屆臺北文學獎劇本類的優等獎作品,講述四個同父異母的姊弟,因為父親的葬禮而初次碰面,並在之後一次次的相遇裡,不僅了解上一代的故事,也像洋蔥一樣一層層卸下心防,彼此分享祕密與情感,重新組成與排列另一種家庭的樣貌。    

阮劇團本周北中南三檔演出齊發,臺北這場是劇團的培訓演員首次到臺北演出,也是首次參與臺北藝穗節,令人備感親切的演前與演後廣宣還配合場地與演出特地錄製 (特別提到了撕觀眾大心)。此次團隊選擇的場地是剝皮寮147&149號,僅使用格局長形的其中一間,兩號相連的通道成為下場的出入口。故事裡的地點不少:告別式現場、一起吃紅葉蛋糕的樓梯間、心情一直跳針的KTV、等待手術的家屬休息室等。台上兩支燈,還有幾張椅子、板凳與可分離的樓梯,透過演員服裝的簡單變換與神情動作,順暢地帶著觀眾前進到下一個空間。如:三名演員坐在椅子上,視線緊盯稍微高一點的地方,大姊神情有些緊張焦躁,嗯,應該就是上一場提到跟手術有關的醫院吧!    

演出從父親的葬禮開始,所有人的情緒都緊張不安、甚至是嘲諷且帶有敵意的,父母輩的感情事影響了孩子們的相處。有趣的是,演出從其中一位母親的葬禮結束 (剛好上一代全都辭世),原本同父異母的姊弟們成了姊妹們,感情很好的一起摺著蓮花。雖然還是會為著親人的離去而悲傷哭泣,但已經更能釋懷的討論著多情卻也薄情的父親,甚至開玩笑的猜測兩方母親是很要好的朋友也說不定。家族的定義不再是傳統的父母與小孩,一群相互扶持的同輩血親們也可以是羈絆更深的家人。    

《家族排列》的人物形象鮮明:精明幹練的商務女強人、背負著爸媽遺願的大姊、個性豪爽卻細膩的二姊、有著秘密藏心中的小弟,看似傳統樣板,實質刻劃深刻。四名年輕演員全程台語演出,雖然還是看得出緊張 (肢體跟聲音都暖機了一段時間才鬆一點),有些字詞咬起來稍嫌卡卡,但不管是前台後台,劇組穩扎穩打地搬完了一台好戲。不確定原著劇本是否一開始就用台語寫成,但改成台語真的很美,演員的台語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