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

【預報】台南人劇團:K24建國百年版

時間:2011.9.25  10:30A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3F排練場
名稱台南人劇團  K24建國百年版
Note:因個人時間因素,這次只看1、2集的排。由於2009年已看過《K24》全六集,此篇預報文偶會拿09年的版本做比較 (2009年的心得文有部份劇情雷)。

熟悉的片頭音樂、一個打一個唉的林探長與蔡探員、早上要邊翻滾邊來一發的Mario、甜美可人但裝死很認真的Mary、帥氣卻似乎很有心機的Paris,以及那個會翻白眼、講話還會「逼ㄘㄟ」的Sandy等等,這些人物都在此次的排演中,重新從我的記憶中醒來。然後有個旁觀者的我說:「對對對!就是這樣!他/她就是這樣!」我,真的好懷念呀!

《K24》是台南人的招牌了,影集式的概念、毫不保留的瘋狂玩戲、每隔幾分鐘就拋出的笑點,都是這齣戲迷人的地方。繼2009年後,再次重新搬演第一季全六集。雖說演員卡司有不少是此劇的新面孔,但爆笑依舊,也各有其特色。

《K24》的故事內容很簡單:總統千金Mary即將演出《羅密歐與茱麗葉》,卻傳出有人要趁亂暗殺她。因此,警局派了兩光探員Mario前去應徵奶媽角色,就近保護。好啦,戲要排、劇本要分析、還得觀察劇團上上下下的狀況,想辦法揪出幕後兇手,一整個忙碌呀!

正式演出時仍會維持圓形旋轉舞台,並在故事中加進了各式各樣的元素:歌舞劇、藝妓、武打、電玩、頒獎典禮等,讓整齣戲是目不暇給。同時,編劇也不停地在鋪小小的不明顯的梗,設局讓觀眾跳,也自己破局前進。不看到最後,是不會知道兇手是誰的!

建國百年的版本除了黃怡琳、張家禎與李劭婕是原K24班底外,找來了竺定誼與多位台大戲劇系的亮眼新星。竺定誼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劇場演員,喜感渾然天成,將會飾演蔡探員及變換多種角色。相較於前一版本王宏元與張棉棉的甜蜜可愛,劉哲維的Mario與施宣卉的Mary則有股清新又青澀的氣質 (就是莫名的純情,哈哈)。要是你喜歡今年初《木蘭少女》裡的曉齊,你會在《K24》中找到演員鮑奕安的另一面,然後發現他原本的聲音真是天殺的好聽!

這是一部很適合初接觸小劇場觀眾的作品,你可以當作是下班後,開電視看個兩集《犀利人妻》或《醉後決定愛上你》,只是這次是真人實境在你面前演給你看。要是喜歡的話,再買隔天下兩集的票,連看個三天,輕鬆悠閒的把第一季K.O.,一點負擔都沒有!如果你喜歡一次追完,也有連演6hr不斷氣的選擇!

所以,請拋開「小劇場」等於「看不懂」的偏見,10月到華山三連棟,一起跟著瘋狂混亂(CHAOS=K24) 吧!

◎ 演出名稱:台南人劇團  K24建國百年版
◎ 演出時間:
    - 完整6集版:10/15、10/16、10/22、10/23、10/29、10/30  14:00PM
    - 第1、2集版:10/19、10/26  19:30PM
    - 第3、4集版:10/20、10/27  19:30PM
    - 第5、6集版:10/21、10/28  19:30PM
◎ 演出地點: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三連棟
◎ 編劇:蔡柏璋
◎ 導演:呂柏伸
◎ 演員:劉哲維、張家禎、黃怡琳、鮑奕安、竺定誼、施宣卉、林子恆
◎ 相關連結:
    - 官方Blog:http://k24chaos.blogspot.com/
    - 點我買票去

底下是我在Youtube上找到的,之前的K24宣傳片 (演員部份有所更動)。
§ 2007年的版本



§ 2009年的版本

2011年9月27日

果陀劇場:新神鵰瞎侶求愛攻略

時間:2011.9.18  1:30PM
地點:誠品信義店6F展演廳
名稱果陀New age創作系列  新神鵰瞎侶求愛攻略

果陀New Age系列,旨在提供新生代的劇場編導演員一個發揮的空間。若熟悉台北愛樂的觀眾,應該對此次的編導鄭智文不陌生。近年來台北愛樂一直希望為嚴肅的古典音樂與歌劇找尋出路,和鄭智文合作過不少作品:《三大男高音》、《羅蜜歐與茱麗葉》、《倚天屠龍記之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等。雖說編導的胡搞瞎搞調性與感覺正規的台北愛樂不太合拍,但至少願意嘗試,就看中間的磨合還要多少時間了。

此次鄭智文重回純然的戲劇舞台,其詼諧古怪的創意不變,在《新神鵰瞎侶求愛攻略》裡也玩得瘋狂,拿現下的男女情愛,穿插金庸《神鵰俠侶》的細節,佐以電影《命運好好玩》的概念,將故事情節合理化,最後帶出「請及時把握與愛惜身邊人」的心中俳句。

終日無所事事的小彥 (余秉諺飾),不但職場不如意,女友又瑄 (小蠻飾) 也因為受不了其不用心,決定分手。某天,小彥踏進間神奇的店家,得到老闆獨孤求敗 (小蝦飾) 的秘密鵰頭隨身碟,開始了與完美女人小ㄌㄨㄥˊ女 (安唯綾飾) 的奇異戀情。一次混亂下,小彥刺傷了新歡小ㄌㄨㄥˊ女,也讓舊愛又瑄昏迷不醒,因而展開一場前往冥府的「搶救愛人大作戰」。

或許因戲才剛開演 (註:演出是從9/17開始,我看的是9/18的場次,算是較前面的檔期),上半場的狀況不太穩。我一直覺得喜劇的節奏很難抓,要讓觀眾理解笑點,又不能影響戲劇順暢進行。有時候多停那麼一下下,多醞釀那個幾秒,就可以讓梗的效果達到最大值。演出開始的30分鐘,滿滿都是小彥與小蝦兩人速度飛快的對話。當觀眾大笑「哈哈哈」的時候,往往沒到第三個哈,對話就又繼續了,像是在掩飾演員的不安與尷尬。小彥與小ㄌㄨㄥˊ女練功的橋段,雖說演員的身材好看養眼,但整體卻是怎麼看怎麼假,不太給它協調耶!

這種種的違和感到下半場有修正回來一些,不管是冥王的婚禮,或是最後的「勞燕分飛路」,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其中,利用不停重複的「勞燕分飛路」,象徵愛情有許多每天都會出現的繁雜小事與爭吵,需要兩人互相體諒與幫助,才能攜手走過 (a.k.a 離開勞燕分飛路)。由於去年我看了同一位編導的作品:《漫遊者旗艦版》,劇末也是不停的迴旋。雖說此劇將迴旋作了時間上的移動 (註:漫遊者是100%的重複迴旋,新神鵰瞎侶的兩人會慢慢變老),在意義上也算符合劇情發展,但對於舊觀眾而言,少了點讓人驚艷的新意。

此次的演出舞台選在信義誠品6F,但卻不是過往作品的雙面台 (例:《膚色的時光》、《Re/Turn》),而是選擇了窄面的單面台,再透過兩側牆壁的投影,稍微包覆住前段觀眾席。由於觀眾區很長,地板沒有高度區隔,讓後方的觀眾視野受阻。可以看到演出進行時,前方一顆顆的頭努力地從更前方的頭找尋空隙看戲,這部份可能要請劇團幫忙留意一下。

《新神鵰瞎侶求愛攻略》的舞台與多媒體做得相當不錯。舞台左側兼具月台與床舖,右側則透過拉門隔出店面與浴室的差異,符合快速換景需求,簡單卻功能多變。多媒體的應用則多了手繪漫畫風格,讓人有看戲也看書 (漫畫) 的感覺。

初看演員卡司,的確是新的令人驚。不過整場演出看下來,該作的效果倒是都有完成。小蝦真的是個有料的咖,也因為他之前已參與過舞台劇演出 (註:《傻瓜村》),台風非常穩健。若能再斟酌於情緒與力氣的收放,會讓不同角色的特色更加突出。余秉諺之前參與過春禾的封箱演出,口條還算是OK。只是我在想,這個小彥不是常常有冷不防的吐槽 (又或者是心中的OS) 嗎?如果可以再作大一點,會不會更好。兩位女演員和男演員一比,由於角色設定就已經弱了,表現自然稍嫌遜色。小蠻的上半場還沒暖機,說話的速度感情與力道都相同。一直到下半場,開始要吵架了 (搶婚與爭吵),辣妹子的個性才醒過來。安唯綾的角色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這個小ㄌㄨㄥˊ女其實就是AV女優的投射,但就真的僅止於此。演員已盡力耍嬌嗔,但無法解救其角色原始設定的呆板。

最後,要來提一下劇本了。我非常喜歡去年的《漫遊者旗艦版》,心得文寫到:《漫遊者》之所以讓人喜歡,是它用了誇張奇幻的故事,包裝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情感......將淡淡的憂傷餘味帶進了觀眾的心裡。但在《新神鵰瞎侶求愛攻略》中,我卻找不著這種感覺。我想了一下,或許是因為 《漫遊者》從一開始就架空現實,故事主軸是一個完全不存在的漫遊者計劃,所以再怎麼鋪光怪陸離的梗都可以被接受。但這次不一樣,以既定印象深刻的武俠小說作為主軸,再後設放進各式天馬行空的想像,反而讓KUSO的內容太過刻意,故事也就不自然的令觀眾難以入戲囉!



2011年9月25日

【預報】再現劇團:迷彩馬戲團 beta版

時間:2011.9.16 7:30PM
地點:再現劇團藝術工場
名稱再現劇團  迷彩馬戲團 beta版

這齣戲叫做《迷彩馬戲團 beta版》,原因是作品還在發展中,正式演出將會在12月舉行。此次先找群觀眾做階段性的呈現,並透過跟觀眾的互動,希望激起不同的創作火花。要說它是預報文,好像也不完全符合。不過,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釋,哈哈~

再現雖然已成立好一段時間,但做戲都慢慢的,這齣《迷彩馬戲團 beta版》才算是第三號作品而已 (前兩部為《關於洛芙的15首》與《第八日》,可參考再現官網 )。走下樓梯、領節目簡介與椅子、踏入劇場對齊格子坐好,觀眾動線是被限制的。演員黃民安站在舞台中央,腳踩著畫有青天白日旗的拼貼地板。雖說沒有刻意營造嚴肅氣氛,但觀眾已經很乖的,連上廁所都要舉手問班長了。

《迷彩馬戲團》是個當兵的故事,編導是這樣說的:「當兵就像是有一個東西,你知道它要來了,但卻不知道那是啥。」再加上每個人都會說:「你就是去放空、裝笨,熬過去就是你的了。」那...當兵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當中的制度與價值觀又是否都是假的?所以,編導去實地取材了!(哈哈哈~)

衛兵站哨、莒光園地、國軍救災等常見的名詞,連沒當兵的女性朋友都很熟悉,一一在劇中出現。或許軍中生活相較於一般生活,真有其荒謬性。所以,這些橋段看來,都誇張的令人發噱。什麼權威、服從還命令的,都只是紙上教條,「混」才是生存的最高指導原則。因此,當有人認真做事,好笑;有人打混摸魚,也好笑。哎呀,怎麼可以這麼矛盾?我都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了。

剛提到的是外在情況的衝突,阿兵哥本身呢?每天開心自在的「混」,好像也沒什麼壓力。在這個時間跟空間都被模糊的饅頭日子裡,唯一值得期待的退伍令,卻總是在遙遠的彼方,只得每天嘻嘻哈哈、自己找樂子過。一方小小的床鋪,就像是限制住自己的牢籠。燈一暗,各式負面的情緒都跑出來喘氣,掙扎著、想望著,明天......(請搭配《如果還有明天》一同服用)

雖說此次的演出只是beta版,但概念與劇情內容已相當豐富 (註:原本只打算演40min,沒想到竟然演了一個半小時 XD)。精準的喜劇節奏,讓席間是笑聲不斷。演出後的座談問到,這樣的故事走向是否會流於「笑過就忘」的尷尬?「讓觀眾容易理解」與「自身創作的堅持」之間,分寸真的很難拿捏 (OS: 好,我是奧客 XD)。離正式演出還有一段時間,就看劇組要怎麼調整了。

我在星期五晚上看《迷彩馬戲團 beta版》,同一周的星期二晚,才在跟兩位朋友討論「劇場有劇本荒」這件事。問題來了:「請說出五個新生代的劇場編劇? (若我們把新生代定位在七年級生的話)」三個人最先想到的都是蔡柏璋  (《K24》、《Re/Turn》、《木蘭少女》等),然後我想到了Birdy (《愛錯亂》《我為你押韻 - 情歌》)。接著,就卡住了 Orz......

不過,過了周五晚,倒是可以來列個「值得期待的七年級劇場編劇」,《迷彩馬戲團 beta版》的葉志偉會榜上有名!

所以,麻煩翻開你的行事曆,或是滑動一下你的手機,來到12月16~18日那個星期。對,請預留一下你的「史給久」,到台大劇場看《迷彩馬戲團》正式版唷!

◎ 演出名稱:再現劇團  迷彩馬戲團
◎ 演出時間:2011/12/16~2011/12/18
◎ 演出地點:台大劇場
◎ 編劇/導演:葉志偉
◎ 演員:朱安如、黃兆嶔、黃民安、劉宇晏、范植強、王肇陽、李建佑

2011年9月24日

外表坊時驗團:鬼扯

時間:2011.9.23 7:30PM
地點:363小劇場
名稱外表坊時驗團  鬼扯 
(註:此次9月的演出為今年度的加演,上圖為首演海報)

對王世緯的第一印象是在2010年初的《陳清揚》,雖說沒有很喜歡這作品,但在心得文末寫著:「若是想單看演員的精采演出,這戲是值得投資的!」她一個人不知道講了幾萬字的劇本,還都是滿滿的複雜辯證,再加上濃艷的大紅口紅,讓我記住了這個名字。接著,就來到了前不久的《百年復甦》。漂亮的肢體,飽滿的能量,充份表現了隱瑞妮這雙面繆思的殘酷與柔弱。

怪了,怎麼演的都是苦命奇情的女子?本人明明就超爽朗搞笑的,反差好大。不過,《鬼扯》倒是滿足了我的願望,不但被嚇著了,也大笑了 (其實世緯是諧星?)

《鬼扯》改編自《靈界的譯者》一書,書中描述擁有通靈體質的索非亞,從小幫忙鄰居看房收驚,少女時期則在道場幫忙看病解厄。後來因為一場權力鬥爭,她失去了依靠的鬼朋友們,漸漸淡出道場。最後,在宗教中找到寄託,成為穆斯林。同時也因熱愛棒球,投身棒球裁判訓練,是台灣首位女性棒球主審。

回到《鬼扯》本身,它並沒有完全按本宣科。在講述索非亞的故事時,同時多了一條支線:一個在遊樂場扮鬼嚇人,卻不小心真的嚇死人的鬼屋員工。所以,兩條平行的故事線多了層相同的關係:員工想要擺脫那張被嚇死的人的臉孔,索非亞則想要擺脫與生俱來的宿命。

有趣的是,當觀眾進到劇場,只見世緯靜靜地在舞台上的小桌前梳頭。然後,以一個演員的身分開始說故事。這時候,究竟是王世緯自己在說話?還是劇中那個扮鬼嚇人的員工角色在說話?我無法分辨。也罷,這世界本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靈媒的話,往往遊走在現實與虛假間。就如同當下所處的劇場,不也是另一個讓人目眩神迷的虛幻時空。

說書人、鬼屋員工、小女孩、外婆等角色不停地在王世緯身上變換,不管是聲音語調、肢體表現,區隔都相當明顯,演員對自身的掌握很有自信。幾次與觀眾的互動,也都自然而然的發生且融在劇情裡。像是開演後的首次開放晚到觀眾進場,跟著演員的眼神與動作,我們可以感覺到,今晚來看戲的,不是只有我們而已。看她忙碌認真的訂票、安排座位、告知注意事項 (Ex. 要把「頭」放在頭上,這樣手才能空出來鼓掌),一股莫名的詭異感就這樣毛了起來。

故事裡總共有兩個「鬼真的離開 (我個人稱之為:True Death,真實的死亡)」的橋段,一個是親情,一個是夾雜著些許愛情的友情。雖說我之前已先行到索非亞的Blog作過小功課,知道故事接下來的發展,但真的看到演出時,不管是那捨不得可愛孫女的祖孫情誼,或是那用力尋找李保延的聲聲呼喚,都著實讓人起雞皮疙瘩。

青年書生鬼李保延奉天帝之命,下到凡間與索非亞共同為眾生看病。本是無慾無求,卻被捲入一場權力鬥爭。只見索非亞到處敲門,想說李保延應該會躲過此次劫難,好好的在某扇門後等著。但,從此再也沒人應門,魂飛魄散,一點影兒都不留。

這個橋段是整齣戲的最高潮,也是我被嚇得最認真徹底的地方。之前的裝神弄鬼、步步逼近,都還只是偏形式上的運作 (Ex. 利用有時間差的魔鬼燈作出飛頭特技、音效與觀眾席間的振動)。故事走到這裡,我真有一種索非亞 (又或者是演員王世緯) 瘋了、無所謂的感覺。從最一開始的憤怒,到後來的慌張、漫無目的、自暴自棄,甚至是爬上窗戶作勢向下跳等。演員在此時,已經被角色入了魂、上了身。所以,我被嚇著了!「鬼神之於靈媒,就像角色之於演員」,中間的翻譯關係耐人尋味。演員讓角色活靈活現,靈媒讓鬼神的存在更加真實。或許我不盡信鬼神之說,也無法正確估算角色與演員間的詮釋拿捏究竟是幾分,但在我眼前的,卻是失去支柱的索非亞無誤。

遍尋不著李保延的索非亞,在劇末開啟了有光透出的那扇門,無數的彩色小球湧進,就像是過往的回憶,如潮水般拼命灌入。五顏六色的球,代表著過往生活的五味雜陳,而怔怔地望著門那端的索非亞,複雜的表情若有所思。這是整齣戲顏色最豐富、也是最光明的橋段,但卻有著讓人一言難盡的哀戚與無奈。

你 / 妳看見了什麼?

我很喜歡《鬼扯》善用363小劇場的地利之便,一打開窗的文湖線軌道,偶爾出現的捷運列車,讓緊閉的黑盒子劇場與驚悚鬼怪的故事,有了都會感,也模糊了虛幻(劇場)與現實。幾次藉由窗外霓虹而自然形成的演員剪影,像是靜靜一人在等待著些什麼,突顯了故事主角的孤獨與寂寥。

沒有華麗的排場、繁複的機關,也沒有難懂的劇情、自溺的對白。一則簡單的故事、一位優秀的演員、一個具巧思的劇組,就足夠讓《鬼扯》,非‧常‧迷‧人!

◎ 演出名稱:外表坊時驗團   鬼扯
◎ 演出時間:2011/9/15~2011/10/10 (都是晚上場唷~) 
◎ 演出地點:363小劇場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6-3號4F,微風廣場正對面)
◎ 導演:單承矩
◎ 演員:王世緯
◎ 相關網路連結:
◎ 演出宣傳影片:

2011年9月19日

廣藝劇場:李泰祥經典歌曲音樂劇 美麗的錯誤

時間:2011.8.26/27  7:30PM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
名稱:廣藝劇場  李泰祥經典歌曲音樂劇  美麗的錯誤

該要怎麼下筆寫《美麗的錯誤》的心得,讓我好掙扎呀!

《美麗的錯誤》是不是個好作品,端看你用怎樣的角度來看他!若把它當成是音樂愛情故事,甚至是音樂會,那的確有好聽的歌,也有唱得好的歌手,畫面也都柔柔美美的。但若是用音樂劇的角度來看,《美麗的錯誤》就真的是個錯誤了。

還記得看排時 (看排預報),我舉手提了個問題:「整齣戲就這樣穩穩的過去了,沒有什麼起伏耶」。這個問題,從當初劇組回答的狀況可以推知,這是個known issue。等到正式演出,本想說搭上多媒體背景與燈光,會讓場面活絡一些,結果,唉...8/26 星期五晚上的投影只能用「慘」來形容 (跳出數次電腦作業畫面)。隔天,8/27 二次進場檢驗 (註:8/26為看排的回饋票,8/27則是我自己本來就有買的場次)。很好,技術問題修掉了。但空虛的投影,只簡單打出散落的音符、如藤蔓般的枝葉蔓延等,並沒有為作品加分多少。

若排除劇場相關問題,《美麗的錯誤》的確讓我更了解李泰祥老師的作品。或許,文本上的編寫讓人無法完全認同:帥氣作曲家不停追地求女人,甚至一個換過一個,只為了尋找心目中的謬思女神。但對照李老師的人生,風流韻事一直是為人討論的部分,就暫且不向下挖掘了。

所以,回到最一開始,若你將《美麗的錯誤》當成是音樂愛情故事或音樂會,這作品確是合格的。

好,接下來要講不好聽的話了,而且是非常的不好聽。

接連看了四齣相同班底的作品:《四月望雨》《隔壁親家》《渭水春風》、《美麗的錯誤》,我只能說,作品的形式大同小異,沒有特別的新意。似乎已到了一個瓶頸,無法再突破。歡愉的舞、悲傷的舞、憤怒的舞,排起來的畫面雖是平穩好看,卻如出一轍。而幾乎固定的演員走位,更鎖死了舞台上應該流動的生氣。不可否認,這樣的編排很安全,演員也能好好地安心唱歌,票房更是一直有觀眾買帳。

但是,劇場該是個充滿創新與驚喜的地方,除了要能廣納新的觀眾,也要能挑起舊觀眾的好奇。我不希望台灣最有規模的(算是吧)音樂劇團被就此定型,它溫和過頭了。我希望它是衝突的、碰撞的,打破一切樣式與規則的。雖說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 (Ex.《木蘭少女》《小‧情歌劇 第一回》),但我並不希望前浪就此死在沙灘上呀...

劇的製作可以做大,但不可以變成不會跳舞的大象。請趕快找回你的火種源,製造驚喜吧!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十牛圖

時間:2011.9.12  4:00PM
地點:三級古蹟蘆洲李宅
名稱: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十牛圖

剛結束今年藝穗的看戲行程,急忙奔到蘆洲看戲去。蘆洲李宅是座古樸的大宅院,有片池塘與大草地,靜靜地隱身在巷子裡,宅院裡的工作人員皆穿著民初時期的墨青麻布衫。路癡如我,在捷運站附近轉了幾十分,最後是叫了小黃,一路狂奔進宅院,根本就是個闖進不同時空的莽撞小孩,哈哈!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作品總給人很哲學、很儀式的感覺,是個風格獨特的劇團。《十牛圖》本是用來說明「禪」的修行歷程的十幅畫,每一幅都有其標題與搭配的七言詩。乍聽之下好像很困難,不過不用擔心,我這個不懂禪的人,放空了心跟腦,讓故事慢慢道出人的追尋與慾念,也揭開《十牛圖》的奧秘。換句比較常聽到的話來解釋,就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境地。看完了《十牛圖》,說不定也領略了些皮毛,放下了些汲汲營營的想望。

結合古宅本身的環境,將演出分成三部份。

第一回合,下午4點開始,搭配漸漸入秋的涼意,觀眾就坐在進宅院後的左右兩塊草皮上 (有小椅子跟小竹蓆),一邊溫暖的曬太陽,一邊聽著又說又唱又逗的胡撇野台戲。這台戲,不完全是演的,而是有點說書式的,夾帶著鬥嘴、胡鬧與漫才的味道。各式各樣的人,一個個出現:說書的演員、原住民、畫圖的老太太、編劇、外文老師等,都在追尋著些什麼,正好說明了十牛圖中的第一到第七幅圖。只是,這群人兒串場追著的內容,竟然可以串進台灣不停被侵佔的歷史、種族間的關係、政治角力鬥爭等,看得我是鼓掌叫好,在場邊笑彎了腰。

在這裡,觀眾可以聽到由各式樂器與器具,搭配人的聲音所製造出的天然配樂,還有吐槽時精準的電子音!對了,不時還有個扯著嗓子邊跑邊叫喊著的聲音,是個剛失戀的她。一群人為了幫忙,做起了人間情愛的戲劇治療。在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扮演中,了解到人總是透過框框在看世界,讓自己一直處在受苦的環境。換個方向看,改個角度想,其實就豁然開朗了。就如同一開始演員所飾演的"Frame",當下還覺得荒謬,卻正巧提醒了我們這簡單卻難參透的一點訣。

第二回合,我們親身進到古宅,用各式的感官:聽、看、一同參與,感受這宅邸老老的靈魂。宅院裡,有著保留完整的房間,擺設著使用過的器皿,牆上的說明述說著李宅過往的歷史與輝煌。我們跟著宅邸中央的大鑼響聲,一同呼吸脈動。然後聽音辨位,發現有玩躲貓貓的孩子、打坐禪定的高僧,還有中西合併的輕聲吟唱等。尋幽探空,好是悠閒自在。

最後,第三回合,來到外頭的大草坪。或坐或躺,聽著老人家彈古琴、唸古調。接著,轟隆隆的擊鼓聲,配著歌手們的半即興哼唱 (註:歌手的種類很多,原住民、喉音與西方歌手),一起對著天與地,逍遙暢快的唱歌跳舞,回歸到「我就是我」的狀態。就把握當下吧,咬一口好吃的廣式月餅,喝一口回甘的涼茶,再來個寫意的沙畫做總結。人生呀,就該捧著快樂過活,別因過度的執著而失自己:「露胸跣足入塵來,抹土塗灰笑滿腮。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

好啊!好啊!

2011年9月13日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洪通計畫

時間:2011.8.19 7:30PM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
名稱: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洪通計畫 (Who's Hung Tung)
Note:《洪通計畫》是個結合展與劇場演出的作品,在此僅論劇場部分。此篇文章的劇照皆來自於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官方臉書,攝影師為陳又維。

「要說故事,其實沒有,但是要講,又有很多。」這句話在劇的進行中,演出者邊划小船、邊用有韻律的聲音重複多次。回到家後細細沉澱,終於稍稍明白為何如此。《洪通計畫》的英文劇名"Who's Hung Tung",明白簡要的說出演出目的。對於洪通,一個大家都聽過,卻都不熟悉的名字,怎麼說他的故事好像都不太對?自傳形式太死板,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料。所以,無獨有偶轉了個彎,用迂迴的方式,讓觀眾藉由洪通生長的環境與經歷的事物,認識與想像洪通。

先來提提官方認識的洪通,他是台南縣北門鄉人,父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在了。由於家境不好,洪通做過多種職業 (包含乩童),並沒有機會唸書識字。壯年時期返回南鯤鯓,在他50歲那年,突然跟老婆說要全心投入繪畫,老婆就外出打工賺錢養家。洪通的畫總是充滿詭異的人物 (又或者說是鬼),自創的文字也由奇異的人頭組成。直到1972年,洪通的畫突然暴紅,媒體爭先恐後採訪,原本瘋癲的老頭成了不可多得的天才。這股風潮,讓許多不知道打哪兒來的朋友,騙走了洪通的畫,讓晚年的他越加封閉自己。1987年,鄰居發現洪通死在自己的房間裡,身旁都是蜜豆奶的盒子。

松菸園區空盪的1號倉庫,架起了一座高約1.5~2m的白色長方形高台,長邊最高處與表演舞台同高,兩側朝方形內部,向下做了四個階梯當作觀眾席。短邊則有高聳的燈架與兩個各自向外延伸的斜坡台供演員進退場。這個舞台很簡單,赤裸裸的無多餘裝飾。演員的服裝也都是白色的 (還是古早時期農家阿伯會穿的那種麻布白),我想,是因為這場演出的演員並不是真的是什麼人,而是用中性的角度,帶著大家前進洪通的世界。

《大家要跟著雲朵飄去黏在一起的時空》

一開場,演員牽著畫有洪通趣味的氣球雲進場,並將雲朵綁在大舞台四周,儀式性的宣告,這是場奇幻的夢境,我們即將到那被黏在一起的時空,探詢「洪通的各式可能」。兩名鳥人肩扛紙紥小屋,緩慢的入場。輕柔的羽翼,翅膀大動作的劃呀劃的,將洪通從其他的世界帶來這裡。你可以想成這是一個奇才的誕生 (送子鳥 XD),也可以是召魂的過程。而在舞台一側,有著穿戴衣物與帽子都與印象中洪通形象相同的竹竿人。這個洪通偶,除了在旁看著演出進行,也會時不時進到演出,詮釋他自己的故事。總之,一切都這樣神祕的開始了 (不管是戲,或是洪通的人生與畫作)。

《各式可愛的滾輪小車車人偶》

好多個滾輪小車車,上頭載著色彩鮮豔的小孩人物滿場跑,細碎唸著「不識字」與「找不到」 (皆為台語發音)。這群孩子說話的聲音像是用唸的,但也像是用唱的,窸窣連續不停,感覺像是存在於不同空間的聲音 (就是驚悚片主角腦袋裡常出現的,有人與他對話的聲音),在找著創作它們的手與記憶。洪通說:「畫像孩子,會慢慢長大的」。

《咚咚咚的打地鼠,順便聽聽別人怎麼說洪通》

洪通生前本就是個地方奇人,乖誕孤僻的作風讓他也沒留下多少可供考據的資料。所以,大夥兒開始猜,洪通到底是誰?這個橋段非常可愛,一堆身繪洪通畫作的白色水缸,一個一個的冒出頭來幫大家拆解洪通。還有個手持台灣啤酒酒瓶的人,加入一起玩打地鼠的遊戲,有著很令人懷念的古早童趣味。

《婦女們邊敲竹桿邊說故事》

場景一轉,我們來到了洪通所生活的,純樸的台南南鯤鯓鄉下,聽婦女邊敲竹桿,邊唸著當時生活的困苦。也到廟口前的野台戲,聽著精采絕倫的台灣傳奇:萬善爺與五王爺的爭鬥。這段爭地蓋廟的奇趣,不僅是說書說的精采,台上的演出也令人目不轉睛。兩方人馬各持竹桿,做出銅板銅針的佔地標誌,也蓋好了兩人自身的大小廟。位在建築物兩側的演員還有著張嘴的誇張表情,好似廟宇屋簷威風的神獸雕刻。

《台灣傳奇上演啦!》

這段演出在竹桿的應用上非常多元,動作的銜接也非常流暢,讓我想起了去年英國合拍劇團的《春琴》。竹桿能以一成萬千,既是手中的兵器,架出不同的多人對戰陣仗,也是舞台上快速造景的好工具。

《洪通在陰陽交界作畫嗎?》 

還記得一開始的小紙屋嗎?那是帶洪通來的交通工具,上頭有著洪通的畫。所以,讓我們穿越扭曲的時空縫隙,又或者是白天與黑夜、陰與陽的交隔,看看這一筆一畫是怎麼來的。舞台中間出現了一座大竹屋,四周都是紙糊的牆壁。場上的燈光昏暗不明,只有屋內透出光線。屋外掛著盞燈籠,還有兩隻不知名的生物在蠕動著,似乎想要掙脫出來。氣氛詭譎,有作法前夕的靈異感。

《這一幕真的很棒,不用什麼特效,就一筆一筆的畫出神奇》

接著,從屋內慢慢透出黑墨,白色的牆上漸漸有畫作成型。是洪通,以及他那些奇異的人偶與圖形。屋外的變形蟲生物,也發現幾隻突破禁錮自己薄膜的手,向外揮舞著。這一幕氣氛營造的非常棒,不到肅穆、不至恐怖,卻有種飄浮於人間的不真實感。神奇的是,我是專心且微笑地看著每一筆劃的進行。

《有看出來嗎?由左到右,拼的是「朱豆」唷!》

在通訊越來越方便的現在,Email、臉書、WhatsApp,讓所有人都有發聲且直接follow的能力。只是,「大家都不認真聽別人講話」這個壞習慣,似乎一直都沒有改變。所以呀,我們也要來重新看看洪通的畫,到底藏著些什麼字?有自己的名字,也有日月水火,更有捍衛國家主權的宣示 (Ex. 「香港中國鞋」的台語發音即為「香港是中國的」)。這個橋段拆解了洪通的文字畫,並一一重新組合。藉由演員肢體與手中的筆劃偶,用投影的方式,說著洪通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想法:為什麼文字或畫裡有這麼多人頭呢?因為頭是最重要的,畫畫要從頭畫起,做事也要從頭做起。

《鳥人帶著洪通走了》

洪通晚年將自己關在畫室裡拼命作畫,不太與人往來。生前已孤僻怪異,死亡的方式更是充滿神秘 (屋內滿室蜜豆奶盒)。最後鳥人們又扛著紙紥小屋出現,不過,這次是將洪通給載走。畫滿洪通畫作的大水缸,在場上轉呀轉,直到所有人的眼神望向最後一個停下來的水缸:「我看見」。

台灣這座島呀,一直在拆老東西、老房子、老文化。台中的彩虹爺爺,在網路串聯的力量下,其俏皮的藝術作品得以保存。洪通,這個被大家遺忘的素人畫家,卻連作畫的畫室都沒得留下。現代人往往短視近利,為了一己之私或一時方便,開著怪手闖進這些老地方。等到後來想起時,往往什麼都已經沒有了!很多東西,不是非得要有什麼豐功偉業才有保存的價值,而是該想想,在那背後抹煞不去的歷史與故事。唉,寫到這裡,反而讓我想起樂生了......

《一直出現在舞台上,不受拘束的童趣三輪車》

《洪通計畫》後,再重新去看洪通的畫作,詭異感沒有了,趣味卻增加了。洪通離開人世二十多年,說他是個傳奇,時間又似乎還太短。只願他的天真與神秘,能永遠像舞台上的三輪車一樣,自在地在場上 (世界) 漫遊。

至於戲末最後究竟看見些什麼,我知道,點滴在心頭。



2011年9月12日

2011臺北藝穗節 台北市梗文化基金會:第四屆台北藝穗節

時間:2011.9.9~2011.9.11 
地點:西門町城中藝術街區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台北市梗文化基金會  第四屆台北藝穗節 

想到節慶會想到什麼?開心的遊行遶境、邊走邊吃邊玩的各式小攤、還有在活動主場 (也許是廟宇前)的各式演出。今年的臺北藝穗節多了個節中節,不用現金交易,而是統一販售票券,用點數進行所有活動 (500元50點),舉行為期三天的活動。

所以,先到隔壁店家換了杯蘋果冰茶,咬了口鬆軟的南瓜派,然後在小市集閒晃,看看可愛的飾品與手工布包。累了就坐下來聽聽在戶外巷弄對著天空吶喊的樂團,跟著一起鬼吼鬼叫。跟著地圖的指引,走在小巷弄間尋找各式展覽,也可以進場觀看演出。最後,再點個很有戲劇效果的三明治、算算塔羅,也可以體驗一下被繩縛的感覺。

短短的兩個下午,在這裡可以玩到的東西非常多。除了跟著來玩的朋友一起遊樂外,還可以直接跟許多隱藏在幕後的藝術家作交流,是個超有趣的節呀!!

2011年9月11日

2011臺北藝穗節 綠果實劇團:仨

時間:2011.9.10  2:00PM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綠果實劇團  仨

這次是第二次看綠果實的演出, 比起去年的《不見?不散!》,今年的《仨》成熟許多。

《仨》有三個支線 (人數各是三人):愛情 (一男二女的三角戀)、友情 (三個年齡性別不同的好朋友)、親情 (姊妹情誼)。這三組人在生活上稍有交集,卻又獨立發展各自的故事,在劇裡的分配比重是差不多的。藉由共同的場景:機場與咖啡廳,讓三個故事互相穿插,清楚描述每個角色的心情與感受,敘事流暢舒服,偶爾還帶點誇張可愛的笑梗,是個很不錯的作品。

從《仨》的劇情來看,應該是偏寫實的劇本。但演員的詮釋方式卻會偶爾過了頭,用力過重,讓觀賞時會有點被壓迫的不自在感。像是一開始愛情組的學姊學妹的機場接機,在機場又抱又叫,一開始還玩起躲貓貓,就一般人而言是不太會瘋狂這麼久的;友情組幾個橋段的表現也偏漫畫等等。不過,友情組的演員默契很好,三人爭執的台詞是互相丟來丟去的,都沒有掉拍。整體來說,演員的表現相當不錯。

此場演出除了基本的9人外,幾名黑衣crew也下去串場,擔任機場地勤、咖啡廳員工與情侶等角色。雖說部分橋段是有趣好笑的,但黑衣crew的口條與肢體都略遜一籌 (或許是比較新的濾光表堂學生),違和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結束時,演出的所有工作人員都上台謝幕,舞台上滿滿都是人,讓我驚訝於龐大的製作團隊。若單以二號與三號作品做比較,兩者間的大幅成長,讓這個團是值得期待的。

2011年9月10日

2011臺北藝穗節 小朋友劇團:歌聲奇緣

時間:2011.9.8  7:00PM
地點:CP地下沙龍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小朋友劇團  歌聲奇緣

這個場次意外的沒有很多小朋友參加,但觀眾的反應依然熱烈!

一個背著烏克麗麗琴邊走邊唱的女孩Canta,歌曲卻一直都唱不完,因為歌曲中有某些字不見了,只能blabla亂唱。所以呀,要大夥兒跟著她與她的好朋友,一起找出那些不知道跑哪兒去的單字,好讓她能完成她的歌。

CP地下沙龍是間圖書室,周圍擺滿書架跟書。觀眾坐在空間的正中央,隨著故事發展而環繞空間一圈。四周有簡單塗鴉的道具:花草、池塘、木橋、井等等,當然還有童話故事裡會出現的森林。在Canta尋找的過程中,我們跟著她的好朋友 (她是可愛的金髮小公主),一起唱歌做動作:拍手、跺腳、搖屁屁。大概是我還童心未泯,所以玩得不亦樂乎。

故事設計Canta與朋友從早找到晚,還讓Canta找到字之後,很可愛的「吃下字」 (應該是糯米紙),藉此得到字的力量。然後再將字的紙板放進大大的歌詞看板裡,試著兜著唱著。演出很適合剛學英文的小朋友,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參與者跟著一起探險。最後,在Canta “Over the rainbow”的歌聲中,結束這場可愛的旅程。

兩名演員有趣的表情與俏皮的肢體動作,讓人自然而然的可以融入情境,不會覺得奇怪或害羞。演出結束後,我還一直沉浸在天真的氛圍中,久久無法抽離。

2011年9月7日

2011臺北藝穗節 PaPa造劇團:堤摩拉

時間:2011.9.6  7:30PM
地點:廢墟建築學院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PaPa造劇團  堤摩拉

這是一場演出與空間的完美結合,血腥、黑暗、殘酷又性感!

廢墟建築學院是個很特別的場地,整棟建築共有5層樓 (含地下室)。外表就像是路上可見的,正在裝潢的房子,沒有什麼內裝,牆壁還坑坑疤疤的。《堤摩拉》是個為這場地而生的作品,完整運用所有的空間,將故事分成4個章節,分別在1~4樓上演。觀眾的視角雖然因場景不同而時有轉換 (有時是跳脫作品的第三者,有時則是作品裡的參與者),但這樣的變化是自然的,沒有任何的衝突與違和感。

《堤摩拉》改編自莎翁劇本《Titus Andronicus》,說的是一個復仇來又復仇去的故事。羅馬將軍泰特斯征戰哥德,俘虜了女王堤摩拉,並將堤摩拉的長子活埋作為戰事祭品。之後,堤摩拉嫁給國王為妻,連帶著兩個原是戰俘的兒子也成了王子。為了幫死去的長子復仇,堤摩拉與情夫亞倫教唆兩個兒子強姦泰特斯的女兒拉薇妮亞,並砍其雙手、割去舌頭。泰特斯難忍悲痛,在一次的宴會上,親手殺了身心皆痛苦的女兒。同時跟所有與會的人們宣告,盤中的食物其實是他手刃兩個王子所做成的。

1F,埋下復仇的種子;2F,出現復仇之路的推手;3F,一方復仇的急速開展;4F,另一方復仇的回擊,所有人都成了復仇的幫兇。隨著樓層越來越高,劇情的發展也令人越來越緊張與不舒服。一旁襯著故事進行的音樂與人聲吟唱,更增添了飄渺鬼魅的氣氛。劇組的用心在很多小地方可以看到:觀眾在樓層與樓層間的移動是有劇情連貫性的、小道具的使用也有其理由 (透過小枝葉偷窺堤摩拉與情夫的互動) 等。

我非常喜歡那個看似不在故事中,卻時時出現的純真小女孩。1F的國王囂張跋扈的走出房間,建築物的鐵門緩緩上升 (對,連鐵門都可以當成移動佈景),一個相較於這個時空的超現實小女孩,在外頭走來走去,引著大家向上繼續挖掘故事。然後,她又靜靜地看著堤摩拉與情夫亞倫的約會,也默默地坐在若有所思的泰特斯旁邊,等待著些什麼。接著,協助拿衣物給半殘的拉薇妮亞,也拿手套 (或是其他衣物) 讓堤摩拉前往宴會。彷彿一切的一切,都跟著這個神祕的小女孩走。演出結束後,觀眾走下樓梯,竟發現小女孩邊唱著童謠,邊玩著娃娃,被肢解的娃娃:女孩將娃娃的手、腳、頭等,一個個的拿出來擺在小桌子上......這驚悚的感覺瞬間直衝爆表!

由於觀眾與演員的距離非常近 (2F & 4F為站席,可自由走動),所感受到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因此,有好些個橋段讓我看得直起雞毛疙瘩。惟獨2F幾場男女的親熱戲稍嫌刻意做作,不夠情慾。既然這戲都這麼的感官直接了,就大膽地放手一搏吧!

《堤摩拉》,一場很棒的演出,一次很滿足的看戲經驗,一個未來非常值得期待的劇組。

2011年9月6日

2011臺北藝穗節 虎劇團:拉拉與扯扯

時間:2011.9.5  7:30PM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4F屋頂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虎劇團  拉拉與扯扯

《拉拉與扯扯》從演出內容、服裝到音樂,都給人童趣可愛的感覺,搭配在背後點綴的台北夜色霓虹與吹來的徐徐晚風,完全消除了Monday Blue的症狀。這場演出為親子節目,現場來了好多好多的小朋友。考量到小朋友的身高與視線問題,劇團在地板鋪上塑膠墊供席地而坐。偶有幾次小觀眾的脫序行為 (Ex. 跑進舞台區與調皮講反話),在台上演出人員、現場志工與劇組人員的快速反應下,整個場面有HOLD住。

這場演出將童玩:扯鈴與溜溜球,結合戲劇做演出。這裡的童玩不光只有傳統的玩法,長相也變得不一樣了。用美麗炫目的外衣與各種花式的技巧,詮釋一個小巧的故事,賦予這些玩意兒新的生命。

所以,畫家用溜溜球畫畫像,做自我介紹;攝影師則用扯鈴捕捉美好的瞬間 (那台完全不符比例的大鏡頭相機,內藏的可是扯鈴呀);甚至還可以用溜溜球搭小景,重現成長故事等。雖說劇情仍顯薄弱,戲劇演出的肢體也生澀,但精采純熟的雜技,讓人看得是目不轉睛,然後想著:「為什麼我都看到打結了,你卻還沒打結???」 最重要的,是溜溜球與扯鈴的變化/停頓/快慢,是跟著音樂走的,配得剛剛好呢!

當演出人員一同站在台上,在時間軸上跳躍著說出溜溜球與扯鈴的古往今來,可以感覺到演出者說出的台詞,其實就是對自身的期許:「這齣戲我們不只演這一次,我們要演一輩子。」即使最後的橋段有些混亂與意味不明,不過那已經不重要了,忙著鼓掌與喊安可才是觀眾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啊!

2011年9月5日

2011臺北藝穗節 剧团鳥組:羅密歐與茱麗葉舞台謀殺案

時間:2011.9.4  2:00PM
地點:倉庫藝文空間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剧团鳥組  羅密歐與茱麗葉舞台謀殺案

這個團隊好勇敢,搞了個很大的製作,有華麗的寶塚歌舞、懸疑的偵探劇情、還有現場演奏的Live Band,誠意十足呀!倉庫藝文空間是個有多根古典大柱子的場地,演出將2F樓層隔成「田」字型。田的每一筆畫都是表演區,觀眾則坐在四個田的空格中 (OS: 坐在田中央耶!)

芭芭雅劇團專職女子演員培訓,每個學員無不在舞台上揮灑汗水,努力往上爬,希望可以成為團中的首席男女主角。當然,演員們也是粉絲瘋狂追逐的目標 (註:芭芭雅劇團的設定參考日本寶塚)。在劇團大戲《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舞台上,卻頻頻發生意外:舞者摔倒、道具放錯等,最後甚至還傳來死亡預告。兩位偵探介入調查,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劇團董座與旗下一名學員為了挽救劇場頹勢的手段。只是,有人因此而假戲真作,為了是要成為劇團永遠的女主角。

田字型的舞台雖然有趣新穎,即便演出中已盡量讓所有地方都有戲,但依舊是難調度的習題。某些演員的聲音無法從田的這一邊,清楚地傳到田的那一邊,再加上音樂與人聲的控制沒有拿捏好,台詞聽得有點吃力。此外,一樣是田字舞台的原罪,由於演出空間分散在觀眾周圍,觀眾會為了不想要漏看任何橋段而到處扭/轉頭尋找下一個場景。這時候,燈光就很重要了!偏偏燈光時常穿過整個空間,讓下意識想要跟著燈光尋寶的觀眾非常忙呀!

雖然劇組的野心很大,但呈現出來的演出,多少被之前說的舞台問題與演員仍顯生澀的表現給打了折扣,節奏掌握上也少了推理劇所該有的緊湊。不過,若是假以時日,讓作品與演員再洗練一點,我想那會是令人值得期待的!

最後提一下服裝梳化,鮮明的服裝顏色與各式搶眼的角色造型,著實讓人印象深刻。雖然細緻度還不夠,但已經達到該有的華麗絢爛,值得鼓掌。


2011臺北藝穗節 非伶劇團:家家酒

時間:2011.9.4  7:30PM
地點:A House (實際上是地下室)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非伶劇團  家家酒

到了A House才發現,怪了,怎麼地點改在地下室?上網查了一下劇團臉書,似乎是因應演出需要而變更表演空間。由於地下室悶熱無風,不但觀眾靠得密,看戲看得不舒服,演員的汗也是大顆大顆的落,說完全不影響看戲心情是騙人的。不過,扣除掉場地因素,其實這個演出還蠻好看的,演員也沒有因此而露出疲態。

11個從小就是死黨的國小同學,綽號「敢死隊」,於15年後海邊的別墅,舉辦兩天一夜的同學會。除了嘮叨著這些年的近況,還到海邊玩起小時候的閉氣遊戲、分組騎馬打仗等。莫名的情愫開始出現,原本存在已久的芥蒂也慢慢浮現。一場大家都喝high了的Party,男男女女,衣衫不整的彼此打鬧,趁著酒興玩起了大冒險遊戲,輸的要聽贏的人指揮。最後,遊戲變了調,別墅外的大樹上,多了一具眼睛瞪大的屍體。

故事就由警官帶著協助辦案,也是敢死隊一員的金玥珍,用半回憶半演出的方式 (此次有兩個飾演金玥珍的演員,分別是現在式跟過去式),帶大家回到事情發生的那兩天。其中,有個角色沒有固定演員飾演,而是由演員們身披黑布,臉戴無表情的白色面具,輪流扮演。這個被忽視的角色,長久以來累積著對同學的不滿,其一直隱忍且怯生生的性格,反而給了他豁出去的力量,扭曲成復仇的利刃。只是,害死了自己。
 
《家家酒》的劇本長,台詞多,全長2小時又多一點。一開始看戲時,會因為場地悶熱而頻頻看錶,覺得台上鋪陳的橋段過長,但狀況是倒吃甘蔗,所有的能量都在Party上迸發,幾個主要演員也都放開了下去演,場面有震撼到我,看得好過癮呀!

演出結束後,我到前台收藏了本節目單,為的是好好認識一下這群賣力演出且表現不錯的演員。雖然演出過程中仍可發現些演員過度詮釋的痕跡,但整體上演員的口條與肢體、該掌握的情緒與節奏,甚至是該一同暫停的點,都算是有完全到位。

仔細一看,竟然有不少演員是第一次演戲,What a surprise!看來導演很認真的磨這群新手,而且真的磨出了光芒!


2011年9月4日

2011臺北藝穗節 黑門山上的劇團:採花女

時間:2011.9.3  2:30PM
地點:台灣攝影博物館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黑門山上的劇團  採花女

原來,當初的宣傳照把鞋子照得這麼大,是有原因的。不過我承認我很邪惡,一直想去偷看 (又看不到) 雙腿之間的秘密。傅德揚繼去年的《男人不能》後, 於今年藝穗再次帶來了新作品。講得一樣是男人,只是多了攝影、球鞋,以及那個深愛的,女人。作品依舊有著自成一格的詼諧,帶點邪門奇想,卻又假掰的很有道理,彷彿信手拈來的都可入戲。節奏輕鬆明快,是個讓人看了開心舒服又抒壓的好作品。

觀眾一上樓梯 (進場),整個演出就開始了。配合台灣攝影博物館的場地,將觀眾視為「來看攝影展的人」。進到展場後,可先和前台人員拿杯為你量身打造的特調飲料 (問題:說出三個你對愛情的形容詞)。藉由這樣的問答互動,自然而然地讓觀眾放鬆。由於演出有部份需要觀眾參與,藉此可讓觀眾卸下心防。

牆上貼著許多攝影師邱邱 (邱俊儒) 前往西藏拍攝的照片,觀眾可自由走動觀賞,邱邱也會四處拍照與解說照片內容。只是,有一組照片不太一樣,主角竟是充氣娃娃,讓人好奇究竟葫蘆裡賣什麼藥。然後,「舞台上」的戲真的開演了。

這是邱邱的攝影展,所以他帶了心愛的人一同參加 (一尊充氣娃娃)。他和觀眾分享攝影技巧、相機種類,以及踏進攝影的契機。過程中,另一名演員(樂手) 王慕文不時加入演出,誇張外放的表現,偶爾白痴阿呆但不至偏離主軸的台詞,讓幾個和邱邱一搭一唱的橋段:擬人化的相機、專業的球鞋知識等,成功觸動觀眾笑的開關。

隨著故事發展,了解到邱邱與充氣娃娃兩人間不可分離的情愫。搭配著影像,我們知道他們共同旅行、創造回憶。原本看似不合理的內容 (愛上充氣娃娃?),卻因為兩人幸福的牽手照,好甜蜜感人耶!以至於到最後,充氣娃娃消了氣,永遠離開了邱邱,這當中的悲傷還真是有感染到我 (默默在角落拿手帕拭淚)。

從攝影展延續到戲劇演出,這一連串的觀眾經驗是很棒的!演出期間可以自由拍照攝影,除了邀請台下觀眾做為邱邱的攝影model外,有好幾次還真是看到觀眾人手一台相機的拍場上的演出,台上台下成一片的氣氛真好。

看戲最興奮的,除了是那一氣呵成、不可替代的獨特性,發現好的表演者也是很令人開心的 (表示未來有更多好作品可看,哈)。雖說不是第一次看邱邱 (邱俊儒) 演戲,但以往僅限於跟一群人一起的群戲 (Ex. 《Re/Turn》、《木蘭少女》)。《採花女》的演出讓他有較多的發揮空間,也更容易讓觀眾看到,原來這個演員還不錯。另一名演員王慕文,包辦了所有的歌曲創作,也擔任現場keyboard配樂。雖說演出時有些小地方稍為卡住,但不影響其亮眼。一個能唱能演能創作,能搞笑能帥氣的表演者,是有沒有這麼有才啦!聲音豐厚漂亮的Djavan,搭上場地自然形成的迴音效果,讓歌曲更能穿透人心。

最後,可以請這個劇組的人員,不管是在一起也好,分開也好,請繼續在劇場創作,我等不及要看到下一個作品了!

2011臺北藝穗節 Be劇團:後來,我們都忘了

時間:2011.9.3  7:30PM
地點:UrbanCore Gallery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Be劇團  後來,我們都忘了

我很喜歡《後來,我們都忘了》的故事概念。從場上擺的Apple Notebook與散亂在舞台一側的紙筆,讓我以為貫穿整場演出的說書人是個旁觀者角色的作家。直到故事接近尾聲時才發現,這是一名女子選擇用書寫來救贖自己的歷程。故事的一開始,少女戀上已婚男子,有了孩子卻無力撫養,只好選擇拋棄。時間快速飛轉,三個世代的女子因一場車禍而有了交集:最初的少女成了車禍臥床的老婦,照顧自己的護士,其實是當初遺棄的女孩的孩子 (就是孫女啦~)。

因此,當年那段雨中的記憶,不管是拋棄的,或是被拋棄的,都重新被拿出來檢視。遺忘的記憶不是不見,而是一直存在,等待鑰匙來重新開啟。所以,當一輩子的沉重 (項鍊),終於得到遲來但終於來的原諒時,你是否願意原諒自己?雨停了,傘收了,書寫的完滿了,救贖也就完成了。

由於故事屬溫暖小品,連帶著整場演出也走溫和路線,甚至是太溫和了點,60分鐘的演出不太有起伏,很平順的走完了整場戲。飾演少女的演員何蕙湘,表現青嫩,雖有少女的天真,但問題發生後 (未婚懷孕) 的心境轉折卻與之前沒有太大差異。幾場與男演員的對手戲,氣勢完全被壓制住。其他幾位演員的表現則稍嫌平淡,感受不到角色間複雜的牽絆與掙扎。

這是我第一次踏進UrbanCore Gallery,場地中間有兩根大柱子。開演前就在想,這兩根柱子粗且直,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演出。果然,真的被影響到了!我坐在面對舞台的左方,牆上的投影正好被柱子遮住正中央的部份,還好說書人會重述投影上的部分文字,但視覺的確被嚴重阻礙。另外,或許可以思考一下人員與音場的配置。若以演員的演出範圍來說,負責投影的工作人員其實是坐在「舞台內」,提示著演員上場與cue點。雖說沒有真的影響到演出進行,但觀眾目光多少會「掃到」那一塊區域,讓人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音效的播送,除了演員聲音外,音效都來自觀眾席的左後方 (含手機鈴響與雨聲),而有「不夠真實」的瑕疵。

最後,若是選擇UrbanCore Gallery作為演出場地,可能要將空調運轉時的巨大聲響考慮進去,這裡的空調嘶吼聲跟牯嶺街小劇場的有得拼呀!


2011年9月3日

EX-亞洲劇團:百年復甦

時間:2011.9.2  7:30PM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名稱:EX-亞洲劇團  百年復甦 
Note:8/14寫的預報 ;文中劇照選自EX-亞洲劇團臉書,攝影師為陳少維與陳又維。

距離8/14看排已有半個月,終於等到了正式演出。服裝、梳化、音樂、燈光、舞台等周邊全數到位,不譁眾取寵,只是適當且克盡職守的襯著演員,讓觀眾能將焦點很專注認真的放在演員身上。這樣的感覺,安靜平穩地很令人舒服。

由於不熟悉易卜生的作品,所以我選擇用我自己的方式來解釋《百年復甦》。藝術家魯貝克 (陳家祥飾) 是個有外遇不專一的男人,一心追尋他心目中的完美謬思。所以,妻子梅雅 (富晨軒飾) 禁不起誘惑 (或是依循內心渴望) 而投向豪放獵人狼嘉 (姚淳耀飾) 的懷抱,兩人共同去探索滿山的榮耀。而謬思的化身隱瑞妮 (王世緯飾),即便短暫重返魯貝克身邊,卻無法挽回再也回不去的情感。這樣一看,其實劇情的內容很連續劇,感覺就是應該要來個用力的大鳴大放,讓一切都充滿著快要衝破極限的能量。

不過,整場演出的氛圍卻是內斂的。導演將日本舞踊帶進演出,用來表現角色自身或角色間的現狀與關係。場上的時間流動雖然緩慢,但感覺像是有無形的牽引線般,語言與營造的情境會自然帶動演員的動作。

《誰來告訴我,為什麼隱瑞妮這麼美!》

除了獵人狼嘉外,另外的三個人都在不停的尋找自己的答案 (註:狼嘉的尋找較不明顯),抑或是,從被困住的軀體裡得到自由。魯貝克視隱瑞妮為完美的女人,將她的魂入了像,完成了驚世的藝術品,自此聲名大噪。然而,隱瑞妮完全被漠視的真實慾望,讓失了魂的她卻從此飄盪在虛無中。回頭再看魯貝克,或許是因為完美的典型不再完美,讓自己心中的藝術泉源乾涸,眼中所見盡是有著人身動物頭的生物,醜陋無生息。所以,他希望可以重新找回隱瑞妮,找回啟動關鍵的鑰匙。

 《藍光處是神祕的黑衣女子,我將其解讀成隱瑞妮的黑暗面。》

傷心欲絕的隱瑞妮帶著控訴與自身的陰暗面 (許乃馨飾) 回到魯貝克身邊,雖是要共同回到那開心創作的時間,重新爬上山頂找尋失落的靈光,卻在中途碰到阻撓。那謬思的另一面,帶了死寂的闇黑,將所有人 都給拉進了封存的世界。

 《狼嘉與梅雅》

至於原本的弱者藝術家夫人梅雅呢?這個只是隱瑞妮替代品的可憐女人,小心翼翼的維持著自己與魯貝克的愛情,卻又常被嫉妒給覆蓋。直到狼嘉的出現,粗魯、直接,不受拘束,熱情的引著她上山,去看那全世界的榮耀。梅雅知道,魯貝克的眼神不再停留在自己身上,但狼嘉卻願意為自己停下腳步。所以,她接受了邀請,離開不曾交心的過去與只有冰冷雕像的漂亮城堡,選擇守護鄙陋卻能得到呵護的可見光明。 

 《最後成像的一刻》

劇中加進了從旁看著故事的劇作家 (汪禹丞飾),時不時會出現在故事 (舞台) 一角。與劇中人物時空不相襯的服裝,顯示了他架構在故事之上的超然性。最後一幕,當所有人都退到舞台深處,像雕像一樣靜止。我想到的,是干將莫邪躍入熔爐,以自身入作。魯貝克或許沒有這麼高尚的情懷 (至少感情上沒有這麼專情),但同樣是在藝術、愛情與人生中,奮力掙扎著出路。最後,連自己的靈魂都入了像。原來,自由是另一種形式的禁錮,

只是,劇作家在台上時空靜止的同時,緩緩的走出,對著台上被定住的人物,若有所思卻又無奈的唱起自由。所以,這一整個故事究竟是真是假?魯貝克掙扎了一生,充其量不過是劇作家筆下一個用來省思自己的人物?而角色間的愛恨情仇,也只是一座以文字刻成的雕像?沒了靈魂,一次軀體的甦醒,怎能說是活過?但為何我們又會被這些從未活過的劇中人牽動著情緒,難解呀......

  《梅雅的美很微小,很輕柔》

這是一場「燈光美,氣氛佳」的演出,視覺畫面呈現出幽然的迷濛感,加上演員似舞非舞的肢體,觀看演出時很想手持相機,將美不勝收的每一幕給記錄下來。之前提到,能夠專心的看演員演出是很幸福的,而演員們也沒讓觀眾失望。有大把長串台詞的陳家祥,呼吸與肢體都要hold住一陣再放開,看得我也得跟著一起呼吸再放鬆。姚淳耀則是擺脫以往大男孩的演出 (OS: 為什麼我覺得他在舞台上變「寬」了,印象中,《美國夢工廠》《走向春天的下午》時的他很小隻呀),難得有放得開的野性面,是真的有突破。普遍來說,女演員的肢體比男演員優秀一些。總是演出妖姬角色的王世緯,不管是靜止或移動,內蘊的能量都很飽滿。富晨軒的肢體更是靈活輕巧,柔軟優美的不可思議。

當我透過書寫重新回想劇中的一切,原本當下不那麼清楚的,因為反芻與再思考而有了答案,甚至是出現連自己都覺得新奇的想法。這戲果然有其難解的後座力,哈~

2011年9月2日

2011臺北藝穗節 德悅工作坊:月牙關

時間:2011.9.1  7:30PM
地點:西門紅樓2F劇場
名稱:2011臺北藝穗節   德悅工作坊  月牙關
Note:實際演出的演員與海報上的不完全相同

這是一場還沒有準備好就上場的演出。

《月牙關》講的是神話寓言故事,提到一個因快樂而朝生暮死的國度。因為女孩小魚的歌聲,讓原本已經失去摯愛的張成,重新燃起希望,並前往月牙關,要將愛人十娘帶回。只是,守著月牙關兩千年的十娘不願離去,張成也不願留在關裡,這段愛情就此無疾而終......

從節目單上得知,劇組經過幾番成員換血,將原本3小時的作品濃縮成1小時。果然,這1小時的故事說得七零八落。一開始每個人各自闡述自己的不快樂、看似重要卻一點也不重要的小魚聽到了某個聲音 (證明十娘還在月牙關)、幾乎沒有鋪陳的張成十娘戀情等,演員演得努力,我卻看得難過。

演員服裝走的是民俗風,頗與神話故事相襯。然而,劇裡的對白、歌曲、舞蹈,卻完全沒有跟著劇情概念走,時不時會有現代的用詞、旋律、動作出現 (Ex. 演員唱歌時,手作勢拿mic唱;那像是排練不足就上場的偽小虎隊三人舞蹈等) 。此外,幾名演員的口條不甚理想,偏偏演出中有不少個人的獨白。所以,我繼續看得難過。

是說為什麼要把演員一直擺在舞台上呢?舞台上左右兩邊各有三張椅子,椅背與懸掛在椅子上方的衣架掛著演員換裝的衣服。因此,所有演員都不退場,直接在場上換裝換幕 (演出中幾乎無暗燈)。上次看到演員全在台上的戲是再現的《第八日》,受限於場地 (西門町電影公園),所以不得不這樣做。不過,《第八日》的燈光幫了很大的忙,演員也清楚作出台上/下的區別,在看戲過程中不會搞不清楚「演員究竟是在台上或台下」。可是呀可是,《月牙關》卻不是如此。除了讓觀眾傻傻分不清楚外,「台下」演員也常會干預到「台上」演員的演出。因此,我依舊看得難過。

最後,便是樂手現場伴奏與演唱的風采大大蓋過整場演出。 唉...若是這樣,辦個走讀劇風格的小型試演會,說不定效果會好一點。

演出結束後,其中一名演員提到,由於某些因素,演出的排練時間只有1個星期。對我來說,觀眾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去概括承受因劇團意外而導致的問題演出。兩個禮拜後,在相同的地點還有兩個場次的表演,希望劇組加把勁,提高作品的完成度!Good Luck!